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鎮一把手訪談|越秀區建設街黨工委書記李嘉斌:「建設」廣州中央...

2020-12-21 廣州日報

建設新村歷史記憶牆 建設大馬路,建設新村……一連串以建設為符號的地名貫穿在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轄區,這個見證著新中國發展的地方,人文、創業氣氛濃厚。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黨工委書記李嘉斌說,黨建引領,塑造「建設」新品牌,讓建設街成為廣州中央商務區孵化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跨越時空,融合「鄉愁」,打好「建設」品牌

「建設街的居民對於建設這個名稱認同感非常強」,李嘉斌說,建設街得名建設新村,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廣州市第一個工人新村。時光經過大半個世紀,作為環市東中央商務區一部分的建設街,形成摩天大樓與低矮民居相互交錯的街區風景。至今,許多建築工人、跟建築有關的企業「藍領」仍舊活躍在建設街範圍內,他們與來此居住的環市東國際中央商務區的「白領」及來華經商貿易的外籍人士,構成建設街的社區。

李嘉斌認為,「建設」兩個字,就是建設街居民的「鄉愁」,也是吸引「白領」及來華經商貿易的外籍人士的品牌。街道要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增添新動力、開創新局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要融合「鄉愁」,用好、打好「建設」品牌。

一、共建:「建設」三個平臺:

1、建設轄區共建平臺

近年來,建設街黨工委以「大黨工委」為核心,積極推進區域化黨建,率先建立「黨建+聯盟共建」,廣泛攜手駐街機團單位黨組織開展各類特色「先鋒惠民服務活動」,在基層治理、民生服務、志願活動等方面創新打造了一批接地氣、有溫度的「紅色」項目,推進歷史街道煥發「紅色」活力。目前此聯盟已吸納包括廣東省公安廳機關黨辦、廣大附中、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等40多家機團單位和企事業單位,廣州陽光社會工作事務中心、大馬路社區鄰裡緣互助協會等7家社會組織,以及湯寶燕、倪春榮等80多位社區居民骨幹作為共建成員。

建設街正積極盤活轄內豐富的資源為大馬路社區打造為黨建引領小區治理試點賦能,邀請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先後為大馬路社區微改造、創建容貌示範小區出謀獻策;先後與環市路小學、三民律師事務所籤訂黨建共建協議書,深入開展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為主題的公益宣傳、公益服務等實踐活動,密切黨群關係。

榕樹頭文化節 2、搭建居民協商議事平臺

建設街正完善廣泛參與、信息共享、民主協商社區治理模式,逐步解決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難、停車位不足、舊樓加裝電梯、垃圾分類等民生問題。比如,粵海大廈樓宇黨委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針對擁翠小區物業管理長期缺乏的問題,與社區達成共建結對協議,資助擁翠小區加裝防盜門系統,獲得了社區居民的點讚。

3、搭建「越秀先鋒」移動平臺。

建設街依託集指揮調度、督促協調、評價考核功能於一體的「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完成日常巡查的事件處置。如社區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轄內亂張貼、電線下垂、樹木倒伏、地磚破損等問題後,即通過「越秀先鋒」平臺,將問題事件第一時間登記並報送到政務微信工作群,十分鐘內相關科室即在群內響應並處置,處理記錄自動推送到網格化系統和越秀區「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調度平臺進行管理,有效實現「接訴即辦」。

疫情期間,街道利用「越秀先鋒」平臺,迅速集結派出所、市場監管所等部門,對高風險重點場所開展巡查督導,成功勸導外籍人員減少聚會、佩戴口罩等,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街共在該平臺登記處理各類民生服務事件1509件,有效助力社區網格化精細治理。

二、共治:探索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樣本

建設街將不斷提升街區共治能力。加強公共安全防控體系和機制建設,充分盤活轄內大型機團單位的力量,做大做強「榕樹頭街坊」群防群治隊伍。完善廣泛參與、信息共享、民主協商社區治理模式,構建「線上越秀人家+線下社區議事廳」二合一議事體系。探索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樣本,逐步解決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難、停車位不足、舊樓加裝電梯、垃圾分類等民生問題,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針對街內人口密度大,老舊樓宇多且大部分無小區物業管理,社區公共問題較多且居民參與熱情較大的情況,建設街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推進基層社區治理創新,與越秀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廣州市中智軟體開發有限公司等部門聯合開發了全市首個網際網路社區議事平臺——同心家園微信小程序,打造黨建引領網際網路+社區議事協商新模式,為居民群眾提供線上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新途徑。以樓道黨員、支部書記、社區黨委書記為各層次召集人,實行「一事一議、分層議事」,落實「樓道事樓道議、網格事網格議、社區事社區議」。通過街黨工委指導、社區黨委統籌、黨員骨幹模範帶頭、居民群眾共同參與的方式,有效配置各種資源,消除、疏導、解決民生工作中的「痛點」「堵點」「難點」,進一步暢通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2019年4月該平臺小程序運行以來,至今已順利解決社區治安、電梯加裝、噪聲擾民等多個民生問題,為推進黨建引領基層社區治理提供創新動力,並榮獲2018年度廣州市城市治理榜廣州街坊點讚榜優質公共服務案例。

轄區快遞小哥積極參加社區活動 三、共享:「黨建+文化提升」

街道不斷推動成果共享落地,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助力扶貧攻堅工作的濃厚氛圍,廣泛攜手駐街機團單位及社會力量訪貧問苦,以榕樹頭「微心願」平臺為依託,打造「公益+社工」街坊心願臺特色系列慈善活動,擴大居民群眾受惠面。縱深推進新時代越秀黨建先鋒行動,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打造「平安紅」「書香韻」「活力彩」「鄰裡緣」「義起來」「愛成長」六大志願服務項目。不斷豐富轄內居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力構建「黨建+文化提升」模式,利用科技支撐整合環市東商圈豐厚資源「為我所用」。

同時,街道整合區域優勢,打造「榕樹頭廣場文化圈」。利用榕樹頭文化廣場的地緣和人緣優勢,依託榕樹頭文化藝術中心,街道積極培育團隊,定期組織開展歌詠、曲藝、舞蹈、小品、棋藝、講古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社區文化活動,不斷增強社區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親和力,逐步打造出一個以廣場為中心,帶動周邊社區,面向轄區廣大居民百姓的「榕樹頭廣場文化圈」。目前,廣場已形成天天有活動、周周有安排的良好氛圍,有效地促進了鄰裡和諧,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滿足感。近年來,圍繞這根主線,大力整合資源,先後開展了三屆榕樹頭文化藝術節、三屆社區大型運動會、兩屆地區暑期夏令營、兩屆校園廟會以及各類體育友誼賽、各類書畫攝影非遺作品展覽、各個重大節日慶祝活動等,參與群眾過萬人。

未來:騰籠換鳥,打造「建設」產業全鏈條

李嘉斌說,街道是環市東中央商務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騰籠換鳥,打造「建設」產業全鏈條 ,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支持傳統商貿業電商化、數位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配合推動發展直播經濟,打造廣州直播電商示範試點。立足轄內建築設計行業規模優勢,吸附更多優質企業打造配套產業鏈。巧借環市路科創走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新發展格局。

同時,街道將用繡花功夫不斷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結合南洋電器廠及周邊地塊連片改造工作,充分挖掘轄內機團資源,對重要道路沿線業態進行整體策劃,積極引入一批高端優質業態進駐,高標準打造大灣區科技、金融、智能製造地標建築群。攜手「社區設計師」,推動黃華路外立面整飾工程,鞏固提升大馬路容貌示範社區品質,集中打造一批示範區街。

越秀區建設街道簡介

【基本情況】

1. 方位面積:建設街道(簡稱建設街)位于越秀區中部,東起建設六馬路,西至小北路的東濠湧邊,南抵東風東路,北達南坑東廣深鐵路,面積0.91平方公裡,是廣州市面積最狹小、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道之一。

2. 居民情況:設有六馬路、中馬路、二馬路、大馬路、黃華南、黃華塘、黃華北、舊北園、麓湖路9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69133人,常住人口49742人,流動人口8818人。

【歷史文化】

街道歷史:建設新村是建國後廣州市第一個工人新村。1951年,廣州市人民政府為改善工人居住條件,成立「廣州市工人福利事業建設委員會」,負責規劃籌建工人宿舍。由廣州市建設局具體負責,在黃華鄉東的孖魚崗一帶徵用13.3萬平方米的荒丘和菜地,於1953年建成60幢平房(家屬宿舍)和四幢二層樓房(單身宿舍),安排了4700多名工人和他們家屬居住,因建設局在此建宿舍,故命名為建設新村。擁有廣東造幣廠舊址、抗日戰爭文物《血淚灑黃華碑》等歷史遺蹟,1993年8月,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轄內有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和廣州市第十七中學,環市路小學、建設大馬路小學和建設六馬路小學以及廣東省育才幼兒園一院、廣州市第一幼兒園等6所幼兒園。有廣東省委黨校、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應急管理局、廣東省廣業紡織物流產業有限公司、廣東省廣業嶺南燃氣有限公司、廣東物資集團公司、廣州市市政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建築股份公司第一建築工程分公司、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院、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廣州珠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等機團單位,以及市政中環大廈、中環廣場、好世界廣場、宜安廣場、亞洲國際大廈、粵海集團大廈等高級寫字樓宇。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衛康、王燕 通訊員劉亞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

相關焦點

  • 解碼高質量發展的街鎮力量
    站在新起點上,廣州各街鎮有何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街鎮力量在哪裡?今日,廣州日報「百名街鎮『一把手』訪談」系列報導正式啟動。百名街鎮「一把手」將陸續登場亮相,暢談如何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創造新的輝煌。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肖桂來、耿旭靜、董業衡、何瑞琪、繆璟)街鎮,作為最基層的行政機構,處於城市管理服務的第一線,是抓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 街鎮一把手訪談|從化區街口街黨工委書記溫曉敏:打造現代化國際化...
    用繡花針功夫推動城市更新,用黨建引領以及大數據技術創新城市治理方式,打造全新綜合性商圈、加快發展數字農業推動經濟發展……日前,從化區街口街黨工委書記溫曉敏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街口街將緊緊圍繞從化區「一核兩翼三帶」的總體空間布局,堅持以特色小鎮、城市更新、社會治理為抓手,推進中心城區擴容提質,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此外堅持發展商貿服務業,打造南部、西部兩個全新商圈,發展數字經濟,實現老城區新活力
  • 街鎮一把手訪談|花都區新華街黨工委書記楊心妹:助力空鐵融合示範...
    空鐵融合示範區是廣州北部發展引擎的主要抓手,在示範區的建設規劃中提到,要推進白雲機場-廣州北站空鐵一體化樞紐及空鐵聯運體系建設,強化機場之間聯絡通道。坐擁廣州北站和花都站的花都區新華街,自然成為空鐵融合示範區建設的先鋒隊伍。
  • 鎮街一把手訪談 | 黃埔區南崗街黨工委書記代新祥:南崗城市更新...
    沿著這條高速,由北至南進入廣州的第一站,就是黃埔區南崗街。 身處廣州「東大門」,南崗街不但地理位置重要,其轄區面積和常住人口總量也在黃埔區各街道中排名靠前,還擁有黃埔區最大的已批舊改項目,它的發展形勢在區內佔有重要分量。 「三年之後,一座新城將崛起在廣州的東部!」日前,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南崗街黨工委書記代新祥信心滿滿。
  • 「福田區街道「一把手」訪談」華強北街道:建設高質量中國電子第一街
    最近,福田區陸續推出各街道、各部門「一把手」訪談活動,展望福田未來發展。作為聞名中外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自帶流量的網紅街區。近年來,經過步行街改造,產業、空間、業態不斷轉型升級,環境綜合治理,商圈文化建設,如今走進華強北,科技時尚、活力動感的國際街區新氣息撲面而來。
  • 街鎮一把手採訪|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打造產業興旺、宜居宜業...
    西倚流溪河,與從化老城區街隔水相望,105國道貫穿全境,中部連接省道355線和256線,優越的區位奠定了江埔街承擔從化主城區拓展的基礎。「江埔街將打造成為產業興旺、文化繁榮、環境美麗、智慧時尚、宜居宜業的城市功能拓展區」,近日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江埔街黨工委書記駱志雄如是說。
  • 街鎮一把手訪談 | 番禺區小谷圍街黨工委書記黃浩霖:全力將大學城...
    與廣州很多街道不同,番禺區小谷圍街包含了一座幾乎完全新建設的大學城——廣州大學城。2003年1月,廣州大學城啟動建設,僅用了19個月的時間,一座堪稱「全國一流」的現代化大學城就崛起於珠江邊美麗的番禺小谷圍島上。2004年9月,大學城迎來首批近4萬名學生,當月小谷圍街道辦事處也掛牌成立。
  • 黃花崗街黨工委到高崗新聯村 開展扶貧調研慰問活動
    南方日報訊 (記者/程浩 通訊員/劉穗兵)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持續改善和提升貧困戶生活品質,6月28日,在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崗街黨工委書記餘昭輝的帶領下,街機關第一支部、機關第二支部,以及廣東錢江同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東艾博電力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春濤國際建築有限公司、廣州市紫晶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九佛街黨工委書記姚錦全:「一心兩廊·九星薈萃」,打造黃埔產業...
    九佛街黨工委書記姚錦全表示,以打造黃埔「產業第一街」為目標,九佛街將通過舊改完成村落的千年跨越,騰挪發展空間全力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呈現「一心兩廊·九星薈萃」的新局面,為黃埔區乃至廣州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
  • 廣州越秀區身份證照相館大全
    廣州市解放南路155號8319230150東山區珠光街攝影服務部德政南110號德政南小區B1一3幢首層8388165451東山區華凱照相館八旗二馬路8號首層8382692052東山區美影攝影衝印廣州環市路326號綜合樓首層東北角商鋪
  • 新城區參加呼和浩特市法治政府建設會
    12月21日晚,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市長、和林格爾新區黨工委書記張佰成主持召開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會議,總結呼和浩特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張佰成指出,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考量標準,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自治區的決策部署上來,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和全區法治政府建設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堅決完成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
  • 狠抓黨的作風建設,一起聽聽書記怎麼說!
    狠抓黨的作風建設,一起聽聽書記怎麼說!近年來,路南區委堅持「黨要管黨」,始終把全面從嚴治黨放在工作首位,堅定不移推進作風建設,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近日,唐山勞動日報記者圍繞作風建設,專題採訪了路南區委書記孫輝福。
  • 【「兩委」換屆】書記談換屆丨西關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曉毅:紮實開展...
    【「兩委」換屆】書記談換屆丨西關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曉毅:紮實開展換屆,優化基層結構 2020-12-0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昌周周講中南路街專場:加強社區治理創新,夯實社會建設基礎
    武昌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中南路街第一書記甘世斌,武昌區政協副主席、中南路街第一書記陳鵬南,武昌區民政委黨委書記、主任張金秀,區委宣傳部四級調研員朱大賢等出席活動,活動由中南路街黨工委書記陳烈主持。中南路街班子成員,中南路街辦事處機關幹部,24個社區書記、副書記,梅苑社區下沉黨員代表等近百人參加了此次學習活動。
  • 廣州越秀區北京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揭牌上線
    6月28日下午,「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街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揭牌暨服務商籤約儀式在北京街長者綜合服務中心隆重舉行,這是羊城家政在北京街邁出的第一步,也是廣州越秀首家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  人民有需求,我們有回應  北京街以群眾需求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響應羊城家政的工作部署,把「羊城家政」基層服務站試點工作作為重要重要抓手,全力推動,統籌整合轄內社區家政、養老、醫療等服務資源,促進家政+養老融合發展,搭建街道和社區的供需對接平臺,連結社會資源,撬動社會力量,委託第三方建設和運營,引入家政服務機構,加強家政人才培訓
  • 三堂街鎮召開2017年經濟工作會議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張曉出席指導會議會議,會議由鎮黨委副書記朱果輝主持,鎮機關全體幹部、鎮直部門負責人,各村(社區)全體幹部,縣、鎮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等共計220人參加會議。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孫準成作經濟工作報告,回顧並總結了2016年的經濟工作、安排部署了2017年經濟工作;鎮人大主席羅紅衛宣讀《中共三堂街鎮委員會、三堂街鎮人民政府關於對2016年度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的通報》;黨委書記唐勝從全局的高度,客觀分析了當前三堂街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三堂街鎮今後發展的思路和目標。
  • 將「中國電子第一街」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華強北打造全球標誌性商圈
    華強北作為聞名中外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自帶流量的網紅街區。華強北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曉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華強北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電子產業和創新創造優勢,積極融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環中心公園活力城區建設,聚焦商圈發展、基層治理、民生服務,建設高質量中國電子第一街,努力把華強北打造成全球知名標誌性商圈。
  • 一把手訪談 | 從化區委書記莊悅群:強化綠色擔當,推動綠色轉型
    近日,從化區委書記莊悅群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化區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未來,從化將繼續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自覺在「雙區建設、雙城聯動」中強化綠色擔當,讓綠色成為從化發展的底色,確保「十四五」起好步、開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