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投降的當晚,日本皇宮之外變成了「屠宰場」,最後的瘋狂

2020-12-13 永遠的海棠

1945年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發誓軍方要在本土進行「陸上特攻作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向日本長崎、廣島兩個城市分別投放了原子彈,8月7日蘇聯對日本宣戰出兵東北。日本內閣就分裂成兩派,陸軍大臣阿南惟幾認為必須有條件的接受波茨坦公告,如果條件過於苛刻不惜本土決戰到底。而鈴木貫太郎首相則冒死力主接受波茨坦公告,儘快結束戰爭,保護裕仁天皇全身而退。在一系列的爭吵之後,日本天皇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無條件投降

於是,在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四日夜晚,日本天皇開始錄製投降錄音。錄製結束後,準備將錄音送往廣播室進行廣播,誰曾想,就在這一晚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數千日軍對皇宮進行衝擊,他們切斷皇宮對外的通信,具體計劃則包括「佔領皇宮,把天皇保護起來,以武力切斷皇宮與主和人士的聯絡,促使天皇收回求和成命。」這一政變未遂事件差點導致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延後,這一天也被一些史學家稱為「日本最長的一天」。此次兵變是一些中下層軍官發起的,其中以畑中健二少佐最為激進。

畑中健二是個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陸軍士官學院畢業,當時是軍務局軍務課課員。日本文化中一直有「下克上」的傳統,於是他們想再來一次「二二六事件」,來阻擾天皇的「聖斷」。8年前的2月26日,一批激進的少壯派軍官發動兵變,殺害了兩名前內閣總理大臣,甚至連首相都差點丟命。此次事件使日本迅速走向了法西斯的軍國主義道路。

畑中健二、竹下正彥、井田正孝等頑固分子計劃來一場「清君側」,將那些主和的政客、軍官除掉,讓天皇收回成命,使日本繼續頑抗到底。

他們還到處拉攏中下級軍官,並很快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比如近衛師團參謀古賀秀正少佐(東條英機的女婿)。畑中、井田等人勸說近衛師團的指揮官森赳未果,於是槍殺了森赳,奪取了近衛師團的指揮權。

接著,畑中健二立刻發起了政變,,他假傳森赳的命令,命令近衛師團控制東京和進入皇宮搶奪投降詔書的錄音盤。他帶著全副武裝的少壯派軍官衝進皇宮,解除了宮廷警衛的武裝,封鎖皇宮的所有進出口,將在皇宮中的重要人員盡數扣押。他們挨個房間搜索天皇和天皇早已錄製好了的《終戰詔書》錄音文件。可是近衛師團只是外圍的軍隊,並不駐紮在皇宮裡,因此並不熟悉裡面的構造,加上錄音帶被巧妙地藏了起來,他們找了半天毫無收穫。就在叛軍逐步逼近天皇所在房間時,日本東部軍聞訊及時前來鎮壓了叛亂。

同時,另一批叛亂軍人包圍了鈴木首相的住宅。由於鈴木事先得到消息,逃避他處。這批少壯派軍官便縱火將鈴木首相的房子燒掉。

東部軍司令田中靜一得知近衛師團發動政變後,他當機立斷,入宮勤王。他告知近衛師團的官兵,不要相信畑中健二的偽命令。近衛師團立刻服從了田中靜一的指揮,皇宮的封鎖宣告結束。畑中健二等瘋狂軍國主義分子的「宮城事件」,以失敗告終。使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得以按時向全世界發布。

畑中健二被趕出皇宮後,來到還在他們控制下的廣播局,武力脅迫工作人員向全國進行廣播,反對接受《波茨坦公告》。但廣播員卻以技術故障為由,巧妙拒絕了這個無理要求。於是畑中健二隻好跑到東京街上發傳單,但這只是他們最後的瘋狂而已。在天皇的「玉音放送」前不久,畑中健二與椎崎二郎在二重橋的草坪上自殺。

天皇的「玉音放送」後不久,那些不願投降的頑固派份子,紛紛選擇在皇宮門前自殺。他們有的剖腹自盡,有的吞槍自盡,更有一些激進的人,拉響手榴彈自爆。選擇自殺為軍國主義殉葬的共有600餘人。陸軍大臣阿南惟幾也剖腹自殺,有四名高官追隨他而去。日本海軍軍令部次長大西瀧治郎中將,原日本陸相杉山元元帥,陸軍大將田中靜一等人相繼自殺身亡。

當時的日本皇宮門前,可謂是橫屍遍野,血流成河,殘肢斷臂到處都是。算是他們最後的抗議。

但是危機還並未解除,年輕軍官的叛變與反叛變一直進行到8月28日。當日,美國軍艦「密蘇裡」號抵達東京灣準備接受日本投降,全副武裝的海軍以及海軍陸戰隊第四師抵達橫須賀。走投無路的日本叛軍誓死要消滅登陸的「侵略者」,神風特攻隊的轟炸機也在厚木機場時刻準備起飛,機艙內乘坐的飛行員誓死要捍衛國家榮譽。準備向「密蘇裡」號 俯衝 ,與其同歸於盡,如果軍艦果真下沉,那麼其他轟炸機就會隨機掃射東京灣,直到包括尼米茲上將和麥克阿瑟上將的船上所有人都斃命為止。假如他們真的得逞,美國人一定會認為這是最惡毒的陰謀,一旦美國復仇,結局不堪設想。然而這一切幾近成真,正式投降前的最後時刻,裕仁天皇不斷派出皇族成員前往各大要塞據點,要求保證執行天皇的諾言,天皇的弟弟及時來到厚木機場,勸說叛軍熄滅飛機發動機。戰事一觸即發。後來有人問起,是否真有必要轟炸廣島和長崎,莫裡森回答說,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勝利有如搖搖欲墜的拱門,而原子彈是拱門的基石」

相關焦點

  • 親耳聽到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什麼表情?照片不說謊
    裕仁天皇說話的男人就是44歲的日本裕仁天皇。這一天,他宣讀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玉音放送的詔書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到二戰的前半程,日本野心勃勃的軍國主義擴張史維持了半個世紀,宣布無條件投降,對於日本是杯難以下咽的苦藥。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日軍仍負隅頑抗,和我軍爆發了最後一場戰役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向全日本宣布接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結束這場持續了數年的戰爭。9月2日,標誌著二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籤字儀式,在密蘇裡號的主甲板上舉行。日本的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和天皇,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籤了字。
  • 最後投降的日本兵,叢林中打30年遊擊戰,得知日本戰敗說了6個字
    這位最後投降的日本兵,叢林中打30年遊擊戰,得知日本戰敗說了6個字,那就是:日本怎麼會敗? 在之後的日子裡他帶領其他戰友不停的進行遊擊戰,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日本過了一年就宣布投降了。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假的?他們其實提了條件,而且還不小
    大家對於「無條件投降」這幾個字,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就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無條件投降」這五個字,其實是很有講究的,要說它學問很深也不過分。「無條件投降」,意思是指戰鬥結束時,失利的一方允許勝利的一方對其進行完全控制,尤其是在政治和社會中的一些事宜。
  • 二戰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不是兩顆原子彈?
    可是美軍卻忘了他們所面對的國家是日本,這個國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敢抬槓,而且不怕死,只要沒到最後一刻那就絕對不可能投降,儘管日本在那個時候已經掏空了所有的資源去投入戰爭,但是他們依舊不想投降,而且還在全國範圍內徵兵準備實行「本土決戰、一億玉碎」這讓美軍也感到十分有壓力,在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決定,使用最新武器原子彈轟炸日本,避免造成盟軍死傷更多的戰士。
  • 日本投降前,美國還準備怎麼打擊日本?火燒城市,餓死千萬日本人
    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廣島紀念公園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則對日本恨之入骨,曾制定了很多個針對日本的「亡國計劃」,一個比一個狠,原子彈只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所以被率先使用。
  • 日本投降儀式的細節,美國海軍與陸軍博弈,日本代表大喊降書無效
    日本向同盟國投降的儀式是在1945年9月2日舉行的,地點在日本東京灣美國戰艦「密蘇裡」號上。代表中國參加受降儀式的是徐永昌將軍。徐永昌將軍日本投降代表是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重光葵是日本外相,代表的的是日本天皇裕仁和日本政府,梅津美治郎是日本參謀總長,代表的是「日本帝國」大本營,也就是日本軍部。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曾下令日本說英語,天皇大臣慌了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於1945年8月30日飛抵日本。9月2日,在組織名垂青史的密蘇裡號投降儀式後,麥克阿瑟開始了戰後改造日本工作。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他的第一道命令在9月3日上午10時籤署。
  •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竟然在叢林深處藏了30年,只因一道密令!
    有一位日軍,在二戰結束的30年後,才回到國內,他始終不相信日軍已經投降,這位日軍身上究竟有什麼故事呢?二戰末期,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日本政府代表還在美國戰艦「密蘇裡」號的甲板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我們知道,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深入人心,有一些日軍選擇自殺,很多日軍不願投降,仍在負隅頑抗,其中,有一名日軍將武士道精神發揮到了極致。
  • 日本投降前,因翻譯官一句烏龍,60萬百姓死於非命,日本差點亡國
    隨著盟軍在歐洲戰場全面勝利,德國納粹宣布投降。此時,二戰的法西斯軸心國只剩下了日本,為了督促日本主動投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公告主要內容是勸誡日本認清局勢,放棄抵抗,避免更多生靈塗炭。
  • 日本投降後真的服氣嗎?看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街頭採訪
    這是一段挺讓人警醒的故事,日本籤字投降次日,一個中國人就到日本大街上走了一遭,種種見聞觀感讓人心理備受壓抑,最後他得出一句話:警惕:日本投降只是臨時的休戰! 他就是當時香港《大公報》駐太平洋戰區的隨軍記者、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的朱啟平。
  •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銘記日本無條件投降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就是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四國公告」。「四國公告」具有最高的國際權威性和歷史上空前的莊嚴性,語言文字確切明白,時間準確無誤,範圍覆蓋全世界;一經宣布,戰火停熄,全世界一片激情歡躍,普天同慶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的偉大勝利,充分顯示了中、美、英、蘇在事件全局中的主宰地位。請看看當時報紙的相關報導。
  •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真的嗎?其實大家都被騙了,還有三個無恥條件!
    日本在二戰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對中國發起了全面侵華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十四年,在戰爭期間日本造成了中國同胞幾千萬人的傷亡,中國的國土也變成了一片廢墟,中華民族處在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在中國人民統一抗日戰線的苦苦堅持下,到了1945年隨著德國這個軸心國主力軍的投降,日本也只能做最後的垂死掙扎。
  • 日本沒有拒不投降?一個詞翻譯錯了!致使日本挨了2顆原子彈
    二戰後期,日本首相曾經發表過一篇聲明,結果因為一個詞語的翻譯錯誤,導致各國誤會日本拒絕投降,這也致使他們經受了兩顆原子彈的轟炸。二戰期間的日本非常瘋狂,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時的美國使用了最狠的招數,直接向其投放了兩顆原子彈,這導致的後果是日本大量人員傷亡,各國第1次直觀的認識到核武器的可怕,日本更是因此選擇投降。除了在這個過程中有太多的人去世之外,這件事情的結果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畢竟當年的日軍是出了名的頑固,如果不給他們一個大的教訓,擊垮他們的心理,日本很難選擇投降。事實上,這也是當時眾多國家的想法。
  • 二戰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日本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死戰決不降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以廣播錄音的方式,向日本全體國民宣布投降。長久以來,關於日本投降前面總有「無條件投降」五個字,這可不是隨意加上的,是有講究的,甚至可以說是大有學問的。
  • 日本投降前曾向我國談判,中國提出了這三個條件,讓日本啞口無言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投下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不得不投降,其實在日本投降之前,日本秘密約談了中國,私底下商討了投降條約,那麼當時中方和日方是如何談的呢?日本為何在聽到中方提出的條件後,無法應答?
  • 唯一拒絕日本投降的國家,20萬日軍被掃射只剩1萬,至今讓日本害怕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隨著德意兩國的先後投降,僅剩日本依舊在負隅頑抗,而美國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就向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壓垮了日本的最後一根稻草,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但在眾多國家都在為戰爭的告終歡呼時,卻有一個國家直接拒絕了日本的投降,它就是澳大利亞。
  • 二戰中,日本陣亡300萬人,宣布投降後,國內還剩多少男人
    只要爆發戰爭,就一定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和人力,最後受苦最深的就是底層的百姓。 整個二戰時期,世界上有大約7000萬人死於戰爭。一些國家大量的青壯年男性戰死,一度導致男女比例失衡。那麼東南亞的日本作為戰敗國,在宣布投降之後國內還有多少男人?日本的男女比例有沒有失衡呢?
  • 為何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一個字不提投降
    1945年8月15日,對於全體日本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天。快到中午時分,全體日本人不管是在工作之中,還是在路上,都會趕快尋找一個有收音機的地方。他們都在安靜地等待著中午12點播放的「天皇玉音」。由於天皇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神」。因此,他們畢恭畢敬地等著。在皇宮附近的日本人,甚至直接跪在地面上,以示虔誠之意。
  • 日本戰敗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為了羞辱日本人,一連換了五支鋼筆籤名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這次儀式宣布著二戰結束。這次投降儀式上,美國代表麥克阿瑟在籤字的時候,一連更換了五支鋼筆。他為什麼要更換五支鋼筆,完成這場籤名?而這五支鋼筆,全都送給了其他人,放到今天,絕對是能上全球熱搜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