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高考喜報,衡水模式成為考生的夢魘,封死上升通道?
高考成績發布,河北的考生愁壞了。
700分以上的有108人,695分以上的有200人,600分以上三萬人。
直白說,即使你考700分,不一定能上北大清華;你考690分,或許能上個985,
你考600分,或許只能上個二本。
那為什麼河北考生這麼難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河北有一個衡水中學。
請看,衡水中學2020年高考喜報:
理科,最高分721分,為河北省理科第二名;
文科,最高分689分,為河北省文科第一名。
文科,8人進入河北省文科前10名;
理科,8人進入河北省理科前10名。
文科,石華飛、劉銘軒、王映涵,分別以689分、685分、680分奪得河北省文科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
理科,張紫妍,以719分奪得河北省理科第二名;
孫天鵬、王羿肖,以718分奪得河北省理科第三名,二人並列;
王中豪,以717分奪得河北省理科第五名。
衡水中學高
考成績,放入全省比照,據統計:
8人,進入省文科前10名,8人進入省理科前10名;
19人,進入省文科前20名,16人進入省理科前20名;
24人,進入省文科前30名,23人進入省理科前30名;
35人,進入省文科前40名,28人進入省理科前40名;
40人,進入省文科前50名,40人進入省理科前50名;
68人,進入省文科前100名,76人進入省理科前100名。
所以,這個成績單是河北省高考高分段的天花板,衡水中學是河北廣大考生的的夢魘,原因如下:
第一:衡水中學把河北的整體成績推高了。
衡水中學的高考分數歷年都很高,但是,河北學生不可能都去衡水中學上學,大部分還是在各地普通高中。
從高考競爭情況來看,其實還是省內學生的相互競爭。
衡水學校的分數整體較高,必定把河北的錄取分數線推高。
這樣,加大了河北高考競爭的慘烈程度,卻沒能增加考上好大學的人數。
衡水700分以上學生人數多,結局就是衡水中學的學生考上985的更多;
但是,衡水中學的學生考上的多,其它學校的考生就沒什麼機會了。
對於絕大部分河北的學生來講,衡水中學,是河北省高考的天花板,也是上升通道的夢魘。
第二:河北好大學很少,考生們考上名牌大學的機率很低。
河北的考生,想上一所好大學太難了,只能出省,但外省在河北的招生人數基本都固定。
衡水中學的模式,並沒從教育本質上改變什麼,只是讓河北考生更加辛苦。
因為,衡水中學的存在,河北考生要付出更多更多,才可能勝出,唯有如此。
第三:各地不要再打造超級中學了,害人!
各省喜歡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省級重點高中、超級中學等等。
全省的優秀生源被集中到一個學校,配備最好的師資,政府給予最好的政策和經濟照顧。
升學率必定名列前茅,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數也更多。
高考榜單看起來金光閃耀,碩果纍纍,卻是對教育的摧殘,對眾多考生來說,太不公平。
這樣,會導致如下現象:
1、加劇教育競爭,高考競爭更加慘烈。
2、推高分數線,導致眾多考生考進好學校難上加難。
3、加劇兩極分化,尖子生耀眼,但是差生越來越多,好學生數量沒增加多少,。
各省高考成績,300分以下的很多很多,中下等學生水平明顯跟不上。
4、助長全社會的焦慮情緒。
各省市基本,都在打造所謂名校和超級中學,在向衡水學習看齊。
這種做法,破壞教育生態環境,對國家、對社會、對學生有什麼益處?
對此,你怎麼看?
請評論,分享,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