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恐懼的感覺,那就是「你明明知道世界正在飛速的發生變化,變化得如此之快和無孔不入,且已進入你的方方面面,但你卻始終不知道它是怎麼變的。」
對於正在社會進程中的老中青三代人而言,對於時代變化的感受完全不同。
40歲以上的中年人,顯然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的腳步和節奏了。網際網路的速度不僅僅是快,在這個快速更迭的過程中,越來越密集的更新和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已經越來越像一道道林立的屏障,將中老年人完全隔離在了一個落後落伍的世界裡。
他們雖然安然正常的生活著,卻全然不知道,自己不僅已不在潮頭浪尖,更已經走到了社會邊緣。
當年輕人便捷的拿起手機點餐時,部分脫離時代的中老年人正因為不會用手機拿著現金而連菜都買不了;當年輕人輕快的掃碼使用共享單車、按摩椅、自動輪椅時,很多不知道網際網路變遷的人尚且不知道醫院已經全面推廣網上預約掛號,自己不會上網掛不了號更看不了病。
當全民掃碼預約旅遊、外出必須掃健康碼、乘車必須掃碼的時候,很多與社會已經脫節的中老年人一臉茫然甚至傷心地質問:憑啥不讓我進站?我有錢憑啥不讓我坐車?最後甚至與站臺工作人員扭打在一起,被送進了派出所。
就在前不久,四川華西口腔醫院網上宣布醫院已經取消了現場掛號,以後患者掛號必須用手機預約。與此同時,醫院各門診大廳和各樓層門診臺也張貼了告示告知:「目前我院實行全預約掛號,不進行現場掛號,請關注我院官方微信服務號預約掛號」。
而10月14日前來門診掛號的李大爺被門診告知無法掛號後情緒激動地對記者說:「你們不能把老人拒之門外啊!」而同樣前來看病的馬阿姨對此也無奈地表示:「整個社會進步當然是好事,但也要給我們這些老年人保留一些生活空間吧。」
以上種種,並非聳人聽聞。
當你成為一個老人,當你與社會的關聯度越來越小,當你自給自足地活在自己的狹小認知空間內時,人會滿足和沉溺於其中,漸漸變得懶散被動,漸漸被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所拋棄,並且不自知。
而被社會拋棄的,還遠不止這些已接近知天命、耳順之年的老年人,也包括更多傳統行業裡不知道時代變革的企事業單位的員工們。
當這個時代給予社會整體各種便捷的同時,也正在以各種細微的方式提醒著另一部分原地不動的人群:你們,正漸漸被這個時代所拋棄,而且,連招呼都不跟你打。
事實正如一直以來流傳的那句話一樣:時代消滅你,但與你無關。
長期待在舒適區裡的人,是非常害怕改變的。因為改變會造成極大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但客觀地說,人人都必須邁開這一步,即使你正在變成老年人。
因為生而為人,要存在於這個不斷變革的時代,就必須始終處於適應狀態。
當你以為自己已經年老,不再愛追逐,不再雄心壯志,可以休息的時候,時代卻不會停下它的腳步,因為歷史的車輪始終在滾滾向前並且越轉越快,快到你如果不乘勢跳上車,就立刻會擋了它的路而被碾壓成泥。
所以你得斷臂求生,必須跳上這趟車,跟著它馳往一個你完全未知的世界和方向。
至此,我們不得不回過頭來看看這組數據。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內容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國內的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4億,相比2020年3月新增網民數量為3625萬,國內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67%,單季度增長2.5%。
尤其在疫情助推之下,我國單季度網際網路化的速率是以往的2倍。
在這些輝煌數據背後,代表著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完全沒有上網,他們的世界和生活,是完全與我們這個時代脫節的。而這其中,是否就包含了你我的父母,甚至是你我的親戚朋友?
在這群已經逐漸脫離社會主流方向的人群裡,我們是否已經完全忽略了他們的生存需求?正如李大爺、馬大姐大喊的那樣:「社會進步是好事,但是不能把我們老年人拒之門外啊。」
當社會整體進步的時候,很多原本不存在的社會結構矛盾就逐漸暴露出來,而我們的社會和時代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應該逐漸注意和兼顧到這些矛盾與訴求。
因網際網路發展而產生的問題和矛盾,其解決辦法,也理應來自網際網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不該再漠然和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