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骨科精準醫療,「華鈦三維」開發3D列印軟硬體產品

2021-01-10 36kr

3D列印技術自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走過了一條漫長的發展之路。近年來,國內外3D列印技術蓬勃發展,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工程和工業製造等多個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

由於健康和醫療行業勢頭良好,3D列印技術在此領域的潛在發展空間也比較可觀。其中3D列印技術在骨科行業的需求比較明顯,並呈快速增長趨勢。3D列印市場分析公司SmarTech Publishing在年中發布了關於骨科3D列印市場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此市場的全球規模已達近5億美元,預期在2019年會達到10億美元。

廣州華鈦三維材料製造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注於將3D列印技術應用於骨科治療領域的公司。華鈦三維CEO朱獻文告訴36氪,3D列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實際應用包括設計和製作手術前預案模型、骨科手術導板,以及金屬3D列印植入物。華鈦三維現階段主要的業務是設計和製作手術前預案模型和骨科手術導板,金屬3D列印植入物業務依然處於開發和驗證階段。

傳統的骨科手術主要依靠患者創傷部位的X光和CT影像作為手術依據,但由於二維圖片的局限性,很多時候醫生需要發揮空間想像力,對病患的病情進行分析,並給出手術治療方案。朱獻文告訴36氪,使用3D列印技術可以按照1:1的比例「列印」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受傷部位模型,從而更直觀的了解患者病變部位的三維立體結構。除了可以幫助制定詳細的手術預案外,還可以利用模型進行手術前的模擬復位、固定,提高手術的精準率,降低手術風險。

手術導板的設計和製作同理,手術方案設計是結果,導板則是達到這種結果的方式。在手術設計的同時,可以在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完成導板的設計,並生成文件用於3D列印加工。

朱獻文表示,雖然使用3D列印技術製作手術前預案模型和手術導板已相對成熟,但現有的操作模式大多是醫生將CT影像傳輸給專門的建模公司,整個周期比較長。華鈦三維則希望開發一個專門面向醫療領域的3D列印設計軟體,醫生可以自行將CT影像和核磁共振圖(MRI)等上傳到此軟體,軟體對圖像進行分析並自動生成模型和導板的方案。朱獻文告訴36氪,自動建模的難度較大,因為需要將拍出來的骨頭自動還原成精確的圖形。華鈦三維已完成了軟體功能模塊的開發,不久之後即將上線,並正在申報專利。未來,華鈦三維希望可以將各個醫院的數據打通(不暴露病人隱私情況下),建成一個雲服務設計平臺,通過獲取中國人的骨科大數據,製造生產適合中國人的骨科結構件。

華鈦三維現階段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低成本在醫院範圍內快速推廣。一方面,華鈦三維會和廣東醫師學會的骨科部門進行合作,定期對醫生進行培訓,讓他們了解最新的3D技術進展。另外在朱獻文看來,使用自動生成軟體以及3D列印的模型和導板,可以降低年輕醫生的實操門檻。

華鈦三維有多種盈利途徑,分別是面向醫院和病人收費。面向醫院的收費模式包括和醫院進行科研合作獲取科研經費,以及為醫院提供類似3D列印室建設的增值服務等。未來其面向醫生的Saas產品上線後,也會有一些收費功能模塊。面向病人的盈利途徑主要是模型和導板的銷售,一個模型根據其使用的原材料不同(最經濟的材料是PLA材料,比較貴的原材料是光敏樹脂),價格在3000-6000元不等。

華鈦三維已獲得南粵基金的天使輪投資,資金主要用於項目啟動、產品定型和研發。公司現在正在尋求2000萬元的Pre-A輪融資,主要用於膝關節和髖關節領域共10個左右產品線的驗證。

團隊方面,華鈦三維CEO朱獻文,畢業於中南大學有色金屬材料專業,倫敦帝國理工學院MBA,曾任廣東樂美文具有限公司(真彩文具)總經理,2012廣東十大傑出職業經理人,2014年中國MBA十大精英人物。聯合創始人吳鑫華,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和英國材料學會院士,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教授,莫納什增材製造中心主任。獲英國伯明罕大學材料博士學位。早年就讀於中南大學材料系和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碩士,從師於師昌緒院士、柯偉院士和李有柯教授。

相關焦點

  • 獨家:北醫三院骨科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解決又一世界性難題丨奇點猛科技
    隨後Hull申請了專利保護(4),並於1986年參與創辦了著名3D列印公司3D Systems,1988年第一個商業化的3D列印產品面市。由於Hull對3D列印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因此被稱為「3D列印之父」。2014年,Hull因這項偉大的發明進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發明家名人堂。
  • 3D列印在皮膚移植、骨科植入、製藥等領域有哪些突破?
    本文將簡單盤點近兩年3D列印技術在醫療各領域的突破和應用案例。2017年11月24日,全球首例個體化3D列印鉭金屬墊塊修復巨大骨缺損膝關節翻修手術在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關節外科完成。接受手術的是一位由於長期嚴重關節炎導致左膝關節缺損嚴重的84歲高齡老人,專家利用三維重建系統建立了患者的骨骼模型,並根據骨缺損狀態3D列印重建出了骨骼模型,定製出了修補關節嚴重骨缺損的3D列印金屬鉭墊塊。
  • 3D列印+精準醫療,引領行業升級新潮流
    在深度方面,由3D列印沒有生命的醫療器械向列印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組織、器官的方向快速發展。2020年7月1日,我國第二批3D列印醫療器械標準也正式實施,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逐步建立,這也為3D列印技術醫療器械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政策性支撐。今年9月13日,總投資2億元的3D列印精準醫療(湘潭)研究院落戶湘潭高新區。
  • 3D列印技術助力複雜骨盆骨折治療
    創傷骨科主任肖紅強介紹,「3D列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應用,使複雜的骨折手術變得相對容易,明顯縮短手術時間,作為一項前沿技術,符合精準醫療及個體化治療原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3D列印將精準醫療推向新高度隨著20世紀70年代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核磁共振(MRI)等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及核磁共振(MRI)已廣泛應用於疾病的診斷,然而,這些醫療儀器絕大部分只能提供人體內部的二維斷層圖象,醫生只能憑藉經驗由多幅二維圖象去估計病灶的大小和形狀,想像病灶與周圍組織的三維幾何關係,給診斷與治療帶來了困難
  • 聚合物如何加速3D列印在醫療器械領域運用
    由於許多骨科手術都是擇期手術,因此這種響應可能會對骨科手術界及其供應商產生深遠影響。3D列印技術因其強大的個性化定製、快速和相對低成本的特性,正在快速拓展在醫療器械領域中的應用。我國也於今年1月正式施行了《定製式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規定》,法規建設正逐步完善。想了解3D列印醫療器械審評有何要點嗎?
  • 骨科醫療器械領域,技術創新的那些事兒
    那麼未來骨科領域的顛覆性創新又會出現在哪些技術或產品上呢?2003年,Sofamor Danek 取得遺傳學研究所的支持,獲得了rhBMP 2 的使用許可,並成功開發了INFUSE,用於骨融合和骨修復。 過去,這些骨科產品的出現,因其顛覆性、新穎性,引領了行業的變革。隨著人工智慧、5G等新興技術的浪潮席捲而來,未來骨科領域的「game changer」又會出現在哪些技術/產品上呢?
  • 「3D列印」這門生意怎麼樣?愛康醫療IPO給你答案
    別以為這個例子是在黑3D列印技術,但實際上其工作原理就是如此:即畫圖軟體建模,將建成的三維模型「分區」成逐層的截面,印表機通過讀取文件中的橫截面信息,用液體狀、粉狀或片狀的材料將這些截面逐層地列印出來,再將各層截面以各種方式粘合起來從而製造出一個實體。
  • 牙科3D列印應用 需要怎樣的設計軟體?
    2019年9月,Materialise宣布與增材智造方案生產商——成都天齊增材智造有限責任公司(天齊增材)建立合作,為天齊增材3D列印加工中心提供三維數據處理解決方案。Materialise e-Stage軟體自動生成支撐天齊增材旗下目前擁有兩家全資子公司:高品質粉末及設備供應商——成都優材科技有限公司(優材科技)與西南最具規模的數位化義齒生產商——成都登特牙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登特義齒)。通過布局牙科增材全產業鏈,天齊增材實現了從牙科3D列印專用粉末材料、3D列印工藝及後處理,直至終端醫療應用的全方位技術積累。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用3D列印的材料是什麼?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
  • 潮科技|2019年「中國十大3D列印事件」總結
    △鉑力特成功IPO敲鐘,圖源/鉑力特鉑力特成立於2011年,全名為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工業級金屬增材製造(3D 列印)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客戶提供金屬增材製造與再製造技術全套解決方案,業務涵蓋金屬 3D 列印設備的研發及生產、金屬 3D 列印定製化產品服務、金屬 3D 列印原材料的研發及生產、金屬 3D 列印工藝設計開發及相關技術服務(含金屬 3D
  • 3D列印,列印一切?
    其次,3D列印所需的工序更少,傳統工藝在製作需要經過原型塑形、翻模、打磨的階段,而3D列印則不需要加工工具機和模具,複雜程度大大降低。雖然單個列印時間較長,但是批量化生產能縮短工藝流程。」「另外,3D列印的精確度遠高於傳統工藝塑形,它能夠從一開始就儘早發現產品問題,避免沒必要的返工,從而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更快反應市場,降低企業開發成本,提高效率。」
  • 清丞—創想三維3D列印創新創業實訓室正式成立
    清丞—創想三維3D列印創新創業實訓室正式成立) 6月22日,由深圳市創想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和清丞新材料新科技孵化器共同打造的清丞—創想三維3D列印創新創業實訓室正式成立。
  • 無所不能的3D列印 你也來試試吧
    2-string Piezoelectric Violin」.這支名為「Fahz」的花瓶是由美國設計師 Nicholas Desbiens 和 Martha Desbiens 所共同設計,他們利用3D列印的技術精準特性,把人像輪廓隱藏在花瓶側邊的曲線中,只要將其放在乾淨單純的背景前
  • 國內哪些公司搞定3d列印的製造流程和軟體流程?
    增材製造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3d列印技術,是列印一個個精密定製的模型,大概的原理是一個個模型將被逐一切割併集成在一起最終形成所需要的物品,可以用於定製和仿製複雜個性化的產品。這樣對於3d列印應用領域,行業整體的製造水平和技術進步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其實國內出過定製版的,應該是主要從中華紫圖(華小唯)那邊看的,就是他們推出了一款類似定製式的3d列印產品,只要對方有合法授權,就可以去提交材料設計製作,然後提交給他們製作,最後為客戶集成成最終的產品。
  • 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監測系統
    ai+3d列印的三維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它是由湖南智慧農業聯盟聯合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藍州天生科技共同打造的三維創新型農業產業生產信息系統。通過3d列印的立體智慧農業生產數據檢測系統,有效的預警農業問題,如病蟲害,營養消耗過快,農藥殘留超標,肥料使用過量等問題,從對接,代理商和經銷商對接,農業專業人員協助監督,品牌推廣,合作機構之間互聯互通,形成農業生產、農產品品牌的建設。
  • 強生骨科3D列印微創矯形導板吸引參觀者
    強生骨科3D列印微創矯形導板吸引參觀者 (7/7) "← →"翻頁
  • 3D列印國內前三大供應商之一獲近億元融資 產品速度是傳統的20-100倍
    鉛筆道9月25日訊,專注於高分子新材料研發並應用於3D列印場景的蘇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獲得近億元A輪融資,由金沙江聯合資本和國投創合聯合領投,中鑫創新和科慧創投跟投。
  • 未來骨科醫療器械的破局之路在哪裡?
    隨著醫學、材料學等上下遊行業技術的進步,骨科技術不斷向數位化、個性化、微創化、精確化和智能化發展,代表性創新技術包括:● 數位化骨科:包括現代影像技術、計算機輔助測量設計、快速成型等;● 3D列印技術:3D列印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骨科醫療器械行業的創新帶來眾多可能
  • 3D列印人體骨骼?這家哈佛大學孵化的公司要為中國醫生開發自己的...
    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有實力開發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算法軟體的公司寥寥無幾,多數公司都使用第三方的3D列印軟體。3D列印算法軟體:哈佛華人企業創新切入點大部分使用第三方軟體進行產品設計的公司,主要是依賴提供3D印表機、利用印表機生產3D列印產品為盈利模式 。
  • 先臨三維Sparkle全自動珠寶三維掃描儀,激發設計師更多創造力
    凝聚了產品創意和設計的3D資料庫,正在成為珠寶行業的核心資產。這樣的一個3D資料庫,可以支持產品的迭代創新和新品的快速上市,可以說代表著一個珠寶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珠寶復刻3.珠寶修復4. 3D列印及精密鑄造不久的將來,在3D掃描、智能設計軟體、3D列印等數位技術的輔助下,在3D資料庫的支撐下,人人都可以成為珠寶設計師,為自己或親愛的人定製一件首飾;就像當前火爆的短視頻,創作過程已經基本智能化、模塊化,只要有想法,任何人都可以輕鬆表達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