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的使用方法-教你如何背包登山徒步不累

2021-02-17 野外大冒險

(一)正確的裝填方法

在處於有利地形時,應將背包的重心移到上部,而處於較為不利地形時,應將背包重心移到中部。一般裝載物品的順序自上而下為:給養、飲料、較重設備、較輕設備、睡袋及衣物,背行者在使用中盡可體味。

(二)背負系統的調節

在運動中我們的身體姿勢是經常變化的,當我們在運動中身體發生變化時,背包在背上的位置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動(比如我們上山和下山時身體的肢勢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應當根據這種變化隨時來調整背負系統。SA背負系統(運動中可以調節的背負系統)具有在運動中可以調節的特點,所以我們可以在長時間背負時經常調整背負系統,從而調整肌肉的不同受力點,緩解肌肉疲勞,使背部經常處在最舒適的狀態。

背包內所裝物品是經常變化的,當背包內所裝物品的重量和重心發生變動時,背包在背上所處位置也應該相應的變動,否則背包沒有放在最舒適的位置上,使用者就感到難受,因此我們要用身體去感受這種變化並隨時去調整背包在背上的位置。

春,夏,秋,冬四季及運動中我們穿的衣服的厚度是變化的,當厚度發生變化時,背包在背上的位置也應發生變動。如果不調整包的背負系統,那麼包就不會處在最舒適的位置上。因此,我們應用身體去感受這種變化並隨時調整背負系統。


(三)背負系統的使用步驟

1)放鬆所有背負系統收緊帶(包括肩部,腰部,肋部及調整帶等)並將背負系統放置最大尺寸。

2)將背包背於肩上 。

3)將背包的腰帶放置於最舒適的位置,並收緊腰帶。

4)調整肩部紅色點,並將紅點置於肩部最高點。

5)將SA背負系統收緊,並注意保持肩帶紅點處於肩部最高點,這時,背負系統將處於背部最佳位置。

6)調整肩部重心收緊帶及腰部重心收緊帶。

7)轉身並活動身體,感覺背包的舒適性,如果感覺不舒適再重複3-6步驟進行調整。

下面重點介紹如何裝填自己的背包: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裝備和背包的特點。動動腦筋,仔細想想就能發現,其實裝好一個既好用又漂亮的背包並不困難,怎麼才能在有的空間內,以最佳方式儲存下你所攜帶的全部裝備,才是裝包過程中最大的樂趣。

重心:一般重的物品置於頂部,讓背包的重心高些,如此背負者於行進過程的腰才能挺直,如果要爬中級難度的山,背包的重心須置低些,讓身體能彎曲穿行於林木間。一般的步行,背包裝填重心可高些,在貼緊背部的位置。重量較重的器材置於背包上端且靠背部,器材如:爐具、炊具、重的食物、雨具、水瓶等。重心點太低或遠離背會使身軀彎身行走,這樣走起來就很累了。帳篷可綁在背包頂端,燃料油與水須分開放,避免汙染食物與衣物。

次重物品置於背包中心和下方側帶,如備用衣物(必須用塑膠袋密封且用不同的顏色標識帶子如此易辨認)、個人器具、頭燈、地圖、指北針、相機。輕的物品放在下方,如睡袋(必須用防水袋密封),氣墊。三腳架、水瓶等可放在側袋。

男女有別:男女背包在裝包時也有一點區別,因為男生的軀幹上半身較長而女生的上半身軀幹較短但腿較長,裝填時男生的重物置高些,因為男生的重心位置接近胸腔,女生的重心側低些,位置接近腹部,重的物品儘量貼緊背部,讓重量高於腰。

實際操作:有很多小細節值得大家注意,在裝包前一定要放鬆背包上的外掛帶和收縮帶,讓背包內的空間充分施展開。裝滿物品後一定要收緊收縮帶,以加固包中物品;如果背包面料較薄或外掛用品較多的話,儘量使用背包罩來保護裝備和包體,相對於昂貴的背包,損失幾個廉價的背包罩還是可以接受的。

稱重:一般人在剛開始接觸登山時喜歡稱量每一種裝備的重量,並根據它們的體積來安排裝包的位置,漸漸的培養出一種感覺。裝包的關鍵在於對裝備的了解(體積、形狀、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個體體積。實現最小的個體體積可以在購買裝備時有所選擇,也可以在收疊裝備時加以控制。比如有人可以用外觀只是一個12釐米直徑、高13釐米的圓柱體的炊具,在裡面卻裝下了一個氣罐和一個爐頭,還有百潔布和打火機。這都是在購買裝備有所考慮才實現的。下面是老驢友的背包--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具體談一談如何裝包。

我們建議的方式是將帳面象疊被子一樣疊成長方體,其長寬與背包相同或稍大一點,並用一根扁繩收緊,地釘也夾在帳面中(因為地釘帶防護套,所以不會扎壞帳面)。疊好的帳面建議放在背包的最上層,也就是說一打開背包,第一個就是帳篷。這樣做的比較符合露營的順序,我們在營地經常是先搭帳篷再做其它事情,而撤營時也是先收拾好帳篷裡面的東西再疊帳篷。


帳篷:我經常見到(包括過去我自己)把東西撒的滿地都是再搭(收)帳篷的人,不僅使人感覺凌亂,在下雨下雪的時候也會淋溼很多物資。你也許會問:帳篷放在最上面會不會影響取拿其他物品呢?多少會有所防礙,但因為帳面被收成一個整體,取拿時並不費力,熟練以後就會習慣。帳杆沿著背包側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這時背包的隔層要放鬆,以使帳杆能插到背包底部)。帳杆也可以外掛在背包兩側,但在走叢林時最好還是收在背包裡面,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帳杆。零散物品的裝法零散的物品體積不均,重量質地各不相同,因而裝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軟硬有別:對於軟質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我們建議用來填充大、硬、有形物品(如套鍋、水瓶等)的間隙,對於硬質地,外形又不規則的小物品(如頭燈、爐頭等),我們建議將其裝在套鍋、飯盒等容器裡,方便裝填,又可以有效的保護這些小物品,當然,你的頭燈能否裝進飯盒,爐頭能否裝進套鍋全在你購買時有所選擇。隨時取拿的小物品應放在第二層--也就是帳篷的下面,往往和食品在同一個層面上。水和食品的裝法食品的裝法與零散物品很象,位置也在同一層面上,這裡就不在多說。

水:至於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較大的一個,它的放置直接關係到背包的重心,進而影響到整個旅程。但每個人的負重能力不同,舒適感也不同,就象有的民族將重物頂在頭頂、有的卻用一根布條勒在腦門上...但就我們的喜好,願意將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層,這使得整個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這樣會有最佳的舒適性(個人體會)。對於裝水的容器,我們建議使用截面是方形的,這樣可以減少容器所佔的體積,也會減少間隙。

衣物:衣物和睡袋的放置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幾乎與睡袋佔有同樣的體積,象抓毛絨、羽絨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壓縮性,但我們不建議使用壓縮袋,這樣會給取拿單件衣物造成很大的困難。我們提倡的方式是將衣物放在背包下層,睡袋的上邊(第四層)。這樣既可以用一、二、三層物品的重量儘量壓縮衣物所佔空間,又可以在需要時方便的從底倉取拿。睡袋就是第五層,建議使用壓縮袋,這樣不但可以減少體積,方便取拿,甚至可以將換洗的衣物一同壓縮進去。

相關焦點

  • 有了這些體積小容量大的背包,登山徒步不累So easy
    如何選擇一個優秀的背包才是最重要。一個好的背包,不僅可以讓你的物品能全部容納,在你使用時方便取出,還可以減輕背包在你身上的壓力,背得舒服才能走得愉快。選對背包類型,是旅行成功的一小半幾年前開始接觸戶外徒步,上癮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徒步當中,背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途是否舒適。
  • 人生第一個戶外登山背包 這五個重點你需要知道!
    考慮的重點一:背負系統有沒有背負系統,是登山背包與一般背包不同的主要差異,相對於日常生活使用的背包,登山背包對於背負性更加要求,設計有背負系統的背包,能有效將背包的重量分散到人體的核心與軀幹考慮的重點二:背包尺寸有背負系統的背包如果尺寸不對也不見得比較好背,背包的背負系統要有效發揮必須在正確的背長、腰圍尺寸條件,畢竟每個人的身材都不一樣,就像安全帽做得再好,你帶不下也是沒有用是類似的道理
  • GREGORY格裡高利B65徒步登山背包,世界背囊大師!
    GREGORY格裡高利B65徒步登山背包世界頂級背囊大師,更新的AFS自動貼合背負系統,3D成型肩墊及腰帶並採用全新的LifeSpan EVA泡沫!格裡高利,背包中的王者,背負系統完全貼合背部曲線,負重二十公斤無壓力,重裝徒步穿越首選包!
  • 戶外背包如何選擇?懂這些小技巧,背包能裝又不累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和同伴約好去戶外,卻因背包太重背不上去而苦惱。在朋友幫助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背包扛起來,走幾步卻又累得挪不動腳。若長此以往因背包費時費力,幻想中美妙的戶外體驗恐怕也只能成為奢望了。
  • 如何選擇登山背包
  • 戶外徒步登山過程中襪子溼了怎麼辦?
    在戶外徒步登山過程中,襪子潮溼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管是穿什麼登山鞋,在雨天行走、晴空萬裡炎熱天、通過露水草叢區,不同的環境情景之下、不同的身體素質
  • 背包有哪幾種類型?徒步、旅行選哪種更好?如何更高效的打包?
    除去旅行之外,周末去登山、徒步、穿越的朋友也是越來越多。選一個周末,離開喧囂的都市,來到滿是新鮮空氣的大自然中,給自己一個小假期。而這种放松,不需要帶太多裝備,一個能盛裝行李的背包就可以了。背包有哪幾種類型呢?如何選擇戶外背包呢?
  • 如何選擇人生第一個戶外登山背包
    有沒有背負系統,是登山背包與一般背包不同的主要差異,相對於日常生活使用的背包,登山背包對於背負性更加要求,設計有背負系統的背包,能有效將背包的重量分散到人體的核心與軀幹,而非單純靠雙肩背負。有背負系統的背包如果尺寸不對也不見得比較好背,背包的背負系統要有效發揮必須在正確的背長、腰圍尺寸條件,畢竟每個人的身材都不一樣,就像安全帽做得再好,你帶不下也是沒有用是類似的道理。
  • 最佳徒步背包推薦—史上最專業登山包選購指南
    不論你是初次購買還是額外補充,選擇一款適合的徒步旅行背包需要有多方面的考慮。我們對比了多款流行和暢銷的背包。這些背包不但適合多日的徒步旅行使用,通用性強的還能勝任一般的登山活動。女士專用背包和登山專用背包會有專門的文章介紹。
  • 戶外登山徒步健行,如何保護膝關節不受傷?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正常情況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運動過程中也會因為使用不當而造成損傷。有些朋友擔心爬山、徒步健行運動會損傷到膝關節而不敢參與,那麼,爬山、徒步健行運動真的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嗎?
  • 登山背包怎麼選?新手必學的打包技巧大公開
    本篇專為新手設計,教你挑選登山背包、輕量打包兩大訣竅,讓第一次露營的登山新手安心,讓挑戰者更有信心!  登山背包從45升開始挑選  從設定背包的上限開始謹慎篩選適合自己的款式  背包的容量越大,總重量越重。  從登山新手開始就要有輕量化的意識。
  • 登山背包推薦,去年買的Osprey登山包使用心得分享
    側邊跟底部也有拉鏈,可以在不必打開頂袋的情況下快速拿取背包內的裝備。外掛系統多,背包上除了有很多扣環可以掛小物之外,底部還有扣帶可以外掛睡墊。劍鞘式登山杖外掛是我覺得osprey(小鷹)最厲害的設計,大大提升登山行走時的方便性。  目前使用下來並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大的缺點,硬要說一個大概就是他的價錢偏高,但我認為osprey(小鷹)背包提供的價值的確值得這個價錢。
  • 徒步旅行背包技術攻略
    圖片來源: 作者如果你徒步時腰酸背痛,多半是背包的支撐系統欠佳,或是沒調節好背帶。02 背包的支撐系統背包的支撐系統是一個背包的核心,也是決定你的旅途是否輕鬆愉快,還是腰酸背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一個好的支撐系統會將背包70%-80%的負重傳遞給下半身,在貼合你的後背時儘量保持背部乾爽,讓你感覺背包就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如果你徒步時腰酸背痛,多半是背包的支撐系統欠佳,或是沒調節好背帶。
  • 背包這樣背,徒步一身輕!
    上一期行走君給大家分享了徒步繫鞋帶的專業手法 小夥伴們是否Get到了知識點呢? 本期行走君將帶來徒步背包的小課堂。
  • 日常訓練,參加長距離比賽,如何選擇背包?
    擁有一款適合你跑步距離的背包,將你所需的跑步裝備全帶上是對自己跑步負責,也是對你的家人負責。越野跑從徒步背包演化而來,最開始的越野背包大而不貼身,跑起來晃動得很厲害,比如小鷹、格裡高利、凱樂石等,嚴格意義上講它們不是專業做的越野跑背包的戶外品牌。因此,或多或少你能從它們身上看到登山包的影子。
  • 登山都穿什麼排汗內衣,如何挑選登山用底層排汗衣?
    活動時也能固定袖口不滑落。半襟胸口拉鏈:這是排汗衣常見的設計,主要可以隨著環境變化,調節溫度的功能。穿脫衣服也蠻方便的。縫線設計:如果是徒步登山時穿著,可以留意衣服的縫線,許多會採用平織縫線法,或讓整體衣服減少縫線的設計,避免摩擦不適。
  • Deuter福特拉24L—集輕量化、貼合性、透氣性一體的戶外徒步背包
    在戶外登山的過程中,我的理念裡有兩樣東西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鞋子,另外一個就是背包,一個適合自己的好背包顯得尤為重要,它會極大的影響到你戶外生活的體驗掛扣的位置也比較合理,稍微低頭就可使用,在緊急情況下時不需要費力去找。另外在這裡建議廠家在胸帶上的扣子上自帶一個救生口哨,儘管一日徒步發生的危險沒長線徒步那麼大,但還是存在的,不知道這點和德國品牌的設計理念有沒有衝突,畢竟他們考慮實用至上。
  • 一篇文章告訴你應該如何選擇小容量戶外背包!
    二、多大的容量最適當?小背包最適當的容量是30升,大小足夠放下個人登山的必備物品和額外的東西。 小背包容量可能小到只有10升或大到40至50升。 5.過夜行程用(Overnighter):如果你能有最低限度使用的心態搭配上裝備(輕量的睡袋、露宿袋等),一個技術型的背包就可以處理超輕量的過夜需求。只是在一般情況下,能做到的人寥寥可數,所以近來的輕量化趨勢傾向於使用超輕量的中型背包。 你可以找一個有背板和腰帶的背包,有的背負系統內有一到二枝的鋁條,可以背負更高的重量。
  • 百利教你打包你的登山背包
    2、儘量利用包內空間。每次回來後想想什麼東西這次一次也沒有用、那麼下次就可以不帶了(除了必備的求生物品如刀、繩子、哨子、雨衣 緊急的備份乾糧和一點飲用水)。5、儘量不要外掛。帳篷可以拆開,把帳杆插到包裡,把內外帳摺疊後放在包裡,防潮墊如果不是氣墊的話可以捆到包的側面,儘量不要放在包頂上或者下部,在比較茂密的叢林裡行走會很費事。裝填背包並非將所有物品全扔入背包,而是要背的舒服,走的愉快。
  • 「大馬拉小車」,兼顧輕量和舒適的背包使用心得
    草哥「重裝包+輕負重」使用經驗  「大馬拉小車」,即重裝背包 + 輕量裝備的方式,是經過輕量和舒適的平衡後得出的。極致輕量化的不如意——早些年我也曾是裝備輕量化的一員,極力鼓吹輕量致上,有一段時間長期用25升背包對付四季出行,也用過14升背包背負夏季周末全套露營裝備(不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