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響,作者|王雪寧
韓國女團Blackpink今年10月2日回歸。回歸首日,專輯銷售量就達到了60w+,可怕的是,其中「中輸」就佔了近50w。所謂「中輸」,也就是中國粉絲的貢獻。而美國女歌手Taylor Swift,去年的新專輯在中國銷量超過百萬,目前微博粉絲也達到989萬。
海外明星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中國藝人在海外也是同樣火爆嗎?
事實令人尷尬。前段時間《花木蘭》讓劉亦菲在國際上「刷屏」,然而她的「出海」之路卻是一波三折——2006年,劉亦菲在國內熱度正高漲時,選擇去日本培訓做歌手,籤約日本索尼音樂娛樂公司。不過兩年來並未激起什麼水花,後續推出的專輯也反響平平;2008年《功夫之王》上映,劉亦菲登上了好萊塢IMDB全球新人榜人氣第一的寶座,但之後沒能乘勝追擊;2015年,在與宋承憲合作《第三種愛情》後開始交往,但兩人的情感無疾而終,劉亦菲的國際化路線也沒有終點。
不僅僅是劉亦菲,其他中國明星在影視、音樂等方面的國際化道路似乎都走得有些坎坷。據報導,鄧紫棋曾在英國倫敦開演唱會,但在門票贈送的情況下仍然上座率慘澹;而吳亦凡、範冰冰等國內頂流,在好萊塢大片裡仍然是工具型角色。
中國明星想要衝出國門,似乎沒有想像中簡單。
「出海」之路,屢敗屢戰
「歸國四子」的國際化基因應該是最足的了。
吳亦凡於2016年與韓國SM公司正式解約,完全轉回中國發展。在亞洲地區積累下人氣後,他又將目標瞄準了歐美市場。
2017年,吳亦凡演唱的歌曲《JUICE》,登上了iTunes美國即時下載總榜的第28位。同年,與美國當紅rapper Travis Scott合作的英文單曲《Deserve》,上線兩小時登頂美榜並持續了19個小時。2018年的新專輯《Antares》,在粉絲的努力打榜下,五小時就登上了美國iTunes四個榜單的Top1。
此外,吳亦凡在影視和時尚方面也是動作頻頻。不但參演了《極限特工3:終極回歸》、《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等歐美大片,還登上了英國《tmrw》、法國《CRASH Magazine》等多個著名雜誌的封面,更是倫敦時裝周、巴黎時裝周的常客。
這一系列動作,都展現出了吳亦凡對其「國際化」標籤的重視,但其「出海」效果依然不佳。
專輯《Antares》在iTunes榜單力壓Ariana Charts(A妹)新歌,被美國網友質疑刷榜,還掀起了全民尋找「Kris Wu」的尷尬風波。海外嘻哈領域的兩位專業人士Brandon和Skezz在聽過吳亦凡的單曲之後,也表示歌曲存在修音過度、歌詞缺乏邏輯性等問題。
而吳亦凡在幾部歐美電影中的短暫露臉也並未掀起太大的水花。
除了吳亦凡,張藝興的海外數據其實也相當亮眼。
2016年發布的首張原創Solo專輯先行曲《What U Need》,MV公開21小時,就在海外官方平臺YouTube上突破百萬播放量。2018年與Alan Walker合作的《Sheep》,獲得了iTunes worldwide世界專輯榜第9名。另外,張藝興還在2019年參加了第61屆格萊美頒獎典禮。就連上個月生日的話題,也登上了世界推特53個國家和地區的趨勢。
不過,2018年張藝興的新專輯NAMANANA(夢不落雨林)上線後,雖然在美國iTunes專輯榜只排在19位,卻還是有不少網友質疑刷榜。其中既有之前吳亦凡海外刷榜事件的影響,還因為他們認為張藝興剛在美國出道,根本不具備這麼高的人氣。
C-Pop(中國流行音樂)想要走向世界,還需要時間。
張藝興與Alan Walker
音樂之外,演員們的海外路線也是一波三折。
以《還珠格格》名揚海外的範冰冰,憑藉《觀音山》和《我不是潘金蓮》,分別在2010和2016年,拿下了東京國際電影節和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兩個國際A類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並於2017年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
但是2018年因為稅務問題,「國際範」慢慢淡出了大眾的視線,在海外的走秀和雜誌拍攝也日漸減少。
並且與早年在《X戰警:逆轉未來》中「打醬油」差不多,明年即將上映的歐美特工片《355》,據說範冰冰也是五位女主演中戲份最少的。
想要在海內外重新登頂,「範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意思的是,這些在國內紅透半邊天的頂流在海外路不好走,但一些國內無人知曉的華裔演員卻在海外家喻戶曉。
美籍華裔演員吳恬敏,出演了掀起全球火熱風潮的好萊塢喜劇片《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入選《時代周刊》「全球百大人物」。
另一位美國華裔演員劉玉玲 ,參演過《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s)系列、《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等多部海外作品,並且成為了繼黃柳霜之後第二個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星的華裔女星,稱得上是好萊塢發展最好的華裔女演員之一。
國內的流量明星「出海」艱難,海外發展勢頭良好的華人在國內卻藉藉無名,二者兼得還需時運。
《摘金奇緣》
以劇帶人,突破市場
中國明星想要「走出去」,貼上「國際化」的標籤,以劇帶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東南亞地區各國可以說是國產劇的「鐵粉」。《紅樓夢》《西遊記》等經典電視劇的緬語配音版相繼在緬甸各電視臺播出;寮國MV電視臺目前播放的影視劇中,大約有65%都來自中國,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收看;泰國Monomax視頻網站播放的《鬥破蒼穹》也頗受當地觀眾好評。
2018年,在愛奇藝熱播的古裝劇《延禧攻略》,也在越南最大的視頻網站Zingtv上同步播出,並且引發了追劇的狂潮。甚至有不少越南觀眾看完後,特意來到中國去看延禧宮。《延禧攻略》的走紅也讓主演們擁有了「姓名」,越南、新加坡、馬拉西亞等多國粉絲天天在秦嵐等人的ins下面留言,問什麼時候才能去他們那邊。
去年暑期在騰訊視頻播出的《陳情令》,也通過騰訊海外版WeTV在泰國播出,其火爆程度堪比當年《大長今》在中國播出時的盛況,各種劇照截圖、粉絲向MV在泰國全網擴散。
主演們也因此在泰國粉絲暴漲,線下各大商場、車站等全是肖戰和王一博的海報與視頻,後來到泰國宣傳時,甚至還因粉絲過多導致機場的交通癱瘓。
陳情令泰國粉絲見面會
「媳婦」海清則是在非洲「出圈」了——2012年《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尚尼亞備受關注,剛引入時,只被譯成了斯瓦希裡語(坦尚尼亞唯一官方語言),隨後因熱度太高,又翻譯了葡萄牙語、西班牙語等,在非洲大部分地區播出。
海清2012年去裡約參加地球峰會時,就被許多參會的非洲婦女一眼認出。
《甄嬛傳》、《琅琊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步步驚心》等國產劇也很受日韓觀眾的喜愛,《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更是成為了韓國中華電視臺(中華TV)收視率最高的劇集。所以不難看出,日韓已經成為除東南亞、非洲等地,又一「破圈出海」的通道。
2016年網絡劇《上癮》在國內和海外Youtube平臺播出後,在中國以及泰國、加拿大、西班牙、印度尼西亞等多國引起轟動,主角許魏洲也因此深受追捧。緊接著,同為歌手的許魏洲開始在韓國、泰國等召開巡迴演唱會,還作為中國星光特使,出席了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7Billboard公告牌音樂大獎。
如今,以作品帶動明星發展已成為國內的常態,對於想要在海外「出圈」的中國明星來說,先有一部好作品,才能有機會讓人記住你。
當你在國際上擁有了「姓名」之後,你的其他作品、行程自然會受到關注,這其實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鏈條,或許也是中國明星打入海外市場的最佳策略。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