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為保障節日期間食品安全,市場監管總局組織了節日熱銷食品專項抽檢。共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水果製品,肉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糖果製品,酒類,糕點,乳製品和飲料等10類食品1869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853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
浙江省寧波歐尚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杭州建德天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燕麥片,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京東菓菓小鎮旗艦店(經營者為河北諾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京東商城(網站)銷售的標稱河北諾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委託河北麥西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芒果乾,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衝調穀物製品》(GB 19640—2016)中規定,同批次5個獨立包裝產品中菌落總數的檢測結果不允許有超過105CFU/g的,且至少3個包裝產品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蜜餞》(GB 14884—2016)中規定,蜜餞中的菌落總數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4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3CFU/g。造成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濟南歷下金永盛食品經營部銷售的標稱山東省青州市亭友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山楂軟片(果丹皮),胭脂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鄭州悅家商業有限公司北環店銷售的標稱河南好家好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廣味小節腸,胭脂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胭脂紅是常見合成著色劑,在現代食品業中應用廣泛。相比於天然色素,具有著色力強、成本低等特點。合成著色劑沒有營養價值,長期過量食用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蜜餞涼果中胭脂紅的最大使用量為0.05 g/kg;胭脂紅及其鋁色澱可用於肉製品的可食用動物腸衣、膠原蛋白腸衣中,但在醃臘肉製品中不得使用。造成胭脂紅不合格原因,可能是在生產過程中,企業為凸顯產品色澤,超範圍、超限量使用。
鄭州丹尼斯百貨有限公司鄭東二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河南福運旺開心農場生態食品有限公司製造的福運旺黑芝麻香油,酸值(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的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等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可以辨別出油脂酸敗特有的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芝麻油》(GB/T 8233—2008)中規定,一級芝麻香油(包括小磨香油)酸值(KOH)最大限量值為2.0mg/g。造成酸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品生產者原料採購上把關不嚴;油脂加工工藝不達標;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環境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油脂的氧化酸敗。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