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7日)上午,海鹽召開通蘇嘉甬鐵路、滬平鹽鐵路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通蘇嘉甬鐵路相關單位計劃明年全線開工建設,滬平鹽鐵路年內組織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報批。
通蘇嘉甬鐵路:通蘇嘉甬鐵路位於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地區,北起滬蘇通鐵路南通西站,向南經蘇州、嘉興,在海鹽跨杭州灣進入寧波。該鐵路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主骨架之一——沿海鐵路客運通道的組成部分,也是長三角城際鐵路網的骨幹線路,跨海鐵路橋建成後將成為杭州灣大灣區又一標誌性工程。目前項目正在開展可研鑑修完善、土地預審、用海論證、徵地拆遷評估、地質勘探等專項研究。根據可研報告,海鹽在縣城南側設海鹽站。
(通蘇嘉甬鐵路)
滬平鹽鐵路:滬平鹽鐵路是既有金山鐵路的延伸線,項目起自金山衛站,向西經過平湖市至海鹽縣。該鐵路已列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2020年4月2日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成為都市圈通勤交通網專欄中市域(郊)鐵路重點工程,這也是長三角地區第一條跨省市快速市域鐵路,兼顧通勤、旅遊、商務等多種出行需求。海鹽段全長約11.8公裡,設開發區站和海鹽東站。通過開行大站直達車,海鹽可一小時內至上海南站。目前,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初稿,正在組織開展規劃選址、土地預審等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可研報告評審、報批工作。
(滬平鹽鐵路)
通蘇嘉甬鐵路和滬平鹽鐵路建成後,拉近了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與寧波都市圈、杭州都市圈的時空距離,同時為灣區其他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快捷交通支撐。隨著城市間時空距離的拉近,這兩個項目對海鹽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融入上海乃至長三角有何積極意義?
通蘇嘉甬鐵路和滬平鹽鐵路建設,結束海鹽不通鐵路的局面,構建起多層次的接滬通道,對海鹽「全面接軌上海、全方位融入長三角城市群、全領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影響極為深遠。
一是有利於海鹽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海鹽北距上海118 公裡,南離杭州98公裡,雖然地處上海、杭州、寧波三大城市經濟區輻射範圍,但偏離滬杭主通道,區位優勢未能充分發揮。通蘇嘉甬鐵路項目,不僅僅解決了百姓的出行問題,也讓城市連接更加緊密,使海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杭州灣北岸的橋頭堡,有助於推動城市空間的南北向發展,進一步融入長三角城市群。
二是有利於優質資源的共享,為海鹽發展增添動力。通蘇嘉甬鐵路實現了沿海通道在長三角區域的貫通,完善了區域集疏運體系,構築起海鹽快速接軌上海、北連蘇通、南接寧波的高速通道,並通過銜接市域線路加速融入長三角軌道交通網絡體系,進一步推動人才、資金、設備、平臺等各類創新要素在長三角的順暢流動與協同共享,成為海鹽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為海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同時,可以為在建的海鹽濱海國際度假區和規劃建設的南北湖未來城緩解客流壓力。
三是有利於實現海鹽人民期盼的鐵路夢、推進嘉興接軌上海先行區的建設。作為浙江對接上海先行區的嘉興,下轄的五縣(市)中的平湖、海鹽尚未通鐵路。通蘇嘉甬鐵路在海鹽境內設站,實現了家門口乘高鐵,滬平鹽鐵路則為通勤出行提供了便利;兩者形成了高速、通勤多通路進滬格局,有效提升了區域旅客運輸服務水平,滿足海鹽人民日益增長的交通出行需求。
目前進展如何
針對通蘇嘉甬鐵路、滬平鹽鐵路,海鹽前期開展了哪些工作,以及目前的工作進度?
海鹽緊緊抓住兩個戰略機遇期,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全面推進包括鐵路在內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打造「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塊提供有力支撐。
海鹽早在2017年11月就成立了鐵路建設工程前期指揮部開展工作。一是全力配合鐵路設計部門勘察設計。二是積極爭取有利線位方案。三是全面開展前期研究。學習考察周邊鐵路和場站建設情況,積極開展站城規劃、交通組織等相關研究。
今年6月,又專門成立海鹽縣軌道交通建設領導小組及指揮部,進一步統籌推進海鹽通蘇嘉甬、滬平鹽等軌道交通建設。在全力配合鐵路部門做好鐵路前期推進的同時,海鹽正開展通蘇嘉甬高鐵新城設計、滬平鹽選線方案優化等工作,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審批打下紮實基礎。通蘇嘉甬鐵路相關單位計劃明年全線開工建設,滬平鹽鐵路年內組織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報批。
嘉廣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劉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