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那天,吳彥祖也湊了個熱鬧,他在微博上發了份購買清單。見到他時,問他清單上說要給太太Lisa買一匹馬,買了嗎?「買了買了!」他連忙回答。但他說自己弄不清楚馬的品種,「我不懂馬,她選好,我付錢。」和想像中的一樣,無論吳彥祖的角色、年齡、心態怎麼變,都是那個「愛妻狂魔」,「Lisa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騎馬,當了媽媽後她想繼續年輕時的愛好,我必須支持。」猝不及防地給了旁人一份「狗糧」。
與其說吳彥祖是每個女生都想嫁的完美伴侶,毋寧說他是我們都想成為的人,因為他絕不僅僅是「好看」,而是努力、自持、更有擔當。但這兩年,在他身上發生了不少事:結婚生女、母親離世、暫別娛樂圈、減產……他說自己最大的轉變就是不再自私,想把更多時間留給家人。「年輕的時候,工作是第一位,什麼都可以犧牲;後來女兒出世了,母親離開了,我才知道換不回的是時間。」他微微皺皺眉頭。Lisa曾說因為擔心女兒成長,吳彥祖掉了不少頭髮,他笑說,帶好女兒是他如今的唯一目標。
1 演員的修養
曾經的拼命三郎,如今有了底線
這一次見到的吳彥祖,鼻梁上有些淤青,「是不是覺得有點歪?」都知道香港導演林嶺東喜歡讓演員親身上陣,恰好,吳彥祖對演戲也有「親力親為」的潔癖。在他倆攜手合作的電影開機第二天,吳彥祖就被撞歪了鼻子。同樣是剛剛開機,十多年前,在拍《新警察故事》時,導演陳木勝力求逼真的即興表演,沒有事前知會吳彥祖,突然讓一位演員半路衝出來捶打他的臉頰,鼻血直流的吳彥祖強忍著完成了拍攝;拍《竊聽風雲2》前,為了與飾演的馬念祖一角更為接近,他增肥20斤,從早上9點吃到夜裡12點,一日五餐,Lisa看他隨時都在進食,驚呼「你瘋了嗎?」《魔獸》中他飾演長相醜陋的古爾丹,要一直保持彎腰屈膝的走路姿態,拍完,吳彥祖的腿腫到連褲子都穿不上。
對辛苦和危險,吳彥祖早已習以為常,「前不久拍美劇《荒原》,每天都在打,受傷掛彩是常有的事。」一旁的聽眾爭相詢問,有沒有買保險,他雲淡風輕地笑笑,「現在有了老婆和孩子,身上擔子重,太危險的基本也不會做。但底線是,不管怎麼演都需要努力,因為這是你作為演員的責任,你接到一部戲就要負責。」
2 《少林寺》有感
因為很酷去學武,也因學武變乖
和成年後的努力、有擔當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童年時期的吳彥祖很調皮,甚至可以說是叛逆。
身為移民二代,出生在舊金山,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大學心理學教授,從小家裡的教育非常嚴格。「爸媽會經常和我強調工作的重要性。」而吳彥祖卻沒那麼聽話,他愛玩滑板、喜歡朋克音樂,他反感做個好學生,用盡各種辦法逃避父母的要求。5歲時,吳彥祖想過要當華裔美國總統,也曾想過當消防員、警察。直到7歲那年,爺爺帶他去唐人街看了《少林寺》,除了滿腦子的「我要學武術」,更讓他找到了身份的認同感,「在美國,我無法擺脫『少數族裔』的身份,總感覺不被主流接受。而且很多ABC並不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恰巧這時我遇到了武術,它很有型、很酷,我想了解。」
這個想法並沒有得到吳媽媽的贊同,她怕吳彥祖會因此去打架。但胳膊拗不過大腿,11歲的吳彥祖,終於有了自己的武術教練,一位來自北京,會針灸、懂中醫、精國畫的武術教練。他說武術對他最大的改變是讓他學乖,因為武功講究自持與紀律,這讓他不想再打架;16歲那年,因母親犯心臟病住進了醫院,他頓生醒悟,認真讀書,並考入俄勒岡大學學建築。上大學後,他還抽空參加各種武術比賽,並專門跑到北京什剎海研習武功,甚至自己也開始組隊教學。
3 花瓶年代
穿著內褲思考我究竟在幹什麼
至今回想,吳彥祖都說如果1997年沒回香港看回歸,人生就是另一個樣子。那是他的畢業旅行,「當時我身上只有1000美元,實在沒旅費了,碰巧遇到一個人找我拍廣告,報酬是4000元,一心想著賺了錢可以繼續旅行,就答應了。」而促使他最終走上銀幕的,也正是因為他的平面廣告,被導演楊凡在大街上一眼相中。因為「驚為天人」的臉龐,楊凡認定這就是他要找的電影男主角,一再邀請其出演,吳彥祖卻一度望而生畏,「大學期間我選修過電影課,知道拍電影、當演員不容易,而且我一不會說廣東話、二不會表演,我如果同意,只會打破他的夢想。」拒絕幾次無果後,吳彥祖還是在楊凡的鼓勵下答應了參演《美少年之戀》。
自此,吳彥祖這三個字就與美少年、帥哥畫上了等號,他成為「被長相壓制住演技」的人。在《旺角黑夜》之前,他用三年時間演了27部電影,漸漸成為電影工業流水線上的一枚帥哥產品,找他演的角色都是富二代、貴公子、裸露上半身秀身材的「花瓶」。「我一直認為演戲不關外表的事,出道那些年很多人找我演了很多隻看外表的戲,大家都覺得我應該演《新紮師妹》裡的貴公子、白馬王子,但我並不喜歡這些,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剛入行那幾年,吳彥祖拍了不少他不喜歡的電影,包括情色片,「拍著拍著,穿著內褲的我就在想『我究竟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4 慘死率70%
「慘角」教會他演戲不是表面功夫
爾冬陞說過,「太正的角色很難令吳彥祖出彩,這才是他演員生涯的真正開始。」他口中的「這」說的就是《旺角黑夜》,片中吳彥祖飾演略帶殺氣的絕望殺手,為他帶來了首個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這一年,吳彥祖還憑藉《新警察故事》中人格扭曲、殘忍瘋狂的富家公子哥同時入圍了最佳男配角獎。並憑藉後者最終拿到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電影拍多了,吳彥祖有了當導演的想法。2006年,他和尹子維、連凱、陳子聰假裝成立組合,出道、走通告,用DV自拍自導自演了一部偽紀錄片《四大天王》,還因此拿到了金像獎新晉導演獎。從題材到形式,很多人在這一刻才意識到,這才是吳彥祖喜歡的。他說,拍五部電影可能只會有一部是為了迎合粉絲,剩下的只選自己想演的。
這之後,無論是《夜宴》中的悲情太子,還是《門徒》中行走在法與情間的臥底、《新宿事件》中在東京討生活的黑工、《竊聽風雲》系列中三個不同的角色……有人統計過,吳彥祖70%的角色都以慘死告終。但對於好的「慘角」他依然來者不拒:「我不會故意去扮醜、毀形象,不會讓演戲成為表面,我更注重角色的內在。」
5 最愛cult片
黑色電影說,這個世界是灰色的
去年《荒原》開播,這部由吳彥祖主演的美劇在地球的另一邊反響異常熱烈,IMDb上獲得了8.1的超高分。劇中吳彥祖一身紅衣,冷血深沉,但他扮演的Sunny一點也不陽光,至今已經殺了超過400人,單挑11人、「手撕」敵人的鏡頭比比皆是。但這恰恰與吳彥祖喜歡的黑色電影一拍即合,「我選角色是因為它有意思、有挑戰我才會去演,而不是來自觀眾怎麼看我,可能這樣說有些自私,但我的滿足感來自於這裡,也是我繼續拍戲的動力。」
《發條橙》是吳彥祖在採訪中提及次數最多的影片,他直言自己最喜歡看黑色電影,每當遇上類似的角色都會異常興奮。《妖夜迴廊》裡他一臉邪笑說著露骨臺詞,將精神異變的扭曲狀態詮釋得淋漓盡致;在昆汀·塔倫蒂諾和饒舌歌手RZA合作的《鐵拳》裡,一頭白髮的他本想暗算他人,最後卻被拖進絞肉機;《魔警》中,他是陷入自責的警察,最終精神分裂甚至抽打肉體自虐……「《發條橙》讓我覺得原來電影可以這樣,人類不是這麼簡單。我很喜歡去了解黑暗裡的東西,可能因為我本身不是那樣的人,但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樣都在想,我和壞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黑暗電影幫助你理解人類在這個地球的存在,為什麼人類這麼暴力、會打仗……而不是單純以為所有人都是好的,世界不是黑白的,而是灰色的。」
長相是我無法改變的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評價吳彥祖的演技」,有人說他的演技透著內斂,也有人說他演的角色有層次仍稍欠突破,但更多的答案是「吳彥祖都帥成這樣了,根本不需要演技」。這正是吳彥祖最害怕聽到的答案。他不止一次在不同場合表示,並不覺得自己多帥,也不願多談自己的外表,「長相是我無法決定的,『好看』是大家形容的,我只是個普通演員。」
想起母親依然會悲傷
2013年到2014年是吳彥祖最悲喜交加的兩年,女兒吳斐然出世,就在全家歡心之際,卻傳來吳媽媽健康狀況惡化的消息。他選擇暫停所有工作,陪母親走過最後的歲月,「不到兩年我經歷了生和死,從天堂跌到谷底。落差真的特別大。」母親的突然離世,對吳彥祖打擊很大,直到一部《滾蛋吧!腫瘤君》,讓他重新選擇了工作,「在最沮喪的時候重新回來面對世界太艱難了,包括到了現在我都沒有完全好,還是會悲傷。但起碼,我站得住。」吳彥祖坦言這些經歷改變了他很多,「40歲時我才知道時間是有限制的,20多歲的我曾每天都在浪費,現在我不想這樣了,更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以後不想女兒做演員
「女兒太美,不想工作」,是吳彥祖的「有娃」感受。有了女兒後,他說出門變艱難了,就想一直看著她,「以前年輕時什麼都想要,想成為好演員、好導演、好爸爸,有了女兒才發現很多事情也不想做了。」他也開始擔心女兒長得太漂亮會被很多男生追,甚至希望女兒不要長那麼漂亮,「現在女生十二三歲就開始有男朋友,我挺怕的。」
對於女兒的未來,吳彥祖直言不想讓她做演員,「她最好不當演員,尤其對女孩來說,到了20多歲就有人說老了,那種壓力太大。我希望她做醫生、律師,因為那些都是需要靠能力生存的職業。但如果她一定要當演員,我可以同意,前提是她要讀完大學。」
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攝影/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