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 就在桃花源間
現代詩精彩不斷,來啦
組稿/審核:下弦月 編輯:洛
上期→清風酹 I 魂兮歸來,一曲自然主義的輓歌
雲天碧,笛聲清我採蓮,採菊,採紅豆
用勿忘草文火慢燉
為你,熬一碗風花雪月羹
來桃源,真是開了眼界的。最開心的就是接觸到了從古典詩詞的意境裡創新出的現代詩。這之前,只覺得《雨巷》還湊合。但,到平臺裡一看,頓時驚豔一一一能寫出《雨巷》這個級別的,比比皆是。
我覺得從古典詩詞裡衍化出新詩很難寫好。
一,單純的糅古詩詞裡的句子不行。什麼簾卷西風,醉簪黃花,明月千裡,杏花疏影之類的,若只是把這些唯美的詞句串連,鋪排,則跟眼下古裝電視劇的臺詞沒什麼區別。
二,一味的模仿古意。訴幽情,道別怨,談離愁,話悲歌。這些東西,古人已經玩剩下了,你還一味去追求這東西,很容易脫離時代,畫虎類犬。
三,作者自身的情境設定很容易錯位。一寫新古典主義新詩,就把自己設定成不食煙火的白馬青衫,或紅巾翠袖,沉溺其中,讓文字失真。
但,卻有人寫得大好。仿古卻不泥古,承接的是古典詩詞的意境,韻致,卻能體現現實的情味,精神。
人類有很多都是永恆的,無論古今。比如,孤獨,愛情,寂寞,親情,等等。這也是我們能夠化古典詩作表達當下心情的基礎。
以《待我長髮及腰,你歸來可好》為例。
這組詩應為白露節氣而作。
二,意境美。這一組裡的每一首,都營造一種意境。初候的清冷,二候的寂寞,三候的執著乃至金木水火土各自的秉賦,都被作者寫出了境界。
比如,化「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作者用了
「一瓣,兩瓣
那輕輕,像夢
像我念一個人時的心跳聲」
既貼切,又新穎,還現代時尚。
又如化「有暗香盈袖」,看作者是如何寫的
「這偌大的人間啊
一攏,就是一袖的寂寞」
嗯,人人都道暗香美,殊不知,它卻是滿袖的寂寞!
總之,諸如此類不著痕跡又新意迭出的化古為今,幾乎滲透在詩的每一處。
四,新意。作者的字詞功夫上乘。這是天賦。
那些美麗閃光的句子,讓人忍不住覆去翻來的讀。
比如:
下弦月:江蘇沭陽小女子,喜詩書,親山水,願以春天的樣子遇見你。
清風酹,男,湖北襄陽人。愛好文學。我看清風似我,清風看我應如是。
您的讚賞就是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