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場!」再融資新規下,大股東、機構大手筆認購上市公司定增,這八...

2021-01-10 同花順財經

有人「包場」看電影,有人「包場」餐廳吃飯,但是最近出現的一種的「包場」您不一定注意過!隨著再融資新規的落地,定增市場變得活躍起來。近期,A股市場已有近百家公司修改原先的定增方案或新披露定增預案,其中多家公司獲大股東或單一機構「包場」。

證事君注意到,自再融資新規新發布以來,已有凱萊英、古越龍山、中核鈦白等多家公司獲大股東「包場」。2月16日,凱萊英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870萬股,發行價格123.56元/股。高瓴資本將以不超過人民幣23.11億元現金方式全額認購。

2月24日,中核鈦白髮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發行對象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王澤龍共1名特定對象,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股份;發行價格為3.47元/股;本次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三十六個月不得轉讓。本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億元,計劃用於20萬噸/年鈦白粉後處理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同日,古越龍山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1.42億元,用於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黃酒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建設。發行價格為7.06元/股,發行對象為深圳市前海富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浙江盈家科技有限公司,前海富榮擬認購7.91億元,盈家科技擬認購3.51億元。前海富榮及盈家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均為郭景文,構成一致行動關係。

除了自家人「包場」認購定增股,各路機構也紛紛殺入。例如:2月24日,藥石科技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發行對象為興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價格為61.04元/股,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5億元,將用於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

專家說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產業部副主任卞永祖

上市公司定增方案被大股東或機構』包場』是好事情,這說明投資者對股票定增較為看好,未來風險較低。同時也說明目前流動性比較充裕,更多的資金開始流入股市。近期定增市場活躍這受益於證監會發布的再融資新規,再融資門檻的優化,也讓更多人的投資者人尤其是私募等機構參與其中,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都會降低,這也反過來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A股大規模定增對市場將帶來積極影響,首先更多資金的進入必然讓整個股票市場更加活躍,激發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同時定增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這將改善目前A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有利於股市的穩健發展。另外,上市公司獲得更多的直接融資,在改善我國融資結構的同時,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再對股市形成正面刺激。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宋贇

大股東或機構定增「包場」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根據股權市場的風險偏好程度,上市公司比非公眾公司資質明顯更高,自然是不錯的選擇;第二,再融資新規為定增參與者提供了優厚的安全墊,降低了定增發行價格的下限(9折改為8折),縮短了鎖定期。

隨著本次再融資新規落地,定增市場將進入折價高、鎖定期短、減持限制少的窗口期,2020年定增市場將回暖。計算機、傳媒、電子、通信、醫藥生物、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化工既是創業板企業新獲增發資格最多的行業,也是最近兩年相比2014至2016年上一輪高峰時期再融資事件減少最多的行業,此次新規對這些行業有直接利好。

來源: 證券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定增市場悄然回暖 興全一家「包場」藥石科技6.5億定增
    再融資新規發布一周多,定增市場出現明顯回暖。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25日,新規發布後A股市場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修改原先的定增方案或新披露定增預案。而在公司定增對象中,金融機構的身影頻現,且其中不乏多家公募基金,包含興全、富國、建信、睿遠、前海開源、財通等基金公司。
  • 再融資新規落地兩個月 3家公募「嘗鮮」定增|公募基金|上市公司|...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距離今年2月14日證監會公布並實施再融資新規2個月,近日,上市公司世紀華通公告非公開發行結果,國泰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旗下公募基金、職業年金、社保基金等多條產品線各有斬獲,嘗鮮再融資新規後的公募定增首單。
  • 再融資新規落地實施已滿兩月 定增市場全面回暖
    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從2月14日再融資新規落地實施,截至4月13日已有2個月時間,定增市場全面回暖,2個月內274家上市公司發布或修訂定增預案,預計募資合計超44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70%。
  • A股再融資大爆發!5天至少42家公司力推新版融資方案 還享8折優惠
    5天至少42家公司力推新版融資方案 還享8折優惠】再融資新規落地後,市場情緒一片高漲。短短5個交易日,至少已有42家上市公司發布相關再融資預案,計劃新增再融資或對此前方案進行修改。就方案來看,絕大多數公司已選擇定價八折的方式,由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包場」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 上市公司再融資潮起:凱萊英搶喝「頭啖湯」
    來源:時代財經TF圖片來源:Unsplash2月14日晚間,再融資新規發布。一時激起千層浪,上市公司再融資熱情被激發。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時代財經完稿時,定增、增發、發行可轉債等預案公布、修改等上市公司已有83家。
  • 再融資新規滿三月:審核加速 定增擬募資金額同比增加170%
    自2月14日再融資新規落地,至今已經滿3個月。再融資新規激活了再融資市場,定增市場持續火爆。《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5月17日,年內A股再融資金額合計3472.89億元。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剔除預案終止以及實施完成的,再融資新規以來,459家上市公司發布或修訂定增預案(337家發布定增預案、122家修改定增預案),預計最高募資金額合計為7343.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0%。
  • 定增方案「戰投」漸增 四種認定成主流
    在市場中引發熱議的戰略投資者身份認定,正受到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關注。  3月5日,宏達高科披露定增方案,在「定增目的」項下明確提出「通過引入優質內部人才作為戰略投資者,建立公司發展的長效機制」,從而適用再融資新規向8名董監高發行股份。這也是近期明確提及「戰略投資者」的諸多定增方案之一。
  • 再融資新規落地定增市場一夜復甦 2020年再融資新規解讀
    再融資新規落地後,定增市場一夜復甦,也點燃了市場參與定增的熱情。提前鎖價成為定增主流定價方式,高折價率吸引了包括大股東、大股東關聯方、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在內的眾多投資者。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券商資管也在積極準備相關產品,把握政策紅利期。
  • 理性辯證看待再融資新規
    這讓不少已發布或有意向發布預案的公司感到擔憂,上市公司引入戰投的通道是否已關閉?再融資新規的寬鬆信號是否已發生改變?   再融資新規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必然之舉   再融資新規的發布,標誌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主要任務已全面轉向為實體經濟服務。
  • 再融資熱下的疑問:董監高算戰投嗎,低負債還需定增補血?
    再融資熱下的疑問:董監高算戰投嗎,低負債還需定增補血?據Wind數據,2月14日截至3月7日,A股上市公司合計新發定增預案約72家(不含修訂),擬募集資金金額(上限)約1040億元。定增作為上市公司主要的再融資途徑之一,引導更多資金支持公司發展,一方面可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可以降低公司負債率。但如何讓資金方利益和公司融資需求間得到平衡,也是值得關注的重點。
  • 再融資規則放寬 銀行有望明顯受益兩家已試水新規
    定增完成後,隨著核心一級資本的有效補充,銀行的規模擴張不再顯著受到約束,資產規模增速將加快。預計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增速受規模效應影響,也將大概率隨之加速;二是利好中長期股價。同時,原股東在溢價發行的情況下有望積極參與,顯示了其對上市銀行長期發展的信心。
  • 「期貨一哥」永安上市,第一大股東財通證券為何不漲?
    謀求A股多年的永安期貨發布公告稱已正式遞交上海主板上市資料,對比目前南華期貨的市值,其上市後市值或將達千億。這對於持股三分之一的大股東財通證券無疑是天大的利好,不過在如此利好下,財通證券股價卻沒有絲毫波瀾。這背後體現的或是二級市場對「資本運作」帶來一次性收益的「摒棄」。
  • 再融資規則的近現代史:2020年再融資新規解讀
    一、導言2020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新的再融資管理辦法(包括《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和《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修訂版)》以下簡稱「再融資新規」),為中國資本市場送上一份情人節大禮。
  • 2020年A股再融資新規 對上市公司再融資實施分類審核
    繼今年2月再融資鬆綁後,上市公司再融資再迎大變革。  具體來看,適用快速審核的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證監會在審核中重點關注本次發行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除存在可能影響發行條件的問題或其他重大問題外,原則上不再發出書面反饋意見,直接提交初審會審核。  「從下一工作日起,證監會發行部受理上市公司再融資申請時就會開始試用分類審核。「證監會發行部副主任範中超指出。
  • 南京證券調整60億定增預案,50億主攻資本中介和自營業務
    繼海通、國信之後,南京證券成為了第3家調整定增計劃的上市券商。南京證券表示,經3月20日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針對60億定增方案的修訂主要包括:發行對象數量上限、發行價格及定價原則、限售期安排等相關內容,其中包括控股股東在內3家大股東合共計劃認購7.5億元。
  • 8折鎖價+限售18個月的定增 誰有資格拿?
    據上證報統計,新規發布至3月2日,已有53家公司發布定增方案,其中約6成按照「引入戰略投資者」選項執行,部分案例中擬認購方的「理論浮盈」相當可觀。  無論如何,「戰略投資者」的認定是再融資新規面臨的首次「實踐挑戰」,將深遠地影響A股再融資生態。  熱潮:「鎖價8折」成首選項  「之前定增的定價基準日只能是發行期首日,新規提供了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發行期首日『三選一』,提供了鎖價的操作空間。」
  • 8家券商定增實施在即 國信證券6個月「按兵不動」終等到再融資新規落
    第二家修改定增預案券商2月14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決定》等三項文件,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3月2日晚,國信證券公布了150億元定增的調整方案,這也是再融資新規公布後第二家調整方案的券商。
  • 寶利財富《破局》:定增對我們有影響嗎?
    解讀完概念,我們來看一看定增從誕生,到發展規模非常龐大衝破萬億,再到遇冷,這個背後的周期邏輯。定增從誕生出現到現在大概分為四個階段,都跟國家經濟政策關係緊密。第一個階段:2014年以前為起步階段。定增是上市公司一種再融資的手段,但是用這個手段的公司很少。
  • 再融資規則放寬 銀行有望明顯受益
    近日,貴陽銀行、寧波銀行公告根據再融資新規,調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 分析人士認為,再融資新規有利於銀行自身融資的同時,也有利於銀行布局企業定增、併購重組等領域。銀行資管或理財子公司可以參與定增業務的融資,也可以在權益配置中考慮投資一部分質地不錯的定增股票。
  • 再融資新格局逐步顯現 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包容性
    具體來說,於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成本幾何、資金能不能有效用於生產經營?於認購方,能否獲得合理回報?於市場整體,資金能否有效配置給最匹配的上市公司?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也正是市場持續提升包容性、增進公司獲得感時,所要考慮的問題和應對的挑戰。先說說融資成本。表面來看,股權融資的成本是對應的權益成本,上市公司把未來的收益權、分紅權、表決權等讓渡給新的股東,還包括定價折扣帶來的權益稀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