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段時間比較忙,開了個「晴久釣魚」的新店,搞了TB店裡的直播,比較好玩,下周三晚上7點,抽支魚竿,想湊熱鬧的釣友們,可以來玩玩。
世界上未知的東西還是非常多,很久以前,我認為網際網路上的東西,我不能說通曉,但還是了解一點。
這幾天發現開個新店就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人還是不要把自己想的太牛。
正文
其實魚竿碳布噸位的這個話題,我以前就寫過一篇,但每次直播的時候大家都會問,我也說了好多遍,今天再換個角度跟大家說一下。
一、買魚竿是否要糾結碳布噸位?
高碳魚竿彈性好,硬度高,低碳魚竿彎曲度好,其實就這點區別。
和強度沒有一毛錢關係,雖然高噸位碳布做出來的魚竿彎曲度趕不上低碳魚竿,但是高碳魚竿整體弓起來,強度依然不差。
如果你是新手,不合理操作比較多,比如經常的過度頂竿,那你就不要考慮高碳魚竿了。
講個例子:周二那天,一個朋友拿了我的晴久精英版4.5去黑坑釣魚,回來還竿時,二節斷掉,我問是怎麼斷掉的,他說,這是他的第四次淡水釣,以前用的是5.7黑棍6H那款魚竿去釣,上的5米線,是不需要帶抄網的,2斤的魚可以提上岸,2H的4.5精英版5米線做不到,就需要仰竿提魚,竿子就仰斷了。
就這個事情,我發現新手的釣魚人什麼玩法都有,我這賣竿子的好難!
還是我常說那句話:沒有最好的魚竿,只有最適合的魚竿。
二、魚竿的碳布噸位怎麼看?
以前我在直播間搞了一個魚竿猜碳布噸位和價格的活動。
就是大家提供魚竿米數、釣性、錐度(大把前徑的尺寸)、自重,我猜當時購買的價格和大概的碳布噸位(不能說品牌,老姚我怕得罪人),我幾乎猜對了所有的魚竿的購買價位和碳布噸位。
這個是通過什麼方式來猜的呢?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休閒釣的高碳魚竿
自重輕(5.4米110克以內)、錐度小(比如鯽魚竿的粗細)、3.6釣性28或者偏軟一點,這樣魚竿基本上是46T主材做的。
自重輕(5.4米110克以內)、錐度大(綜合竿或者鯉竿的粗細)、3.6釣性28或者偏硬一點,基本上就是46T主材了,如果自重再重10克或釣性再軟一點,,就可能是40T主材了。
黑坑魚竿
比如7-8H的魚竿自重沒有比休閒釣重太多,基本上都是40T以上做的,特別硬的魚竿也需要用高碳來堆碳布來增加硬度。
其實我這個經驗很簡單,因為碳布的硬度影響是碳布的噸位。
魚竿廠增加硬度的方式有三:增加碳布層數、增加魚竿錐度、增加碳布噸位
細的魚竿
如果硬且輕,預計就是40T-46T,甚至有些要上到55T作為輔材了;
如果硬且重,預計30-40T左右徘徊;
如果輕且軟,預計30-40T左右徘徊;
如果重且軟,那肯定是低碳的。
粗的魚竿
如果硬且輕,預計是46T主材左右了,這種魚竿,不要去問商家腰力好不好,肯定好;
如果硬且重,如果不是很重,40T左右,如果很重,低碳也能做出來;
如果輕且軟,碳布噸位不會很高,30T-36T就差不多了;
如果重且軟,那肯定是低碳的。
如果硬度自重相同的話,細的肯定比粗的碳布噸位高;
如果粗細和硬度相同的話,輕的比重的碳布噸位高;
如果粗細自重相同的話,硬的比軟的碳布噸位高。
具體的多重、多硬、多粗的數據我不能詳細解釋,我怕對號入座的同行來罵我。
想了解更多的,可以周三來我的店裡直播間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