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
一個女人在到了50歲的年齡後,就意味著可以享受美好生活了。
這時候的女人,兒女已經成家立業,無需自己再去操心,每月有固定收入支撐家裡的開銷,閒暇之餘,可以參加老年社團去跳跳舞,唱唱歌,又或者和老伴出去遊玩一番。
可是52歲的鄰居肖阿姨卻說:自從兒子結婚後,我不僅沒有享受到該有的美好生活,甚至每天比上班時候還要累。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肖阿姨的故事,希望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
講述人:肖阿姨(化名)52歲
我已經退休兩年了,本以為到了這個年紀可以享受一下生活了,可卻因為兒子結婚,兒媳懷孕,這些事情把我弄的比上班還累。
兒子是在我退休那年結婚的,我和老伴拿出了畢生積蓄為小兩口籌備婚事。
我們商量,替小兩口把婚房的首付付清,剩下的錢讓他們自己還,可是親家卻想兩家都出錢,全款為小兩口買房,為兒子他們以後的生活減輕點負擔。
既然親家這麼說了,我們也不好拒絕,便答應了下來,之後又給女方10多萬彩禮,又買了輛車,親家則是給了雙倍的陪嫁。
這一趟折騰下來,我們老兩口不光拿出了畢生積蓄,還欠下了外債。
本可以享受生活了,可是為了還清外債,我和老伴又各自找了份臨時工的工作,用了一年時間,省吃儉用才把外債還清。
剛忙碌一年,兒媳又生了孩子,因為兒媳是遠嫁,親家不在身邊,只能由我去伺候月子。
我家在城東,兒子家在城西,我每天需要去穿越整個城市照顧兒媳,晚上我再自己回家,因為老伴的身體不太好,我不放心。
雖然每天來回奔波,讓我感到疲憊不堪,但是每當看到孫子的笑臉,我就感覺很開心。
為了減輕兒子和兒媳的負擔,孫子的開銷都是由我承擔的,每月除了我的工資,有時候還要貼補上老伴的錢。
即便這樣,我也沒落得兒媳的一句好話,我們經常因為在帶孩子的方法上產生分歧。
老伴對於兒媳的做法非常生氣,讓我告訴兒媳和兒子,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我們就不管帶了。
可是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兒子兒媳的時候,兒媳不願意了,說自己沒有帶過孩子,萬一把孫子帶生病了,怎麼辦?
兒子也不高興了,說讓我們抱上了大孫子,還不知足,別人家的父母都搶著帶孫子,到我這了怎麼還不願意帶呢?
最後兒子還說打算過兩年把二胎也要了,讓兩個孩子有個伴。
聽到這裡我感覺頭都大了,一個就已經讓我這麼累了,再生一個我該怎麼辦啊。
兒媳讓我放心,說到時候她的父母會過來幫忙的,不會讓我太過操勞。
兒媳說完後,讓我感到進退兩難,如果管,自己疲憊不堪,同時無法去照顧老伴;如果不管,又感覺自己於心不忍。
總結
相信在生活中像肖阿姨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為了兒女的婚姻大事,花光了畢生積蓄,又全力支持兒女生娃,幫助帶娃,只是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負擔。
可這樣做,雖然減輕了兒女的負擔,卻讓自己每天過於疲憊,沒有享受到晚年該享受的美好生活。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
我們應該明白,年輕人的婚姻,和情感,還有生活,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努力爭取,做父母的該放手時就放手,忙碌了一輩子,也該享受享受生活了。
而希望所有年輕夫妻要知道感恩,也要明白,沒有那麼多理所當然和應該,都已經成家立業了,父母幫你是情分,不幫你,你們也不應該去責備父母。
(完)
喜歡的話請別忘記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加關注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感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