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於美國社交媒體上虛假信息泛濫,助長了美國社會的反智主義氛圍,包括疫苗在內的許多科學問題,受到了大量的非理性攻擊,嚴重阻礙了美國的抗疫工作。一些公共衛生專家擔心,很多美國人會抗拒接種疫苗,從而導致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傳播,這將是虛假信息造成的最嚴重後果之一。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某社交媒體公司將從平臺上刪除有關新冠疫苗的虛假信息
社交媒體平臺整頓虛假信息
美國一社交媒體公司當地時間12月3日表示,將刪除含有新冠疫苗虛假信息的相關貼文。目前,該公司正設法處理其社交媒體平臺上源源不斷的不實言論。
而自10月起,該公司已開始整頓相關不實言論。但外界對於其監管力度仍有許多批評,不少人認為,該公司對於各種「陰謀論」和反智主義言論多有縱容,甚至還為極端主義分子提供了網絡活動空間。
在各方壓力之下,該公司日前在一則官方貼文中宣布:「未來幾周,將會開始從其下設的社交媒體平臺上,刪除已遭公共衛生專家駁斥的關於疫苗的不實言論。」
該公司同時強調,這些新政策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得以推行,因為「現在還為時尚早,有關新冠疫苗的事實還會繼續演變」。所以,隨著公共衛生當局了解更多情況,刪除貼文的標準將依據當局的指引而改變。
對於該公司的補救行動,美國仍有很多「不買帳」的聲音。許多人批評該公司過去10個月什麼都沒做,等到反智主義危害已經造成,臨到年終才開始有所行動,而且仍舊是拖拖拉拉的;還有人指出,社交媒體平臺現在才開始大力整治虛假信息和「陰謀論」,並不能掩蓋其今年早些時候對於極端言論的縱容,希望該公司付出代價;甚至有人認為,該社交媒體公司高管的這一做法明顯是「見風使舵」的做派,只可惜現在「轉向」,已經有點晚了。
△CNN報導,紅十字會負責人稱,關於新冠疫苗的「假新聞」已成為另一種流行病
「不信任病」大流行
近年來,美國不少公共衛生專家指責社交媒體平臺助長了反科學氛圍,而在今年,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虛假信息尤為泛濫,為美國的抗疫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阻力。此前關於佩戴口罩和社交隔離的防疫建議,也曾遭到百般指責,並深陷各式各樣的「陰謀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稱,如果不能及時根除反科學信息,在民眾中建立對於科學和專家的信任,將會產生高昂的社會成本。
分析人士認為,社交媒體平臺此前對於「反疫苗」言論的縱容,已經在社會中埋下了「反疫苗」的種子。一些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疫苗的信心遠遠不足,只有不到40%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疫苗上市後的頭三個月內接種疫苗,更多人則選擇了觀望、等待甚至抗拒。蓋洛普公司的一項調查還顯示,隨著時間推移,美國人對疫苗的信心越來越低。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主席弗朗西斯科·羅卡日前表示:「要想戰勝這種流行病,我們還必須戰勝平行存在的『不信任』流行病。」
△CNN稱,社交媒體必須為新冠疫苗相關虛假信息泛濫做好準備
「假新聞」追隨者上千萬
目前,許多社交媒體平臺已經制定了專門針對新冠疫苗虛假信息的相關政策,另外一些社交網絡仍在評估最佳方法,或者倚重現有的新冠疫情和疫苗相關內容政策。但正如一些社交媒體分析師所言,制定政策是比較容易的,持續執行政策則是各大平臺常常面臨的挑戰。在實際執行中,它們往往廣受詬病。
據CNN不完全統計,某社交媒體平臺上至少有十幾個主張反疫苗的群組,成員人數從幾百人到數萬人不等。而反對接種疫苗的貼文仍有大量受眾。
研究疫苗相關虛假信息的南卡羅來納大學傳播學助理教授布魯克·麥基弗稱:「我們沒有這種疫苗的歷史,人們會對它感到害怕和不確定。」她說「他們可能因此更容易相信錯誤的信息」。麥基弗擔心,人們會因此抗拒接種疫苗,從而導致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傳播,她稱,這將是虛假信息造成的最嚴重後果之一。(央視記者 顧鄉)
責編:秦雅楠
31932766,.北美觀察丨「疫苗假消息」滿天飛 社交媒體出手整頓有點晚,.2020-12-07 15:07:15,.204306,.秦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