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女性獨立,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經濟獨立。認為女人只要經濟獨立,就是真正的獨立。其實在經濟獨立背後,還應該有一個「人格獨立」。當女性的「經濟」與「人格」都獨立時,才是真正的獨立。
或者說,女性的人格獨立比經濟獨立更為重要,一個滿足物質,一個滿足精神。物質是基礎,精神是升華。
與大多數人的想法一樣,我的朋友周小米,也在追求經濟獨立的路上,努力和奮鬥著。
每天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與男友在一起。雖然這樣,但小米仍然對男友有著巨大的依賴。就算是在忙碌的工作中,也會不時地用軟體給男友留言,這種交流方式,被兩人稱為「愛情飛鴿」。不時地點開軟體,看不到留言會想念,看到留言則會甜蜜。
作為新時代的女人,小米一直強調自己的獨立性。就算談戀愛,工作也一直沒拉下,並且時時刻刻的警惕,不時地充實自己,以期自己不會被社會拉下。
就算是婚後,也是這樣,絲毫沒有因為結婚而放鬆自己。
但她有一個毛病,其實也不能說是毛病,就是對丈夫比較依賴。小米認為是太愛他了,才會這麼依賴。
小米有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丈夫,哪怕放假在家無聊,排解無聊的方式,也是跟丈夫一起,用軟體聊天。她的朋友都知道,小米對丈夫的話,絕對信任,反過來,就算小米的丈夫說小米,所用的方式也很懷柔,很注意方式。
兩人現在的生活也非常幸福,我想可能會一直幸福下去。
小米獨立嗎?
她很注重經濟獨立,時刻都注意提升自己。所以在大家的眼裡,小米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女孩。
但是我卻覺得她的獨立,更多的是在經濟方面。在精神方面,她依然是個孩子,是小米丈夫的孩子。
儘管是這樣,但他們仍然有可能,會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就像從來不讀書的「文盲」,也會活得好好的,甚至比很多「讀書人」活得更開心。但是會有多少人認為,讀書是可有可無的呢?
人第一次對人格獨立有明顯的概念,是在脫離原生家庭的時候。
當我們離開溫暖的家,去尋找自己的方向時;當我們背後不再是堅強的父母,只能自己解決問題時;當我們不得不用自己的能力,來對抗不公或者困難時,我們會對人格獨立,有一個明顯的認識。
當我們的人格獨立時,就是父母口中的「長大了」,可以依靠自己了。
而女性則要第二次對人格獨立,有一種新的概念。就是婚後是否依靠、需要丈夫。
愛情讓兩個人牽手,直至走進婚姻的殿堂。在普世的認知中,結了婚的女人就是有了一個依靠,有了一個靠山,很多女人也是這樣認為。所以在婚姻中,哪怕已經經濟獨立的女性,對男性的依靠與需要,還是有增無減。
需要與依靠,是每個人都會需要的東西,這不奇怪,也不可恥,更不是錯誤。
但是一個人格獨立的女人一定是自立的,她也會需要別人,也會依靠別人。但她需要與依靠的對象,第一個一定是自己,然後才是丈夫或者其他人。
一個人格獨立的女人,對任何事都會有自己的判斷,不會人云亦云,或者直接就聽別人的話。
一個人格獨立的女人,也會對自己的情緒有明顯的控制與調節,而不是有情緒之後,就不管不顧,只想著發洩自己的怒火。
一個人格獨立的女人,更有膽量說出自己心中所想,哪怕它與眾人的價值觀不同,甚至有衝突。
我國在1954年就將男女平等,寫在了中國的《憲法》上。《憲法》的第48條第1款就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男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
時至今日,男女平等一詞也鮮有人不知。但社會對女性這一群體的苛責,對女性這一群體下意識的「鎮壓」卻屢見不鮮。
之前一個很有名的講師說:正是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
雖然在輿論的重壓之下,他「解釋」說:我是說女人很重要,每個男人都在以女人的目標為目標,當女人的目標是「墮落」時,男人自然都會追求「墮落」。
雖然他解釋說,是在重視女性的地位。但開始那句話,仍然表明,很多男人會下意識的苛責女性。他們知道「男女平等」,他們會「尊重」女性,但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女人與男人的地位,仍然是不同的。
男女平等,任重而道遠。倘若在女人的潛意識裡,自己都沒有將自己與男人放在一個高度,男人又怎麼會主動的做這件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每一名女性都「自我覺醒」。
女人要從潛意識裡的依附男人,變為擺脫男人;要清晰的擁有自我決定,與選擇的權利;要學會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被「你是女人,就應該怎樣怎樣」這樣的言論左右。
當女人能做到經濟獨立與人格獨立時,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蛻變。
當然,這很難。因為女人在人格獨立的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
試想一下,在如今社會,一個大齡未婚的女人,會遭受怎樣的關注?而一個因為不喜歡現在的生活,而主動提出離婚的女人,要遭受多少白眼與猜疑?一個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要面對多少流言蜚語?
一個人格獨立的女人,做的事,一定是自己想做;結婚,一定是自己想結;對象,也一定是自己所愛。
一個人格獨立的女人,在尊重自己選擇的同時,也會承擔自己因選擇而帶來的後果。
如此,才是真正的人格獨立。
文:聰語話情
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今日話題:你覺得人格獨立更重要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