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liqa:世界上第一個高吞吐量的公共區塊鏈平臺 | ONETOP評級

2021-01-09 ONETOP評級

聲明:本測評內容僅供參考,任何依本測評內容作出的投資行為,與本測評內容無關。項目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Statement: the contents of this assessment are for reference only. Any investment behavior mad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of this assessment i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this assessment. The project is risky and the investment must be prudent.

Zilliqa是運用新的智能合約語言Scilla來確保開發者所編寫的智能合約的安全性,通過網絡分片技術著重為高吞吐量的應用程式提供運行平臺的新一代公鏈。

●分析

公鏈技術決定了Dapp生態的興衰,Dapp生態的興衰決定了區塊鏈世界的模樣,區塊鏈世界的模樣則決定了該世界居民的福祉,得公鏈者得天下。

任何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都會伴隨一個偉大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公鏈的意義無異於網際網路作業系統,如果沒有底層基礎設施的承載,就不可能有網際網路改變世界情況的出現。區塊鏈世界也是如此,只有友好、安全、高效的區塊鏈生態系統,DAPP的爆發才能成為可能,區塊鏈技術才能正真改變世界。

區塊鏈世界的突破性建設,受限於一個著名的理論:「不可能三角理論」,即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三者不可兼得:一、數據安全性是公鏈的基礎屬性。目前區塊鏈保證數據安全,主要靠三個動作:1、依據時序性做數據塊的連接,可以防篡改;2、交易記錄用加密技術進行籤名保護;3、數據分布在分散網絡裡,用共識機制防止雙花攻擊。二、去中心化是區塊鏈與網際網路的根本不同。去中心化相對於中心化的網際網路的成本更低。三、可擴展性是區塊鏈的最大難題。網際網路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徵,而這恰恰是區塊鏈真正不足之處。

基於可擴展性不足這個痛點,很多區塊鏈公司都進行了針對區塊鏈可擴展性的嘗試,但目前還沒有出現對用戶友好、高效、安全的公鏈。Zilliqa作為用於託管分散式應用程式的可擴展且安全的區塊鏈平臺試圖依靠其獨特的分片技術試圖打破這一局面。

●分析

解決區塊鏈可擴展性不足的問題,許多區塊鏈公司為此提出了以下幾種解決方案,但都存在問題。

1、增加區塊大小,比特幣當前的區塊大小1MB,提高到2MB可以使其每秒處理量增加一倍。區塊越大,每秒處理量就越高。但這在實踐中是有問題的,假設你將區塊大小從1MB增加到1GB,當你創建區塊時,必須將其傳送給網絡中的其他人,而網絡無法快速處理龐大的文件。區塊的大小不能超過某個臨界點,所以這種解決方案缺乏可擴展性。

2、鏈下解決方案,比如比特幣的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以太坊的雷電網絡(Raiden Network),和Neo的Trinity鏈下擴容方案。因為這些是在區塊鏈網絡之外發生的私下協議,所以它們被稱為鏈下解決方案。這種交易系統的缺點是,整個過程都集中在託管這些鏈下交易的伺服器上。這些鏈下網絡也是不對外公開的,其透明性和安全性是值得懷疑的。

3、代理共識協議,比如EOS的DPOS等這種方案的問題是,代理共識協議由代理節點群來運行,去中心化較弱。

4、分片技術,由於以上幾種解決方案的局限性,分片技術作為一種把網絡分割成「碎片」的鏈上解決方案也發展起來。分片技術在資料庫領域中並不是一個新概念。這一概念一直沒有被應用到區塊鏈領域,直到Lou Luu,Prateek Saxena,以及他們的團隊在研究論文Elastico中進行了可行性探索。Saxena是Zilliqa的首席科學顧問,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學院的助理教授。Luu作為公司的顧問,在發表這篇論文時曾經是同一所大學的博士生。作為「分片之王」的Zilliqa相對於其他打著「分片」旗號的區塊鏈項目是有絕對話語權的。Zilliqa採用「網絡分片「技術,目前實測達到2800多TPS,相比於以太坊的「狀態分片」也更容易實現。要知道,以太坊在非常樂觀的情況下,基於「狀態分片「技術也只能在2021年達到1000TPS。

雖然基於分片技術的Zilliqa,相對於其他公鏈有其優勢,不存在上述方案的問題,但是分片技術也存在設計和部署複雜的缺點,實現難度較大的問題。

【總量】126億枚

【通證名稱】ZIL

【通證類型】ERC—20

ZIL團隊在社區論壇公布了眾籌後2,200萬美元的資金使用計劃,計劃將15%用來作為Anquan Capital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的報酬,5%用於ZIL創立團隊的報酬,其餘80%用於未來三年ZIL項目的研究、開發與運營等。其中,約540萬美元的資金將用於ZIL項目的區塊鏈底層開發,300萬美元用於區塊鏈拓展性和安全性等底層問題的研究。

●分析

ZIL上線54家交易所,市值排名42,交易深度較大,流通量較好。

●分析

ZILLIQA平臺專為兩類對象而設計:用戶和礦工。用戶是使用ZILLIQA系統轉移資金或執行智能合約的外部方,礦工運行ZILLIQA的共識協議並獲得獎勵。

董心書CEO

●分析

項目創始人,在區塊鏈行業具有豐富經歷,技術實力強。

董心書是建立安全系統的科學家和實踐者,從區塊鏈到Web瀏覽器和應用程式,他是多個國家網絡安全項目的技術負責人,他的研究成果已在頂級國際會議上發表。最近,他領導了Anquan專有的可擴展和安全區塊鏈的研發,這些區塊鏈用於金融和電子商務。他目前領導Zilliqa團隊開發用於高通量應用的新公共區塊鏈Zilliqa。

Prateek Saxena首席科學顧問

Prateek Saxena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教授,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從事區塊鏈和計算機安全工作,研究影響了當今廣泛使用的瀏覽器平臺、網絡標準和應用商店的設計。曾獲得多項重要獎項,如2017年35歲以下的十大創新者(MIT TR35亞洲)。

Yaoqi JIA技術主管

姚奇是Zilliqa的技術負責人。之前的經驗主要集中在利用加密機制構建安全和隱私保護的Web和分布式系統。研究工作已發表在頂級國際會議上,如CCS、USENIX Security、PETS、RAID、ESORICS。獲得了W2SP(2014)和ICECCS(2014)的最佳論文獎,得到了谷歌和蘋果的認可(Chrome的CVE-2014-7948和Safari的CVE-2015-5907),並獲得了包括Dailydot,Gizmodo和Techspot在內的媒體報導。

Amrit研究主管

Amrit是Zilliqa的研究主管。擁有法國格勒諾布爾 - 阿爾卑斯大學的博士學位,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獲得了法國Ecole Polytechnique的工程師文憑。

Clark Yang核心開發者

Clark擁有超過10年的軟體開發經驗,專注於加密工程和多線程嵌入式系統工程。在前任聯發科技(半導體公司)的職位期間,他與谷、微軟和亞馬遜合作,為大型商業軟體構建了解決方案。Clark還擁有可信執行環境(TEE)數字版權管理(DRM)開發經驗,專注於ARMv7 / ARMv8 OP-TEE平臺。他成功地通過HLS / RTP / RTSP在視頻流中增強了加密原語(X10)的性能,採用了使用OpenSSL 1.0.2g和DRM軟體上的公鑰加速器的對稱/非對稱加密算法。

En Hui Ong業務發展主管

En Hui負責Zilliqa的業務發展。在金融服務方面擁有豐富的銷售和分銷經驗。之前的職責包括在BlackRock銷售和分銷ETF和投資基金,在那裡與東南亞市場的資產管理人和銀行合作,隨後在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與該地區的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銀行合作。

Juzar Motiwalla首席戰略家

Juzar Motiwalla在全球技術創業公司擁有投資和董事會級別的經驗。他是一位風險資本家,負責亞洲和矽谷的投資。

Max Kantelia首席布道者

Max是一位金融服務企業家,在歐洲,美國和亞洲擁有25年專業服務和技術公司的經驗。他是Anquan Capital在新加坡的聯合創始人,並且是Aeriandi(牛津)和unapt(紐約)的董事會成員,這兩家公司都是語音技術和aritifcal情報領域的快速增長的深度技術公司。Max是一名工程專業畢業生,他的職業生涯始於GEC Marconi設計機載雷達系統。他於2016年被安永選為亞洲100強FinTech貢獻者之一,並且是倫敦市長國際化計劃的一部分。

Addison Huegel通訊負責人

Addison Huegel是一位新技術傳播和營銷專家,在圍繞區塊鏈、B2B和B2C應用程式建立社區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2015年,他擔任以太坊基金會和DEVCON1的通訊顧問。在進入營銷和公關之前,Addison曾在凝聚態物理領域工作,並發表了許多科學的同行評審論文。

Sophia業務發展副總裁

Sophia在商業和技術諮詢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Ilya Sergey首席語言設計師

Ilya Sergey博士在程式語言,程序分析和形式驗證領域進行了研究。在加入學術界之前,Ilya在職業生涯中度過了一段時間,在JetBrains Inc.工作,這是一家為軟體開發人員創建集成開發環境的世界領先公司。他與Zilliqa團隊成員的聯合研究已經成為Scilla的開始,Scilla是一種機械驗證智能合約的程式語言。

Deli Gong核心開發者

Deli是使用可信硬體(例如Intel SGX)構建分布式和網絡系統的從業者。他在編程高性能,分布式和FPGA系統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Deli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專注於系統安全,可信硬體和DDoS防禦。在此之前,他獲得了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以及中國浙江大學的優秀學生獎。他是2015年ASC學生超級計算機挑戰賽一等獎的獲得者,也是2011年中國省信息學全國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等獎獲得者。

Haichuan Liu核心開發者

海川是新加坡企業獎學金獲得者和AWS認證解決方案架構師,目前正在南洋理工大學完成計算機控制與自動化碩士學位。在他的最後一個位置,他參與了一個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並負責使用C++開發從A到Z的移動隨需應變系統,也引領了DevOps的基礎。他沉迷於大型分布式系統的實現,特別是Blockchain。此外,他對獨立遊戲開發和人工智慧技術非常感興趣。

Antonio Nicolas Nunez核心開發者

Antonio擁有Ateneo de Manila大學的物理和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以及菲律賓大學開放大學的R&D管理文憑。他擁有超過10年的軟體工程師經驗,為多個行業部署行業級解決方案。他的編程興趣包括高效的C++編碼以及構建和測試自動化。

Sheng Guang Xiao核心開發者

盛光擁有超過9年的軟體開發經驗,專注於語言分析器,信號處理,圖像處理和多線程軟體系統。在他之前擔任Keysight技術期間,他為ICL和PDL開發了語言解析器,並開發了IEEE1687標準的自動測試生成器。在加入Keysight之前,Shengguang在ASM Technology Pacific工作了6年,他開發了新的AOI(自動光學檢測)產品,該產品使用高速攝像頭和先進的視覺算法來尋找IC製造缺陷的單元;該產品現已被全球20多家工廠使用。

Jacob編譯開發人員

Jacob專注於程式語言語義和編譯器實現。作為一名軟體開發人員,Jacob曾從事編譯器設計、量子密碼學、養老金和人壽保險政策管理、報業的編輯軟體以及定製的Web應用程式。

編譯開發人員Vaivaswatha

Vaivaswatha是班加羅爾印度科學研究所一名編譯器開發人員,擁有從事多個生產編譯器的經驗,其中最新的是LLVM。他專注於數據流分析和機器獨立優化,特別關注優化循環嵌套。

Edison區塊鏈應用程式開發人員

Edison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專門從事區塊鏈應用程式開發,Web開發和網絡取證。在加入Zilliqa之前,他撰寫了題為「授權區塊鏈系統的安全性分析」的研究生論文。愛迪生還在US-CERT接受美國研究生學習期間接受過網絡取證和事件響應方面的培訓。他是新加坡國家信息通信獎學金的獲得者。在研究生畢業之前,愛迪生畢業於新加坡管理大學的B.Sc(Summa Cum Laude)。他之前曾在管理諮詢和數據科學職位上工作。

●分析

團隊組合堪稱完美,有利於技術的落地以及zillqa項目的推廣,提高共識價值。

Zilliqa是由知名企業家和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以及在網絡安全和系統領域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工程師發起。分片技術在資料庫領域中並不是一個新概念,這一概念一直沒有被應用到區塊鏈領域,直到Lou Luu、Prateek Saxena,以及他們的團隊在研究論文Elastico中進行了可行性探索。Saxena是Zilliqa的首席科學顧問,也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學院的助理教授。Luu作為公司的顧問,在發表這篇論文時曾經是同一所大學的博士生。所以說他們的分片技術是世界領先的。很多實力雄厚的語言編程開發人員的加入,對Zilliqa新開發的智能合約程式語言Scilla的落地意義巨大。也不乏國際金融、商務精英的加入。這樣團隊組合堪稱完美,不僅有利於技術的落地,而且有利於zillqa項目的推廣,提高共識價值。

EvanCheng錫拉丘茲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

Evan是Facebook的工程總監,負責監督程式語言,運行時和編譯器的開發。他因在Apple的LLVM工作而獲得2012年ACM軟體系統獎。

Aquinas Hobor普林斯頓大學博士計算機

Aquinas Hobor出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附近。他於2008年獲得了芝加哥大學的本科學位和普林斯頓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從事計算機理論研究,包括語義學,驗證,機器檢驗證明,邏輯,複雜性和算法。從2008年到2011年,他是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李光耀博士後研究員。自2013年以來,他一直擔任耶魯大學國立大學和計算機學院聯合任命的助理教授。

Alexander Lipton哲學博士(PhD)

Alexander Lipton是StrongHold實驗室的創始人兼執行長,Numeraire Financial的合伙人,Distilled Analytics的聯合創始人兼顧問,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連接科學研究員和EPFL的金融工程客座教授。他是UCL區塊鏈技術中心,Clearmatics和Numerix的顧問委員會成員。他之前的經歷包括美國銀行美林公司的董事總經理,領導量子集團。此前,他還曾在芝加哥的Citadel投資集團,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和銀行家信託基金公司工作。

Loi Luu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

Loi是一名研究加密貨幣,智能合約安全和分布式共識算法的研究員。他還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研討會的常客特邀演講者,如DevCon2,EDCON。Loi相信以太坊和區塊鏈技術的力量,他的大部分工作圍繞著這個社區。他開發了Oyente,這是第一個用於以太坊智能合約的開源安全分析器。Loi還共同創建了SmartPool,這是另一個開源項目,它包含現有加密貨幣中礦池的分散化。他繼續通過KyberNetwork贏得區塊鏈的權力下放和無信任財產,為社區帶來靈感和發展價值。

Nicolai Oste

Nicolai Oster是ICO的負責人,領導比特幣瑞士的ICO部門和幾個ICO的顧問。比特幣瑞士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受監管的加密金融公司,總部位於瑞士楚格的加密谷。比特幣瑞士已經成功地協助,促進和執行了許多ICO,如Melonport,OmiseGO,Streamr等等 - 可以追溯到以太坊基金會的ICO。

Christel

Christel是一名技術主管,自數字經濟出現以來,他已經建立了品牌和數字業務。她是BOLT的聯合創始人,一家直播電視和遊戲服務公司(肯亞,東南亞和拉丁美洲),以及pin8cle的創始人,這是一家將初創公司轉變為復興的戰略諮詢公司。此前,Christel創立了Brandwatch在亞太地區的第一個辦事處(數字智能產品),曾在Twitter國際市場擔任內容主管,並領導三星亞洲的社交業務。Christel被「衛報」評選為全球頂級數字戰略家之一,CampaignAsia-Pacific作為值得關注的女性,以及BusinessInsider作為Twitter上30位最佳高管之一。最近,Christel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演講,並為「哈佛商業評論」和「赫芬頓郵報」撰寫了文章。

Vincent

Vincent是FBG Capital的創始合伙人,擁有豐富的數字資產交易和投資經驗。Vincent還是廣泛的區塊鏈公司和項目的早期投資者。他被認為是亞洲最具關聯性和遠見卓識的加密對衝基金經理之一。

●分析

顧問團隊既有Facebook的工程總監這樣的技術大牛,也有FBG Capital這樣的投資者,有利於Zilliqa技術的開發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1、網絡分片技術

網絡分片技術,假設你有10000個節點,通過工作量證明過程,它們將被隨機分為10組,每個組被稱為一個分片。每個分片處理一組不同的數據,並得出小組內一致同意的答案。然後,各分片將這些數據的摘要報告提交給一個名為目錄服務委員會的分片,由它來統籌不同分片的數據摘要,並將它們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數據集,稱為最終區塊,最終區塊的數據又會被返回所有分片。這個過程被稱為網絡分片。

2、POW+PBFT共識機制

●分析

Zilliqa採用為網絡分片技術、POW+PBFT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語言Scilla,為高吞吐量的應用程式提供運行平臺的新一代公鏈,技術亮點突出。

網絡分片技術:

網絡分片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安全的鏈上解決方案,具有線性的可擴展性——也就是說,節點越多,得到的吞吐量就越大。Zilliqa目前每秒可以處理2828筆交易,而且未來的目標是達到每秒10000筆的速度。

POW+PBFT共識機制:

PoW是目前經過時間驗證的最安全的抵抗Sybil攻擊的方式,我們用PoW抵抗Sybil攻擊並確定礦工的身份,但PoW是在更大的間隔上運行,所以使能耗大大降低。與此同時,Zilliqa用pBFT來做共識,主要考慮是:1、它不是計算資源密集型的,比PoW耗能少;2、效率更高,因為它可以利用一個小的共識組;3、它不像基於PoW的共識機制,通常需要至少6個確認,pBFT的共識協議不會發生臨時分叉,所以不需要確認,賦予了交易最終性。正是因為PoW+pBFT的搭配方式在保證Zilliqa網絡安全性、降低能耗的同時,還有效利用了Zilliqa的分片技術,在相對小的分組內達成共識,明顯提升了網絡效率,所以這是最適合Zilliqa的共識方式。

智能合約語言Scilla:

為提升智能合約安全性,Zilliqa團隊公布了最新的智能合約語言Scilla,其開發該智能語言的目的,是在智能約上強加一種結構,直接在語言層面消除了某些已知漏洞,從而使在Zilliqa上運行的應用程式不易受到攻擊。例如使用Scilla編寫智能合約可以輕鬆避開諸如DAO、Parity攻擊等黑客事件。

●分析

Zilliqa採用了網絡分片技術、POW+PBFT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語言Scilla,兼顧了可擴展性、去中心化、安全三個方面。

採用網絡分片技術,不同於鏈下方案存在的不透明和安全性的問題,也不存在如EOS的DPOS的代理共識機制出現的中心化問題。採用POW+PBFT的共識機制既保證了安全性又提升了網絡效率。使用Scilla編寫智能合約直接在語言層面消除了某些已知漏洞,可以輕鬆避開諸如DAO、Parity攻擊等黑客事件。

●分析

Zilliqa項目團隊是首個提出區塊鏈分片技術概念及應用的團隊,團隊在區塊鏈分片技術領域實力第一,但是分片技術存在著設計和部署複雜的情況,還是有一定開發難度。

●分析

已發布測試版本,主網尚未上線。

錢包還在優化,只是測試版,測試網絡2.0發布,開發了新的智能合約Scilla,其在線IDE可直接從瀏覽器編寫智能合約。

●分析

代碼提交次數達到了3056次,205個分支,4個版本,有24個貢獻者,代碼數量多,更新及時。

●分析

按路線圖基本完成了相關產品。

在2018年Q2發布了測試網2.0版本,但主網未按原計劃上線,據官方最近發布的消息稱,主網上線會延遲到2018年4季度或者2019年年初。

●分析

合作機構眾多,既有知名的區塊鏈項目方,又有世界知名媒體。

Bluzelle是一家專注於分布式資料庫建設的公司,要做區塊鏈行業中的甲骨文。Bluzelle將利用Zilliqa的高吞吐量能力,進行應用的實現。用戶使用Zilliqa作為底層公鏈構建DAPP時,可以使用Bluzelle進行分散式數據存儲,這降低了DAPP開發者的成本,同時基於Bluzelle提供的高性能環境,提高了用戶檢索和處理結構化數據的效率,有利於Zilliqa生態的繁榮。

GenaroNetwork是第一個具有點對點存儲功能的圖靈完備公有鏈。Zilliqa高效的分片和高速處理技術與Genaro Network的存儲能力非常契合。同時基於Zilliqa平臺上的DAPP開發人員可將他們項目裡結構化的數據存儲在Genaro裡,這又為Zilliqa上面的生態多了一份選擇,提高了用戶進行數據存儲的靈活性。

Mindshare傳立媒體與Zilliqa將會發布廣告傳媒業界領先的通用帳本,參與該項目的還有一些於NASDAQ納斯達克和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傳媒行業有影響力的公司,與媒體的合作有利於Zilliqa項目的宣傳,提高Zilliqa的共識價值。

Infoteria是東京證券交易所TOPIX指數成分上市公司,也是日本日本首個區塊鏈聯盟BCCC.global的主席企業。BCCC.global擁有超過200家公司成員。與Inforteria的合作有助於Zilliqa在日本市場推廣與普及。

●分析

獲得了節點資本、八維資本等區塊鏈行業眾多知名資本的投資。

●分析

推文更新及時,粉絲數量一般,活躍度一般,關注熱度不夠。

Zilliqa是全球第一個基於分片技術來解決區塊鏈吞吐量不足問題的區塊鏈項目,目前公測已達到了2828TPS,採用了POW+PBFT共識機制,既保證了網絡安全性也提高了網絡效率,其開發的新的智能合約語言Scilla在智能約上強加一種結構,直接在語言層面消除了某些已知漏洞,從而使在Zilliqa上運行的應用程式不易受到攻擊,避免了出現諸如DAO、Parity攻擊等黑客事件。團隊實力雄厚,既有首次在區塊鏈世界提出分片技術的大牛,也有語言編程專家,但分片技術存在著設計和部署複雜的缺點,實現難度較大,同時社群關注熱度不高,共識價值不高,這是目前Zilliqa項目存在的最大風險。

綜上,Zilliqa總分7.30分,評級等級A級,綜合能力強。

相關焦點

  • Atonomi:物聯網安全協議 | ONE.TOP區塊鏈項目評級
    Atonomi的願景旨在使用區塊鏈技術為全球物聯網服務提供支持,通過設備身份和信譽實現安全交易和商業交易。目前市面上所有的物聯網項目都在以IOTA為目標,妄圖將整個世界裝進自己規劃的物聯網網絡中。但物聯網的安全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各路大神的重視。
  • PAI:智能虛擬化形象的去中心化平臺 | ONETOP評級
    比如自動駕駛將開啟新的出行經濟,AlphaGO已經戰勝了世界上最頂尖的棋手等等。而區塊鏈是一個點對點的、去中心化的、安全的共享架構,讓原先不可能被共享出來的數據和資源可以被共享。區塊鏈所能打開的數據和資源將比網際網路更廣、更多。人工智慧是迄今最強大的數據分析技術,將點對點的人工智慧與區塊鏈融合,區塊鏈上的海量數據和資源才能被有效地分析和利用。
  • 區塊鏈公鏈世界:並驅爭先,適者生存
    導語:自2018年區塊鏈技術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區塊鏈的發展離不開行業各主體的共同參與,而作為最早涉足區塊鏈世界的存在,以HBO、Coinbase、Kraken為首的老牌交易所在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創新,對於區塊鏈的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區塊鏈早餐3.10:比特幣跌破7700美元 央行注資區塊鏈交易平臺
    02 甲骨文和IBM正努力使其區塊鏈相互通信一直作為競爭對手的IT巨頭IBM和甲骨文(Oracle)正在努力使他們的區塊鏈相互通信。甲骨文區塊鏈產品管理高級主管Mark Rakhmilevich上周在Hyperledger全球論壇上表示,互操作性工作正在使用Fabric構建的區塊鏈上進行。
  • 竟無內地的區塊鏈項目入圍,EOS VC贈款計劃含金量多少?
    那麼今天鏈茶館又在Block.one給出的官方介紹之外,根據這34個項目的官網上的資料,分析總結了它們的業務。為此還把它們劃分為5個等級,並對標國內區塊鏈項目。 最高等級5顆星,表示它們在理論上可以促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行業應用的突破。
  • 2018韓國區塊鏈報告
    作為首家中韓區塊鏈媒體,通過《Blockchain in Korea》系列節目,我們走訪了韓國第一大區塊鏈基金Hashed、韓國第一個區塊鏈項目ICON、韓國網際網路和區塊鏈先驅人物jem等,也和新銳區塊鏈基金Nexus One,最大經濟類媒體《每日經濟》等進行過深入交流。同時,也接觸過幾十個中國和其他地區來韓發展的區塊鏈團隊。於是,對韓國區塊鏈的理解,又豐富和很多觀點,在此匯總分享,以待探討。
  • Waves Enterprise如何通過前瞻布局混合鏈在企業級區塊鏈市場裡脫...
    1995年,出生於烏克蘭的亞歷山大·伊萬諾夫(Alexander Ivanov)走進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理論物理系,但年輕氣盛的他似乎對沉悶的物理世界並不感興趣,反而迷上了寫代碼,於是他開始在課餘時間嘗試自學軟體編程。
  • 唯鏈基金會宣布與澳大學區塊鏈創新中心建立合作
    新加坡2020年12月21日 /美通社/ -- 自2018年1月首次啟動以來,唯鏈(VeChain)的全球創新研究資助計劃唯鏈研究(VeResearch)已成為我們基於區塊鏈推動技術進步、合作與聯合開發解決方案的主要動力之一,推動我們與全球領先研究機構的合作,改善VeChainThor平臺和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 歐科雲鏈產業觀察:國家電網首個區塊鏈結算平臺開始應用,區塊鏈...
    產業播報【行業】國家電網首個區塊鏈工程服務結算平臺在杭州應用 據杭州網消息,由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推出的區塊鏈工程服務結算平臺在杭州應用落地,這也是國網系統內首個區塊鏈工程服務結算平臺。據悉,該平臺將工程財務結算的線下多方處理流程轉變為鏈上數位化處理流程,將線下人工蓋章轉變為數字籤章,將源到端結算全流程轉變為全過程可視化追溯,構建多方互信、業務協同的運營環境,實現了業務流程數位化、業務協同可交互、信息共享可追溯的新型工程財務結算模式。
  • 2020年區塊鏈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Top 20
    (ID:blockchain_camp) 對於區塊鏈來說,2019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大洋彼岸的中國卻要抓住區塊鏈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同年,Bitcoin SV項目的主導者Craig Wright在美國版權署申請註冊了比特幣白皮書以及Bitcoin 0.1代碼的版權。 加密貨幣最具影響力人物top 20名單和之前一樣極具多樣性,遍布加密貨幣技術創新的角角落落。
  • 歐米鏈-歐米派,區塊鏈流通的基礎設施
    OMNICASH(歐米鏈),是依託於OMNIPAY(歐米派)這一強大的支付工具智能合約區塊鏈,他是由俄羅斯RSU區塊鏈研究院所研發的一款高性能智能合約區塊鏈。OMNICASH(歐米鏈)同時擁有兩大核心技術作為依託。
  • 深圳:區塊鏈試驗區企業數位化管理、公共健康、BIM場景先行
    深圳市龍華區政府與騰訊籤署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搶佔雙區建設和新基建發展先機,圍繞灣區尖兵,國際一流目標,依託全球資源,共建產業區塊鏈先行試驗區,全面打造區塊鏈產業生態體系。    此次籤約合作旗幟鮮明地聚焦區塊鏈產業,對推動龍華區打造數字經濟先行區具有裡程碑意義,更是龍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精神的有益探索。籤約儀式上,王衛表示,龍華產業基礎雄厚、集群優勢明顯、創新動能強勁,將著力推進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和治理數位化、數據價值化,全力建設數字經濟先行區。
  • 世界上最快的區塊鏈要做跨鏈——以太坊幕後殺手Solana
    昨天鏈茶館的文章提到以太坊擁堵以及Gas費用高的問題,但認為因為有Layer 2的存在,所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Layer 2方案——DeFi可能不會從以太坊上遷徙出去了》(點擊可跳轉)雖然說其他公鏈可能不會如預期的那樣承接大量從以太坊上遷徙出來的DeFi,但話說回來,公鏈競賽從未結束。
  • 誰擁有普利拓斯區塊鏈和P幣
    分散技術,如區塊鏈,是開源的,無需許可。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的加密貨幣不受任何金融中介(如銀行)或一個人的控制。這些金融中介機構通過實施諸如昂貴費用、最低投資額、借款信用評級和投資地域限制等因素,限制了借貸資金等金融服務的使用。金融科技應用程式旨在通過促進加密貨幣的安全和透明交易來分散這種控制。這樣任何人都可以投資、交易和借貸資金。
  • MYKEY:年輕人的第一個區塊鏈電子錢包
    當前區塊鏈技術的普及,一個重要的障礙就是其本身的「使用門檻」。錢包、私鑰、助記詞、跨鏈、DAPP等諸多產品的使用方式,與傳統網際網路產品的使用習慣,都有著很大的區別。許多人,哪怕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甚至連學會使用最基本的區塊鏈錢包,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 NGK公鏈區塊鏈技術賦能資產證券化市場
    由於ABS業務本身有低頻特點,適合通過區塊鏈技術提升市場運作效率。基於NGK區塊鏈技術的改進性方案區塊鏈是一項可以通過提升信息可信性來減少中間環節的技術。藉助NGK區塊鏈技術對信息傳遞的加固能力,提升了平臺的可信性,解決了互聯互通問題。充分利用這一技術優勢,可以大幅提高ABS運作效率。
  • 夸克區塊鏈的社會意義是什麼?
    另一角度,區塊鏈上智能合約能夠保證絕對公正地執行基於社區共識規則的數位化承諾,但其編程能力不足,功能並不真正「智能」。單純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也難以具備處理數據隱私脫敏的能力,缺少和現實世界的連接。將AI模型內嵌到區塊鏈中進行AI鏈上推斷,將使智能合約具備更多創造力,使區塊鏈擁有「智能」性,通過共識對外界和自身變化做出響應,驅動各類應用良性發展。
  • 李鳴:區塊鏈技術正向平臺化組件化集成化演進
    在「數字經濟」、「新基建」、「數據要素市場化」等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區塊鏈技術正在從小規模應用探索向大規模應用實踐轉變,大規模應用實踐將區塊鏈技術帶入到更廣闊的產業空間,更多資源的注入和真實需求的挖掘將推動區塊鏈技術向平臺化、組件化和集成化演進,形成城市聯網、組件服務網絡和數字科技作業系統,以滿足規模化、個性化和價值化的產業需求。  一是平臺化將推動形成城市鏈網。
  • 區塊鏈嚴監管持續:又一批區塊鏈公眾號被封 多地已發文警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1月20日晚間,騰訊財經官方微博稱,部分區塊鏈媒體被微信封號,其中包括:深鏈Deepchain、幣圈邦德、壹塊硬幣、炒幣學堂等。封停界面顯示理由為:由用戶投訴並經平臺審核,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帳號已被停止使用。
  • Gojoy區塊鏈共享平臺: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行業領航者!
    圍繞「法定數字貨幣全球趨勢、區塊鏈賦能商業地產、區塊鏈案例分析、區塊鏈應用落地趨勢、區塊鏈電商解析」等重要議題,國際電信聯盟(ITU)數字貨幣焦點組主席文武博士、聯合國區塊鏈項目ID2020「生態系統和倡導委員會」顧問蔣紅波、華廈偉業(中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曉華、Gojoy商城全球CEO Steven Lin、Gojoy商城全球COO Glen Ward、火幣區塊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樂等多位專家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