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走在愚園路上的孫中山,看到的是什麼情景?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徐錦江 愚園路上

非虛構學術小說之二

1916年7月 愚園路上 孫中山

朝雨浥塵,蟬鳴樹梢,入夏時分的愚園路已是江南的一片郊野風光,寬闊的沙土馬路兩旁,皂莢樹像一把把綠色的長柄陽傘,微欹著撐向天空。向遠處望去,溝壑縱橫,小橋流水。莊稼地裡,齊刷刷的稻穗吞吞吐吐,綿延著一片又一片金黃色,蜿蜒向天際。

孫中山和衛士馬湘走在空氣爽朗的沙土路上,雖然在郊野散步是他喜歡的事情,但此刻卻是心情煩悶。過去一年,不惜傾家蕩產支持他革命,從富有的夏威夷「茂宜王」破落成普通農民,在香港賃屋替他照顧家人的哥哥孫眉不幸去世。值得安慰的是,失去手足的悲傷之時,儘管有不少黨人反對,他還是與比他小27歲的宋慶齡在東京辦理了結婚手續,給他帶來莫大的欣慰。轉過年來的5月1日,他和廖仲愷、張繼等乘坐「近江號」輪從日本抵達上海,隨即對公然稱帝又迫於民意宣布取消帝制的袁世凱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誓言「決不肯使謀危民國者復生於國內」。不幸的是,時隔半月,上海的重要助手陳其美在寓所會客時被袁世凱派人暗殺。所幸的是,6月6日,袁世凱在一片討伐聲中一命嗚呼。然而,中國的政局非但沒有就此走向共和,反而陷入更大的混亂晦暗之中。推翻了一個專制暴君,一轉眼又生產出無數的專制強盜。段祺瑞的皖系、馮國璋的直系,張作霖的奉系,各以英美日為後臺,盤踞一方,而南方六省,也由滇系和桂系分治,軍閥割據,民不聊生。

「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克強,你為何還未曾到來呀。」 危難時刻更思友,孫中山心中頓念戰友黃興,不由得長嘆一聲,從東京啟程前,他電邀原與他因成立中華革命黨而產生嫌隙的黃興到上海共商共和大計。黃興雖已答應自美啟程,卻遲遲未到。

孫中山和衛士們,後立者中有馬湘

一聲蛙鳴打斷了他的沉思。孫中山抬起頭來,見一棟華麗的別墅落在跟前,西式的建築風格,大草坪,戧籬笆圍牆。自公共租界開始越界築路,並在愚園路東頭設立了靜安寺巡捕房維持治安,配套公共設施,西頭開闢了梵皇渡公園,愚園路上已隔三差五出現不少花園洋房,地價開始攀升。

「你看,愚園路這一帶地方以前都是墳墓,現在都是華麗的洋房了。」

「這房子好漂亮,都是什麼人住著呀」,憨厚的衛士馬湘問道。

「這些洋房都是軍閥建造的。他們割據地方,橫徵暴斂,開煙開賭,無惡不作。吸盡民脂民膏,來到這裡蓋起洋房,娶小老婆,打麻雀牌,飲洋酒和吃大菜。弄得工人農民都吃不飽,穿不暖。這樣中國還能不亡國,所以我們非打倒軍閥不可。」孫中山答道,不由得義憤填膺:

「吾國之大患,莫大於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

見先生動怒,著急起來的馬湘馬上轉移開話題。

「先生你看,那邊好像是一個村落,我們走去看看如何。」

「好呀,你在前面帶路。」

孫中山和馬湘從那些花園洋房旁邊的田間泥路上穿行過去,但見遠處阡陌縱橫,河浜交錯,兩旁的菜地裡,稻穀飄香,黃燦燦的油菜花在晨風中伏偃招展,煞是喜人,一個老農扛著鋤頭鐵鎝犁耙,牽著一頭耕牛迎面走來。

「大爺,這裡是什麼地方,那幢宅子是誰家的。」馬湘忍不住問。

「儂勿曉得,格的叫錢家巷,伊邊是王家,造洋房呃地皮儕是問伊拉屋裡廂租呃。吾是來相幫呃。倷可以過去看看,伊拉屋裡寧蠻好呃。」

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在那幢大宅子前止步,見並無人看門,便踅進門去,但覺一片祥和,靠枝楊笆腳一排高大的桑樹下,幾個稚童在嘰嘰喳喳吵鬧著找桑椹吃,水井邊堆滿了柴草。稍稍遠望,印入眼帘的是翼然六角兩亭,竹園菜畦,綠意盎然。

王家宗宅平面繪圖

「鄉村政治,乃中國政治中之最清潔者,愈高則愈齷齪」。孫中山不覺感慨系之。

馬湘已和那幾個稚童打成一片,提著一根竹竿,幫孩子們撩摘高處的桑椹。

「時辰不早了,咱們回吧。」孫中山扯了扯還意猶未盡的馬湘。

沿著原路,他們又回到了愚園路口。

靜安寺路往西去的馬車

馬湘在叫馬車。望著路口的花園洋房,孫中山的思緒又從剛才世外桃園般的中式大院回到了現實之中。仰望天穹,十字路口的中國時局讓他揪心。弔詭的是,孫中山不知道,5年後的1921年,就在他站著的這塊地方就近,會矗立起另一幢名叫「遊存廬」的中西合璧大院,而他的主人,竟是他的老對頭康有為。

說來話長,孫中山和康有為是有過交集的。他們同是廣東人,有一段時間,還同時住在廣州城裡,康有為在萬木草堂教書,孫中山在聖教書樓掛牌行醫,相隔不過幾條馬路。其時,康有為聲名正隆,孫中山立志革命,廣交朋友,聽書樓的一個夥計說康有為常來此買書,就託他轉告康有為,說想和康結交。但此時的康有為正躊躇滿志,哪看得起孫中山,竟然對那個夥計說要他寫一個拜見老師的帖子,稱自己為門生才行。結果結交未成。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和梁啓超從炙手可熱的皇帝親信,一變而為朝廷「欽犯」。康有為逃出北京,在英國軍艦的保護下,到了香港。梁啓超則避居日本使館。孫中山聽到這些消息後,便和日本朋友宮崎寅藏和平山周商量,請他們助一臂之力,幫助康有為和梁啓超脫險。

康梁到了東京後,孫中山考慮到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加起來不過七八十人,而且多數屬於康梁的維新派。如果雙方能夠合作,彼此坦誠相待,對興中會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便決定在合適的時候親自去慰問,以示自己的誠意。孫中山委託日本友人轉達他的意向,卻遭到康有為的拒絕。康有為十分傲慢地回答:「我身奉光緒皇帝的衣帶昭,不便與革命黨交往,恕不能相見」。

婚後的孫中山和宋慶齡也經常到西區散步

如今,共和漸成主流,1913年回國的康有為雖也加入了討袁洪流,卻和孫中山有根本不同的出發點。

孫中山上了疾蹄而來的馬車,又精神抖擻起來。大家不是叫他「孫大炮」嗎,他這門「共和」的炮,豈會隨意熄火。馬車後面揚起的塵土,正如同硝煙。

作者簡介

徐錦江

城市文化研究學者。著有《愚園路上》《愚園路》《愚園路•百年紀念版》,闢上海路史研究一格,上海電視臺據此改編成三集紀錄片。

識碼購書

《愚園路》紀錄片在線觀看

《愚園路》上集《洄流》

《愚園路》中集《時刻》

《愚園路》下集《呼吸》

讀者反饋郵箱:bikey@paiqiwenhua.com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或紙質媒體使用,請與本公號接洽授權。

公眾號推廣|李瑛珺&李樂祺

公眾號編輯|吳迪

公眾號設計|TheIK

咫尺弄堂走到底,百年市井皆成戲

原標題:《當年走在愚園路上的孫中山,看到的是什麼情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愚園路上的這個「市集」重新開張啦!
    愚園路上的這個「市集」重新開張啦!希望大家能在米域樂民市集收穫快樂在上海那麼多小資文藝的馬路裡愚園路無疑是特別可愛的一條它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網紅店鋪與弄堂小店雜然而處保留了完好的街邊店生態▲往期市集現場在梧桐樹葉翠綠、蔭蔽繁茂的愚園路上
  • 宋嘉樹與孫中山、宋慶齡的婚姻
    這兩年我每次訪日,都要聽他談起這本《史料集》的編纂情況,並承他出示過部分珍貴史料和照片。這次收到書後,我料想一定有好東西,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來閱讀。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寫給孫中山的四封英文函件,其中1915年8月3日復孫中山函尤為重要。由於孫中山的來函已被宋嘉樹燒掉,因此,這封復函就為我們推測來函,研究孫、宋婚姻關係以及宋嘉樹的為人提供了第一手的最有權威的資料。
  • 愚園路上這片油菜花盛開了
    愚園路上這片油菜花盛開了 2020-03-26 0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孫中山如何走完辛亥革命前十六年的路
    孫中山並非走的傳統士大夫上升路線,他的的學業是在充滿基督教背景的學校完成,所接觸的人也多是新式知識分子,清廷的腐敗無能深深的刺激這那個年代提前覺醒的年輕人,孫中山也不例外,他在完成學業後打算走改良路線救國救民,希望躋身上流社會一展宏圖然後改造當時社會。
  • 愚園路上這個「開放式植物樂園」受歡迎!
    花花草草間,不斷傳來小朋友驚喜的叫聲,扶桑、紫蘇、羅勒、薄荷、迷迭香、辣椒、茄子……幾十種形形色色的植物,讓愚園路上的愚巷,再次成為了老少皆宜的網紅打卡點。而不同於一般打卡點的是,愚巷中這塊130平方米的空間一直在不斷成長,吸引著人們一次次前來探索這土地中蔓延出來的美好。
  • 大月燻:孫中山日本妻子的結局如何?
    「國父」孫中山是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以其輝煌的革命生涯相比,他的個人私生活就提及得很少,尤其是他的婚姻情況,更是顯得「默默無聞」。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孫中山的妻子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慶齡了。實質上,細究孫中山的人生生涯,除了宋慶齡外,他生命中還經歷過四個女人,有兩個還是日本國籍女子,大月薰就是其中之一。
  • 上海美食,隱藏在愚園路路上的小小糖水鋪——堂屋糖水店
    上海美食,隱藏在愚園路路上的小小糖水鋪——堂屋糖水店來上海不能錯過的就是愚園路了,當然,來了愚園路不能錯過的就是吃芋圓,哈哈哈哈因為走著走著太熱了,隨意進了一家糖水鋪,咦竟然也有驚喜這裡面有桃膠、木瓜、還有豬油芝麻湯圓,別說,這樣的搭配我也是第一次吃如果大家走累了,路過這家糖水店可以進去坐坐,因為我們也是很這樣子的哦,不然就不會發現了。
  • 開在愚園路上的驚喜法餐,竟藏著比手機大的波龍!
    全麥麵包蘸上奶酪和蔓越莓醬,一口下去酥酥軟軟,蔓越莓的酸甜加上檸檬的酸,像極了愛情!
  • 中山成立孫中山文化傳承志願者服務隊
    2020年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4周年紀念日,11月8日,中山市西區荔景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會、中山市孫中山文化普及交流中心共同舉辦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4周年」系列宣傳活動。
  • 愚園路上,比zara還划算的小眾服裝店鋪
    @叫我時髦精 地址:愚園路1366號店名:The Island·集島軌交:2/3/4號線中山公園站5號口步行250米
  • 愚園路上​「小京都」,忘記996.
    從未想到,在摩登時尚的上海,網紅店扎堆的愚園路上,也能找到如此寂靜之所,推開木門,恍如隔世。歲月靜好的侘寂之美,別具一格的木質結構,燈光搖曳,好似冬日燃起來的壁爐,讓人倍感溫馨,整顆心都跟著沉靜下來。古樸素雅的杯碟器皿,令人驚喜的下沉洞穴,空間層層相套,或許是陰雨天的映襯,讓人有走一步便撥開一片新世界的感覺。餐廳裡有適合聚會的長桌,鏤空樣式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壓抑或者沉悶。哪怕是顧裡在這裡上演「潑酒大戲」也毫無違和感,因為足夠高級又夾雜著顧氏的冷淡。
  • 不顧反對嫁給孫中山,宋慶齡死後卻不願意葬在中山陵,只因這句話
    孫中山,生於1866年,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世人尊稱為國父。宋慶齡,生於1893年,孫中山之妻,世人尊稱國母。兩人生辰相差了整整27歲。宋慶齡當年不顧父母反對,毅然選擇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毫不猶豫的跟隨在孫中山身後,伴隨孫中山度過了數十個春秋,堅定的踏上了捍衛共和制度的道路。孫中山五宋慶齡兩人感情向來交好,理論上兩人死後應葬在一處,但實際上宋慶齡死後,並沒有葬在中山陵園,而是囑託後人將其葬在了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園。這就不免讓人疑惑,為什麼宋慶齡沒有與孫中山合葬,而是選擇與自己的母親為伴、長眠於上海?
  • 名人家族譜系——孫氏始祖傳承至孫眉與孫中山兄弟倆
    後齊、魏在桂陵與馬陵交戰,孫臏率齊軍大敗魏軍,並殺死同學龐涓,報了當年的深仇大恨。孫臏之後世居東莞郡(今山東莒縣),成為東莞郡孫氏始祖。東莞孫氏名人有晉代的孫放、南朝的孫奉伯、梁代的孫謙等等。為了孫文的安全,他們為其找了一家安全的旅館,再繞過日比谷公園,路過中山侯爵府邸,來到對鶴館,並由平山周代為登記。但因不便公開身份,要虛擬一個化名,就在不知填什麼好時,平山周突然想起剛才經過的中山侯爵府邸,於是順手就寫了「中山」二字,而按日本的習俗,中山只是一個姓,再叫什麼呢?」
  • 上海愚園公共市集,小小市集激活滿滿城市記憶,太驚豔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愚園公共市集,愚園路上消失的小店,出現在了這裡,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1088弄。上海百年老街愚園路的改造計劃一直在持續,帶著對舊街區情懷的「愚園公共市集」,就開在了愚園路上的一條弄堂裡。愚園路上那些有歷史故事,卻因為城市建設而被迫搬離的裁縫店、小超市和早餐店等等,都出現在了這裡。
  • 愚園路上的這家兒童服務中心全新亮相!
    愚園路上的這家兒童服務中心全新亮相!位於愚園路1051號的江蘇路街道兒童服務中心日前全新亮相,集多功能區、科創區、低幼活動區、閱讀區、心理諮詢室、母嬰室等功能模塊為一體的友好空間,受到了眾多小朋友和家長的大力歡迎。
  • 孫中山宋慶齡的愛情:從彈鋼琴細節,就能看出孫中山有多愛宋慶齡
    一張照片中透露出很多信息,宋藹齡身後的這個男人就是孔祥熙,拍攝這張照片的事後他們剛剛結婚,我們都知道孔祥熙作為日後四大家族之一孔家的代表人物,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同時也是一個剝削的資本家,可是在1914年,也是因為參加二次革命,他和孫中山一起流亡日本,可以說那個事後,他也是一個革命者,倪珪貞對這個革命者的女婿可沒有什麼意見
  • 革命先驅者孫中山與黃興
    從立志救國,組織革命團體,組建同盟會,發動反清起義,推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孫中山與黃興同為革命先驅和領導者,以」孫黃「並稱。在同盟會選舉總理時,黃興提議孫中山為總理,獲得一致通過。黃興被選為庶務,成為二號人物。孫中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成為同盟會綱領,他還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黃興則把主要精力放在軍事方面,積極發展留日陸軍生入會,為武裝起義做準備。
  • 愚園路上的這家「綜合體驗店」現場製作原豆巧克力
    近期,愚園路上新開了一家名叫「肆樓慢」的小店,除了咖啡口感上佳,自製點心、餐食也超受歡迎。而最特別的莫過於店內「入駐」了一家正兒八經的「巧克力工坊」。建築師出身的創始人專門飛到比利時「鍍金」,學成歸來後親自「坐鎮」工坊,而店裡售賣的巧克力、巧克力飲品以及巧克力蛋糕等,其原料也都生產自這裡。
  • 解密孫中山與他的四口棺材
    到了一九二五年一月他的病情已經無法控制,三月十二日上午,一代偉人孫中山在北京辭世。經過一番周折後(後文會詳細解釋),1929年6月1日,國民政府為其舉行了告別儀式,即「奉安大典」。這場儀式結束後孫中山的棺柩被運往中山陵。本以為孫中山會在此長眠不被打擾,然而在那個年代哪裡會有人獨善其身,哪怕是他已不在紅塵。
  • 「其實我不叫孫中山!」那些熟悉的民國大人物,名字被弄錯很多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內容並不複雜,就是用一個套路告訴大家,你所看到聽到的不一定是真的。這句話還挺對,就比如說民國大人物的名字,你知道的極為可能就是錯的! 不信?那我們先來說說"國父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