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扎堆」到「爛片橫行」,國產影視劇還有希望嗎?

2020-12-16 唐老鴨聊娛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於現在的影視劇越來越失望,曾經最喜歡追劇的一批人,也變得不愛看影視劇了。

曾經隨便一部影視劇都是經典,現在艱難的尋找才能發現一部勉強算是經典的作品。從「經典扎堆」到「爛片橫行」,國產影視劇還有希望嗎?

開創和發展

早在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就已經誕生,是一部只有50秒的無聲電影。儘管如此,它也開啟了影視發展的序幕,而1895年也就成了影視行業的元年。

由於歷史的緣故,影視技術在很久之後才傳到中國,又過了一段時間,影視行業才在中國有了發展。到了民國時期電影也算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也因此誕生了很多的明星,女神周璇,阮玲玉,蝴蝶都是這個時期最有名氣的明星。

輝煌時代

新中國成立之後,影視行業迎來了好日子。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成立,是中國第一個電視臺。同年6月15日,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問世。然而那時候全國上下有電視機的家庭加起來不到一千,所以那時候電視劇的影響微乎其微。

直到1978年,北京電視臺正式改為中央電視臺;1980年創辦全國優秀電視劇評選活動,也就是之後的「飛天獎」,自此之後國產電視劇迎來輝煌時代。

85年的《四世同堂》,86年的《西遊記》,87年的《紅樓夢》,90年的《渴望》,還有之後的《水滸傳》,《三國演義》,《還珠格格》等等太多太多優秀的作品,成為日後難以超越的經典著作。

最重要的就是臺灣以及香港影視劇的引入,各種各樣的武俠劇讓人流連忘返,還有臺灣著名的苦情劇更是感動得一塌糊塗。當然除了電視劇之外,電影也是一大輸出,80,90年代的影壇,毫無疑問是不可超越的輝煌。

不過也正是因為香港影壇優秀的作品太多,優秀的演員更是數不清,阻礙了大陸影壇的發展。80,90年代大多數人選擇觀看的也都是香港的電影,電視劇則是各佔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是電影《少林寺》,創下1.4億的票房,而且還是在票價1毛錢的情況下,觀影人數超過5億。後來很多人都質疑數據的真假,也對,觀影人數絕對不止5個億。

巔峰時代

2000年,21世紀到來,國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更多的人擁有觀看影視劇的工具,也有充分的時間來追劇。影視劇的拍攝也跟著加大投資,與此同時香港和臺灣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影壇,狀態都有所下滑。

這也讓國產影視劇有了大力發展的機會,《西遊記後傳》,《奮鬥》,《蝸居》,《走西口》等等太多優秀的作品了。同時因為科技有重大突破,在製作和特效方面也都有很大的進展。

像《風雲》,新版的《射鵰英雄戰》,《天龍八部》等武俠劇裡的特效看著特別的舒服。還有《仙劍奇俠傳》,《寶蓮燈》這樣帶著玄幻色彩的仙俠劇,同樣看得目眩神迷。

00年代算是國產影視劇的巔峰時代,儘管輝煌時代的國產劇優秀的更多,但在製作上的差距還是很大的。00年代以後的影視劇無論是拍攝的技術,還是做出來的效果,都要好太多了。

衰落時代

俗話說得好「泰極生否」,輝煌過後就是衰敗,國產影視劇同樣如此。10年代香港和臺灣無論是電視劇和電影,輝煌早已不在,甚至直接跌落低谷。

也只有內地的電視劇和電影在強撐著罷了,優秀影視劇也有不少像文章主演的《雪豹》,胡歌主演的《神話》,爆火的穿越劇楊冪主演的《宮鎖心玉》等等。但優秀歸優秀,比以前的影視劇還是相差很多。

同時翻拍劇越來越多,《新三國》,《新水滸傳》,《新紅樓夢》,《新西遊記》,四大名著被翻拍了個遍,還有其他各種武俠劇,都離不開被翻拍。

流量時代

流量時代是國產影視劇的劫難,一部優秀的作品可能就是因為一個流量明星而變得無人問津。觀眾看到的不再是緊湊的劇情,精湛的演技,還有演員強大的臺詞功底,而是各種浮誇氏的表演,替身上場,摳圖剪輯,對戲時大喊1234567。

鹿晗,吳亦凡,肖戰,楊穎等等,基本上是完全沒有演技,其他諸如楊洋,李易峰這類流量明星,還稍微好那麼一點點,有時候超常發揮一下,還是有一點演技。

這個時期的國產影視劇到了最低谷的時候,能看得下去的電影或者電視劇越來越少,甚至有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能看的電影和電視劇。

國產影視劇走下坡的原因

1)粉絲文化的衝擊

眾所周知,現在的飯圈文化越來越畸形,粉絲文化也變得四不像。流量明星之所以被稱為「流量」,就是因為粉絲的存在。他們不會在乎偶像演技好不好,只會無條件的支持偶像出演的作品。

2)導演選角偏向流量

粉絲文化讓流量明星有了高額的熱度,而導演或者說投資方為了賺錢,大多數都會選擇一些流量明星,而一些老戲骨只能做配角。不得不承認,即使這些拍出來的作品爛到家,但有粉絲的支持,投資方依舊能掙到很多的錢。

3)流量明星演技堪憂

一個作品,當有了流量明星的時候,這部作品就值得商榷了。因為絕大多數流量明星是沒有任何演技的,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專業知識都沒有,只是因為人氣高,就直接作為主角拍戲。毫無演技的主角,觀眾看一眼就沒興趣看下去了。

4)好演員沒有出頭之路

其實真正的好演員從來都不缺,只是以前看重的是實力,現在看重的卻是流量。你演技再好,沒有人氣也只能演配角,主角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有很大一部分影視劇,都是因為配角的緣故,讓作品升華的。

5)優秀的編劇越來越少

當然,除了演員演技之外,劇本太爛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早前有一大批優秀的編劇,寫出的劇本就是優秀。而現在的編劇卻只能把重心放在網絡小說的改編上,甚至絕大多數的改編劇被改的面目全非,原著粉絲根本看不下去。

6)編劇的權利小

再一個就是編劇權利小,也是造成優秀編劇產量低的原因。在很多劇組裡編劇寫的劇本根本沒什麼用,投資人或者劇組其他大佬,隨便就能更改劇本。更別說一些小編劇,根本就無權幹涉劇本的修改,只能確定一個大體的方向。

7)演員片酬過高

天價片酬一直是國內演員的通病,在限薪令之前,很多明星的片酬動不動就八千萬甚至上億。本來五個億的投資是非常大的,結果正真用來拍攝的投資只有一點點,其他全都是演員的片酬。即使是現在,演員的片酬依舊偏高。

8)5毛錢特效直接勸退

演員片酬高,導致影視劇製作成本被壓縮,尤其是那些「5毛錢」的特效直接勸退觀眾。給人的感覺甚至不如十幾年前武俠劇的特效,事實上也確實沒有以前特效看得舒服。

9)人工閹割劇情讓人生厭

如今大多數影視作品選擇了網上播放,而平臺為了賺錢更是將劇情人工閹割。本來只有24集的電視劇,硬生生被拆成36集;當然也有很多作品,直接就注水,劇情拖沓無比。甚至辦了會員還有收費點播,讓人生厭。

國產影視劇的希望在哪?

不得不承認流量時代,優秀的作品少之又少;但也不能否認,還是有不少優秀的作品,還是有正真的導演,製片人,優秀的演員在堅持初心。

如今追劇的人群裡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而影視劇的核心也都偏向於年輕。年青一代儘管很多流量明星,但也有一些是流量和實力兼具的演員。

楊紫,張一山,周冬雨等一批年輕演員就是國產影視劇的希望,可能他們的演技和一些老戲骨相差很多,但每一次的出場都有很大的進步,這就是希望。

老一輩的演員,也都是從年輕過來的,也都是一步一步的磨練演技。有句話說的好「少年強則國強」,年輕一代的演員有希望崛起,就代表著國產影視劇還有希望!

相關焦點

  • 十大稱神的國產影視劇
    後一部,同樣的拍攝6年,在有限的條件下拍攝出史詩級大作,這部劇可以說是西遊文化影視劇的標杆。緣因那個年代電視劇的匱乏和精神文化的奇缺所致,所以更多的詮釋經典的韻味。這部影視劇真真的好看,每個角色都有足夠的深度,仿佛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存在著,刺激著你的感官,很慶幸能夠看到這部神劇。3、康熙王朝講述的是清朝世祖順治帝的末年和聖祖康熙帝在位時的事跡。
  • 黑粉盤踞水軍橫行,豆瓣還有公正性可言嗎?
    影評人評價點映口碑,豆瓣評分是最重要的口碑指標;觀眾花錢買電影票,第一時間參考豆瓣評分;網站機構評價佳片經典,豆瓣評分亦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與此同時,豆瓣評價人數也是電影一大指標之一,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電影的受歡迎程度。
  • 黑粉盤踞水軍橫行,豆瓣現在還有公正性可言嗎?
    影評人評價點映口碑,豆瓣評分是最重要的口碑指標; 觀眾花錢買電影票,第一時間參考豆瓣評分; 網站機構評價佳片經典
  • 國產爛片多 劇荒了?2019年的國產好劇推薦 補劇必看
    眾所周知,中國目前電視劇行業產出多,爛片也多。想必有不少觀眾的已經劇荒了吧。下面給大家盤點一下2019年的國產好劇。以往國產劇女性的形象一貫都是無理取鬧。這部劇的女性正常到讓你覺得自立又堅強。以往電視劇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終於有部電視劇給你講了奇葩父母。他的一些劇情引起了很多觀眾的不適,尤其是女性觀眾,因為有些地方太真實了。《長安十二時辰》翻拍自馬伯英的同名小說。講的是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於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現在的國產劇到底怎麼了?翻拍經典僅僅是單純的複製粘貼嗎?
    導語:現在的國產劇到底怎麼了?翻拍經典僅僅是單純的複製粘貼嗎?從如今的國產電視劇主流來看,大致以改編網絡IP和翻拍經典這兩類為主。這兩者相比的話,翻拍經典其實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反感。前者打破的是粉絲的想像力,但是因為沒有參照實體,俗話說: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很難去判斷作品孰優孰劣。
  • 差點就錯過了這部良心劇《穿越火線》電競題材影視劇的曙光
    《穿越火線》是今年下半年由鹿晗、吳磊領銜主演的青春熱血勵志劇,看起來這似乎是一部爛片,但是,啊喵看了發現,這部劇竟然很好看,嗯,真香!
  • 翻拍經典的「捷徑」,不那麼好走
    年尾將至,國產劇比北方的天氣更早地迎來凜冬寒潮。從11月份至今,有十幾部國產劇同時開播,然而,「新品區」卻少見精品,不斷尬出新高度,迎來群嘲滿地。今年國產第一爛劇究竟能花落誰家,答案尚未揭曉。這些劇集的垮掉,揭露了一種趨勢:翻拍經典的捷徑,不是那麼好走。近些年,翻拍經典成了一種潮流,只是改得好的寥寥無幾,多數被之前的「珠玉」比成了「瓦礫」,如陳翔版的《尋秦記》《新流星花園》、翻拍自日劇的《深夜食堂》等。然而,資本、主創團隊卻為何還樂此不疲地走在翻拍經典的路上?
  •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影 每一部都是經典 值得反覆觀看
    影院復工之後大多是「老片子」重映,暫時不會出現爛片扎堆的現象!你去影院觀看了嗎?好的電影多刷幾次也不會枯燥無味,反而會有更多的體會,分享十部國產佳片,豆瓣評分9.0以上的影片,每一部都是經典,值得反覆回味!
  • 2021年到2023年科幻片扎堆?誰將扛起中國科幻電影的大旗
    反正國產科幻呈現出一種井噴,大量項目扎堆拍攝的情況。 國產科幻片為何扎堆? 為何我國現在那麼多科幻影視劇扎堆拍攝?
  • 國產影視劇中的「二十五史」!
    作為一個歷史大國,歷史劇當然是國產劇中不可或缺、甚至是分量很重的一個部分。 從三代到秦漢,再到隋唐,最後到宋元明清。 其中有一些正劇更是以還原、真實為主,將那段浩瀚煙塵的故事講給我們聽。 1、《東周列國·春秋篇》
  • 經典毀於改編?從9.1到4.8,《超人:紅色之子》:DC漫改還有救嗎
    提到漫威,那麼還有一家公司是我們不能忘記的,那就是DC。在我們驚嘆於漫威的漫改電影時,其實DC才是最早將旗下的超級英雄改編成影視劇的公司。不過,在目前「漫威系列」越來越好、幾乎佔據超級英雄影視的大半壁江山的時候,DC的漫改宇宙卻還是連個影子都沒有。而今年初上映的DC漫改動畫《超人:紅色之子》,似乎直接把已經身處寒冬的DC直接推下了萬丈深淵,在這種情況下,小A不由想問一句:「DC的漫改還有救嗎?」
  • 陳浩民新片上映僅7萬票房,他為何從最經典段譽變成爛片之王
    說起陳浩民這個名字年齡稍小的觀眾可能都不太了解,不過對於許多80後和90後來說則非常熟悉,他在90年代出演了不少經典的電視劇,其中最為觀眾所知的是他在97版《天龍八部》中飾演的段譽,因為這一版在首播時被大陸各家電視臺引進,多年來的重播次數也很高,因而陳浩民也被稱為最經典段譽。
  • 這些國產恐怖電影顛覆你的認知!盤點近十年國產恐怖佳作
    今天又到了分享恐怖電影清單的時間啦~上期《跟著恐怖電影環遊世界——中國站上篇》我們簡單分析了80年代-21世紀初期的國產恐怖電影,推薦了眾多精彩的國產恐怖電影。今天,守墓人推出《跟著恐怖電影環遊世界——中國站下篇》,盤點2010-2020十年間國產恐怖電影的高光時刻!有朋友會說,國產恐怖片嘛,都是笑話,用得著分兩期嘛,搞得這麼隆重!
  • 這部電影十九年前被人罵作是爛片,現在看來,它只是生不逢時
    第一個就是剛剛國內的電影剛剛起步,人們對玄幻根本沒有一點認知,大家只知道中國的古典神話和一些經典武俠。所以《蜀山傳》的上映,沒有觀眾基礎,自然就會被罵作爛片了。第二個就是《蜀山傳》的思想太過超前了,要知道,十年之前,網絡小說,才算是真正的火起來,在這之前,我想大家對於玄幻這一方面可能是一無所知。
  • 2017年國產電影盤點,出乎意料的佳片比爛片更值得關注
    以下小編來盤點一下2017年的國產年度電影。1.《戰狼2》(上映時間:7月27日)自從《戰狼》打出了中國人的熱血之後,《戰狼2》的高呼期待聲就起此彼伏,有人買座也有人不買,但是吳京也確實厲害了,硬是啃下了2017年暑期檔總票房的三分之一,七月份上映就不斷加場,時至今日,仍舊為影迷們津津樂道。
  • 「有我出演,必是爛片」的五位演員,最後一位,每年產4部爛片?
    娛樂圈中就有不少人被稱為爛片演員。首先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男演員黃曉明了。出演過很多部經典的影視劇作品,但是他出演過的爛片更多。雖然他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的高材生,經受過專業的訓練,年輕時候的演技還是相當能打的。但是這幾年可能是因為功成名就有了懈怠,所以演技已經大不如前了。
  • 細數小鮮肉扎堆顏值爆表的八大影視劇
    細數小鮮肉扎堆顏值爆表的八大影視劇在當今這個看臉的時代,影視劇中的小鮮肉絕不可少,有了臉贊的小鮮肉們,演技和劇情都是浮雲,今天小編就來盤點娛樂圈小鮮肉扎堆的八大影視劇。
  • 有哪些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到最後卻毀了經典?
    最近幾年由於網絡小說的盛行,有一大批的編劇,導演紛紛湧入這個行業想來蹭一蹭熱度,把一些網絡小說大IP改編成影視劇,結果由於吃不透原著的精粹,往往是適得其反。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改編的影視劇最後卻毀了經典?
  • 盤點八部經典國產影視劇電視劇版VS電影版,哪個更好看?
    現在很多電影都是電視劇改編的,有的電影會大受好評,有的卻因為改角色改劇情而飽受爭議,最近爆出那部經典國產劇《雪豹》要翻拍成電影了,而文章也確定回歸。讓大家有所期待,下面讓我們盤點經典國產影視劇電視劇版vs電影版,你覺得哪個更好看?
  • 2018國產影視劇進入黃金期 揭爆款影視劇幕後
    2018年暑期檔的國產影視劇格外吸睛,《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風語咒》、《一齣好戲》先後引爆電影市場,觀眾觀影熱情空前高漲。截止8月16日,中國暑期檔電影票房已過百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