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一介村夫,為農民說話,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一手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也有人說衣錦還鄉,誰有道理?
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懂得不少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有很多我們在書本上都沒有學過,都是前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然後再代代相傳,流傳至今。這些俗語,雖然產生於古代,但大多數直到現在依然還富有哲理。一些老人就常說這樣一句俗語「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這是什麼意思呢?其中又有什麼深意?
「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這句俗語並不高深晦澀,字面意思不難,說的就是人如果窮困潦倒就最好不要經常走親戚,如果在外面富貴發達了也最好不要還鄉。為啥這樣說呢?
人窮莫走親
肯定會有人說,人窮就應該走親戚啊,四處找親朋好友接濟,尋求親戚們的幫助,看有沒有機會東山再起。這樣的想法也沒錯,的確有些親戚好友重感情,能雪中送炭,給人幫助。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想要別人給自己雪中送炭很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同學會之類的活動。畢業之後同學聚會,最積極組織、參與的,一般都是參加工作後混得比較好的。而混得不好的,「窮」的,很多就不參加,即便去了也會發現,人們彼此之間談得最多的,不是同學情誼,而是房子、車子、地位、財富。混得好的相互攀談,混得不好的就往往會被無視。
走親戚也是一樣,很多時候,家裡窮的人,去別人家走親戚,會處處被人看不起。有的人,明明了解你的情況,知道過得不好,還非要故意當眾問你的工作、收入、房子、車子等等問題,仿佛就是故意等著你出洋相。因此,古人才會說「人窮莫走親」。
富貴不還鄉
有個成語叫「衣錦還鄉」,說發達了、富貴了就該華麗、招搖地回老家,在父老鄉親面前炫耀,可謂是人生一大得意時刻。但是,還鄉之後,很快就要面臨一連串的麻煩了,會有無數的人、八竿子打不到的親戚來上門攀附、借錢、求著辦事。這種情況,親戚好友有困難,自然要幫,但有些人得了好處,卻不念你的好,反而越幫自己越被人埋怨,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幫著幫著就幫出來仇了。
舉例來說,農民歌手大衣哥很多人都知道。大衣哥本是山東一個地道農民,種地之餘就喜歡唱歌,在莊稼地裡、在自家院子裡經常練練嗓子。很多村民都不理解,不好好種地,瞎唱什麼。等到大衣哥成名之後,依然住在農村家裡,麻煩可就不斷了。
大衣哥成名了,通過唱歌賺了不少錢。有錢以後,大衣哥給村裡辦了不少好事,比如捐錢修學校、修路等等。但很多村民並不領情,覺得他做的好事太少了。大衣哥的親戚、村民紛紛找他借錢,一開口就是幾萬,明明家裡沒什麼急需用錢的事,也都慌著去借。對於借來的錢,有村民直言說不還了,因為他們認為大衣哥「一年能掙幾個億」,這麼多錢就應該幫助其他人。
後來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村民發現直播大衣哥的生活能在網上賺錢。於是很多人就天天啥事不幹,專門跑大衣哥家中,拿手機對著大衣哥直播他的生活。有個鄰居靠這吸引了100多萬的粉絲,然後把帳號賣掉就掙了60萬。還有70多歲的老人,專門買了1800元的新手機,找人教會拍視頻,64G內存的手機,幾天就存滿了拍大衣哥一家人生活的視頻,很快就把手機錢掙回來了。
但這嚴重影響到了大衣哥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不堪其擾後,大衣哥就在自家大門外的胡同中間,加裝了一個鐵門,讓別人進不去,於是人們就紛紛有意見了,覺得大衣哥「飄」了。
當然,萬事萬物都沒有絕對可言,所謂的「人窮莫走親,富貴不還鄉」。對於這句俗語,你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中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