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光電:引領氣體傳感器技術創新,多頭並進推動業績高增長

2021-01-09 梧桐樹下bwt

傳感器技術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並稱現代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如果說計算機是人類大腦的擴展,那麼傳感器就是人類五官的延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20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為1878億,其中氣體傳感器產業規模將達到600億元以上。氣體傳感器的應用範圍最廣,氣體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也是眾多工業過程的原料以及產物。只要對氣體的溫度、溼度、壓力、流量、濃度有檢測和控制需求,相關設備及系統就需要配置氣體傳感器,由此可見,氣體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在政策支持方面,工信部《2019年度工業強基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示範應用計劃》首次將傳感器「一條龍」作為六條龍之一,標誌著我國已將傳感器產業作為工業強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方光電依託申報的「發動機用氧氣氮氧傳感器」入選傳感器「一條龍」應用計劃示範企業,子公司湖北銳意申報的「微流紅外煙氣傳感器研究及產業化」入選傳感器「一條龍」示範項目,兩個項目同時入選工信部工業強基工程項目,標誌著四方光電處於傳感器產業鏈重要環節,迎來政策支持紅利期。四方光電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如下:

一、領先的光學傳感技術

四方光電於2003年在武漢光谷成立,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傳感器、氣體分析儀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四方光電十餘年來專注於氣體傳感器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創始人為華中科技大學熱能工程博士熊友輝,通過組建包含光學、電子、自動化、機械設計、軟體工程、材料學等多學科專業人員的技術團隊,依託四方光電省級技術中心、湖北省氣體儀器儀表工程中心兩個技術平臺,積極融入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工信部物聯網發展專項、湖北省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武漢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多個項目的支持,逐步建立了包括紅外、紫外、熱導、雷射拉曼、超聲波、電化學、MEMS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等原理的氣體傳感器技術平臺。自2003年開始研發非分光紅外氣體傳感器技術以來,相繼推出尾氣、沼氣、煤氣、煙氣分析儀並持續迭代更新,於2011年以來憑藉光學氣體傳感器技術成功進入家居、汽車等民用消費類市場。目前擁有氣體傳感器以及基於核心氣體傳感器技術的氣體分析儀器兩大類產業生態、幾十款不同產品,廣泛用於室內、車內、室外空氣品質監測以及醫療健康、安全監控等領域。

目前公司技術平臺在主要應用領域的運用情況如下圖所示:

截至2020年6月末,四方光電累計獲得101項專利,其中包括33項境內外發明專利,獲批國家重點新產品4項,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鑑定為國內領先的產品4項,獲得湖北省專利金獎1項。

2017-2019年,四方光電緊抓光學氣體傳感技術的風口,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49.01%。

氣體傳感器根據感知原理差異可以分為半導體、熱催化燃燒、電化學、光學等各種類型,半導體結構簡單,成本低,但是檢測精度低,抗幹擾差。催化燃燒氣體傳感器可對絕大多數可燃性氣體進行檢測,產品結構簡單;但測量需要有氧氣存在,測量精度較低,容易高量程中毒,壽命短。電化學氣體傳感器體積小、功耗低、線性範圍寬、重複性好;但易受幹擾,壽命不長。光學氣體傳感器(四方光電核心技術所在領域)雖然開發時間較晚、技術難度較高,但因其具有測量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壽命長、穩定性好的優點,適合於檢測CO、CO2、HC、NOx、SO2 等氣體及測量粉塵的粒徑分布以及、粒子數量或者質量濃度。

微流紅外氣體傳感器模組結構示意圖

隨著光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其市場份額呈現上升趨勢。主要歸因於:

一是隨著物聯網高速發展,氣體傳感器在智能家居、汽車電子、智能移動終端等領域的應用持續拓展。該領域檢測對象以CO2、粉塵為主,要求報告精確濃度數值,且終端設備通常在較長使用周期內不更換氣體傳感器,因而需要大量使用高精確度、長壽命的光學氣體傳感器。

二是在部分應用領域光學技術替代傳統電化學等技術,如針對在用機動車尾氣檢測,光學技術在測量精度、響應時間、壽命等方面表現更優。2018年11月公布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新政規定機動車檢測站(I站)、維修站(M站)等終端使用者僅能採用以光學技術(紫外差分吸收,微流紅外)測量氮氧化物(NOx)的尾氣分析儀。

從戰略上優先發展光學氣體傳感器。四方光電緊追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新政動向、針對氮氧化物檢測要求升級的契機,所開發的針對NO、NO2 檢測的尾氣傳感器模組,快速進入市場並實現規模化銷售。針對新風空調、農業物聯網需要,在工業NDIR氣體傳感器的基礎上,四方光電通過優化設計光路,採用雙引擎(雙光源、單探測器)技術,以及鍍膜氣室等技術創新,開發成功低成本、長壽命的紅外CO2傳感器。目前已經批量配套使用在大金、松下、美的等國內外著名企業的產品中。

二、廣闊的下遊應用市場

近年來國內外物聯網、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氣體傳感器需求迅速擴容,公司主要產品結構已由發展初期基於核心氣體傳感器的氣體分析儀器,逐漸轉變為氣體傳感器與氣體分析儀器並重的「雙輪驅動」格局。

憑藉熱電堆紅外氣體傳感技術、粉塵傳感技術及電化學甲醛傳感技術,四方光電擁有雷射及LED粉塵傳感器、CO2氣體傳感器、VOC氣體傳感器和具備多種傳感器的集成化產品。業務主要圍繞六大產業布局——空氣品質、醫療健康、環境監測、工業過程、安全監控和智慧計量。持續拓展氣體傳感器在家電、汽車、醫療等民生領域的應用場景布局。

(一)空氣品質方面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空氣品質監測覆蓋室內、車內、室外等主要應用場景,所監測對象不斷拓寬。

以室內場景為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我國空氣淨化器的家庭普及率不足2%,每百戶擁有量僅為5臺,未來市場潛力較大。同時,近年來雷射粉塵傳感器逐步替代LED粉塵傳感器、市場佔比逐漸提升。

此外,針對日益受到重視的揚塵汙染,四方光電在2019年成功研製並推廣室外空氣品質粉塵傳感器,用於揚塵網格化監測設備。

2020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居民對室內淨化除塵、殺菌消毒、除異味等需求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

此外,基於多年研發投入,四方光電將氣體傳感技術延伸至汽車,成功研發適用於車內空氣品質的雷射粉塵傳感器及CO2 氣體傳感器,可有效應對車載場景對高低溫、抗震動性的要求。

四方光電已成為路虎捷豹、一汽股份、寶沃汽車、合眾汽車等整車廠的一級供應商,並與法雷奧、馬勒等國際著名汽車空調廠商建立合作關係。通過與優勢企業戰略合作,四方光電目前也已經進入一汽大眾、東風汽車、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車和家等整車廠的供應商體系。

(二)醫療健康領域

醫療健康氣體傳感器主要是基於超聲波技術的氧氣傳感器,配套於制氧機、呼吸機。四方光電與國內多家制氧機廠商保持長期合作,每年持續供應制氧機用氧氣傳感器。同時,四方光電向呼吸機領域開拓,已成功向多家醫用呼吸機生產廠商提供配套呼吸機的氧氣傳感器。

疫情爆發後,四方光電被列入醫療裝備配套企業,自2020年2月中下旬以來積極復工復產,以支持下遊醫療器械企業生產醫用呼吸機、制氧機等疫情防控醫療物資。

截至2020年6月末,四方光電共計取得配套呼吸機、制氧機的氧氣傳感器訂單19.23萬個,已交付氧氣傳感器約搭載於2.23萬臺呼吸機和9.94萬臺制氧機。

2019年推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及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而本次疫情使得居民進一步認識到呼吸系統疾病的危害性。

四方光電基於超聲波流量傳感技術開發了針對醫院、社區和家庭用途的肺功能檢查儀。

未來隨著肺功能儀檢測及肺功能康復訓練儀器的普及,四方光電的技術儲備和產品經驗能夠協助公司搶佔市場機遇、取得市場突破。

(三)環境監測方面

憑藉微流紅外及紫外差分吸收光譜技術,四方光電所生產的配置自產尾氣傳感器模組的尾氣分析儀,有效克服電化學原理檢測儀器精度較低、穩定性較差的缺陷,實現對國內多家機動車檢測設備或系統廠商的銷售。

同時,微流紅外及紫外差分吸收光譜技術亦適用於煙氣及船舶廢氣排放監測,四方光電得以把握市場需求、擴大煙氣分析儀器銷量。

整體而言,空氣品質、醫療健康、環境監測三大產業共同構成了四方光電的現有重要業務,同時,在工業過程、安全監控、智慧計量三大模塊開闢新業務。

例如,四方光電獲得國內發明專利以及國際PCT專利的紅外煤氣分析儀可同時測量六組分氣體濃度且無交叉幹擾,已廣泛用於工業煤氣測量及高校、科研院所各種煤氣成分和熱值分析。微型紅外氣體傳感器可滿足工農業現場和實驗室對CO2、甲烷、丙烷、乙炔等氣體的實時測量,起到安全監控作用。

此外,針對高端氣體分析儀器領域的進口替代需求,四方光電通過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專項研製生產的雷射拉曼光譜氣體分析儀可同時對多種氣體進行在線和實時檢測,有望在我國天然氣、石化、大型煤化工等高端工業過程儀器領域替代進口儀器。

三、多頭並進推動業績高增長

2017-2019年,四方光電營業收入分別為1.05億元、1.18億元和2.3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9.01%;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86.75萬元、1104.79萬元和6494.96萬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09.01%。

毛利率方面,同樣經歷了先抑後揚。2017-2019年,公司銷售毛利率分別為47.56%、38.34%和49.55%。

2018年,在下遊空氣淨化家電行業增速放緩、去庫存背景下,四方光電通過加大成本投入以提升產品性能、降低銷售價格以凸顯競爭優勢,淨利潤短暫下滑,但擴大了市場佔有率。

2019年,四方光電前期結構調整及研發布局效益顯現,優質客戶資源帶動氣體傳感器銷量大幅增長、規模化效應凸顯以及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新產品的應用落地促進產品結構優化,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增長。

2020年第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武漢「封城」及下遊客戶的生產活動放緩使得四方光電銷售收入出現同比下滑。隨著國內第二季度疫情防控形勢趨緩,以及具備氣溶膠淨化、殺菌消毒功能的空氣淨化器和新風系統的市場需求增加,促使其粉塵傳感器和CO2氣體傳感器的銷售收入大幅增加。

2020年1-6月,四方光電實現營業收入為1.05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佔2019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5%。由於四方光電主營業務收入具有一定的季節波動性,如2019年下半年營業收入佔全年的67.82%,因此今年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正如前文所述,四方光電業績高增長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研發驅動,持續擴大產業規模和市場空間;二是市場驅動,行業應用領域和場景不斷豐富。

目前,四方光電營業收入主要來自空氣品質、環境監測、醫療健康三大產業,但這只是氣體傳感器應用的冰山一角。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預計到2020年,氣體傳感器產業規模將達到600億元以上,約佔傳感器市場整體規模的1/3。

在空氣品質、環境監測、醫療健康、工業過程、安全監控和智慧計量六大產業,以及更廣闊的市場中,四方光電仍大有可為,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四方光電已有大量的技術儲備,為了加快市場開拓,四方光電將在科創板募資5.7億元,從公司戰略角度出發,對公司現有業務進行深化和擴展。

在氣體傳感器方面,發揮其在粉塵傳感器、CO2 氣體傳感器等空氣品質氣體傳感器領域現有優勢,持續深耕細分市場,不斷增加產品種類,豐富應用場景,開發基於MEMS工藝的MOX空氣品質傳感器,培育新的技術平臺。

在燃氣表方面,憑藉在超聲波氣體傳感技術領域的長期探索和積累,四方光電自主研發超聲波燃氣表核心傳感器,已與國內燃氣儀表廠商籤訂框架性合作協議。近年來我國每年生產銷售近4000萬臺燃氣表,因此具有廣泛的技術替代市場空間。加快開發民用及工商業用超聲波燃氣表,基於超聲波氣體傳感核心技術,在廣闊的燃氣表市場實現突破。

在配套尾氣後處理系統方面,四方光電已建設O2及NOx傳感器元器件晶片以及傳感器封裝生產線,目前處於試生產階段。積極推動發動機O2及NOx傳感器的產業化轉化,在汽車傳感器領域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在醫療健康方面,大力開拓基於呼吸監測的智能醫療健康板塊,除鞏固並提升制氧機配套市場佔有率之外,加大在呼吸機、麻醉機、監護儀等更廣闊醫療器械開拓力度,推動提升肺功能檢測儀在醫療機構、社區及家庭的配置率。已在麻醉氣體測量領域申請多項專利,為未來開拓超聲波氣體傳感技術在麻醉機市場的運用做好了充分準備;另在配套監護儀的主流呼末二氧化碳模塊方面亦有產品儲備。

在基於核心氣體傳感器技術的氣體分析儀器方面,四方光電利用在環境監測領域既有優勢,進一步提升煙氣、尾氣分析儀器的市場佔有率;同時,基於全面技術平臺,加快發動機便攜排放檢測系統(PEMS)、發動機實驗室排放檢測系統等新產品的開發,延伸在尾氣排放監測領域的產業鏈條。

加快解決雷射拉曼光譜氣體分析儀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問題,以此來開拓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石化、大型煤化工等工業過程高端市場。

四方光電採用自主創新為主的研發模式,同時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中國科學院聲學所、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重慶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10餘家科研院所及高校進行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形成多項基礎技術。

未來,隨著募投項目的投產,四方光電將多頭並進,延續業績高增長的勢頭。

相關焦點

  • 四方光電:憑藉領先核心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空氣品質氣體傳感器
    在他的帶領下四方光電現已發展成為行業內領軍企業,公司生產的空氣品質氣體傳感器主要包括粉塵傳感器、CO2氣體傳感器、VOC氣體傳感器,以及集成前述兩個或兩個以上測量單元的集成空氣品質傳感器模塊和空氣品質檢測儀。同時,四方光電亦積極布局將氣體傳感與控制相結合的控制器產品。開發的產品可實時監測室內、車內、室外大氣環境,避免有害或過高濃度氣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 大氣汙染治理進入「深水期」 四方光電科技攻堅助力粉塵傳感器技術...
    四方光電是一家專業從事氣體傳感器、氣體分析儀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開發了基於非分光紅外(NDIR)、光散射探測(LSD)、超聲波(Ultrasonic)、紫外差分吸收光譜(UV-DOAS)、熱導(TCD)、雷射拉曼(LRD)等原理的氣體傳感技術平臺,形成了氣體傳感器、氣體分析儀器兩大類產業生態、幾十款不同產品,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的家電、汽車、醫療、環保、工業、能源計量等領域。
  • 四方光電攜超聲波肺功能檢查儀亮相健博會並獲「優秀參展單位」
    (來源:搜狐快訊)11月11日-14日,以「健康共同體,科技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在武漢開幕,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光電")受邀攜帶超聲波肺功能檢查儀、肺功能定標筒、肺功能模擬器、制氧機傳感器、呼吸機傳感器、麻醉機傳感器等產品亮相展會,與觀眾分享了四方光電在呼吸慢病管理體系的解決方案與健康醫療智慧化布局進程
  • 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光電傳感器有哪些特點?
    光電傳感器(英文名稱為photoelectric sensor/micro sensor)是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它首先將被測量的變化以光信號的變化來表示,然後將光信號進一步轉換成電信號以完成傳感的功能。
  • 潤科化工:推動技術創新 引領企業發展
    潤科化工:推動技術創新 引領企業發展 2020-10-17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大光電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236% 光刻膠產品已進入客戶測試驗證
    集微網消息 8月27日,南大光電發布半年度報告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2.62億元,同比增長87.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837萬元,同比增長235.73%。南大光電經過幾年的業務布局和市場拓展,產品行業覆蓋由LED逐步拓展到集成電路、半導體、面板等行 業,業務轉型實現重大突破。
  • 光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光電傳感器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主要是利用光的各種性質,檢測物體的有無和表面狀態的變化等的傳感器。光電傳感器主要由發光的投光部和接受光線的受光部構成。如果投射的光線因檢測物體不同而被遮掩或反射,到達受光部的量將會發生變化。
  • 光電傳感器的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解析
    光電傳感器是採用光電元件作為檢測元件,首先把被測量的變化轉變為信號的變化,然後藉助光電元件進一步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光電傳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學通路和光電元件3部分組成。 光電檢測方法具有精度高、反應快、非接觸等優點,而且可測參數多,傳感器的結構簡單,形式靈活多樣,體積小。近年來,隨著光電技術的發展,光電傳感器已成為系列產品,其品種及產量日益增加,用戶可根據需要選用各種規格產品,在各種輕工自動機上獲得廣泛的應用。
  • 華夏幸福2017年業績再創新高 淨利潤同比增長三成以上
    華夏幸福預收款項餘額1324.76億元,同比增長29.18%,預計將在未來3年內逐步結轉為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利潤,有利於鎖定公司未來3年持續高增長的經營業績。2017年融資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14%(由上年6.97%降到5.98%)。
  • 光學3D傳感器行業深度報告:百億藍海,龍頭企業發力3D傳感
    手機攝像頭需求激增疊加多點業務開花,公司業務進入收穫期:手機領域是 CMOS 圖像 傳感器最大的應用領域。目前手機多攝方案滲透率持續提升,帶動 CMOS 圖像傳感器需 求激增。晶圓級晶片尺寸封裝(WLCSP)在低像素 CMOS 晶片封裝上具有明顯成本優勢 以及性能優勢。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 WLCSP 產能,盡享行業需求紅利,未來業績有望持 續高速增長。
  • 「力爭一流」的南大光電,是「餡餅」還是陷阱?
    今年5月,南大光電董事長兼總經理馮劍松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堅持創業團隊為本制度,創新科技,振興產業,力爭實現「MO源全球第一,電子特氣國內一流,193nm光刻膠成功產業化」,將南大光電打造成為一家國內一流、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電子材料企業。
  • 北海市鐵山港區多頭並進,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本網鐵山港訊(李知謙)2020年以來,北海市鐵山港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搭建就業平臺、加大就業幫扶、發揮信貸「造血」功能等舉措,多頭並進拔窮根。搭建創業平臺,點燃致富夢想。鐵山港區土地平緩,具有蔬菜種植的優勢,為了幫助貧困戶實現創業致富夢想,在南康鎮建設了1000畝夢想創業孵化基地,為創業者及貧困戶搭建培育、種植、技術指導、培訓、銷售「—站式"服務創業孵化平臺,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扶貧之路。基地降低創業門檻低,貧困戶只需繳納1500元—3000元的薄膜押金,即可入駐基地,享受一站式創業服務。
  • 晶元光電榮獲OFweek•2013最佳LED晶片技術創新獎
    其中,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憑藉其高壓晶片系列產品成功奪得「最佳LED晶片技術創新獎」。晶元光電奪得「最佳LED晶片技術創新獎」  晶元產品圖片  據了解,晶元光電高壓晶片是發光效率高、性價比優良的LED光源,其獨創技術帶來的傑出發光效率與性價比表現,使得晶元光電的暖白與冷白光效率的差距為全球最小,60mil
  • 二十餘年逐夢光電技術 卓立漢光堅持做科技的「泥瓦匠」
    近日,卓立漢光首屆「逐夢光電」線上光譜技術與應用研討會的舉行不僅引來上萬業內人士的關注,也吸引了《證券日報》記者走進這家公司,卓立漢光董事長、總經理丁良成向《證券日報》記者暢談光電技術背後的那些故事。「如今,我們已經逐步取代了國外的卡脖子技術。」丁良成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高光譜技術方面有些技術指標甚至領先國外先進廠商。」
  • 技術前沿:CCD、COMS圖像傳感器——機器視覺之眼
    本文首先讓我們快速了解一下CIS技術的工作原理,然後再重點介紹CIS獨有的五種製造工藝技術。CMOS圖像傳感器(CIS)技術的創新不斷拓展數字成像的發展前景,其需求最初由智慧型手機廠商推動,因為增強的照相功能可以讓他們的設備區別於競爭對手。現在,CIS在汽車、安全、醫療和製造領域的市場也在不斷增長。微型CMOS圖像傳感器的功能可與人眼視網膜媲美,如今更可以與大型昂貴的照相設備競爭。
  • 創新之音激昂全球——來自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的報導(上)
    業績逆勢上揚,市值攀上新高。創業20多年,歌爾從一家生產微型麥克風的地方小廠,成長為營收351億元高科技龍頭企業,即便在今年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歌爾依舊保持十足的發展活力:預計上半年淨利潤7.60億元-7.86億元,同比增長45%-50%。歌爾也從一家地方企業成長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全國電子信息行業標杆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
  • 傳感器業務爆發式增長 森霸傳感上半年淨利超去年全年
    森霸傳感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鄒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說:「上半年公司業績的大幅增長,一方面是由於疫情影響,市場對熱電堆紅外傳感器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公司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等核心產品營收較去年同期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目前公司在手訂單仍處於飽和狀態。」
  • ScioSense推出對有害空氣品質感知能力的新型氣體傳感器
    · 全新ENS160空氣品質傳感器採用獨立多通道傳感架構和創新的多傳感器融合技術;· 嵌入式智能算法優化了二氧化碳等效輸出,使其能夠完全考慮到人為產生的氣體,並具有自適應基準配置,以保持對空氣品質變化的精確敏感性;· 抗矽氧烷汙染,使用壽命長
  • 「火炬光電」借「新基建」加速布局
    廣東智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百級無塵車間,主要進行指紋模組和攝像頭模組的研發、生產。在建築面積僅萬餘平方米的空間裡,有望打造20-30億元的年產值,甚至更高。中山光電產業已有近30年發展歷史,上下遊產業鏈相對完善。在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的推動下,光電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 傳感器基礎知識大全
    光電三極體可以視為一個光電二極體和一個三極體的組合元件,由於具有放大功能,所以其暗電流、光電流和光電靈敏度比光電二極體要高得多,但結構原因使結電容加大,響應特性變壞。廣泛應用於低頻的光電控制電路。常見的光電三極體形狀及符號如下:半導體光電器件還有MOS結構,如掃描儀、攝象頭中常用的CCD(電荷耦合器件)就是集成的光電二極體或MOS結構的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