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衛生健康委5月24日通報:2020年5月23日8時至5月24日8時,陝西無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癒出院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
真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然而,病例清零,再加上氣溫升高,口罩還需要戴嗎?戴到什麼時候?酒精囤在家裡安全嗎?使用和儲存酒精時,還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快來看看吧!
1、噴灑濃度大時 遇靜電也危險
不少人認為,酒精只有遇明火才會燃燒,其實不當使用,如在室內密閉的環境中,噴灑濃度達到3%,哪怕是衣服靜電、用電蚊拍或者有人抽菸,也可能引起爆炸。
75%的酒精消毒液閃點大約在22℃,火災危險性屬於甲類,因此在使用75%酒精消毒液進行消毒時,室內禁止噴灑式消毒方式,最好採取用棉片擦拭的方法進行消毒,如果是使用毛巾等布料清潔工具,在使用完後,毛巾應用大量清水清洗後密閉存放,或放通風處晾乾。
在消毒過程中避免灑漏,空氣中濃度不超過3%,以防止火災發生,並保持室內通風。
2、夏天別用酒精清洗空調內部
近日各地氣溫上升,空調的使用提上日程。不過專家提醒:不要用酒精清洗空調內部!
醫用酒精雖然可以消毒殺菌,但同時揮發較快,用酒精清洗空調,揮發的蒸汽和空氣混合,容易形成易燃易爆氣體。
當用於清潔空調內部的時候,因為空調內部空氣流通不暢,這些氣體就會在空調內積攢,通電後,極易被啟動的電流點燃。
3、家用酒精存儲 別超過500毫升
家中如果確實需要酒精消毒時,可購買小瓶裝的酒精,總量不要超過500毫升(約1瓶礦泉水的量),短時間夠用就好,絕對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積醫用酒精。如實在擔心酒精超量存放的安全問題,可分發給需要的鄰裡、親友。
注意酒精容器應首選玻璃或者專用的塑料包裝。放置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必須有可靠的密封,給容器蓋好蓋子。
不要和「84」等消毒液混放,避免靠近灶臺、暖氣等熱源,也要避免夏季陽光直射,溫度不要超過30℃。
4、酒精意外燃燒 不妨這樣撲滅
嚴禁使用水潑或乾燥的毛巾、衣物進行扑打,否則若被酒精引燃,火勢將蔓延擴散,越燒越大。
可使用乾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進行滅火。
如果小面積著火可用溼毛巾、溼衣物覆蓋滅火。
室外還可以使用沙土覆蓋。
現在,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
除酒精外,
口罩戴到什麼時候,
在什麼場合不需要戴,
口罩戴久了會產生很多皮膚問題等
也讓大家處於焦慮中,
那麼到底該如何預防所謂的「口罩臉」,
如何科學戴口罩?
有沒有官方回復?
別急!
小編給大家都整理出來了
為了安全,
口罩已經成了大家出門的必備品,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源源不斷,
比如,
「口罩臉」就成為很多愛美人士的痛處,
臉泛油光、爆痘、皮膚過敏……
但你有沒有想過,
這些皮膚問題真的是因為戴口罩導致的嗎
近日,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臨床醫生
進行了口罩實驗,
實驗結果顯示,
面部皮膚情況變糟糕
和口罩沒啥關係!
對,你沒聽錯,
跟口罩沒!關!系!
「口罩臉」與口罩無關
那又是因為什麼而爆痘呢?
口罩實驗:
逗肌菌落最多,無化妝無菌群
隨著「口罩臉」患者越來越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關楊、鄭錦芬長了心眼打算做個口罩試驗。
為此,她們設置了幾種狀況的口罩實驗組別,分別為無化妝素顏、化妝、痘痘肌、油性皮膚,口罩在這四種皮膚狀況下使用了8個小時。實驗人員從使用過的口罩中取樣後,在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驗:在培養皿中進行細菌培養。
幾天後,結果顯示,各種情況的菌落各有不同,痘痘肌20cfu/皿,也就是20個菌落/皿,化妝情況為7cfu/皿,油性皮膚為1cfu/皿,而正常無化妝素顏下的口罩沒有培養出菌落。
無妝素顏下,
口罩臉並不會找上門。
原來如此!
"口罩臉"
自身習慣也要「背鍋」
這個實驗結果有何提示?
關楊解釋,結合臨床和實驗結果,「口罩臉」並不能只是口罩背鍋,「這鍋起碼自己要背一半。」
皮膚問題如爆痘、泛紅、過敏等,都與皮膚表面菌群狀況息息相關。無化妝素顏的正常皮膚沒有培養出菌落,這意味著只要正常佩戴口罩,其實不會導致皮膚菌群失調,應該不會導致很嚴重的皮膚問題。
但如果化妝後再長期佩戴同一口罩,菌落的產生或會導致各種皮膚問題。此外,痘痘肌的菌落最多,這意味著,痘痘肌本身就有問題,長期悶口罩或會加劇菌落的產生,從而導致痘痘問題更加嚴重。
如果臉部有化妝,她建議應該增加口罩的更換頻率,連續戴口罩時間儘量不超過3小時,不給細菌滋生留機會,並做好面部清潔。
如果是皮膚敏感者或痘痘肌,除了勤換口罩,如果須長時間佩戴口罩時,應每隔2個小時到通風、人流少的地方卸下口罩讓面部透氣。
上面說到人流少的地方卸下口罩讓面部透氣,
儘管全國大部分城市,
包括我們西安已經清零,
但還是會有人說:寶寶害怕!
那麼口罩該怎麼戴?
最新指導建議來了!
國家衛健委5月21日發布適用於,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修訂版)》,提出了現階段口罩防護措施。國家衛健委強調,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引實施。在修訂版指引中,特別提到學校人員如何使用口罩,一起來學習!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局、健康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