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的秘密:為什麼優衣庫的價格總讓你感覺很划算?

2020-12-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被稱為「亞洲最會賣衣服」的優衣庫,究竟有怎樣的魔力,讓各位愉快地「剁手」呢?下面為大家逐一揭開優衣庫價格的「秘密」。

經常逛優衣庫的人都知道,優衣庫內所有商品的價格都以9來結尾,比如59、79、99、149、199、249、799元等。因為59元看起來就比60元便宜,199元看起來就比200元便宜。心理學家稱之為「錨定效應」。

所謂「錨定效應」,按照MBA智庫百科的解釋是,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

換句話說,59元錨定「這個東西50多塊錢」,而60元雖然只貴1塊錢,但價格錨點就變成了60多元。

優衣庫對於「錨點」的運用,可謂爐火純青。下面我將分享一些自己觀察到的優衣庫運用「價格錨點」的案例,窺探優衣庫哄你買買買的「小秘密」。

模糊記憶錨點,讓你對原價 「傻傻分不清」

如前文所說,優衣庫內所有商品的價格都以9來結尾,分為59、79、99元等不同的檔位。而優衣庫在降價的時候,也會按照相應檔位下調。

比如說,A款式限時特惠從99元降到79元,與它相類似的B款式保持79元的價格不變,隨後A款式恢復原價格99元。

如果不是細心關注某一款商品某一個款式,消費者根本就記不清A款式到底原價是多少。

在這個場景下,消費者失去了價格錨點,無法準確用記憶中的價格來進行判斷。

增加對比錨點,給你 「划算的」 剁手體驗

某一天,我打算在優衣庫裡買一件內衣,並將在以下兩個款式中做出選擇:內衣A擺上醒目的紅色優惠價格牌,標價兩件79元;內衣B則使用白色的原價價格牌,標價一件59元。

於是,在商品品質沒有太大差別的情況下,我很快決定購買內衣A,顯然內衣A更加「划算」。

然而,當我細心觀察內衣上的吊牌就會發現,內衣A一件原價40元,如果購買兩件需要80元,而促銷價兩件79元實際上只便宜了1塊錢。只是在內衣B的對比下,我誤以為內衣A促銷真的挺優惠,然後心甘情願地買了兩件。

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對於商品價值是沒有明確認知的,很容易受到「價格錨點」的影響。只要對比下來覺得「划算」,消費者就很容易產生購買衝動。

人們習慣依靠「對比錨點」來作出判斷,心理行為學家早就印證了這一點。

美國行為科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做過一項實驗,實驗者向不同受試者分別提出以下問題:(1)愛因斯坦第一次訪問美國,是在1939年之前還是之後?具體是哪一年?(2)愛因斯坦第一次訪問美國,是在1905年之前還是之後?具體是哪一年?正確答案是1921年。然而,看到第一個問題的學生,給出的年份晚於看到後一個問題的學生。

類似的一個實驗是,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Timothy Wilson)的團隊,曾經詢問受試者:(1)舊金山的平均氣溫是高於還是低於290℃?請估計舊金山的平均溫度是多少?(2)披頭四樂隊發行過多少張打入排行榜前10名的唱片?是多於還是低於100,025張?請你估計披頭四樂隊到底發行了多少張排行榜前10名的唱片。測試發現,受試者對這些高得離譜的高位錨點同樣先入為主,給出的估計值比看到低位錨點的人要高得多。

大部分錨定效應也正是這樣形成的:即使不會有人猜舊金山的氣溫接近290℃(因為常識告訴我們——它應該是個兩位數,介乎常溫和零點之間),但這個高得離譜的數據,會啟動受試者去思考偏高的溫度,於是受試者從腦海中提取出的溫度樣本就產生了向上的偏差。

巧用折中效應,助你快速選定 「心儀款」

類似的商品,優衣庫通常會提供3個或更多的價位選擇。以優衣庫HEATTECH系列保暖內衣為例,普通款99元,EXTRA款199元,ULTRA款249元,三者款式類似,卻覆蓋了三個價格檔位。199元一件保暖內衣,單這麼看上去會有點貴,可是在249元的對比下,就不顯得貴了。

中國消費者喜歡「折中」,會認為選擇中間價格是一種比較安全的做法,至少它質量不是最差的,價格也不是最貴的。可以說,99元和249元兩件商品更像是「錨點」,幫助你痛快地做出購買199元商品的決定。

制定更高錨點,提高你的消費金額

在基本定價的基礎上,優衣庫還會運用「滿減」等促銷策略,刺激消費者加購更多商品。比如:優衣庫在冬季開展HEATTECH保暖系列優惠活動——門店單筆消費滿399元含HEATTECH商品,即可使用30元溫暖券一張。

優衣庫HEATTECH系列商品定價大多為99元、149元、199元、249元,即單品定價a=50k-1(k=2,3,4,5)。在這種定價策略下,消費者的購買總價也會落在50的倍數附近,即購買總價s=50k-n(n為購買件數)。

很多消費者至少購買一套保暖內衣,也就是2件商品以上,比如:

購買2件199元的商品,共398元;購買1件99元商品+1件249元商品,共348元;購買2件99元商品,1件199元商品,共397元;以此類推。

優衣庫將滿減優惠的基本線設置在了399元(接近400元),讓消費者下意識地多購買一件商品以達到優惠標準。同時,對於消費總額靠近400元而又不想多買一件商品的消費者,優衣庫也在收銀臺準備好了湊單專用的19元襪子。

總之,優衣庫用「滿減」促銷優惠,給你制定更高的消費錨點,既讓你擁有「佔便宜」的滿足感,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你的消費金額。

「價格錨點」的巧妙利用,也許只是優衣庫價格「秘密」裡的其中之一。

其實,性價比是不是真的高,消費者也不知道如何衡量。畢竟,我們都不是真的為商品的成本付費,而是為商品的價值感而付費。

設置價格錨點的邏輯,就是讓消費者有一個可對比的價格感知,讓他感覺「很划算」,促成買買買的交易,這就已經是一把很好用的商業利器了。

本文由 @Vinky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秋冬優衣庫買什麼最划算?
    划算,並不是一定是便宜,而是性價比高、利用率高。今天小編要把購買優衣庫單品的心得給大家推薦一下,喜歡優衣庫的一定要看完。入秋了大家沒事的時候多多留意,在某貓某寶做活動的時候入手,價格就會比較合適啦。乍一看是風衣,其實是長款襯衫,這種長款襯衫性價比最高的地方就是可以一衣多穿,搭配優衣庫79元的內搭,兩百元不到收穫超美初秋通勤搭配。
  • 如何把優衣庫的服裝穿出年薪百萬的感覺?
    大牌聯名款 與傳統的基本款不同,設計上結合了大牌的設計和優衣庫的實穿性,而且價格也不會太高,簡直不能更划算。比如今年Uniqlo x J. W. Anderson秋冬系列。
  • 用優衣庫的價格買愛馬仕!!!
    UNIQLO(優衣庫)與前愛馬仕創意總監克里斯多福·勒梅爾個人品牌Lemaire聯合推出的男女裝系列
  • 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
    專賣秋衣秋褲的優衣庫,什麼時候這麼火了?印象裡,曾經的快時尚巨頭明明是Zara啊!撤店、倒閉、虧損15億……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了?今天硬核看板6分鐘,帶你深扒Zara、優衣庫的時尚秘密!中國馳名霸總顧裡女士曾說過:只要你按時到達目的地,很少有人在乎你開的是奔馳還是拖拉機。對於消費者來說,質量差代表成本低,廉價就是親民,至於抄襲……走遠點看,誰知道你穿的是香奈兒、FENDI還是......ZARA?說實話,我最羨慕的就是ZARA的設計師。日常工作就是公款旅遊,參加全球各大時尚活動,看見不錯的設計就立馬復刻成平替版本。
  • 優衣庫又作妖了?商品價格暗暗上漲為應對業績下滑
    及時的整改又讓優衣庫的形象重新建立在消費者面前,它們的產品銷量開始變得更好。柳井正優衣庫之前的漲價風波才過去幾年,現在又開始重新燃起了漲價的苗頭,可能它們忘了之前迅銷集團CEO柳井正說過的話「採取價格上調策略是錯誤的」。當然,從目前來看,優衣庫的漲價趨勢並不是十分明顯,大有「溫水煮青蛙」的感覺。
  • 優衣庫要爭奪小鎮青年,但逼格和價格都沒有
    「和優衣庫同等價位裡,難有更划算的選擇了。號碼對中國人的身材很友好,換季常能撿漏到非常便宜的貨。HM只便宜,面料不行;ZARA雖然有設計感但歐美碼略偏了點,質量也越來越堪憂。」王芸工作五年,對穿著已經有了選擇。   優衣庫的火熱似曾相識。
  • GU:同樣是日系風,價格卻比優衣庫便宜一半?!
    其實這個牌子不少愛好日系風格的朋友都曉得,是的,GU就是日本Uniqlo旗下的一個品牌,而且產品價格遠低於優衣庫首先價格,就佔了很大優勢——可能一條放在優衣庫要賣249元的褲子,放在GU大概就只賣149元,而在優衣庫要149元的,GU就差不多79元的樣子。
  • 優衣庫UNIQLO怎樣買划算?
    現如今商場裡隨便一件秋裝動輒4位數,一件雪紡衫也有膽賣600呢,再加上我懶癌晚期基本不主動逛街,於是衣櫥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優衣庫」...都是生活所逼。標價頻變化,貴賤轉眼間有很多人覺得優衣庫並不便宜,而我說優衣庫基本算是屌絲價,這是為什麼呢?就因為其上躥下跳的價格。
  • 優衣庫變貴,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買單?
    那麼,為什麼依然有人誠實地掏出錢包呢?一方面是,優衣庫依然是相同品質要求下比較理想的選擇,這需要設計能力、供應鏈反應能力的共同支持;另一方面則是,優衣庫的忠實用戶也有著升級的需求,在「服適人生」的理念下,優衣庫需要通過非常態的產品線來拓展品牌的寬度。冷淡的中國市場?「本來嚴正以待搶優衣庫+J系列的,結果居然輕鬆搶到!」
  • 1優衣庫+J聯名系列來了,1/10價格買超級大牌,感覺搶不到
    我等這個優衣庫這個+J系列整整兩個月!千呼萬喚,昨天官網終於出預覽,匆匆瀏覽了一遍,大阪醬只想說:「+J,不!愧!是!你!」優衣庫和設計師Jil Sander合作的+J系列今年要回歸,我身邊的時髦精姐妹全都雙眼發光,一副恨不得把錢包交出去的樣子。
  • 優衣庫T恤為什麼遭哄搶?優衣庫kaws聯名為什麼這麼火?
    6月3日優衣庫聯手美國街頭藝術家Kaws推出了聯名款的Kaws優衣庫T恤,在上架之後就遭到了不少人的搶購,線上線下幾乎所有聯名產品都被一掃而空,那麼為什麼這款Kaws聯名T恤這麼火呢,我們來一起看下具體的原因。
  • 定價決策分析:超市商品價格標籤上的秘密
    雖然59.99美元與60美元只差1美分,但給人的感覺卻是這件商品只要50多美元,消費者幾乎不會意識到自己付出的其實是60美元。對於這種現象的理論解釋有很多,比如消費者會認為這種價格是商家經過精確計算得出的,購買不會吃虧,從而產生信任感。或者,價格雖離整數僅相差幾分或幾角錢,但給人一種低一位數的感覺,符合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願望。
  • 除了優衣庫你還知道哪些日系服裝品牌?
    如今10年過去王大仁從具有潛力的設計師成為了超級大咖卻仍舊願意選擇優衣庫合作只因為他認為:「我認為優衣庫和其他只懂得「抄襲」的競爭對手不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買過MUJI的衣服,每次路過服飾專區都會感覺很舒服。這樣的色調和MUJI的極簡衣物都能讓人感覺很放鬆。
  • 一款衣服賣出1.2億件,優衣庫利潤增長1500倍的秘密是什麼?
    一款衣服賣出1.2億件,優衣庫利潤增長1500倍的秘密是什麼?可以說,優衣庫真是個神奇的存在。但你不得不承認,人家優衣庫確實很會玩,靠這些爆款IP都賣了多少次銷售高潮了。在大家都在感慨實體店受線上衝擊,人流量少的時候,為什麼優衣庫賣個IP就能人流擁擠,門前排隊,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 只知道優衣庫你就OUT啦
    你沒有聽說過GU?其實,GU在國內大城市並不罕見(一般都和優衣庫門店在一起),它是日本優衣庫旗下的一個品牌,其產品的價格比優衣庫便宜一些。對,你沒有聽錯,GU的價格比以價格親民著稱的優衣庫更加划算!(左一外套)參考價格:145RMB(中 外套)參考價格:105RMB(右一外套)參考價格:290RMB從校園感到通勤成熟風,WEGO都能很好地滿足你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現在WEGO的官網上有很多商品都在打折,如果你覺得最近剁手很困難的話,不如去看看有沒有什麼便宜好貨可以「撿」。
  • 【優衣庫門店裡的「秘密」】
    除去供應鏈反應快速、商品價廉物美等核心因素之外,最直觀的原因可能還是要回歸第一線店鋪——從進門時店員熱情的問候,到櫥窗內塑料模特的展示方式和貨架上衣物的摺疊、掛放展示,再到店內潛移默化的燈光和音樂,每一項都讓人覺得恰到好處,以這種最直接的方式激發起消費者的購物熱情。  精確的背後,是優衣庫經年累月的大量測算和反覆的實踐與改進。
  • 一件優衣庫的價格就可以買到的「天價」藝術品究竟是什麼來頭
    無論是 2D、3D 還是 4D,在不同層次的空間上,他總能夠做出充滿視覺衝擊力的藝術創作。這位作為當今極富盛名與商業價值的藝術家,Daniel Arsham 在此前與不少國際品牌進行過聯名動作:然而這些聯名帶來的單品,即使是一件T恤,價格少輒上千,多輒上萬,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依舊太過高冷。
  • 優衣庫,你買對了嗎?
    2020是她和優衣庫合作的第12季聯名系列了,她讓優衣庫真正擺脫了日系性冷淡的標籤。1月3號已經在官網和門店發售,這個聯名系列真正的手慢無,想想和你搶單的可是各種明星、博主、搭配師啊,大牌設計師的好,就在於款式,西裝外套百搭實穿,值得買。
  • 優衣庫、HM、ZARA打折攻略,幫你省一個億
    沒關係,下面的打折小攻略,雖然你家裡沒礦,但是教你精通幾個快時尚品牌的打折套路,別人花999,我們只要9塊9!優衣庫:大多是基礎款,價格相對其他兩家較低,質量在這三個品牌中算是最不用擔心的(設計師合作款質量最好,也有一些100%羊毛的針織衫或者大衣,羊毛是羊毛,其實非常薄...),但是想穿出時尚感,非常考驗搭配。zara:價格在三家裡面是最貴的,款式潮一些,據說都是請設計師看展,回來就改...所以貴一點,潮一點,質量呢emmmmm見仁見智。
  • 優衣庫、森馬、HM和Mjstyle的衣服哪家強?從不同角度分析4大品牌
    根據我對這幾個品牌的了解,優衣庫的大部分產品基本都有固定的大型合作工廠,就像位於我們安慶的大型服裝工廠安徽申洲服飾,常年給優衣庫生產加工,包括他們產品的很多面料和輔料都是自設的合作工廠完成的,在品質控制方面相比那些外發加工的要嚴格很多,所以整體上優衣庫的產品質量應該算是不錯的。至於他家的東西為什麼還那麼便宜,最主要我認為就是因為靠量取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