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時,海鷗表以「國手進軍奧運會,海鷗飛往洛杉磯」為口號贊助體育事業,並成為國內第一個贊助中國體育事業的企業。
1985年,「海鷗表」贊助中國首批南極考察隊。
1985年5月,第一屆「海鷗杯」國際女排邀請賽開始,天津手錶廠提出以「海鷗表」冠名贊助。而後,從1985 - 1987年,海鷗表連續三年贊助「海鷗杯」四國女排邀請賽。
海鷗表見證了新中國的歷史與輝煌時刻,正如女排卓越的表現,新中國進入80年代後,在多個方面都飛速發展,不斷地突破極限,探索未知。
1981年1月4日 (農曆冬月廿九),葛洲壩大江截流工程勝利合龍,使世界第三大河 —— 長江的命運,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亙古以來奔騰不息的洪流,被中國人民橫鎖起來了,從此,歷史翻開了長江為人民造福的新篇章。
1981年2月4日,中國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原子反應堆建成。它的建成是中國開始跨入原子能時代的標誌。
1981年4月14日,中國獲三十六屆世乒賽全部冠軍,創造了世界桌球賽55年歷史上的新紀錄
1982年1月13日,中國研製的電火箭首次進行空間飛行試驗成功,成為繼美、蘇、日之後,掌握這種新型空間微推力火箭發動機技術的國家。
1982年10月7日至16日,中國首次核潛艇水下發射飛彈成功,飛彈的射程為1,800公裡,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
1983年12月22日,我國第一臺每秒鐘運算達1億次以上的計算機 —— 「銀河」在長沙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巨型計算機研製的空白,使我國跨進了世界研製巨型機國家的行列。
1984年4月8日,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同步試驗通信衛星,我國也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軌道轉移、同步定點技術的國家,同時結束了中國長期租用國外通信衛星的歷史。
1984年7月28日 - 8月12日,中國選手在洛杉磯舉行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上取得零的突破,共獲得十五枚金牌。
1985年1月1日,中國正式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國際原子能機構是一個同聯合國建立關係,並由世界各國政府在原子能領域進行科學技術合作的機構。總部設在奧地利的維也納。
1985年2月20日,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 —— 中國南極長城站勝利建成,標誌著我國南極科學考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986年2月1日,中國成功發射一顆實用通信廣播衛星這標誌著我國已全面掌握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信進入了實用階段。
1986年7月8日,中國國內衛量通信網正式建成。
1986年,中國女排在世界盃、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上5次蟬聯世界冠軍。成為第一支在世界女子排球歷史上連續五次奪魁的隊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