一封落款17艙全體人員的感謝信

2020-12-21 健康陝西發布

點擊

2月27日

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

傳來79人同時出院的好消息

這是自2月17日患者入住以來

出院人數最多的一天

光谷方艙醫院開艙10日

累計入院875人

累計出院166人、轉院48人

出艙總人數達214人

而就在這一天

負責光谷方艙醫院16-20艙的

陝西第三批援鄂醫療隊

也有30人同時出院

同時他們還

收到了一封來自17號艙

全體患者的感謝信

這封信是轉發到

西安大興醫院8名醫護人員與

方艙醫院患者組建的微信群裡

感謝信的落款是

「 17艙所有人員敬上」

給予陝西醫療團隊的感謝信:

一、初到方艙的陌生

1月17號,是我們17艙所有人進光谷方艙的日子。

當我們剛進光谷方艙時,或許是因為對我們自身病情的不確定,或許是因為我們對陌生環境的不熟悉,或許是因為我們被安排進方艙流程的不合理,我們對方艙醫院並沒有抱有多大的期待,相反,我們中有的人甚至把憤怒和委屈帶進了方艙。

就這樣,我們帶著各種情緒住進來了,雖然我們在各種網絡和媒體平臺上看到過其他方艙醫院的生活環境和情景,但這裡的一切,對我們而言還是那麼的陌生。

二、悉心照顧的感動

我們住進來了,開始清點生活用品,鋪床、洗漱……

沒多久,你們就過來了,很熱情地跟我們說話:「大家剛過來,辛苦了!先休息一會兒,等會兒我們過來給大家量體溫。」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讓我們看到了你們防護服外面的字樣:陝西。就這樣,我們知道了你們是來自陝西的援鄂團隊。

等我們都休息好,你們開始給我們每個人測量體溫、血氧飽和度和心率,然後很有耐心地問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病情況以及恢復情況。那個時候,我們對你們並不熟悉,但我們還是被你們溫和又親切的態度給吸引:仿佛,我們是客人,你們卻如主人般對我們噓寒問暖。其實,你們才是我們的客人啊!你們是來幫我們的恩人啊!

其實,我們很多人也知道,當我們熟睡後,每晚你們都會打著手電筒輪流來查看我們的情況,當我們衣物掉在地上時為我們撿起來,當我們被子沒蓋好時為我們拉好被子……你們一直在默默守護著我們。

所以,當看到你們防護鏡上的水珠,當看到你們走路不穩的疲憊,當看到你們工作之餘還得為我們打掃衛生的忙碌,我們被深深感動……心疼你們,你們也是別人家的妻子,也是別人家的丈夫,更是別人家的孩子,你們遠離親人、遠離朋友,千裡迢迢冒著生命危險來為我們保駕護航,我們只能道一聲:你們辛苦了!你們太不容易了!

三、其樂融融的溫暖

慢慢地,從剛開始的我們「各人只掃門前雪」生怕交叉感染,到後來我們主動肩負起幫忙拿飯、分發物質、幫忙清掃衛生等,我們彼此幫忙、團結合作,我們只想力所能及幫你們分擔,讓你們能夠休息一會兒。

你們總是說:我們不辛苦,我們很好!你們總是把堅強的一面最好的一面留給我們,是想讓我們好好休養身體不用擔心你們。

當你們看到我們沒有吃分發的水果時,你們專門跟我們所有人強調,一定要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還特意囑託我們艙長提醒我們每天吃蘋果。這可是媽媽般的照顧啊!

當你們看到我們中的有些人總躺著運動很少時,還特意叫我們起來跳「肺部呼吸康復操」,只是想讓我們儘快康復、活力十足。

當我們艙有人過生日時,你們又給我們製造驚喜:送來了生日禮物和生日祝福……

另外,你們還給我們帶來了陝西小零食,讓我們身在武漢卻能嘗到陝西小吃特色。

所有的所有,讓我們在方艙裡感覺我們不是醫患關係、不是彼此不認識的陌生人,我們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四、真心真意的感謝

相處十多天以來,我們並不知道你們是誰,或許,以後哪天見面了我們也認不出你們,是的,你們對武漢的支援,對我們的照顧並不是為了我們的感激,也不是為了什麼榮耀,你們只是對生命的敬畏。但在我們心中,在方艙醫院的這十多天,你們就是我們的家人,更是我們的恩人。真心實意道一聲:感謝你們,感謝陝西醫療團隊對我們的付出!向最美逆行者致敬!我們武漢永遠歡迎你們!

防護服,裹滿全身

為了誰,為了我們武漢

……

17艙所有人員敬上

據了解,西安大興醫院的這8名醫護人員是2月15日隨陝西省第三批醫療隊一起來馳援武漢的。同行的還有陝西其他42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全隊共103人。其中大興醫院的4名醫生是餘翠紅、高鵬飛、邊旭青、劉雄雄,4名護士是張亞輝、張江雲、蔡慧、劉杜娟。

抵鄂後經過一天的休整,2月17日,這支醫療隊便進駐光谷方艙醫院,負責16-20艙並開始收治患者,進艙10天,患者最多時218人。

方艙的概念來源於軍事領域,不僅僅是患者,對很多醫護人員來說,也是第一次接觸。「人還是比較恐慌的。」這是大興醫院的餘翠紅對方艙醫院的最初感受。

進艙前在艙外合影加油

餘翠紅

這裡更需要心裡的治療

餘翠紅說:「目前艙內患者中有四種情況,第一種是輕症,第二種是症狀較為平穩,第三種是個別重症患者,第四種患者比較特殊,既沒有確定診斷,但也有點症狀。這種患者是最煩躁,最焦慮的。」

為及時掌握患者情況又不影響大家休息

她們晚上每隔1小時舉著手機巡查一次

被患者稱作」提燈女神」

「因為他們沒有確定診斷新冠肺炎,他們怕傳染,很恐懼,但他們也配合政府部門的要求來到方艙。對這部分患者,工作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好安撫。告訴他們,沒有感染是好事,說明他們的抵抗力還是很好,很幸運,最起碼他們比新冠肺炎的患者幸運很多了。然後建議他們要放鬆心情,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要到處活動,吃好休息好。承諾他們,一定要把情況向上級匯報,能辦理出院時首先安排他們出院。給他們吃下定心丸,他們焦慮情緒基本能緩解,能積極配合我們工作。」

與患者一起活動身體

以便更快地恢復健康

每一個人能跑能走有思想很獨立,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新的相處模式。經過一天兩天相處,餘翠紅她們明顯感受到,這裡更需要心理安慰,要想方設法讓大家安下心來,配合治療,接受觀察,耐心等待出艙。

接手工作以後,餘翠紅了解到,因為機器數量有限,即使超負荷運轉,可面對近千名待排查患者,CT機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因為過長時間的等待,許多患者的情緒都處於「爆發」的邊緣。每看到此,餘翠紅都會帶領同事們上前與患者們「拉家常」,緩解大家的焦慮緊張。時間長了,餘翠紅漸漸成了大家心裡的「主心骨」。

為患者化解焦慮情緒

獲得比「心」

餘翠紅是湖北人,因為熟悉湖北方言的緣故,大多時候,她都充當著一名協調者。為了方便了解艙內患者的需求和情緒變化,餘翠紅和其他幾位隊員一起建了個群,把患者都拉進去,做起了24小時的在線陪伴。

艙內的工作,對餘翠紅來說,有疲憊,也有無助,但所有的結果,又都充滿了希望和信任。她說,「發生火災,消防員衝到第一線,有人違法犯罪,公安衝到第一線,打仗的時候,解放軍衝到第一線,現在是治病的時候,那醫生就要衝到第一線。我是一名醫生,僅此而已!」

劉雄雄

我們並不孤單

帶著醫院同事及患者朋友的祝福出發,平時不善於交流的劉雄雄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有那麼多人牽掛。那一刻他對自己說,一定要圓滿的完成任務。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到武漢以後,大家分組工作,一開始,他是為其他組成員做後勤保障。進艙以後,看到患者焦慮緊張,他便主動上前,做起心理疏導。患者的感動和信任,讓他更加堅定了努力工作,解救武漢人民的決心。

祝願早日出院,開開心心!

劉雄雄說,自己想對每個患者說,「你們不孤單,大家齊心協力,共抗疫情。祝願每個人安全出院,開開心心!」

大興醫院供稿

編輯:秦小健 君輝 審查:韓清芳

審核: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健康促進處

相關焦點

  • 一封來自隔離人員的感謝信
    「隔離期間,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真的讓我很感動,雖然不知道你們的名字,但是在這段隔離的生活中,你們給我送蔬菜、送快遞,收垃圾。當知道我沒有溫度計,又給我送來溫度計和消毒酒精,我的心裡暖暖的,讓我在這段特殊的時間感覺到了關愛。」
  • 特殊的禮物:一封外國友人的感謝信
    中國報導訊:近日,蘇州市相城區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收到了一封全英文感謝信份,這是由婦產科病房內一位患者家屬交給病區護士長,洋洋灑灑一整張A4紙,寫滿了對相城三院全體醫護的感激之情!據醫護人員回憶,6月28號晚上一對外國男女急匆匆地來到相城區第三人民醫院大廳,女子表情痛苦,男子面色凝重。醫護人員第一時間上前詢問,了解到他們是夫妻關係,來自奈及利亞,男子在蘇州大學中文系讀研究生,當晚女子在家肚子突然疼得特別厲害,他們就急忙趕來就診。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相城三院行政班立即協調人員,緊急為患者進行診斷,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 暖心事跡:一封特別的感謝信見證「有溫度的青航」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蔣甜 通訊員 尚佳琦 李靜楠 青島報導近日,青島航空收到了一封特別的感謝信,在疫情之下的凜冽寒冬,這份「青航溫度」猶如一縷陽光照進心田,一份溫暖與大愛躍然紙上,一段青航暖心事跡也就此緩緩拉開帷幕
  • 黃帝故裡新鄭:一封簡單的感謝信
    這是2月17日一大早,在炎黃文化中心新建路街道北街社區炎黃文化中心防控卡點發生的溫馨一幕,一位居民給防控點值守人員送上慰問品和一封感謝信後,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就離開了。當工作人員打開信,被信中的暖心話語深深感動了!
  • 暖心:給防疫工作者的一封感謝信
    其中一位隔離者楊某在解除隔離後,寫了一封信對防疫工作人員表達感謝。道孚加油感謝信全體防疫工作人員:我是曾經在酒店隔離人員,今天是我解除隔離的日子,心裡有些感謝的話想對你們說,但我不善於言辭,只能給你們寫一封感謝信,希望你們能收到我對你們深深的謝意。
  • 青島航空: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近日,在青島航空QW6074哈爾濱至煙臺的航班上,乘務組關注到一名中年男子帶著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乘升降車來到客艙前,乘務長見狀立即上前迎接,將老人從艙門口攙扶到座位上,隨後與組員溝通,做好後續交接。航班當天,乘務組收到了來自程先生的感謝信,程先生在信中寫道:「乘務組在飛機上像家人一般照顧我母親,噓寒問暖、充滿耐心,讓我母親心情放鬆,整個旅途溫馨愉快。我深切感受到了空乘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高尚品行。青島航空的機組人員如此專業又充滿人情味,熱情服務旅客,耐心幫助解決困難,他們不僅是雷鋒式的服務人員,更發揚了中華民族助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 暖新聞|86歲被幫扶對象給志願者捐「巨款」,感謝信「落款」令人動容
    揚子晚報網6月22日訊(記者 陳詠)記者22日從揚州市廣陵區文峰街道了解到一則暖新聞:19日,當地一位86歲高齡的被幫扶對象,顫顫巍巍地捐給街道「凌萬兵志願者工作室」5000元現金,並留下一封一筆一划寫下的工整感謝信。
  • 致全體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人員感謝信
    致全體抗擊疫情一線工作人員感謝信 2020-02-08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封紙短情長的感謝信!
    近日,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送到了竹島辦事處和金融商圈黨委書記戚玉梅的手中。「衷心感謝竹島街道辦事處對我行的關懷,以及對我行復工工作積極、慷慨的支持……」看著這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戚玉梅備受鼓舞,「字裡行間流露著平安銀行威海分行對我們工作的認可,這讓我們心裡湧起一股暖流。」
  • 服務用心 堅守初心 一封溫暖的客戶感謝信
    她頂著炎炎烈日來到江蘇銀行京口支行營業部,將手中親筆書寫的感謝信送到工作人員手中。送來感謝信的是年近90歲高齡的董女士,她對江蘇銀行京口支行營業部「以客戶為本」的服務理念給予了高度肯定,對大堂經理顧婷、王春紅以及保安郝偉的優質服務表示真摯的感謝。就在董女士送來感謝信的前一天,臨近中午時分,她來到江蘇銀行京口支行營業部辦理業務。
  • 紙短情長│一封感謝信 字字暖人心 廣州天使兒童醫院
    2020年12月16日早上,一封患者家屬的感謝信送到門診部劉天姣主任的手上。紙筏傳心意,信中沒有華麗的辭藻,樸實無華的文字裡表達了對劉天姣主任、敬佩和感激之情,每一筆一划中都是對劉主任精湛技藝的肯定、對醫護人員辛勤付出的認可,濃濃的醫患真情讓廣州天使兒童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心裡暖意融融。
  • 條據書信範文:寫給全體醫護人員的感謝信7則
    今特寫感謝信一封,感謝你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生。我是一名有著12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於今年12月4日在社區醫院測出血糖高達21,隨後做了心電圖和血常規檢查,數據出來後社區醫生隨即建議我立即去省人醫就醫,掛到了朱鐵兵主任的專家號。
  • 巴中恩陽:一封感謝信 一段幫扶情
    「自脫貧攻堅工作以來,你們自始至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政策,每月數次到家中開展幫扶工作,讓我感激不盡……」近日,家住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雙勝鎮鼓樓埡村的貧困群眾朱永武,專門給恩陽區市場監管局全體同志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對他的幫助。
  • 一封寫在藥盒上的感謝信
    截至2月11日8時,馳援武漢的北京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191人,目前在院患者143人,其中確診患者140人,累計轉往其他病區10人,轉往雷神山醫院輕症患者17人,出院2人。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醫護人員爭分奪秒從病毒手裡「搶」人的拼搏,他們的無私付出也讓很多患者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 漂洋過海的她,送來了一封感謝信
    漂洋過海的她,送來了一封感謝信 2020-08-10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歲小女孩送來的感謝信暖人心
    稚嫩的筆跡寫下的感謝信。 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周愛娜 圖由受訪者提供 本報訊 7月27日,在星海灣街道玉華社區檢測點,醫護、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正冒著炎熱天氣緊張忙碌,一位小女孩送來的「涼爽」禮物——一箱雪糕和一封「暖人」的感謝信,為大家帶來感動。
  • 廣州退休老師回武漢染病,她給廣東醫療隊寫了一封感謝信
    死裡逃生的她,給廣東醫療隊寫了一封感謝信。「當時我就感覺自己有救了!」任茂茵是廣州一所高校的退休老師。1月15日,臘月二十一,她回武漢陪父母過年。「回去時,我們完全不知道武漢的情況。根本不知道有這個病。」1月17日,任茂茵的父親開始發燒。
  • 郟縣審計局收到一封來自一名小學生的感謝信
    3月21日,郟縣八一路小學四一班學生趙天星,向郟縣審計局發來一封感謝信,感謝郟縣審計局為其捐助了新手機,解決了上網課難題。信雖簡短質樸,但字裡行間的感激之情,令該局的黨員幹部讀後深受感動,暖在心頭。一名來自郟縣八一路小學四一班學生趙天星的感謝信據悉,郟縣開展網上教學以來,為解決學生缺少網課設備難題,縣教體局、縣文明辦、縣婦聯、團縣委、縣總工會聯合發布為貧困學生捐贈智慧型手機的倡議。
  • 全國婦聯發來一封感謝信
    全國婦聯發來一封感謝信 2020-12-10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直通黃石|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兩歲寶寶手畫白衣天使,為醫護人員加油...
    荔枝特報黃石報導組 通訊員/顧紅豔 編輯/孫蕗    今天(3月5日),黃石市大冶區中醫院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