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5人生」公益項目為成功幫助肺癌患者實現「5年長生存」

2020-12-21 海峽網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再次啟動「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發起「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創造行動,以隔空「雲」擊掌接力的形式,鼓勵肺癌患者跨越5年生存期。11月17日第20個「國際肺癌日」的當天,金氏世界紀錄在上海宣布這一專屬於肺癌患者群體的世界紀錄稱號創造成功,並錄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今年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由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協辦,並得到了阿斯利康中國、覓健以及公益媒體合作夥伴新浪公益的支持。

 

 

到場嘉賓共同慶祝「鼓5人生」項目成功創造金氏世界紀錄

「2020年是『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持續開展的第四年,相較以往,今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不容易。疫情之下,很多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似乎都被按下『暫停鍵』,這讓我們不禁去想念那些曾經觸手可及的幸福,重新思考健康的重要性。而我們的肺癌患者群體,則承受了本身肺部疾病的威脅以及疫情的雙重壓力。因此,在這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也想通過一些不平凡的行動,向肺癌患者傳遞更多鼓勵和關愛,幫助他們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向著跨越5年這個目標前進。」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項目合作與發展部總監崔曉英表示。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項目合作與發展部總監崔曉英女士現場致辭

雲擊掌接力挑戰吉尼斯,鼓舞肺癌患者跨越5年

對於每一個肺癌患者來說,5年生存期具有特殊意義。患者經過治療能夠生存5年以上,通常醫學上可認定為已經實現「臨床治癒」,這也意味著患者有望實現長期生存。因此今年「鼓5人生」項目發起了「雲鼓5吉尼斯挑戰」,藉助短視頻分享平臺對公眾的影響力以及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的號召力,將「趣味線上社交」與「疾病科普認知」及「關愛肺癌患者」相結合,引發普通公眾對於肺癌的關注和對肺癌患者群體的關愛,鼓勵他們積極對抗疾病,跨越5年生存期。

本次挑戰吸引了超過1000名公眾的參與,經最終審核,有效參與視頻接龍的人數為261人,成功創造了「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鼓5人生」項目成功創造「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袁正平會長說:「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方面打亂了每個人的正常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讓普通公眾對健康以及生命有了更強烈的觸動,對我們的肺癌患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共情。這些自發來自社會各界的『鼓5』對癌症患者而言,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勵他們重拾生活的熱情,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帶癌長生存。」

科學防治結碩果,肺癌總體死亡率呈下降趨勢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全國癌症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肺癌年度發病人數高達78.4萬,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及26.99%,居惡性腫瘤之首。但從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中,我們仍能捕捉到一些積極的訊號。

「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十年間總體死亡率每年下降了3.3%。在2013到2016年,每年下降了6.7%。儘管肺癌仍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但死亡率卻在不斷下降,肺癌患者整體的生存期也在不斷延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簡紅介紹道。

「肺癌總體死亡率的下降與積極開展科學預防、早篩早診以及國家不斷推出提升抗癌創新藥可及性的舉措息息相關。早篩、早診、早治可有效提高我國肺癌檢出的早期佔比,越來越多的優質抗癌藥物得以被納入醫保,讓老百姓用得起創新藥,儘早用上優質藥,進而提高生存,降低死亡。因此針對肺癌高危人群,主動儘早採取措施,加強預防,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防癌體檢,密切關注癌症危險信號、接受規範化治療是肺癌防控的關鍵。」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蔡訊補充說。

 

 

眾嘉賓共同為成功跨越「五周年」的肺癌患者慶生

多方助力打造肺癌防治閉環,肺癌慢病化趨勢不斷提速

《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於43.3%和46.6%的目標。隨著現代醫學發展,治療癌症的手段進步,早期肺癌患者提高了治癒可能性,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以及不斷「進階」的創新藥物的出現則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早期治療時擁有更多選擇,從而帶來更多生存希望。

「武器庫」在不斷豐富,而如何使創新藥物真正惠及肺癌患者,並在診療全程給予患者更多關愛,助力他們實現高質量的長生存,也是政府,醫療機構,社會團體,醫藥企業等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部肺癌治療領域助理副總裁朱家康女士現場致辭

「阿斯利康已經連續四年支持『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非常榮幸能成為創造了這項專屬於肺癌患者的金氏世界紀錄的一份子。」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部肺癌治療領域助理副總裁朱家康女士表示:「阿斯利康一直深耕肺癌的科學防治,充分了解中國肺癌患者的需求以及所面臨的挑戰。除了將國際領先的優質肺癌藥物引入中國,並積極響應政府,參與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帶量採購,不斷推動創新抗癌藥的可及性。同時,阿斯利康也聯合政、產、學、研、醫等跨界夥伴一起積極推動肺癌診療一體化的建設和落地,從而覆蓋科普教育、早期篩查、精準診斷、規範治療、隨訪康復、心理關愛等各個階段和角度,全方位幫助和支持肺癌患者,推動肺癌五年生存率的提升,實現肺癌慢病化管理,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實現。」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肺癌免疫治療的三把大「斧」!「撬」動晚期患者五年長生存大門!|...
    近兩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無疑是最成功的腫瘤免疫療法之一,已經改變了NSCLC的治療前景。其中:PD-L1 <1%(90名)的5年生存率為3.5%。PD-L1 1%~49%(168名)的患者中,5年OS率為12.6%,PD-L1≥50%(138名)的患者五年生存率高達25.0%。
  • 得了肺癌能活多久?4個關鍵因素,決定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曾發布過一組數據,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新發的肺癌病例有182.5萬,是新發癌症總數的12.9%。另有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肺癌的生存率只有18%。而在我國,肺癌的發病率跟死亡率已經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首位。
  • 復旦腫瘤醫院定義肺癌特殊臨床亞型 早期「純磨玻璃肺癌」5年生存...
    為此,在進一步的研究分析中,陳海泉教授團隊納入了878例「磨玻璃結節型」浸潤性肺腺癌臨床病例,證實了「磨玻璃結節型」肺癌在病理上除了可以對應貼壁亞型肺腺癌外,也可以是腺泡亞型、乳頭亞型或其他亞型的腺癌,即使是在「純磨玻璃結節型」肺癌中,非貼壁亞型的肺腺癌比例也達到44.5%。該成果首次將磨玻璃結節型肺癌定義為一種特殊的肺癌亞型,破除了以往的籠統定義,為此類肺癌的精準治療奠定了基礎。
  • 豪森藥業阿美樂獲批 帶給晚期肺癌患者更多生存希望
    肺癌的發病率在中國均居於惡性腫瘤首位,在我國患者中有超過 40% 是 EGFR 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對於EGFR敏感突變患者,目前主要使用第一/二代 EGFR 抑制劑(EGFR-TKI)靶向藥物治療,較傳統化療優勢明顯,但約1 年後會出現耐藥和疾病進展,其中超過半數是 T790M 突變所導致。
  • 直播間裡「雲」公益,126位NOW主播為14個公益項目募捐
    「百位公益主播計劃」的首期活動觸動了許多用戶和主播,大家每小時貢獻近200筆愛心捐款,成功在NOW直播內掀起正能量熱潮。在距離第一期「百位公益主播計劃」僅半個月時間的7月3日,我們公益直播第二期活動又上線了!相比第一期,參與本期活動的公益主播增至126位,幫扶的公益項目達14個,救助血液腫瘤兒童、深山婦女、貧困學生等群體。
  • 2020年上市的七大肺癌靶向和免疫治療新藥一定要知道!
    2003年,肺癌的第一代EGFR靶向治療藥物亮相,首個用於治療晚期NSCLC的靶向治療藥物吉非替尼在美國上市,肺癌的個體化精準治療時代全面開啟。
  • 晚期肺癌可以活多久?
    不同個人存在較為明顯的個體差異,比如通常晚期肺癌比早中期肺癌的生存周期短,但是也有個別的晚期肺癌患者生存周期長於早中期肺癌,這取決於患者的病理類型、治療方式、治療效果以及身體狀況,所以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肺癌,只要確診後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 患上肺癌,學會排痰很重要!盤點5個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肺癌是目前致死率較高的癌症之一,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很大。人體在患肺癌後,往往會出現咳嗽、痰中帶血、胸前區疼痛、關節疼痛和便血等不良症狀。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化療以及放療等療法可以達到緩解病情和治癒效果。 對於肺癌患者而言,有效排痰很重要,掌握好以下5個方法對病情有很大幫助。具體都有哪些方法呢?
  • 雙手握力測試或將成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指標!
    越來越高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使肺癌成為了癌症治療的重點研究對象,關於肺癌的藥物與治療方式也逐漸增多。這對於廣大肺癌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趨勢。無論何種病症,都講究對症下藥。因此,醫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身體情況以及病情發展程度,才能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肺癌的治療更是如此,患者的詳細情況對於醫生來說尤為重要。近日,一項研究發現,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雙手握力的強弱,或將成為中短期和長期生存期的良好指標。
  • PACIFIC研究OS結果重磅更新 締造局晚期肺癌患者「治癒」希望
    文:小餅PACIFIC研究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上公布了最終的OS數據和4年生存率數據,讓III期肺癌(局晚期肺癌)患者看到了治癒的希望。III期肺癌約佔整體非小細胞肺癌的1/3,其中,有大約一半的患者由於局部發展較晚而無法手術切除。但這類患者疾病並未發生遠處轉移,在病情發展上與轉移性IV期患者依然存在本質區別。
  • 帶量採購一周年多方實現共贏 肺癌靶向治療全省達2000患者
    據介紹,福建作為全國範圍內第一個以省為單位落實帶量採購的省份,從去年6月1日起政策落地後,已經有包括2個原研藥在內的25個通用藥品實現了大幅降價,切實減輕了患者的藥費負擔,使更多患者能夠真正享受到價廉質優的藥物。政策執行一年,多方實現共贏「原研藥能夠降這麼多是我們沒有想到的,而且原研藥能夠第一批入選我們也是沒有想到的。」
  • 首次證實:新的靶向藥物可延長某些晚期肺癌患者總生存時間超3年
    遺憾的是,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已經明確,雖然靶向藥物首先治療晚期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起效快,維持效果時間長,但與傳統的化療等治療方案比,病人總的生存時間一直沒有得到延長。尋找新的、可以延長病人總生存時間的靶向治療藥物是醫生和科學家們一直探索的科研方向。
  • 5種方式來確診肺癌,帶你全面了解肺癌的前生今世
    如果一側內胸腔的液體超過了50毫升,就叫胸腔積液,多數是出了問題,就要查找原因,有一些晚期肺癌的患者也會出現。 如何早期發現肺癌? 吸紙菸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菸者高10倍-13倍。 2、物理化學致癌因子(職業和環境接觸):職業因素,估計有高達15%的肺癌患者有環境和職業接觸史,有足夠證據證實以下9種工業成分增加肺癌的發生率:鋁製品的副產品、砷、石棉、鉻化合物、焦炭爐、芥子氣、含鎳的雜質、氯乙烯。
  • 機器人輔助早期肺癌肺段手術的質量控制
    這些優勢均為施行肺段切除術提供了良好支持。目前機器人輔助肺段切除術已在國內外多個醫療中心開展,但目前尚缺少機器人早期肺癌肺段手術的質量控制。正文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長期以來,肺葉切除術是早期肺癌手術的標準術式。近年來,隨著胸部薄層 CT 等篩查項目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檢出率顯著提高。
  • 肺癌第一款腫瘤疫苗取得成功!這次國內患者離它有多遠?
    來源:肺騰助手肺癌第一款腫瘤疫苗取得成功!2020年4月1日,OSE Immuno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新型抗癌疫苗Tedopi在非小細胞肺癌的Ⅲ期臨床試驗(代號為Atalante 1)取得了陽性結果,後線治療的1年生存率達到46%!超過了預設的25%。更令人振奮的是,納入研究的人群都是既往接受過PD1/PDL1治療失敗的患者!
  • 肺癌病人去世前的8個徵兆和臨終症狀!生存時間不超過3個月了
    5、血壓下降癌症患者在臨終階段常伴有循環系統的衰竭,表現為血壓下降,而且是降到非常低的水平。6、體溫變化大部分肺癌病人在聲明最後的階段,會變得臉色蒼白、發灰,肢體慢慢變涼;很多患者會出現肢體末梢皮膚發紫。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NSCLC 患者活過5年。 這個數據對於全球肺癌發生率和致死率第一大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免疫治療能否助力實現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在2030年提升15個百分點?對於「偏好」早期、可手術肺癌患者的胸外科醫生來說,免疫治療能否讓手術刀「插上翅膀」,讓更多患者獲得根治,並降低術後復發率,從而助力提升我國肺癌五年生存率?
  • 肺癌為什麼需要基因檢測?
    03.流行病學 根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全國癌症統計數據,肺癌在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2015年我國新發肺癌病例約為78.7萬例,發病率為57.26/10萬;2015年我國因肺癌死亡人數約為63.1萬例,死亡率為45.87/10萬;大約70%的NSCLC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立III期肺癌多學科聯合規範化診療中心
    該中心成立後,將進一步使III期肺癌的診療工作規範化、精準化,並通過一站式服務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縮短就醫時間,幫助患者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案,助力提升更多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及生存質量,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節約醫療成本。此外,多學科診療中心的建立還將對患者進行全程隨訪和管理,並可實現醫院之間的遠程會診功能,有助於提高全省III期肺癌規範化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