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隨著中本聰「點對點電子先進系統理論」步入實踐,比特幣出現了。當0號創世區塊與1號區塊相連形成鏈之後,區塊鏈正式誕生。之後,全球挖礦模式開啟,比特幣價格一路高漲。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價格一度漲到19870.6美元,此後不斷跌漲。現在,它又來到了10000美元的高點。比特幣火爆後,幣圈欣欣向榮。那些以割韭菜為目的的各種代幣,只關心如何做盤與收割,並不在意電子貨幣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因為就是說了,韭菜們也不懂更不關心。炒幣的人,天天妄想走上李笑來的「財富自由」之路。然而除了各種「韭菜收割大捷」造就的一輪輪莊家致富故事之外,區塊鏈技術已在更多的行業中紮根、發芽、生長。等到幣圈大佬都跑到國外之後,人們才發現幣沒了,但區塊鏈火了。尤其是,在政府將其寫入報告之後,區塊鏈應用正在影響更多的行業。
區塊鏈,就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帳本和資料庫,它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特點。基於這些特點,區塊鏈能夠應用於金融、物聯網、保險、數字版權等諸多領域。
尤其是在物聯網領域,物聯網與區塊鏈被譽為「天作之合」。把區塊鏈技術融入物聯網,藉助物聯網的「萬物互聯屬性」就能讓區塊鏈應用無處不在,也就能讓物聯網運營做到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和更穩妥的安全。願景豐滿,但現實骨感。區塊鏈與物聯網確實在逐漸的融合應用,然而出現的問題卻也不少。譬如安全,區塊鏈應用目前大多只部署在雲端,但若是本地設備上的數據尚未上鏈,存在被修改或被入侵的風險的數據,還能夠被智能合約信任嗎?又比如,當應用區塊鏈的複雜程度與資源投入佔比過高時,就是區塊鏈再好也會慘遭企業排斥。一邊是迫切希望通過區塊鏈解決物聯網安全及效率問題,另一邊卻是在現實應用中遭遇各種困難與諸多不確定性。這種強烈期望與無奈現實之間的矛盾,該怎麼解決?這個背景下,5月27日,紫光展銳攜手摩聯科技、廣和通、萬向區塊鏈,做了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推出了全球首個Cat.1物聯網晶片+區塊鏈底層融合解決方案,將晶片與區塊鏈深度融合,從底層數據源頭解決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應用的難題。
看到這裡,急需區塊鏈解決方案的企業可能會問: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方案?別急,聽王吉偉頻道為你詳細解析。
從解決方案談起,基於CAT.1底層融合解決方案
這套解決方案是這樣的。廣和通基於紫光展銳物聯網晶片平臺春藤8910DM,以及摩聯科技的BoAT(Blockchain of AI Things)區塊鏈應用框架,打造了Cat.1區塊鏈模組L610。萬向區塊鏈提供聯盟區塊鏈開源平臺系統,最終下遊商家將晶片模組與系統封裝於設備終端,實現設備聯網的同時數據接入區塊鏈。
在這個解決方案之中,幾家廠商憑藉優勢各司其職。
紫光展銳通過春藤8910DM物聯網晶片平臺,構建底層安全可信環境,同時為區塊鏈應用平臺打通與物理世界的連接,完成安全的數據採集與通信功能。摩聯科技通過自主研發的承載在蜂窩物聯網平臺上的區塊鏈應用框架BoAT,全面支持各種物聯網設備的可信數據上鏈。廣和通則基於春藤8910DM晶片平臺以及摩聯科技的BoAT區塊鏈應用框架,推出全球首款Cat.1區塊鏈模組L610,該模組接口豐富,支持多協議與應用服務,適用於多個領域。萬向區塊鏈利用其在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方面的經驗和資源優勢,通過區塊鏈平臺PlatONE,幫助企業完成不洩漏隱私的數據跨組織分享,以及數據金融化和資產化,協助傳統信息物聯網轉型價值物聯網。簡單的講就是,這套方案可使搭載春藤8910DM晶片的物聯網設備,具備訪問區塊鏈和調用智能合約的能力,數據上雲與數據特徵值上鏈同時進行,從而實現「鏈上-雲上」的數據可信對應。當然,隨著這個方案率先在紫光展銳春藤8910DM上落地,春藤8910DM也成為了全球首款支持區塊鏈技術的Cat.1 bis物聯網晶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