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日報2月14日訊(記者 黃曉華 通訊員 章鬱芳)出拳整治黨內政治生態的頑症痼疾,查處大案要案彰顯有腐必懲的堅定決心,廉政教育潤物無聲春風化雨……
回顧2018年,「清廉」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被更頻繁地關注和提及。這一年,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凝心聚力、齊抓共管、積極參與清廉金華建設,以實際行動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取得新成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學習新精神、遵循新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一刻不停歇地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扛起「兩個維護」政治責任
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兩個維護」是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過去一年,金華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狠下功夫,不斷增強「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在日常監督執紀中,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任務,以「四個意識」為政治標杆,以黨章黨規黨紀為尺子,深入監督檢查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和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等方面的情況,督促各級黨組織把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立起來,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位。對「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問題嚴肅追責,全年有13個黨組織、68名黨員領導幹部因此受到處理。
去年9月,秦嶺違建別墅問題成為全國輿論焦點,金東區赤松鎮鐘頭村、雙門村的違建專項整治工作悄然推進,65宗違規用地上的違法建築陸續開拆。好山好水不應成為個別人的「自留地」,做好省委巡視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更是不容推卸的政治責任。正是站在這樣的政治高度,由市紀委牽頭的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反覆研究並報市委批准後,在100天內啃下了這塊橫亙在政治紀律面前的「硬骨頭」。
金華紀檢監察機關還組織開展了對政治紀律規矩的專項監督檢查,著力解決「七個有之」問題,強化對「三大攻堅戰」、「最多跑一次」改革、「九場硬戰」等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對典型問題掛牌督辦,對共性問題聯合職能部門共同督辦,確保政令暢通。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大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後,市紀委監委第一時間制定實施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十條意見,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和紀律保障。
查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被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據省紀委要求,金華及時制定下發工作方案,通過17項活動載體,環環相扣、層層推進。截至去年底,全市共督辦問題線索89個,巡察村(社區)328個,暗訪窗口704個,通報曝光典型案例34起,查處問題141起,問責黨員幹部267人。紀檢監察機關還對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重點工作開展專項檢查,梳理出14個可能存在工作推進落實不力問題的項目,深挖出一批「不擔當不作為」的典型問題和人員。
持續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
作為地市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先行地,過去一年,金華持續深化改革創新,鞏固拓展先行試點成果,推動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
在推進監察體制改革中,金華制定規範監察業務流程等制度16項,調整完善各類監察文書、業務模板,有力提升監察質效。加大監察留置案件查辦力度,全市共採取留置措施51人,其中縣處級4人,鄉科級12人。
拓展延伸監察網絡,全面打通監察監督的「最後一公裡」。全市147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派出監察辦公室,制定實施鄉鎮(街道)監察辦公室監察業務工作規程,不斷提升規範化、專業化水平。這切實改變了之前觸角不夠多、信息不夠靈,很多問題「管到看不到」的局面。同時,金華還積極穩妥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優化整體布局,加強綜合派駐,市直派駐機構從32家減少到21家,監督力量得到有效整合,監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制度上的整合創新,讓巡察整改工作更具剛性、更富實效。去年7月,市區某高中老師把前些年違規發放的63.6萬元津補貼全部退補到位。這是七屆市委首輪巡察發現的問題,市委巡察辦去年5月初對市教育局黨委進行回訪檢查,發現這個問題未整改到位,就將其掛牌督辦,違規發放的款項終於追繳到位。這得益於市委巡察機構探索的「十制」工作法,即通報制、審核制、交辦制、約談制、銷號制、協商制、問責制、回訪制、督辦制、月報制等十項制度。它們像一套環環相扣、嚴絲合縫的「組合拳」,跟蹤督促被巡察單位持續推進整改工作,不讓一個問題漏網。
協同作戰融合監督,推動監督由全覆蓋向高質量邁進。金華紀檢監察機關主動適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要求,深入貫徹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積極探索融合監督機制,實現執紀監督和執紀審查部門分設後黨風政風、執紀監督、派駐監督與巡察監督等不同層面監督力量整體化、效用最大化,切實當好全市政治生態「護林員」。「爛樹」被堅決拔除,一棵棵「歪樹」被救治扶正,就是最好的證明。2018年,市縣兩級紀委監委共處置問題線索7932件,同比增長8%;立案數2239件,同比增長4.8 %;運用「四種形態」處理9111人次,同比增長9.05%,其中第一種形態6869人次……
堅決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前不久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對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作出新的重大判斷。
從形成「壓倒性態勢」到奪取「壓倒性勝利」,去年金華反腐敗工作的成績中也能感受出一詞之變背後的信心和底氣。
一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忠誠履行黨章、監察法賦予的職責,堅決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做到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
嚴肅查處了市政府原副秘書長申屠福華、市「三改一拆」辦原副主任黃炳立、東陽市政協原副主席樓偉龍等一批大要案。一年來,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2239件,黨紀政務處分2085人,移送司法機關71人。案件查辦各項數據均創新高,懲治力度前所未有。
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黨執政的價值追求,也是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行動所向。金華把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堅持有亂必糾、有亂必治。一年來,全市累積查處發生在扶貧民生、「三資」管理等領域問題83起,處理129人,黨紀政務處分93人。還深挖徹查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處理12人,其中3人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形成有力震懾,也讓群眾充分感受到身邊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護,進一步厚植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做好監督執紀執法後半篇文章
「從對黨的事業充滿熱情的熱血青年,慢慢變成利用手中的權力違紀違法,一心為錢,一切向錢看的腐敗份子,自己心如刀割,痛悔萬分!」金華市金華山旅遊經濟區原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蔣金紅的聲聲懺悔,像一記記警鐘敲打在黨員幹部的心坎。去年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攝製了6部警示教育專題片,編印5本警示教育讀本,讓典型違紀違法案例成為「最好的清醒劑」「最好的教科書」。
這是金華以「三促改」做深做細監督執紀執法「後半篇文章」的重要方式之一。去年以來,市紀委監委著眼於一體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長效機制,分巡視巡察、監督檢查、案件查辦三個層面,建立了與之對應的「以巡促改、以查促改、以案促改」工作體系,倒逼相關單位強化舉措推進清廉建設,切實增強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針對性系統性和實效性。
以巡促改,通過「一套方案、兩份報告、兩個會議、四張清單」的「1224」規範流程,積極督促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聚焦省委巡視、市縣巡察發現的問題,健全完善通報反饋、整改落實、督查督辦、分析評估等工作鏈條,全面推動巡視巡察成果深化運用。
以查促改,聚焦日常執紀執法監督、派駐監督發現的問題,構建規範運行的匯總反饋、分類處置、問責通報等機制,制定明確的問題表、任務表、時間表,全面推動監督檢查工作科學高效。
以案促改,聚焦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件,通過推行「一案四建議」「一案四剖析」「五個一警示教育」「一案雙整改」「一次回訪教育」等做法,讓典型案例做成「最好的教科書」、成為「最好的清醒劑」,達到查處一個案件、解決一類問題、警醒一批幹部、完善一套制度、規範一個領域的綜合效果。
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三促改」工作,形成了「發現問題—反饋問題—反饋建議—督促整改—教育警示—建章立制」的有效閉環,有力推動反腐敗從治標為主向標本兼治的轉變升級,下一步仍將精準發力、持續發力,進一步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去年也是金華崇廉倡廉的氛圍格外濃厚的一年。市紀委監委會同文化、文聯等部門開展「揚清風正氣·建清廉金華」「七個一」系列宣傳活動,舉辦廉政徵文、書法、美術、攝影比賽、清廉金華主題文藝晚會,奏響清廉金華強音,推動反面警示和正面引導相結合。八婺清風「一刊一網一微」和金華日報社、金華電視臺共同推出清廉金華建設專欄,同頻共振傳遞清廉金華「好聲音」,讓廉政教育更加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