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馬君 | 黑馬品牌(ID:heimapinpai)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這句話被無數創業者奉經典,從團購到生鮮電商,再到千姿百態的共享經濟,燒了無數的錢,最後卻留下滿地雞毛,殊不知生活中看似尋常的事物卻隱藏著巨大的商機,賣2元一支的晨光,竟然一年營收80多億元。
多年來晨光文具憑藉穩健的業務增長,成為很多人眼中具有投資價值的優質標的,股價在過去幾年連續翻倍上漲背後,晨光是如何憑藉「一支筆」撬動萬億辦公市場的?
01
650億市值的「國貨之光」——晨光文具
提起「晨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幼兒園到初中、高中、大學,甚至畢業工作可能一直都在用它們家的產品,比如「晨光牌」考試專用筆、「晨光牌」橡皮擦等。
剛起步時的晨光還只是一家賣筆芯的廠商,當業務做到一定規模後,自然就面臨了發展瓶頸,營收一直上不去。
於是晨光開始瘋狂搶佔市場,再後來晨光又給商店免費更換貨架,條件是增加銷售品類,比如書包、書夾、筆記本、貼紙、玩具等等,晨光就這樣從一家只賣筆芯的公司轉型成了文具全品類公司,營收得到了爆發式增長。
到現在晨光文具已經涉及7大業務:精品文創、兒童美術、辦公文具、大眾文具、科力普、零售大店、晨光科技,並在全國擁有 36 家一級合作夥伴、近 1200 個城市的二、三級合作夥伴, 「晨光系」 零售終端超8.5萬家,校園覆蓋率超過80%,在全國整體18萬家文具零售終端中,平均每10家校邊終端文具店就有約4家屬於晨光文具零售終端。
看似不太起眼的文具行業,實際規模已達千億級別,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文具行業市場規模達18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00多億,在這種情況下晨光幾乎沒有強勁的對手,穩定的獲利能力穩超同行。
而晨光不僅能在競爭激烈、行業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殺出一條血路並拔得頭籌,而且還能連續14年保持雙位數的高增長,其中的秘訣就在於產品、營銷雙管齊下的創新策略。
02
創意十足的營銷策略
助力品牌實現行業佔位!
不久前晨光文具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85.38億元,同比增長7.43%;淨利潤9.13億元,同比增長13.85%。
過去8年晨光文具整體營收增幅均保持在22%以上,相比茅臺和海天毫不遜色;淨利潤方面,從2011年的1.29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0.6億元,漲幅超過8倍,晨光之所以可以保持持續性增長,在黑馬君看來背後離不開創意十足的營銷策略:
1、從雙方品牌契合度出發,打造最具誠意的跨界營銷
單純用加法方式做聯名,只是淺層的做法,這時候講究的是在雙方產品、品牌的契合度基礎上,以有誠意、創意的方式為消費者打造跨界聯名。
前不久晨光文具就與寶潔中國共同攜手,就抓住了九月開學的話題熱點和消費契機,發起#開學發光預備戰#話題,將品牌人格化的玩法,不僅將奇妙、有趣的元素注入品牌身上,也增強了每個受眾開學的場景代入感。
在充滿童真的場景中,晨光積極與用戶建立品牌互動,打造用戶上學的情感共鳴,加上創意聯名、站內流量引入的完美融合,形成了站內站外的營銷閉環。
2、藉助驚喜不斷的產品創新,提升品牌的內在附加值
那些高顏值、讓人驚豔的產品往往能贏得年輕人的青睞和追捧,晨光文具產品上不斷創新的背後,同樣是希望用好看的產品,俘獲新一代年輕人的芳心,事實上近年來晨光文具的顏值營銷步伐,一直沒有停下。
晨光文具推出「盛世新顏」禮盒
正是藉助驚喜不斷的產品創新,晨光文具成功打開品牌的網絡話題度和討論度,提升品牌的內在附加值,讓年輕人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拉近品牌與年輕人的距離。
由此晨光文具便建構了品牌發展的護城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浪潮中,可以乘風破浪,擁有持久的續航力。
3、用符合年輕人喜好的營銷玩法,為品牌「減齡」
晨光的年輕化營銷,除了用顏值營銷滿足年輕人對顏值的高要求,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層面,就是從情感層面與年輕化進行對話溝通。
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好看的產品會讓消費者心動產生購買慾望,但有趣的靈魂則可以讓消費者真正認可品牌的價值理念,提升粉絲黏性和忠誠度。
所以晨光文具採用了「左手顏值,右手情感」的兩步走營銷策略,在不同的營銷節點,都會推出相當走心的營銷動作,立足於學生黨的各種心理痛點和需求,從情感層面的洞察完成與新一代目標用戶的共情。
之前的聖誕節短片《與你期遇冬日溫暖》、高考季的《很榮幸,能陪你一同戰鬥!》……在晨光文具的過往營銷動作,這樣暖心的廣告片不一而足。
而這一切努力背後都離不開,晨光文具時刻坦承著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消費渠道多元分散、由主力消費人群 「90 後」、「00 後」的個性化需求而推動的新產品需求等挑戰。
這一官方辭令翻譯過來看,其實就是晨光文具未來主業增長將很難,而要實現更多的業績增長,品牌必須要尋求多元化謀變。
03
關於未來
晨光如何應對智能時代續寫國貨神話?
智能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都用電腦、手機,很多人認為紙筆將會被時代拋棄,但是《中國文具行業競爭態勢分析》數據顯示,我國文具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1500 億元人民幣,晨光的64億,僅佔行業的4.26%。這一數據放大到全球更不得了,目前國際文具行業規模約為 2500 億美元,我國文具市場佔不到 10%。
這是一個典型的「小產品,大市場」的行業,但是這不代表晨光就不受智能時代的影響,客觀上來說,如今使用紙筆的人確實越來越少,而晨光其實早有準備:
1、發力辦公市場
晨光早在2012年就建立了主營辦公用品的科力普子公司,到2016年,科力普已經實現扭虧為盈。2017年,科力普又收購了歐迪辦公,先後入選政府機關、央企和金融企業採購名單,發展態勢良好。
2017年晨光的64億營收中,辦公文具實現營收28億,同增86%;到2018年上半年,科力普實現營收37.9億元,進一步擴大營收優勢,說明晨光轉型辦公文具已經成功了。
2、品牌升級
從2013年,晨光生活館開始出現在人們視野,對比原來的加盟文具店,晨光生活館不僅在店鋪形象上做了升級,還對商品組合進行了優化設計。據悉升級之後的晨光生活館的坪效將從原來的1萬元升至1.5萬到2萬。
當然,更值得一提的是九木雜物社,這是在晨光生活館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的升級版,在充滿文藝氣息的生活館裡,從文創到智能產品,從箱包配件到家居小物,這也是順應消費升級的需求所做的探索,效果還不錯。
雖然在這個電子化時代很多人都認為紙筆將被時代拋棄,但是縱觀晨光的發展,卻依然在積極地以不同形式來靠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而且永遠在合適的階段做最合適的事,不與時代脫節。
藉助晨光這一品牌也驗證了:不需要依賴牌照壟斷或者特殊資源供應的項目不代表就是「紅海」,門檻低就意味著充分的市場競爭,而市場化競爭中形成的品牌價值就是最寬的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