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封建社會時,皇帝都會被尊稱為天子,顧名思義就是上天之子,在那個封建迷信時期,百姓對於天子那都是絕對的服從,而皇帝對於臣民則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可以說伴君如伴虎,如果稍有不慎,觸犯了皇帝的忌諱,就會大禍臨頭,輕者受罰,重者難逃一死。
大家都知道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則天,可是你知道嗎?一代女皇武則天卻害怕貓,因此武則天的忌諱之一便是貓。武則天忌貓還得從一件事情說起。
武則天曾將太子之妾蕭良娣囚禁下獄,因此蕭良娣對她的殘暴行為恨之入骨,便發誓說:「願武(則天)為老鼠,吾為貓兒,生生扼其喉!」這話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裡,蕭良娣當然不會有好果子吃。武則天也從此開始恨貓、忌貓,把養貓看做是「不祥之兆」,並下旨宮裡一律不準養貓。
元代第4位皇帝元仁宗,這位蒙古族天子屬雞,認為「雄雞一唱天下白」,司晨有功,特別是雄雞啼叫時那副咄咄逼人、藐視一切的神氣模樣,他尤為欣賞。登基伊始,他就在大都(北京)告示民眾:有虐待雞者,必遭嚴處。有一百姓宰雞烹之,沿街叫賣,名曰「燒雞」,肉鮮味美,生意興隆。這一天,賣燒雞者從鄉下收活雞回城,被巡兵發現,令他將網袋中所縛之雞全部解開,放生於野外,僅留一雞抱於懷中,遊街示眾。三日後押回原籍。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曾出家當過和尚,剃過光頭。和尚又稱僧人,因此他特別忌諱「光」、「禿」等字,「僧」字當然更忌諱了。推而廣之,連跟「僧」字諧音的「生」、「笙」等字也不許用。如果誰在文章中一不小心用到這些字,一經發現,不問青紅皂白,一律以「譏刺」論罪,捉起來殺頭。
清末的慈禧太后雖不是女皇,但實際上她比當政的皇帝同治和光緒權力大得多。慈禧太后生於1835年,屬羊,基於這個原因,她一生忌聽「羊」字,竟把「羊」列為宮廷忌字,誰也不許提,連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稱「福肉」或者「壽肉」。
同治年間,梆子名伶侯俊山被召進宮裡侍演《玉堂春》。慈禧聽得眉飛色舞,不時點頭稱讚,吩咐李蓮英事後要重賞他們。不料,當聽到「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無還」一句唱詞時,慈禧怒容滿面,立即命令停演,「犒賞」他們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棒打,不準再入宮演戲。從那以後,宮裡再演《玉堂春》時,蘇三的那句唱詞便改為「我好比入網的魚兒有去無還」了。
光緒年間,有一名武生王福壽應召進宮,給慈禧演《挑滑車》。請賞時,慈禧卻陰陽怪氣地對王福壽說:「戲唱得不錯,可我聽說,你在外面與人合作開了個羊肉鋪子,每天一刀一刀地割羊,就憑這一點也不能賞你,不罰你就算便宜你了!」
慈禧認為,羊虎相剋,她命人對身邊的太監及宮女逐個查問,凡虎年生者,一律嚴懲,當眾杖責,然後逐出宮門,流放北漠以圖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