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讓川久保玲公開表示敬佩的「工匠派」品牌,到底有什麼魅力?

2020-12-06 不懂潮流

要說把一身黑穿成個人標識的代表人物,我想大家一定會想到川久保玲,那個總是留著波波頭,把自己穿成「黑烏鴉」,卻魅力四射的女人。

買過幾件play大眼愛心,充其量就只是川久保玲的假粉絲而已,真正欣賞川久保玲的除了力挺她親力親為的主線設計,更欣賞她本人的穿衣風格和態度。作為最有個性的設計師之一,川久保玲當然有自己喜歡的牌子,從90年代開始,她就是工匠派品牌Paul Harnden的忠實粉絲。不光是自己買,還得拉上丈夫一起買:「我們在東京的店裡買他的鞋已經超過15年。」

成為設計師最愛穿的設計師品牌才是最難的事情,更何況還是川久保玲。雖然有一批以川久保玲為首的日本骨灰級時裝玩家較早就對他的出品推崇備至,如今也成為工匠派位列前茅的先鋒品牌,但Paul Harnden依舊是遠離時裝界平平淡淡寵辱不驚地存在了很多年。

▲Paul Harnden ss 2020 collection

直到2010年,當時還在Dior的John Galliano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穿著Paul Harnden的衣服,Galliano的一句「我沒機會認識他,但我們都愛Paul」讓各大時尚媒體紛紛出動爭相尋找並報導這位神秘的設計師。但是Paul在乎這份名氣嗎?不好意思,那是相當不在乎的。

毫無意外地在Pual那裡吃了閉門羹後,各大媒體只能掘地三尺從歷史資料、合作夥伴及代理店那裡收羅一些故事甚至是傳聞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一夜之間Paul Harnden被塑造成了和Martin Margiela、Carol Christian Poell一樣神秘的傳奇大師。品牌也一時間成為了潮人們追求小眾的談資,但是Paul本人,甚至他的服裝鞋履本身,都和時尚根本沒太大關係。

要說Paul Harnden與時尚界唯一的關聯,還是得回到川久保玲身上。10多年前Paul就為她的CDG設計鞋和夾克,而川久保玲在日本的零售店很多年前就開始引進Paul Harnden的衣服和鞋履,骨灰級粉絲實錘。2013春夏巴黎時裝周上,川久保玲特意邀請Paul作為秀場嘉賓,Paul難得應邀,帶著他的四個模特拖著一個行李箱就來了,離場時他和團隊都拒絕任何採訪和拍攝,僅僅留下了一張高冷的背影圖。

▲2013年 Paul Harnden和他的模特們

在一次非正式的談話中,川久保玲表示Paul Harnden是她十分敬佩的時裝設計師。至於Paul,高冷如他,什麼都沒有表示。Paul一生都是極其低調的,從他寥寥無幾的資料來看,他活像個大隱隱於市的高人。他1959年出生於加拿大的一座小城,二十多歲就到英國的大牌鞋廠John Lobb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很短時間他就離開了John Lobb並在倫敦成立了自己的製鞋小作坊,之後又將產品線逐漸延伸到男女服裝領域,Paul一開始主要負責鞋子的設計,後來則與妻子一同負責服裝的設計。

不過比起喧鬧的倫敦市,他更喜歡人煙稀少的郊外,自1998年起,他就把自己的家和工作室都搬到了南英吉利海峽邊的寧靜小城Brighton。每天除了按時去他那外表破舊的工作室上班,就是散步、和鄰居一起喝酒聊天、一起組織個小樂隊唱唱歌。

他似乎從來不使用Email,與他人聯絡要麼寫信要麼發傳真,網站就是一個擺設;多年來不接受任何的媒體採訪,活得像一個隱士高人。只有他最重要的業餘愛好——和鄰居一起拍攝地下電影,才讓人感覺他不是一個從19世紀穿越到現代的人物。

雖然早已是時尚界的老將,Paul卻是盡其所能地讓自己默默無聞,不接觸媒體也很少在大眾面前露面,他本人上次接受正式的採訪仿佛還是十幾年前甚至更久遠的事情了。他這樣的生活態度也反應在自己的服裝上,你很難在他的服裝上面看到時尚或者流行相關的東西,系列從來都不應季出,所以也就沒有過季這一說法,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瀟灑。就連look,常常都是用黑白膠片機直出,有時還派妻子親自上陣。

或許,Paul Harnden存在的意義之一,讓人們在流行之外對穿衣風格有一種新的認知。他就像是工業成衣業尚未誕生時的裁縫,鞋楦和衣服版型參考的都是自維多利亞時代的版型,鍾情於最原始的棉、麻、皮等材料,再將它們製作成厚重的毛呢、粗糙的麻布,當然品質也是值得保證的。

為了讓服裝達到復古的效果,基本上全部都是手工製作,Paul特意採用19世紀起流傳下來的傳統的剪裁方式,再加上高縮率的棉質內裡,服裝在穿著或者洗水之後就會呈現出非常有質感的褶皺。Paul Harnden的羊毛料均來自英國的幾個家庭作坊。其中一位的管理人叫Gordon Hawley,他們還保留著年代久遠的老式織布機,堅守著傳統的製衣。

▲Gordon Hawley,家庭作坊工匠之一

2011年,Paul和他朋友用超8攝像機拍了一部短片,「Pattern Mill」,來記錄這家作坊。「拍這部片是想給後輩留點什麼。這些工藝,經過多少代人發展成現在這樣,但下一秒也可能消失。他們幾乎不掙錢。Gordon退休,這樣的歷史遺產就沒了。我只想把它記錄下來」Paul恨不得將所有的服裝製作都回歸到維多利亞時期的原始和純粹,如果有一天他開始養羊了,大家也別感到太驚奇。

既然說到了Paul Harnden,那麼自然也要淺談一下上文提到的工匠派(Artisanal)。時裝圈大致將先鋒設計師品牌分成四大派,東方派、主流派、先鋒派,以及工匠派。所謂工匠派,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不關心潮流和時尚,站在冷峻的山峰做服裝的品牌。講究的就是高品質,高內涵,以及自我享受,在潮流衝擊的時候,依然堅守在製作服裝最原始的陣地,作出風格統一,辨識度極高的衣服。

在時尚圈「保持初心」是最難的,同樣為暗黑先鋒的Rick Owens曾經說過不接受商業活動,但設計卻越來越面向大眾走向市場化;說過球鞋是這個世界上最無聊的東西,爆款球鞋卻成為了品牌的收入來源,難逃真香定理。但是轉念一想,哪個品牌不恰飯呢?就連川久保玲都要靠Play、CDGCDGCDG等支線來完成效益的收割,更別說更加小眾的暗黑品牌了。

為什麼工匠派那麼受人尊敬,成為進階中的進階?還不是因為逼格高。工匠派無論是鞋子還是衣服,總會讓人誤以為是來自工業革命之前誕生的產物。服裝沒有過多的顏色來吸引眼球,看去永遠是皺巴巴的,就連lookbook都帶著世人不明覺厲的文藝氣質。

這些看似「原始」的衣服,價格一點也不親民,動輒上萬,但是買的人不心疼,一件買回來每次洗完之後都會有不同的褶皺,耐穿還不嬌氣,其本身的價值就值得去消費。這個時代所謂的奢侈品,大多都是流水線作業下批量生產出來的高價貨,根本沒有花心思去思考細節和服裝的內核,因此工匠精神成了一種很稀有的存在。

小眾的口味一定程度上決定Paul Harnden的受眾也僅限於小眾。手工製作,產量小;發售途徑少,不宜購買;不按季節發售不搞大新聞;原料也比較稀奇剪裁也比較耐人尋味。因此也就要求消費者必須對服裝有一定的理解和足夠的熱愛才行。

不太了解這類品牌的人習慣統一稱Paul Harnden、CDG、yohji yamamoto這幾個品牌為:「暗黑品牌」,甚至下意識地覺得穿著一身黑就是「高級」,現在這股被誤讀的暗黑歪風有多爛大街,去某種草軟體或者某寶搜一搜就知道。暗黑這個詞更像是一個發展出來的概念,原型是哥特Gothic,色調、剪裁、面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設計師為衣服注入的氣質與靈魂,黑色代表的是品牌的意識和精神,

那買工匠派的一般都是些什麼人呢?比較多的集中在設計師、藝術家、以及時裝愛好者,他們對時尚有著自己獨立的審美,肯花時間去了解服裝的工藝和面料,並且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有人追求潮流買supreme,就有人追求更高的境界買工匠派,兩者不衝突,但也玩不到一塊去。

當然了,穿Paul Harnden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服裝與服裝之間存在鄙視鏈,鄙視鏈那都是帶著裝逼目的人作出來的。穿Paul Harnden的人,只是天生驕傲罷了。

from 蟬市。

相關焦點

  • 」川久保玲們「到底幹了些什麼?
    到今天,我們還在為登上國際T臺大把撒錢,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支撐起日本品牌在時尚界的硬核地位,順手還成就了中國讀者的朋友圈時尚雞湯。第一批日本設計師在法國站穩腳跟的背後我們經常傳頌關於日本設計師在巴黎如何投下了」時尚炸彈「,卻很少提及另外一個要素——日本經濟的復甦以及在國際時尚產業的布局。
  • 川久保玲雙重身份:創意設計師與實戰派女商人
    川久保玲雙重身份:創意設計師與實戰派女商人 2018-06-05 10:04:59 來源:牛頓商學院   「創意與生意之間沒有什麼區分,好的創意或許不能直接催生興旺的事業
  • 這個金山品牌將分店開到巴黎,究竟有什麼魅力?!
    這個金山品牌將分店開到巴黎,究竟有什麼魅力?!LBM家飾部經理表示,「我們被產品的風格、品質以及那種柔軟無極限的感受所深深吸引。這次發布會是Sandriver(沙涓)第一次在法國所有時尚及生活方式媒體前正式公開展示,每個前來的法國記者朋友都驚嘆連連,都禁不住地不斷撫摸著展示的商品。
  • 他是金銀工匠出身,畫法獨成一派,讓人敬佩!
    他是金銀工匠出身,畫法獨成一派,讓人敬佩!文/華勇他是明代最為出名的一代國畫大師之一,被當時的人誇為「畫聖」。而這位大師並非是從小就學畫,起先,他也只是一位金銀工匠。他就是戴進。而戴進在學習繪畫之前,對自己的製作金銀飾品的手法是非常自信的。因為戴進位作的飾品風格多樣,且個個都是精妙不已。相傳戴進有一次見到有人在集市上將他自以為精巧的飾品融去只是因為玩膩了,他就對製作飾品灰心失意轉向了繪畫這一領域。
  • 重新認識川久保玲 | FASHION
    川久保玲讓我們見識了遊擊戰的魅力,於是眾多奢侈品時裝品牌都紛紛加入了遊擊店的行列。▲ 2007 年華沙遊擊店 COMME des GARÇONS Guerrilla Store +4822 Warsaw▲ 2007 年克拉科夫遊擊店 COMME des GARÇONS Guerrilla Store +4822 Cracow
  • 川久保玲|「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
    (Sense)「如果提到擁有卓越的時尚品味的人的話,愛著 Comme Des Garcons 的設計師川久保玲自然是位被人敬佩的天才,這是毫無疑問的——會這麼想的人是有的,但另一方面在日本也有很多無數連她的名字都不知道的人。
  • 「川久保玲們」如何支撐日本品牌的時尚地位
    到今天,我們也在還為登上國際T臺而大把撒錢,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支撐起日本品牌在時尚界的硬核地位,順手還成就了中國讀者的朋友圈時尚雞湯。第一批日本設計師在法國站穩腳跟的背後我們經常傳頌關於日本設計師在巴黎如何投下了」時尚炸彈「,卻很少提及另外一個要素——日本經濟的復甦以及在國際時尚產業的布局。
  • 那些真正的「暗黑」玩家,都在穿什麼牌子?
    所謂的「暗黑」其實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聊一聊(說的不好,大神輕噴,畢竟這個風格還是相當模糊的)。1.什麼是「暗黑」?關於什麼是暗黑其實說法有很多。不過它更像是一個發展出來的概念,原型是「哥特風」(Gothic)。
  • 78歲,反時尚不停止的川久保玲
    」 如何才稱得上寂寞生動的色彩創造,她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圖源網絡 沒有設計學習經歷、裁縫技術經歷,但這個品牌一創即大火。不得不承認,真的有像川久保玲這類領域性天才,天生便是吃這碗飯的。
  • 以為買到的是川久保玲,結果卻是「小紅心」?女子:有迷惑性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我~ 部分信息參考:浙江電視臺 導讀:很多人買衣服的時候購買一些固定品牌的衣服,但是如果一個品牌比較出名的話,就很有可能有各種高仿出現,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鑑別,不要買錯了商品,買成了高仿或者相似的品牌。
  • 你所不知道的川久保玲
    小時候有看過漫畫嗎?川久保玲:我都會去買書來看,但這些書都會以堆在桌子上告終。因為我幾乎沒有時間看書。Paul Smith:你有兄弟姐妹嗎?川久保玲:有兩個弟弟。Paul Smith:他們都在Comme des Garçons或時尚圈工作嗎?他們的職業是什麼?他們有影響到你的職業生涯嗎?
  • 近年來這個很火的紅色愛心其實只是川久保玲眾多副線品牌之一!
    獨居的生活也令人不解,極少有人去過她家裡,即便是自己的老公Adrian Joffe也和她分居兩地執掌品牌巴黎總部。不是服裝專業的她是怎麼樣秒入時尚圈的呢?原來,他畢業於藝術系,在拍攝作品尋找道具時,找不到合適的服裝就開始自己設計,1973年「Comme des Garcons」就此誕生(ps:川久保玲從來沒有學過服裝設計,連一張圖紙都沒畫過,但人家就是牛,全靠自我修煉),法文可譯為「像個男孩」,就算你沒有聽過她這個人,那你也一定見過她的這個「紅色小星星」標誌吧,這是川久保玲旗下認知度最高的副線品牌「PLAY」,
  • 時尚並不總需要被理解:工匠先鋒Paul Harnden羅曼史
    起碼看完了你對穿搭風格又有了新的認識,不過剛才那句,就是我吹了個牛逼♫先鋒這個詞這兩年開始逐漸走入大家的視線,這跟風的勢頭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啊,終於大家從大狗頭啊,鉚釘鞋啊看向了大襠褲啊男神靴啊。)今天聊聊工匠先鋒, 聊聊我覺得紳士又浪漫的Paul Harnden先生,和他打造的屬於浪漫維多利亞時期風格的工匠品牌。
  • 川久保玲,女武神
    說起CDG PLAY這個品牌,就不得不提到川久保玲這個人物。高級的洲際酒店,瞬時化為一場「丐幫」聚會,而且絕對是尊崇 「原教旨主義」的「汙衣派」。時裝巨頭們驚呆了,《國際先驅論壇報》的時裝名記Suzy Menkes日後回憶起Comme des Garcons的這場處女秀時說:「服裝都是遭毀的,一些套頭衫混身都是大洞。我們私下裡稱它為『瑞士奶酪』。但在那時候,這場秀真是太震撼了。」整個巴黎奔走相告這個日本女人的「叛亂」行徑……川久保玲成功了!
  • 川久保玲——被粉絲膜拜的時尚教母!(文末有重大福利)
    Garcons法文意思是「像男孩一樣」很多人喜歡直接用設計師川久保玲的名字來稱呼這個品牌關於時尚和風格 川久保玲這樣說:「There are so many so-called styles such as punk that have lost their original rebel
  • 川久保玲,沒有什麼可以定義女人
    如果說,真有什麼無比適合在倫敦中性時裝周上做發布的,我想一定是那個日本的設計師品牌。 是的,我說的就是川久保玲。兩種不同文字的音節,奇妙地碰撞出這個天秤座女設計師的表面:十年如一日的不對稱黑色短髮,一身黑衣,少女的神情。甚至你可以輕鬆勾勒她的形象,日本女人,激進的女權主義者,朋克,東西方文化碰撞的痕跡布滿全身。但是你無法對她的衣服下定義,甚至簡單地區分性別也不行。
  • 川久保玲,宛若少年:五十年的編年史
    1969年,當川久保玲創立Comme des Garons品牌時,應該沒有想到這個品牌未來會成為一個年收入2億美元以上的時裝帝國。作為時尚界最受爭議和最受崇拜的設計師,從噓聲到掌聲,她的理念獨排眾議帶領世人走了50年。在這50年裡,川久保玲很少接受採訪,甚至連2017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為她舉辦的展覽都不想出席。
  • 以為買到的是川久保玲,結果是「小紅心」撞臉?太像了!
    小王:「回家一查就發現有點不對勁,說這個牌子應該是假的,因為d應該是大寫的D,它這裡是小寫的d,但是因為看到這個logo嘛 是川久保玲標誌性的logo, 所以我們也沒有太多的懷疑,而且它開在奧特萊斯裡面主要是。」小王的朋友:「(那你是什麼情況)這個也是嘛,同樣的經歷。」
  • 老公最多全是頂級流量高富帥,內娛海王賈玲,到底有什麼魅力
    賈玲,這個身高165cm,體重150斤,被媒體評論在家像大媽的喜劇女演員,在B站上卻被跟高顏值高流量男明星組成情侶,在春晚舞臺表演節目,都能被網友戲稱「無數老公臺下坐」。而且,這些平時一聽偶像跟別的女生傳緋聞就氣得不行的女粉絲們,卻主動把自己的偶像與賈玲組成情侶甚至夫婦。
  • 川久保玲也要發行線上品牌,時裝銷售新模式正在流行
    自2010年起開始經營,I.T Market Beijing在中國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同比增長達到25%,這也使川久保玲和她的丈夫Joffe有足夠的信心把DSM正式引入中國。位於北京的DSMB新門店將重構Comme des Garons的全球布局,也是中國市場在時裝零售業的影響力逐漸增強的一個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