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跳蚤過敏性皮炎(Flea Allergy Dermatitis,FAD)或跳蚤叮咬過敏症(Flea Bite Allergy,FBA),是一類常見的,由於對跳蚤唾液過敏引起的,瘙癢性皮膚病。即使只是感染了少量跳蚤,FAD患犬也可能表現出劇烈的瘙癢。犬可以從環境中感染跳蚤,如果感染大量跳蚤,跳蚤也可能叮咬人類。
病因
寵物最容易感染的跳蚤種類為貓櫛首蚤(貓蚤),偶爾可以感染其他種屬的跳蚤。
成年跳蚤是一種專性寄生蟲(註:專性寄生蟲 obligatory parasite,指寄生蟲生活史的各個時期或某個階段必須是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蟲),其繁殖必須依賴宿主的血液。跳蚤叮咬宿主時,會將唾液注入宿主體內,其唾液中包含多種物質,刺激宿主,並引起宿主過敏。個別犬出現超敏反應,其發生機制尚未清楚。如果寵物對跳蚤叮咬不敏感,即使有很多跳蚤同時叮咬,也極少出現過敏症狀。
跳蚤完整的發育周期包括四個階段,成蚤、卵、幼蟲、蛹(見圖1)。成年跳蚤約佔整個周期的5%,只有成年跳蚤會寄生在寵物身上,跳蚤卵、幼蟲、蛹生活在自然環境中(通常在地毯或土壤中)。跳蚤完成完整的生活周期發育需要12天或6個月不等,時間長短取決於適宜的環境溫度和溼度。
臨床特徵
病徵和病史
跳蚤過敏性皮炎可影響各年齡段或各品種的犬。大多數犬首次發生在10個月至5歲之間,6月齡以下犬較為罕見。部分易過敏犬常同時對很多過敏源過敏,因此如果疑似患有異位性皮炎或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犬應首先排除跳蚤過敏性皮炎。溫暖潮溼的天氣利於跳蚤發育,因此如果當地氣候潮溼溫暖,跳蚤感染會更嚴重。
具有跳蚤控制史並不能排除跳蚤過敏性皮炎發生的可能性。一個全面的跳蚤控制史應包括所使用的跳蚤防控產品、每次給藥劑量及頻率,其他飼養動物的情況(及治療史),遊泳或洗澡頻率以及使用的其他家居跳蚤控制方法。
如果家居環境中跳蚤感染嚴重,跳蚤可能會叮咬人類。叮咬部位表現為單個或多個隆起的小丘疹,並且大多數發生在人的小腿位置。
如果動物出現貧血跡象,或者動物確診感染了一些以跳蚤為傳播媒介的傳染性疾病(如立克次氏體、巴爾通氏體、犬復孔絛蟲),則表示動物可能最近受到跳蚤侵擾。跳蚤是犬復孔絛蟲(或稱絛蟲)的中間宿主(見圖2)。犬誤食跳蚤後感染絛蟲,14-21天內,在犬糞便中可以發現絛蟲節片。如果確診動物感染絛蟲,同時可以確定動物之前可能受到跳蚤侵擾。
臨床症狀
跳蚤過敏性皮炎發生的典型區域為背腰部(犬背部的後半部分)、尾根附近、腹部側面以及大腿內側(圖3)。
圖3 跳蚤叮咬引起的丘疹和紅斑(引用自Dr. Craig Griffin跳蚤過敏性皮炎)
跳蚤叮咬會引起局部丘疹或水皰(圖4),可持續72小時。
圖4 跳蚤叮咬引起的丘疹和紅斑(引用自Dr. Craig Griffin跳蚤過敏性皮炎)
隨後可發展成表面結痂。隨著疾病轉為慢性,自體傷害會導致進一步病變,如脫毛、苔蘚化樣變及色素過度沉著(圖5)。
圖5 跳蚤叮咬引起的脫毛及色素沉積(引用自Dr. Craig Griffin跳蚤過敏性皮炎)
圖6 門齒磨損(引用自Dr. Craig Griffin跳蚤過敏性皮炎
繼發性感染可造成熱疹,細菌性膿皮症和繼發性皮脂溢。長期受到跳蚤侵擾的犬,由於犬常因為過度啃咬和理毛,可能會出現門齒磨損(圖6)和/或牙齒上纏繞毛髮。涉及到足部或耳部的皮膚問題,可能表明另一個潛在的疾病(如異位性皮炎或食物過敏)。
診斷
鑑別診斷:
主要的鑑別診斷包括異位性皮炎、食物過敏、其他寄生蟲感染(如蝨)、馬拉色菌(酵母)性皮炎或細菌性毛囊炎。
診斷:
通常根據病變分布、明顯跳蚤感染的(跳蚤、跳蚤糞便或蟲卵)跡象以及臨床實驗性治療的療效確認過敏反應進行診斷。
1. 分布:病變分布在犬尾-背部區顯著表明發生了跳蚤過敏性皮炎(圖3)。
2. 使用密梳梳理被毛,檢查被毛中是否有跳蚤成蟲、蟲卵或跳蚤糞便(圖7)。注意,如果動物最近洗過澡,或嚴重過敏且過度理毛,則難以發現跳蚤,特別是貓。由於貓的理毛行為頻繁,在貓身上很難發現跳蚤成蟲或者糞便。
圖7 被毛中的跳蚤及跳蚤卵
3.確認超敏反應:
l實驗性治療是最常用的診斷方法。(i)嚴格控制跳蚤大於8周,運用適合的殺成蟲劑,並配合環境控制。(ii)運用Capstar(諾普星®,烯啶蟲胺,每日服用,連續4-6周)進行實驗性治療對排除跳蚤過敏性皮炎尤其有用。
l血清學檢查,以評估跳蚤抗原特異性IgE的水平。
l皮內測試,注射跳蚤抗原(跳蚤唾液提取物)至皮膚內,並評定炎性反應程度(圖8)。90%會在15分鐘內出現炎性反應,10% 會遲發反應,通常在24-48小時內發生炎性反應。
圖8 皮內測試
治療和管理
對於短期緩解,可採用止癢劑(如皮質激素)緩解症狀。
對於長期管理,必須嚴格進行跳蚤控制。長期跳蚤控制的目標是儘可能減少犬被跳蚤叮咬的次數,當然完全消滅跳蚤是最理想的狀態。
理想的跳蚤控制方案包括:
l處理家庭中所有的犬和貓
l控制動物身上的跳蚤成蟲(殺成蟲劑)
l控制環境中的處於其他發育期的跳蚤(蟲卵、幼蟲、蛹):(i)昆蟲生長調節劑/昆蟲生長抑制劑;(ii)環境的化學處理(害蟲控制器);(iii)環境的物理處理(吸塵、拖地、大於60℃溫度水清洗寵物墊料、清理庭院中的有機碎屑,並隔離寄生蟲重度汙染區域)
l 監控計劃。因「人」而異的處理方式,以滿足不同動物及主人的要求。
選擇跳蚤控制方案時應考慮:
l氣候條件:如果當地氣候溫暖潮溼,可能需要嚴格的全年跳蚤控制措施。
l遊泳或洗澡的頻率(可能影響治療效果)。
l家庭的動物數量或家居環境的影響。
l在犬生活環境中發現的其他體外寄生蟲(蟎蟲、蜱等)。
l主人依從性問題(包括主人的健康問題、處理難度、預算)。
l寵物個體、家庭和主人的顧慮(妊娠、過敏、家中其他品種動物對處理的耐受性)。
應告知主人殺蟲劑無法殺滅跳蚤蛹,跳蚤蛹可以在合適的環境中存活長達6個月。
為了預防跳蚤感染的爆發,應該從跳蚤流行季節開始之前就嚴格進行預防性的跳蚤處理。在許多地區可能需要整年的跳蚤防控。
復發管理:
l詢問,以確保一直堅持並正確的使用推薦的跳蚤控制產品
l檢查是否動物所接觸的所有動物均進行了跳蚤控制(包括訪客),或動物是否接觸過跳蚤高發場所
l了解環境管理策略
l考慮是否並發了其他過敏症或皮膚病(如異位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