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完全進入嚴冬期了,挑選一件保暖的外套就是這個入冬最重要的工作!而羽絨服這個舒適耐寒的單品,一直是女孩的最愛,但羽絨服的定價在市面從一件千元到要價上萬元的都有,而且還有鴨絨跟鵝絨的,要怎麼樣挑才能不失手呢?小編整理出以下幾個要點,一起來看看!
一、解羽絨服外套的保暖原理
教你挑衣秘訣前,先來科普一下羽絨服的保暖原理!羽絨服能比一般外套還來的保暖,其重點就在於 「羽絨」 這個很好的絕緣體,原理是利用羽絨能在外套間造成空隙,並抓住暖空氣將熱量保留下來,因此就算外面的空氣再冷,你的體溫也不容易散發出去,從而達到保暖作用,因此羽絨服變成了冬天禦寒的好夥伴。在收納上因為羽絨絕佳的彈性,只要把空氣擠壓出去便能將它收得小小的,因此不管在旅遊或是外出工作,羽絨服都成了最好的單品。
二、鵝絨與鴨絨的區別
現在市售的羽絨服,還分為鵝絨跟鴨絨,這兩種動物的羽絨最大的差異在於絨朵的大小,鵝絨的絨朵較大,鵝的羽絨成熟期較長需要 100 天左右,加上飲食上鵝以草食為主,在整體上鵝絨蓬鬆度較好異味也較少因此在定價上會較高,鴨則因為絨朵較小,熟成間鴨絨則只需 40 天且異味較明顯因此定價較低。
三、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三者的比例是重點
要挑選羽絨服,首先你要先認識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這三個字,這三者的比例分別需要的是含絨量 50% 以上,充絨量 130 克以上,蓬鬆度 600 以上,才是能保暖的羽絨服,接下來小編要來告訴你含絨量、充絨量及蓬鬆度這三個詞的差異。
1、關於含絨量
羽絨服並不是全都由羽絨構成,羽絨服指的是羽毛及羽絨的混合,含絨量便是羽絨佔據整件服裝的比例,羽絨越高變代表保暖度越好,但如果要維持蓬鬆度及耐用性的話,適度的羽毛比例是可支撐整件衣服的重點,因此在這裡建議,挑選上請選擇含絨量 50% 以上的羽絨服,便可達到保暖的程度。
2、關於充絨量
充量指的就是一件羽絨服中,羽毛與羽絨混合的總數,如果以一件常見的短版的羽絨外套為例,整件服裝中應該要有達到 130 克以上的充絨量,才能達到好的保暖功效,如果你發現手上的羽絨服含絨量看起來很高,帶卻沒有好的保暖效果,你就得看看是否充絨量的比例是偏低的。
3、關於蓬鬆度
羽絨服抓住空氣的關鍵,便是它的蓬鬆度,蓬鬆度越好便代表它能抓住的熱空氣越高,外套上的蓬鬆度標示,有點像是一個總結,只要看到蓬鬆度在 400-500 左右基本上能抵擋一般國內大多數城市的冬季,如果遇到寒流 10 度左右的溫度,那 550 度以上的蓬鬆度就會是最適合的,但今天如果要去賞雪的話,那蓬鬆度就得要到 900 以上才夠暖。另外,歐洲品牌與美國品牌的蓬鬆度標準大概有 50 度左右的誤差,美規通常會比歐洲規格高一些。
四、最後一個就是橫紋和方格車線的差異
目前市面上賣的羽絨服,你會看見橫紋的車線(一圈一圈像米其林的那種)以及方格的車線,這兩種車線其實也會影響到保暖度,橫紋車線因為紋理的關係,相較於方格車線容易聚集羽絨的特性,因此方格車線的保暖度會勝過橫紋車線,在造型上方格車線較好塑造腰身,因此方格車線的時髦度也較高。
近幾年羽絨服外套已成功躍上伸展臺,但相較於其它單品,其實羽絨服比較受季節限制,因此在款式上建議避免購買有時節性的誇張剪裁,以簡單安全的款式為主,色系上則選擇黑色或百搭的大地色系,這些不受趨勢影響的色彩,就算隔了好幾年再拿出來穿,也不會有過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