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咖啡館能做實驗,也能寫書

2020-12-18 魚魚籲YUYUXU

Happy life is caused by happy thoughts. And the pleasure of the moment comes from this coffee.

——Isaac Newton

快樂的生活,是由快樂的思想構成的。而當下的快樂,就來源於這杯咖啡。

——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

作為近代物理學之父、英國皇家學會會長,他還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等推動科學革命的寶貴文獻。

牛頓善於鑽研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和光的色散原理,還與萊布尼茨共同發明了微積分,被後人譽為行走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

1665年,牛頓為躲避當年大範圍爆發的瘟疫(黑死病)離開劍橋,回到自己的家鄉隱居了18個月之久。

1665年倫敦爆發大範圍瘟疫

微積分、色彩理論、運動定律、萬有引力等,都是牛頓在瘟疫期間『自我隔離』出的寶貴成果。

牛頓雖然非常善於思考研究,但他為人行事卻格外低調,也並不擅長撰寫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成功預言『彗星回歸』的哈雷

倫敦瘟疫結束後的20年裡,牛頓回到劍橋大學繼續悶頭他的教學與研究。直到天文學家埃德蒙多·哈雷因為一個賭局的難題,敲開了牛頓的房門。

興趣相投的兩位科學界大佬,通過這次簡單的會面切磋一拍即合。哈雷尤其對牛頓的各項研究都很感興趣,二人經常相約在咖啡館內探討學術話題。

當時英國的咖啡館

當時的咖啡館內不僅雲集了大批文人墨客,其中當然也不乏科學家們的身影。

咖啡因不斷激發著大腦產生各種大膽的思維,為他們帶來了全新的研究課題。最瘋狂的一次,他們甚至直接就在咖啡桌上進行了一場解剖實驗。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在哈雷的啟發和督促下,牛頓在咖啡館內起草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其中囊括了他多年來的各項研究成果,堪稱劃時代的經典力學著作,至今仍影響著現代科學史的革命與發展。

牛頓與哈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對的朋友和一杯提神的咖啡,在某些時刻也許真能成就你。

相關焦點

  • 牛頓
    8歲時積攢零錢買了錘、鋸來做手工,他特別喜歡刻制日晷,利用圓盤上小棍的投影顯示時刻。傳說他家裡牆角、窗臺上到處都有他刻劃的日晷,他還做了一個日晷放在村中央,被人稱為「牛頓鍾」,一直用到牛頓死後好幾年。他還做過帶踏板的自行車;用小木桶做過滴漏水鍾;放過自做的帶小燈籠的風箏(人們以為是彗星出現);用小老鼠當動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
  • 牛頓三大定律
    02伽利略的發現伽利略認為,我們不能只對運動做定性的分析,還要做定量的計算。我們應該用數學定量地描述物體的運動,再用實驗去驗證,而不再討論諸如物體的目的、本性這種形而上,無法量化的東西。這就意味著,伽利略放棄了古希臘以來的自然哲學傳統,正式創立了以數學和實驗為根基,以「描述自然現象」為任務,而不是嘗試去「解釋自然現象本質」的現代科學。
  • 牛頓從小就喜歡觀察,做了很多小發明
    還記的上學的時候最喜歡上物理課,做一些物理實驗,覺得什麼有趣和神奇。特別佩服那些物理學家,他們怎麼可以這麼聰明。也希望自己可以向他們一樣。在物理研究方面做出貢獻。可是事與願違,終是沒有那麼聰明的頭腦呀!不過沒關係,小編也找到了自己熱愛的工作。
  • 牛頓第一定律
    (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摩擦力的概念) 理想實驗的魅力 ① 伽利略在研究單擺運動規律的時候發現,擺動過程中的單擺,受到影響而改變擺長後,在理想情況下仍能擺到等高的位置。(單擺的等時性也是伽利略發現的,惠更斯根據這個原理髮明了擺鐘!)
  • 八年級:牛頓第一定律
    3.實驗木板長度有限,但可明顯比較出小車運動距離的遠近.三、牛頓第一定律伽利略曾對類似的實驗進行分析,通過推理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牛頓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事實,進一步概括、經過推理得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最後一位鍊金術士——牛頓
    小時候的牛頓就展現出了天才的創造力,他依照《奧秘》的描述做了一個水鍾和其它的一些奇妙的裝置;也展現出了愛搞惡作劇的天性,他還做了一隻《奧秘》裡描述的燈籠,把它綁到風箏上,然後晚上在離家不遠處放飛,他回憶說,那個場景「太有趣了,簡直嚇呆了附近的居民」。在劍橋大學,牛頓進一步從實踐和理論方面培養起他對自然哲學的興趣,如饑似渴地閱讀了鍊金術師羅伯特•波義耳的書籍。
  • 在《我的世界》當中能做什麼物理實驗?玩家表示:MC裡面沒有物理
    但實際上,如果你細心尋找的話,在遊戲之中想要做一些物理實驗,還是能夠實現的。但可以放心,不管做什麼實驗,基本上和牛頓老哥沒啥關係了,那麼廢話不多說,我們順著這個話題往下聊一聊。那麼試驗肯定是做了,不然大佬也不會分享出相關的東西出來,但是試驗能夠出現就會引起人探討。但是很明顯,試驗肯定是不成功的,因為MC裡面沒有自由落體這種說法,只要開始下落,就會瞬間達到一種速度,不發生任何改變。不過有關於拋物線的一些物理實驗還是可以做的。
  • 牛頓的水桶:1687-2011
    書中,牛頓第一個講到的物理實驗是水桶實驗。牛頓說,用一根長的軟吊繩提一桶水,把吊繩擰成麻花狀。如果你握住吊繩,不讓麻花狀的繩子鬆開,桶及桶中的水是相對是靜止的,水面是平的。突然放開手,麻花開始放鬆,吊繩旋轉,水桶也隨著吊繩旋動。最初,桶中的水並不轉動,只有桶在旋轉,桶和桶中的水有相對轉動。慢慢地,水被桶帶動,也開始轉動。最後,水和桶一樣轉動。
  • 牛頓三大定律有兩個是伽利略發現?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牛頓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為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牛頓那個時候還沒有諾貝爾獎,如果按照現在的諾貝爾獎的評判標準,牛頓的成就能領多少枚諾獎呢?答案居然是8牛頓提出的物理學定律具有巨大的開創性,尤其是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事實上,三大定律中的前兩條定律都是伽利略發現的,只有第三條才是牛頓發現的,那為什麼還要叫做牛頓三大定律呢?
  • 小物實驗室|宅在家也能做實驗——非牛頓流體
    今天小物就帶領大家做一個有關非牛頓流體的實驗。澱粉、小容器、水下面來開始我們的實驗吧!1.向容器加入澱粉;2.按照2:1的比例加入水;3.攪拌均勻,注意控制好力度,輕輕的攪拌,攪拌可能會有點困難,小朋友們要有耐心。攪拌均勻後,非牛頓流體就製作完了。
  • 牛頓運動定律第一關——牛頓三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1、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例1、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是將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伽利略的斜面實驗程序如下:①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②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釋放前的高度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續的勻速運動
  • 被嫌棄的牛頓的一生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全才」牛頓的一生比雜技還複雜今天我們就來說說1642年的聖誕節,艾薩克·牛頓出生了,早產的他只有3磅重,能放進一夸脫的馬克杯裡(3磅=1360克=1.36公斤)。這樣的童年經歷,使牛頓的性格特別彆扭,史蒂芬·霍金曾在《時間簡史》中,對他做過一段簡短的評價,這段評價的第一句就是:艾薩克·牛頓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物,他和其他學者的關係聲名狼藉。
  • 普通人也能寫好一本書?以前,我只知道寫書是一件離我很遙遠的事
    一、為什麼寫書在第1次看到《寫書》篇時,我覺得寫書,對我來說是非常遙遠的事,但是我發現,其實在我身邊也有很多的作家,他們寫了不止一本書,尤其是進入賽男老師這個圈子之後,身邊也有很多朋友有作家夢,這也讓我有了自己的作家夢。很早我在看三毛選集的時候,就希望自己也能做一部自己的生活記錄冊,記錄自己的成長故事。
  • 相對論誕生前夜:牛頓 VS 麥克斯韋
    當我們說力學實驗無法區分地面系和火車系的時候,我們是在說:我在火車裡拋球也好,跳遠也好,做的各種力學實驗跟在地面上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如果地球真的「浸泡」在以太池裡,那麼地球自轉的時候多多少少會產生一些「以太風」,只要實驗設計得足夠精巧,我們理論上是能找到它的。然而,實驗並沒有找到任何以太風,事情就這樣尷尬地僵住了。
  • 世界名人故事(第十四講)牛頓
    有一次,牛頓在實驗室裡聚精會神地做實驗,連吃飯的時間也忘了。他的助手便拿了幾個雞蛋,送到實驗室去,對牛頓說:「這裡有幾個雞蛋,你自己煮來吃吧。」牛頓說:「好,謝謝你,請你把雞蛋放在那裡吧。」說完,他又埋頭做實驗。過了很長的時間,牛頓的肚子餓了,才想起還沒吃午餐。於是,他隨手拿了一個小鍋,把雞蛋放在鍋裡,往爐子上一放,又開始做起實驗來。
  • 少年牛頓玩什麼遊戲
    牛頓在小學讀書時就喜歡沉思默想,對許多事物都感到新鮮好奇而樂於去觀察體驗。有—天,牛頓突然注意到,早晨上學時他自己的影子在左邊,晚上放學回家時卻轉到另一邊去了。太陽光下的人影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轉移,這一點啟發了牛頓去做—個「日晷」——一種測日影以定時刻的器具。這個「日晷」的圓盤邊緣有刻度,中間豎—根小棍,從小棍的影子所指的刻度,可以知道幾點幾分鐘。牛頓把這個「日晷」做好後,安放在村子的中央,給村民們指示著時間。後來村民們懷著敬意稱它為「牛頓鍾」並一直被使用到牛頓去世後好幾年。牛頓在小學時還琢磨著造出一架「計時水鍾」。
  • 詳細解析牛頓第二定律
    物理規律的作用在於把許多已知的實驗結果統一起來,聯繫起來,給出許多實驗現象的統一的解釋,並且根據這種解釋去預測一些新的現象或實驗結果。只要定義、定律確立的聯繫測量數據的規則明確的、不含糊的,那就沒有任何混亂可言。具體來說,牛頓第定律給出了質量和力必須滿足的一個關係式,在質量和力這兩個物理量中,如果我們規定質量是基本量,則力可以看成是導出量。我們先規定基本量,然後再來確定導出量。
  • 如果牛頓沒有被蘋果砸中腦袋,他能否發現萬有引力?能,一定能
    牛頓這位科學大牛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畢竟大家都是讀過小學的人! 牛頓這位大牛到底有多牛呢? 只要是關於科學類的榜單,牛頓必然會出現在榜單的前五!並且沒有人會不服!
  • 牛頓是如何發現「力和運動」的關係?看後才知道牛頓的偉大
    前面我給大家分析了狹義相對論是如何分析物體運動的,重點談論愛因斯坦的貢獻,不少網友說我再貶低牛頓,所以這期我談談牛頓的貢獻。其中天文學以「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大規律為主,描述了一個行星是如何做圓周運動的:第一定律:所有行星都是圍繞太陽轉且做橢圓運動,太陽恰好就處於橢圓的焦點第二定律:行星在相同的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第三定律:行星的周期的平方和軌道長半軸立方成正比
  • 牛頓的蘋果,究竟是真是假?
    他還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重力是否隨高度而發生變化。胡克先用一個天平精確地稱量一個鐵球和一段繩索的重量之和,然後爬到大教堂頂,用繩索懸掛著鐵球垂下,同時用天平稱量看這種情況下總重量是否變化[4]。當然這個實驗的精度並不足以探測到任何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