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庚子年的春天,每個人都在為肺炎的事情而操心。而當事情出現轉機,陽光可以沐浴身體,我們的第一願望便是——洗肺。洗肺的最佳去處,當然是空氣最好的地方,而評判空氣好壞的最好標準,就是負離子濃度。根據官方認定,世界上空氣負離子濃度值最高的風景旅遊區,便是陽明山。

陽明山,在哪裡?
世界上,據說有兩座以王陽明的名字命名的山——陽明山。

1950年,蔣介石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將臺灣島的大屯山、七星山、紗帽山、小觀音山一帶,改名為陽明山。1985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在江西的崇義縣,原來有一座山,古稱觀音山,後來因明朝大理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王陽明先生在此剿匪立縣,為紀念王陽明,改稱陽嶺。後來,為了更明確更醒目地紀念王陽明,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又將其改成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比臺灣的陽明山多了「森林」兩個字。

今天,我們要去的,便是江西崇義的陽明山,臺灣,太遠,而且,空氣不如這裡。這裡的空氣負離子濃度值平均值為9.6萬個/cm,有「江南綠色寶庫」和「天然氧吧」之稱。
之所以來到這地方,還有一個並非關鍵,卻很關鍵的理由。這便是這裡離地級市首府——贛州城,只有一小時車程,離崇義縣城,只有幾步之遙,換句話說,一出縣城,便立即是負離子的森林。

這在全世界,恐怕也不多見吧?
簡直就是,城市裡的天堂,鬧市中的仙境。
但要說出空氣的好,又實在叫人為難。這空氣摸得著,卻看不見,嗅得著,卻寫不出。

但正如西方諺語所說:"細節之中有神在。"我們從苔蘚、藤蔓、枯木和流水中,感覺到了上天給我們的恩賜,是如此的實在。
苔蘚,花葉不美,甚至你根本看不出它的花和葉,「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但它的存在,卻有著特別的意義。
它是遠離人間的仙子。無數次,從深山老林中剜出一塊塊清涼欲滴的苔蘚,帶回城市中試種,但無論如何澆水、遮陽,營造陰涼潮溼的環境,最後的結果,都是枯竭死亡。苔蘚,它是專屬於負離子的清新的。
而陽明山的苔蘚,布滿樹木、藤蔓、石塊和路邊的角落。

藤蔓,它是窈窕的林黛玉,弱不禁風,它受不了人類哪怕最輕微的摧殘,因而它選擇遠離人間。當我們看到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老藤,我們知道,這便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我們,是新鮮的來客。而生物繁榮,人跡罕至,正是缺少汙染的好所在,脆弱的空氣,得以自由地新陳代謝,散發出它本來的活力。
而陽明山的藤蔓,是曲折、遒勁、粗獷、堅韌的。

枯木,是百年後的我們,然而,它幾乎不朽,無端地散落在陽明山的各個角落,任憑風吹雨打,它似乎巋然不動,它存在於人間煙火的欲望之外,它在空氣的流動中完成了道家的理想。
至於陽明山的流水,在1259米海拔的山體中,它是靈動的血液,帶來最新鮮的養分,帶走最無需的廢物,它無時不刻地洗刷著林中的空氣,以便於讓最美的空氣在某一個恰當的日子,洗刷著我們染滿紅塵的心肺。

水的靈動,與空氣的靈動一樣,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它只需要我們用身,用心,用靈魂去感受。
如果說,陽明山是月宮中的嫦娥,那麼,這些苔蘚、藤蔓、枯木,就是她的玉體肌膚上的毛孔、睫毛、秀髮,而流水和空氣,就是她的芝蘭滿室的香汗和天然的體香,她馨香的氣息,充滿神性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激情、衝動和源源不斷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