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選購手錶的時候,會在意手錶的保值性。總是想要找一款保值性好,保證以後自己不虧,畢竟有些瑞士名表的價格也夠抵上一套房子了。但什麼是手錶的保值性呢?怎麼樣才算保值性高呢?就保值而言,很多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今天,小編就手錶的保值性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保值性或者保值,它不等於「保值」。我們假設一塊腕錶,5年前5萬買人,現在還能4.8萬賣掉,那麼你認為它保值嗎?很大程度上,我認為它是保值的,因為我給商品保值的定義是「折損相對較少」。
再打個比方,一輛十年前的奔馳S600當時的售價在200多萬,這輛奔馳到了十年後的今天,它只能值原先1/10的價值。而一輛十年前的豐田普拉多當時的售價在50多萬,到了今天,它應該還能值原先一半的價。那麼這已經可以稱得上很保值或者保值性好。因為很少有車是在十年後還值最初售價一半價格的。
有很多名表專櫃的銷售,為獲取銷售業績,會跟客戶說購買名表不但能保值,還能增值。很多的客戶結合所觀察到的訊息,會信以為真。比如一款萬國熱門款式葡萄牙七日鏈IW500107(現已停產,改款的替代型號是IW500705)十年前它在國內專櫃的定價是6萬左右,後幾年逐漸漲至9萬多。十年左右的光景,很多知名品牌腕錶在中國大陸的售價逐年上調刷新。有的每年上調10%甚至有品牌一年上調兩次售價。
那麼客戶有理由相信,確實腕錶在增值、在不斷漲價。可事實上,大部分的腕錶買來佩戴之後,它的價值是變成了二手價值,它相對於全新的價又是打了個折扣的。這款IW500107當時就算以十年前專櫃價九折購入,也得5萬多,而這款腕錶目前的二手價大概就在3至4萬左右。談何保值?更談何增值?售價在漲,不代表價值在漲。售價相對虛,價值相對實是因為去掉了很多附加值。
手錶的保值性,很大程度取決於腕錶的熱門程度。但如果你以一個非常好的折扣入的冷門款式,那也可能會有不錯的保值性。畢竟,不是人人都喜歡熱門款式,一不小心就撞表,跟撞衫一樣,誰醜誰尷尬。
本文為御寺數字媒體事業部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