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構建「2+1+4」萬畝重點產業平臺發展格局

2021-01-13 廣東頻道

原標題:跨鎮街統籌 謀劃七個重大平臺

  

  重大平臺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主戰場、主陣地。10月20日召開的中山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明確,實施重大平臺頭號工程,再造產業新中山。中山市將謀劃布局七個重大平臺,構建中山市重大產業平臺發展新格局,增強產業平臺的承載力、帶動力和競爭力,引導項目、資金、土地要素向重大產業平臺集中,發揮產業平臺規模經濟效應,加快中山市高質量崛起。

  ■謀劃七個平臺

  再造兩個產業新中山

  據悉,中山市將構建「2+1+4」萬畝重點產業平臺發展格局,總面積470平方公裡,「2」指火炬國家高技術開發區(產業園)和翠亨新區(產業園),「1」指岐江新城,「4」指打造4個萬畝以上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大灣區特色產業平臺。

  10月20日的會議明確提出,中山要做好「東創、西強、南育、北拓、中優」大文章,夯實東部環灣創新發展帶,優化提升西部優勢產業升級帶,全面對接深圳「西協」戰略。

  堅定不移推進城市環灣布局向東發展,集中優勢資源連片打造翠亨新區、火炬開發區、岐江新城3個核心平臺,總規劃面積超過270平方公裡,構建深中產業拓展走廊核心區,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在全市謀劃布局4個規模大、能級高、創新強、品質優的萬畝級產業平臺,總規劃面積近200平方公裡,全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建設。

  按照「一年規劃,五年建設,十年成型」的要求,將集中資源打造2個以上大灣區一流的產業平臺,一批大灣區特色產業平臺,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示範樣板,為深圳—中山產業拓展走廊和粵港澳大灣區(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規劃建設提供充足的空間保障。

  會議指出,要通過做大增量、盤活存量、改造升級,努力實現新增一個產業中山、改出一個產業中山,奮力再造兩個產業新中山。

  ■跨鎮街統籌

  突破現有行政區劃

  根據重大產業平臺劃定實施方案,謀劃布局重大產業平臺,中山市將通過全市「一盤棋」和跨鎮跨街統籌,並遵循六個基本原則。

  一是戰略引領。搶抓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戰略機遇,貫徹深中產業拓展走廊與粵港澳大灣區(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的戰略部署,提升產業和資源要素接納能力。

  二是組團統籌。統籌突破現有行政區劃,打造若干萬畝產業平臺作為增長極,從不同方位加強與周邊城市的聯動,集中投放資源帶動全域空間發展格局優化。

  三是連片集聚。突出整合增量空間較大、存量用地較多的區域,統籌優化配置空間規模、布局和開發時序,推進土地連片整備利用,項目連片布局建設。

  四是產業關聯。擦亮現有國家級、省級產業平臺招牌,實現擴容擴區,以局部突破引領全市重大產業平臺整體推進,打造更多的國家級、省級產業園。

  五是交通支撐。加快建設完善的高快速、軌道交通路網,形成內聯外通、暢通高效的綜合交通網絡,快速通達大灣區核心城市。

  六是產城融合。城市提質與產業升級並行,以城市建設為基礎,承載產業發展,選擇部分區域進行戰略留白;以產業發展為保障,促進城市更新和完善公共服務配套。

  ■構築產業優勢

  明確七大平臺定位

  會議明確了七大平臺的發展定位。其中,火炬開發區要聚焦創新發展,擴容提質再出發,打造創新發展主引擎。建設智能製造示範園區,重點布局一批競爭力強的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積極承接具有應用前景的新技術、新產品。接續推進創新主體倍增計劃,提升高新技術企業質量,到2024年,R&D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5%以上,重返國家高新區25強。

  翠亨新區要聚焦高端發展,全面融入「雙區」接軌深圳。對標雄安新區和國內外最高最好最優,一體規劃設計,統籌建設管理,優化產業布局,打造參與灣區建設的主陣地。推進共建深中產業拓展走廊,加快生物醫藥國際合作創新區建設,重點引進總部經濟、科技金融、生物醫藥、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現代文旅等高端產業項目,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爭取將翠亨新區納入廣東自貿試驗區,加強與廣州、深圳政策對接,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首善之區。

  岐江新城要聚焦品質提升,提高城市中心首位度。岐江新城是城市之芯,要將其打造成為城市未來新客廳。積極引進總部經濟、現代商貿、金融服務、文化創意等重點項目,建設標杆公共服務、大型文旅項目,強化高品質生產服務、生活服務能力。加快土地整備,集聚資源要素,嚴厲打擊違建行為。

  4個萬畝產業平臺聚焦先進位造,打造中山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承接深圳製造業產業梯度轉移,每個平臺聚焦1個主導產業,精準引進建設一批現代產業龍頭和先進位造項目,做優「中山製造」品牌,引領帶動特色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記者 隋勝偉)

(責編:張晨牧、李語)

相關焦點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不鏽鋼餐...
    本次峰會由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新興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新興縣不鏽鋼商會承辦,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新興: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努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進而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目前,全縣不鏽鋼行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家,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1個,擁有授權專利1000多項,國際專利(PCT)2項,集體商標1個,中國馳名商標1個。近年來,行業以「新興不鏽鋼餐廚用品」區域品牌為依託取得良好的發展。
  • 大安區廟壩鎮:肉牛之鄉構建多元化產業格局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7日電 題:大安區廟壩鎮:肉牛之鄉構建多元化產業格局  作者 曾鵬程 黃鴻 馬莉莎  大安區廟壩鎮地處大安區最東端,東南與隆昌市接壤,北部與內江東興區連界,最高海拔407.8米,幅員面積34.39平方公裡,平均海拔341.4米,屬於川南最有代表性的淺丘地貌
  • 「四核四軸三園多點」構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格局
    胡雪廉 封面新聞記者 昔興琪12月1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嚴陵鎮獲悉,嚴陵鎮聚焦農業抓產業發展、夯實基礎抓路網建設、鞏固工業抓經濟發展,著力構建「四核四軸三園多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格局。
  • 四川廣安構建「一縣一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
    他強調,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工程,突出重點,加快構建「一縣一特色」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推動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在龍安柚母本園內,李建勤邊走邊看,並不時詢問柚子生長和產業發展等情況。他要求廣安區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龍安柚產業的培育力度,做強產業園區,提升廣安龍安柚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  調研中,李建勤強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把握重點任務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人民日報12月24日評論員文章:把握重點任務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論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
  • 構建產業聯盟 引領行業標準 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在...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鄒錫蘭)12月4日,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雲浮新興)在雲浮市新興縣成功舉辦,本次峰會由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新興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新興縣不鏽鋼商會承辦,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中山幫昭通4個貧困縣脫貧
    近4年來,中山市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10.14億元,其中財政援助資金7.72億元、社會捐贈資金2.4億元。累計實施易地搬遷示範點建設項目4個,建設村級衛生室117個,改造農村危房1145戶,援建中山博愛學校3所,實施校舍建設項目34個,開展扶貧項目300多個。
  • 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構建!廣西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我國的「天然藥庫」、「生物資源基因庫」和「中藥材之鄉」,正著力構建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推動產業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形成產業跨越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加快構建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打造成為 「一帶一路」生物醫藥供應鏈樞紐地區。
  • 「小果子」成就大產業,修文16.7萬畝獼猴桃的產業發展之路
    至2002年時,修文獼猴桃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5萬畝,一批昔日連溫飽都難以維持的農戶,因此改變了生計。 不過,2002年以後,由於管理粗放以及銷售渠道沒有打開等原因,獼猴桃價格上不去,一些農戶無奈之下砍掉了果樹,重新種上了農作物,獼猴桃種植規模開始逐步萎縮,最後僅剩2萬畝。
  • 祁俊:構建新發展格局 促進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㈢踐行新發展理念,行業工作實現新突破  1、打造行業高水平創新服務平臺,創新發展不斷推進  「十三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高端、重大裝備、智能、短板技術、關鍵配套件等領域持續加大投入,構建創新研發平臺,承接重大科技攻關和產業化、強基工程項目,推進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爭創智能製造、科技支撐等示範企業
  • 中山「兩核六廊」格局的重磅新規劃來了
    主要依託中山境內多條河流,形成「兩核六廊」生態碧道空間格局,近期至2022年建成碧道192.9km,中期2023-2025年建成碧道203.2km,共計396.1km。結合河流水系、周邊城鄉建設及功能特點,各類型碧道建設任務總量和重點有所區別,各有側重。碧道建設包括「5+1」重點任務,即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景觀與遊憩系統構建5大建設任務和共建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1項提升任務。
  • 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發展格局
    6月8日上午,我省召開區域協調發展新聞發布會。我省將構建「一群兩心三圈」發展格局,支持濟南和青島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實施省會、膠東、魯南三大經濟圈發展戰略,並建立議事協調機構推進機制。
  • 萬畝土地啟動大開發,高明城市門戶將變成這樣!
    高明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冼嘉奮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選址的加速推進,高明區在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迎來新發展機遇。作為高明競逐灣區的重要戰略平臺,西江產業新城以重大基建項目開啟新局面,以城市建設支撐新平臺,全力打造灣區西部新型樞紐產城。
  • 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
    原標題: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述評③丨大流通賦能新發展
  • ...丨「小果子」成就大產業——修文縣16.7萬畝獼猴桃的產業發展之路
    這個技術活,將決定這100畝獼猴桃今年的收成。平灘村是修文縣最早發展獼猴桃的村,也是種植面積最大的村。30餘年來,修文縣的獼猴桃產業從這裡起步,如今種植範圍已遍布全縣12個鄉鎮(街道)的108個行政村,種植面積達16.7萬畝,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三。
  • 宏觀|把握形勢劃出重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隨著我國對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中央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不斷加碼,二季度我國經濟快速由負轉正,恢復至3.2%的增長率,三季度進一步走高至4.9%,而四季度則有望繼續回升。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說,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複雜背景下,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同時也為「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畫上了句號。
  • 吹響數字經濟發展號角!中山又一重大平臺上線
    」,該平臺基於東方國信國家級雙跨平臺Cloudiip技術架構,汲取中山獨有的製造產業和企業特點,全面構建了開放共贏、生態融合的場景。 王建偉在致辭中說 當前,數字經濟正成為現代經濟體系中最有市場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部分,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近年來不斷集聚創新要素,不斷引入高層次人才,中山正成為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發展的先行區。
  • 以高水平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 構建新發展格局
    楊再高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要求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要深刻認識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涵、實質和重要意義,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多措並舉高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我國經濟轉危為機、行穩致遠。
  • 凝心聚力 乘勢而上 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
    凝心聚力 乘勢而上 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 2020年12月22日 08:44:00來源:央視網   會議部署了明年經濟工作的八項重點任務,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