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醫生齊長松醫生的網上診室中,一位來自江西的腸癌術後6年的複診老患者,在當地做完了檢查,將結果上傳到「北腫雲病歷」系統上,齊長鬆通過視頻問診,看到老人的面色紅潤,表達清晰,基本情況很好,又在線查看了他過往的病歷,並對比了這次的檢查結果,給出了診療建議,並開具了複診檢驗檢查單。
十五分鐘的視頻門診結束後,老人感慨地說:有了網上看病,看病變得方便了。在家裡就能看見齊醫生,和到北京去診室一樣。
疫情期間,為方便患者就醫,減少院內人員聚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加速推進網際網路診療服務,並於6月24日完成網際網路診療的醫保對接。「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的開展,減少了患者就診環節和非醫療花費支出,降低了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科主任醫師林寧晶表示。
「腫瘤疾病及患者診療方面的特殊性,腫瘤專科醫院需要為複診患者提供長期服務。」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林寧晶表示,目前隨著診療技術的進步,腫瘤患者的生存周期延長,腫瘤逐漸也被作為一種慢性病看待。據統計,以往門診中複診患者佔比近92%以上。
在複診患者佔據了絕大部分門診比例的情況下,初診患者的就診機會就受到了擠壓。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邢沫表示,對全國許多患者來說,敲開北大腫瘤醫院的「大門」在目前仍然是一件難事。
而網際網路診療渠道的打通,無疑為患者和家屬節約了大量的診療成本。在對腫瘤疾病長期管理的過程中,患者需要長期用藥、複診。利用網際網路提高複診效率既方便患者,降低患者成本,也能為新患者、尤其是疑難重症患者留出更多就醫機會和時間。
據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信息部主任衡反修介紹,網際網路複診系統上線後,今年8月與去年同期相比,線下初診患者佔比提升了6個百分點。
「通過把複診患者轉移至線上,省出的門診醫療資源可以更多地留給初診患者,讓更多的疑難腫瘤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治。」邢沫副院長說道。
據悉,截止到8月18日,線上複診系統上線2個月,全院共有23個科室160位醫生出網際網路診療門診,已累計完成超過10160例患者的線上複診。
據了解,複診患者可通過「北腫雲病歷」APP掛號,在家裡看網絡視頻門診,醫生通過網絡視頻進行問診,在線為患者開具檢查、檢驗及處方,並通過「北腫雲病歷」把診療單和病歷推送給患者,患者可以線上完成繳費、預約檢查日期,可以選在線下到院做檢查和取化療藥。
(責任編輯:孫歡)
【來源:健康時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