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經,362穴,高清動態大圖+詳解(經典收藏)

2021-02-12 美業之友

經脈循行:起於手小指外側端(少澤),沿手背外側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側後緣,經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出於肩關節,繞行肩胛部,交於大椎(督脈)向下入缺盆部聯絡心臟,沿食管過膈達胃,屬於小腸。

缺盆部支脈:沿頸部上達面頰,至目外眥,轉入耳中(聽宮)。

頰部支脈:上行目眶下,抵於鼻旁,至目內眥(睛明)、交於足太陽膀胱經。



少澤穴(小吉穴,少吉穴)解析:


  1)少澤。少,陰也,濁也。澤,沼澤也。該穴名意指穴內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溼熱水氣。本穴因有地部孔隙連通小腸經體內經脈,穴內物質為小腸經體內經脈外輸的經水,經水出體表後氣化為天部的水溼之氣,如熱帶沼澤氣化之氣一般,故名。

  2)小吉、少吉。孝少,陰也、濁也。吉,吉祥也。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氣化之氣為無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溼之氣。本穴物質雖為小腸經體內經脈的外輸溼熱水氣,但因其從體內出體表後水液氣化散去了較多熱量,成為天部的水溼之氣後其溫度並不算高,無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對於天部中的金性之氣來說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

  3)小腸經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屬井,是因本穴有地部孔隙直通地之地部,故為小腸經井穴。

  4)本穴屬金。屬金,指本穴的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小腸經體內經脈外輸體表的水溼之氣,其運行變化為散熱冷疑縮合,表現出肺金的秋涼特性,故其屬金。

附註:手太陽經所出為「井」。


  少澤穴意義:小腸經體內經脈的高熱水氣由此外輸體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溫熱的水溼之氣。
  運行規律:水溼之氣不斷地散熱液化,所散之熱上傳天部,液化之液歸於地部。
  功能作用:生發金氣。

  主治疾病:
  頭痛目翳,咽喉腫痛,乳癰,乳汁少,昏迷,熱病。
  〖人體穴位配伍〗配羶中穴、乳根穴治乳汁少、乳癰。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通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有指掌側固有動、靜脈,指背動脈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前谷穴解析:


  1)前谷。前,與後相對,指本穴氣血作用於人體的前面也。谷,兩山的中空部位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經氣在此散熱冷降。本穴物質少澤穴傳來的天部溼熱水氣,至本穴後其變化為散熱化雨冷降,所作用的人體部位為胸腹前部,故名。

  2)小腸經滎穴。滎,極小的水流也。本穴氣血物質的變化為水溼之氣從天部散熱冷降歸於地部,冷降之雨如極細小的水流,故為小腸經滎穴。

  3)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氣血物質的運行變化為水溼之氣從天部冷降地部,表現出水的潤下特性,故其屬水。

  附註:手太陽經所溜為「滎」。
  前谷穴意義:小腸經氣血物質在此冷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溼之氣。
  運行規律:由天部冷降後歸於地部。
  功能作用:降濁升清。

  主治疾病:
  目痛,頭痛耳鳴,咽喉腫痛,乳少,熱病。
  〖人體穴位配伍〗配耳門穴、翳風穴治耳鳴。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有指背動、靜脈;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後溪穴 解析:


  1)後溪。後,與前相對,指穴內氣血運行的人體部位為後背督脈之部。溪,穴內氣血流行的道路。該穴名意指穴內氣血外行於腰背的督脈之部。本穴物質為前谷穴傳來的天部溼熱之氣,至本穴後其外散的清陽之氣上行督脈,運行的部位為督脈所屬之部,故名。

  2)督脈手太陽之會。因本穴有清陽之氣上行督脈,故為督脈手太陽之會。

  3)小腸經俞。俞,輸也。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附註:手太陽經所注為「輸」;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
  後溪穴意義:小腸經氣血由此上行督脈。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純陽之氣和水溼風氣。
  運行規律:純陽之氣循天之上部外走督脈,水溼風氣橫走腕骨穴。
  功能作用:強化督脈陽氣。


  主治疾病:
  頭項強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腰背痛,癲狂癇,瘧疾,手指及肘臂攣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列缺穴、懸鐘穴治項強痛;配人中治急性腰扭傷。
  〖治法〗寒則補之或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生理解剖〗在小指尺側,第五掌骨小頭後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腕骨穴 解析:

  1)腕骨。腕,穴所在部位為手腕部也。骨,水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經氣行在此冷降為地部水液。本穴物質為後溪穴傳來的天部水溼之氣,行至本穴後散熱冷降為地部的水液,故名。

  2)手太陽經原穴。因本穴位處南方炎熱之地,小腸經冷降地部之水因受外部所傳之熱復又氣化,氣化之氣性溼熱,同合於小腸經氣血特性,為小腸經氣血的重要來源,故本穴為小腸經原穴。

  附註:手太陽經所過為「原」。
  腕骨穴意義:小腸經經氣在此冷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天部的溼熱水氣。
  運行規律:經水循地部內注地之地部,溼熱水氣則循小腸經上行。
  功能作用:生發小腸經氣。

  主治疾病:
  頭項強痛,耳鳴目翳,黃疸,熱病瘧疾,指攣腕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陽陵泉穴、肝俞穴、膽俞穴治黃疸。
  〖治法〗寒則通之或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在手背尺側,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腕背側動脈(尺動脈分支) ,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陽穀穴 解析: 

  1)陽穀。陽,陽氣也。谷,兩山所夾空虛之處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天部的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腕骨穴傳來的溼熱水氣,至本穴後水氣進一步吸熱氣化上行更高的天部層次,本穴如同陽氣的生發之谷,故名。

  2)小腸經經穴。經,動而不居也。氣血物質在本穴的變化是吸熱脹散循經傳輸,為動而不居,故本穴為經穴。

  3)本穴屬火。屬火,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腕骨穴傳來的溼熱水氣,至本穴後為進一步的吸熱脹散,脹散之氣上炎天部,有火的炎上特徵,故其屬火。

  附註:手太陽經所行為「經」。
  陽穀穴意義:小腸經經氣在此吸熱脹散上炎天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上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由天之下部上行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生發陽氣。

  主治疾病:
  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熱病,癲狂癇,腕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陽池穴治腕痛。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當尺側腕伸肌腱的尺側緣;有腕背側動脈;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養老穴 解析:


  1)養老。養,生養、養護也。老,與少、小相對,為長為尊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同合於頭之天部的純陽之氣。本穴物質為陽穀穴傳來的炎熱之氣,出本穴後脹散並化為水溼成份更少的純陽之氣,與天部頭之陽氣性同,故名。

  2)手太陽郄穴。郄,孔隙也。本穴的氣血運行通道狹窄,如孔隙一般,故為手太陽經郄穴。

  附註:手太陽經郄穴。
  養老穴意義:小腸經經氣在此化為純陽之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純陽之氣。
  運行規律:由本穴循皮部上行頭頸的天部。
  功能作用:充養陽氣。
 


支正穴 解析:


  1)支正。支,樹之分枝也。正,氣血運行的道路正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大部分循小腸經本經流行。本穴物質本由養老穴提供,但因養老穴的陽氣大部分上走天部,小腸經本穴處的氣血物質處於空虛之狀,因此經穴外部的氣血匯入本穴並循小腸經而行,氣血運行的通道為小腸正經,故名。

  2)手太陽絡穴。絡,聯絡也。因本穴氣血為空虛之狀,與小腸經相表裡的心經之氣隨之匯入本穴,本穴有聯絡小腸經與心經氣血的作用,故為手太陽絡穴。

  附註:支正穴為手太陽經絡穴。
  支正穴意義:小腸經氣血在此大部分循小腸經本經運行。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由小腸經外部匯入本穴(以心經提供的氣血為多)。
  功能作用:溝通心經與小腸經氣血。

  主治疾病:
  頭痛目眩,熱病,癲狂項強,肘臂酸痛。
  〖人體穴位配伍〗配合谷穴治頭痛。
  〖治法〗寒則補之或灸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在尺骨背面,尺側腕伸肌的尺側緣;布有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分支。




小海穴 解析:

  1)小海。小,與大相對,為孝為陰也。海,穴內氣血場覆蓋的範圍廣闊如海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在此匯合,氣血場範圍巨大。本穴物質為支正穴傳來的天部之氣,至本穴後為聚集之狀,聚集的天部之氣以雲氣的方式而存在,覆蓋的範圍巨大如海,亦含有一定水溼,故名。

  2)小腸經合穴。本穴為小腸經氣血的匯合之處,故為小腸經合穴。

  3)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為小腸經經氣的匯合之處,氣血物質的運行緩慢,有土的不動之義,故其屬土。

  附註:手太陽經所入為「合」。
  小海穴意義:小腸經氣血在此匯合。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性溫熱。
  運行規律:緩慢地蒸散並循小腸經上行。
  功能作用:生發小腸之氣。

  主治疾病:
  肘臂疼痛,癲癇。
  〖人體穴位配伍〗配手三裡穴治肘臂疼痛。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尺神經溝中,為尺側腕屈肌的起始部;有尺側上、下副動脈和副靜脈以及尺返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神經本幹。


肩貞穴 解析:

  肩,穴所在部位肩部也。貞,古指貞卜問卦之意。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由此上行陽氣所在的天部層次。本穴物質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氣,上行到本穴後此氣冷縮而量少勢弱,氣血物質的火熱之性對天部層次氣血的影響作用不確定,如需問卜一般,故名。

  肩貞穴意義:小腸經氣血由此上行陽氣所在的天部層次。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性溫。
  運行規律:分散於肩之各部。
  功能作用:散化小腸之熱。

  主治疾病:
  肩臂疼痛,瘰癧,耳鳴。
  〖穴位配合〗配肩髃穴、肩髎穴治療肩周炎。配肩髎穴、曲池穴、肩井穴、手三裡穴、合谷穴治療上肢不遂。
  〖治法〗寒則補之或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生理解剖〗在肩關節後下方,肩胛骨外側緣,三角肌後緣,下層是大圓肌;有旋肩胛動、靜脈;布有腋神經分支,最深部上方為橈神經。




臑俞穴 解析:


  1)臑俞。臑,動物的前肢。俞,輸也。該穴名意指手臂下部上行的陽氣在此聚集。因肩貞穴無氣血傳至本穴,穴內氣血是來自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陽氣聚集而成,故名。

  2)手太陽陽維蹺脈之會。本穴的氣血物質中,既有手臂下部各穴上行的陽氣,又有陽維脈、蹺脈傳來的陽氣,故其為手太陽陽維蹺脈之會。

  附註:手、足太陽,陽維脈與陽蹺脈交會穴。
  臑俞穴意義:天部中的水溼在此聚集。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陽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並下行天宗穴。
  功能作用:冷降小腸經天部濁氣。

  主治疾病:
  肩臂疼痛,瘰癧。
  〖人體穴位配伍〗配肩髃穴、曲池穴治肩臂疼痛。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 在肩胛骨關節窩後方三角肌中,深層為崗下肌;有旋肱後動、靜脈;布有腋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



天宗穴解析:

 

  天,穴內氣血運行的部位為天部也。宗,祖廟,宗仰、朝見之意。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由此氣化上行於天。本穴物質為臑俞穴傳來的冷降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復又氣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見之狀,故名。

  天宗穴意義:小腸經地部經水在此氣化上行天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氣化的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由本穴循天部層次上行頭頸。
  功能作用:生發陽氣。

    主治病症:
  氣喘,乳癰,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療肩部疾病等。

  〖人體穴位配伍〗 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配羶中穴、足三裡穴治乳癰。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生理解剖〗 在崗下窩中央崗下肌中;有旋肩胛動、靜脈肌支;布有肩胛神經。



曲垣穴解析:

  曲,隱秘也。坦,矮牆也。曲垣名意指小腸經經氣中的脾土塵埃在此沉降。本穴物質為秉風穴傳來的風氣,風氣在運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是吸溼下行,至本穴後天部氣態物中的脾土塵埃沉降地部,脾土物質堆積如丘,如矮牆之狀,故名曲坦。

  曲垣穴意義:小腸經經氣中的脾土塵埃在此沉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富含水溼的脾土微粒。
  運行規律:由天部歸降地部並堆積穴周內外。
  功能作用:沉降小腸經之濁。

  主治疾病:
  肩胛疼痛、指壓此穴,就可以使身體感到輕鬆,情緒穩靜;對於使水蛇腰變直也很有效。

  〖人體穴位配伍〗 配天宗穴、秉風穴治肩胛疼痛。
  〖治法〗寒則灸之補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生理解剖〗 在肩胛崗上緣,斜方肌和崗上肌中;有頸橫動、靜脈降支,深層為肩胛上動、靜脈肌支;布有第二胸神經後支外側皮支、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肌支。




秉風穴 解析:


  1)秉風。秉,執掌之意。風,穴內氣血物質為運動著的風氣。該穴名意指小腸經的氣化之氣在此形成風氣。本穴物質為天宗穴傳來的天部之氣,上行至此後,因吸熱脹散而化為風氣,風氣循小腸經而運行,如被執掌指使一般,故名。

  2)手陽明太陽穴足少陽之會。本穴物質為受熱脹散的水溼之氣,因其氣血強盛,且在同一個天部層次傳行,同合於陽明經多氣多血的溼熱之性及表現出足少陽膽經的風木之性,故為手陽明太陽穴足少陽之會。

  附註:手三陽與足少陽經交會穴。
  秉風穴意義:小腸經經氣在此形成水溼風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風氣。
  運行規律:散熱下行於曲垣穴。
  功能作用:吸附水溼,冷降小腸經陰濁。

  主治疾病:
  肩胛疼痛,上肢酸麻。
  〖人體穴位配伍〗配天宗穴治肩胛疼痛。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灸,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在肩胛崗上緣中央,表層為斜方肌,再下為崗上肌;有肩胛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和副神經,深層為肩胛上神經。



肩外俞穴解析: 

  肩,穴所在部位為肩胛部也。外,肩脊外部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胸內部的高溫水溼之氣由本穴外輸小腸經。本穴位處肩胛上部,內部為胸腔,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胸腔相通,胸腔內的高溫水溼之氣由本穴外輸小腸經,故名肩外俞。

  肩外俞穴意義:胸內部的高溫水溼之氣由此外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溼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胸腔內部外輸體表。
  功能作用:卸減胸腔溫壓。

  主治疾病:
  肩背疼痛,頸項強急。指壓該穴位,可以使體內血液流暢,對緩解並治療肩膀僵硬、耳鳴非常有效;此外,還可以治療精神性陽痿等疾病,治療該疾病要和手三裡穴位一起配合治療才能發揮顯著的療效。

  〖人體穴位配伍〗 配肩中俞穴、大椎穴、列缺穴治肩背疼痛。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生理解剖〗 在肩胛骨內側角邊緣,表層為斜方肌,深層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頸橫動、靜脈,布有第一神經後支內側皮支,肩胛背神經和副神經。


肩中俞穴 解析:

  肩,穴所在部位為肩胛部也。中,肩脊中穴部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胸內部的高溫水溼之氣由本穴外輸小腸經。本穴位處肩脊中穴部,內部為胸腔,因本穴有地部孔隙與胸腔相通,胸腔內的高溫水溼之氣由本穴外輸小腸經,故名。

  肩中俞穴意義:胸內部的高溫水溼之氣由此外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溼熱水氣。
  運行規律:由胸腔內部外輸體表。
  功能作用:卸減胸腔溫壓。

  主治疾病:

咳嗽,氣喘,肩背疼痛,目視不明。
  〖人體穴位配伍〗配肩外俞穴,大椎穴治肩背疼痛。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生理解剖〗 在第一胸椎橫突端,在肩胛骨內側角邊緣,表層為斜方肌,深層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頸橫動、靜脈;布有第一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肩胛神經和副神經。


天窗穴(窗籠穴,窗聾穴,窗簧穴,天籠穴)解析:

 
  1)天窗。天,天部也。窗,房屋通風透氣之通孔也。該穴名意指頸部上炎之熱由此外傳體表。本穴物質來自二個方面,一是肩中俞穴的上行熱氣由本穴上行頭面天部,二是循頸項上行的炎熱之氣由裡部外傳本穴的表部,穴名之意即在強調由裡部外傳本穴表部的這部分氣血,本穴的散熱作用如同打開了天窗一般,故名。窗籠、窗簧、天籠名意與天窗同,籠、簧為開闔的機關,指本穴的地部孔隙有開閉的特徵。

  2)窗聾穴。窗,窗戶,開闔的機關也。聾,耳之閉塞不通也。窗聾名意指本穴無地部孔隙與內部相通。本穴為頸項內熱的外散之處,之所以頸項的內熱會由本穴外散,它非為有地部孔隙與內部相通,而是本穴位處頸項局部重力場的高地勢,與內部的高溫氣血位置最為接近,因此頸項內部的高溫熱氣會由本穴外滲而出,故名窗聾。

  天窗穴意義:頸部上炎之熱由此外傳體表。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高溫水溼之氣。
  運行規律:循小腸經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疏散內熱。

  主治疾病:
  耳鳴,耳聾,咽喉腫痛,頸項強痛,暴喑。
  〖人體穴位配伍〗配列缺穴治頸項強痛。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 在斜方肌前緣,肩胛提肌後緣,深層為頭夾肌;有耳後動、靜脈及枕動、靜脈分支;布有頸皮神經,正當耳大神經叢的發出部及枕小神經。


天容穴 解析: 


  天,天部也。容,容納、包容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在本穴雲集匯合。本穴物質為天窗穴傳來的天部溼熱之氣,至本穴後,溼熱之氣散熱冷卻化為天部的雲狀氣態物並聚集於穴內,如被本穴包容一般,故名。

  天容穴意義:小腸經氣血在此雲集匯合。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溼雲氣。
  運行規律:循小腸經散熱冷降交於顴髎穴。
  功能作用:傳遞水溼。

  主治疾病:
  耳聾耳鳴,咽喉腫痛,頸項強痛。
  〖人體穴位配伍〗 配列缺穴治頸項強痛。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或灸,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 在下頜角後方,胸鎖乳突肌停止部前緣,二腹肌後腹的下緣;前方有頸外淺靜脈、頸內動、靜脈;布有耳大神經的前支,面神經的頸支、副神經,其深層為交感神經於的頸上神經節。


顴髎穴(兌骨穴,兌端穴,椎髎穴,權髎穴)解析:

  1)顴髎。顴,顴骨也,指穴所在的部位。髎,孔隙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在此冷降歸地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內走小腸經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天容穴傳來的水溼雲氣,至本穴後水溼雲氣冷降於地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內走小腸經體內經脈,故名。

  2)兌骨、兌端穴。兌,八卦中屬金也。骨,水也。兌骨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涼溼水氣。理同顴髎名解。

  3)兌端。兌,八卦中屬金也。端,終點也。兌端穴名意指本穴氣血性涼,運行到了小腸經的最高點。本穴物質為天容穴傳來的水溼雲氣,至本穴後散熱而化為涼性之氣,且位處小腸經氣血上行的最高點,故名兌端穴。

  4)椎髎、權髎穴。椎,捶擊之器。權,秤錘也。髎,孔隙也。椎、權名意指本穴的水溼雲氣化雨歸降地部,所降之雨如小椎或秤錘一般,故名椎髎、權髎。

  5)手少陽太陽穴之會。本穴的水溼雲氣,除一部分化雨冷降外,其餘部分則進一步吸溼並以雲的形式橫向下行聽宮穴,外輸水溼雲氣的橫行特徵同合於手少陽經氣血特性,故為手少陽太陽穴之會。

  附註:(l)手少陽,太陽穴經交會穴;(2)《圖翼》:禁灸。
  顴髎穴意義:小腸經氣血在此冷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溼雲氣,性涼。
  運行規律:橫向下行聽宮穴。
  功能作用:冷降天部濁氣。

  主治疾病:
  口眼歪斜,眼瞼(目閏)動,齒痛,頰腫。
  〖人體穴位配伍〗 配地倉穴、頰車穴治口歪;配合谷穴治齒痛。
  〖治法〗寒則通之或先瀉後補,熱則瀉之。

  〖生理解剖〗在顴骨下頜突的後下緣稍後,咬肌的起始部,顴肌中;有面橫動、靜分支;布有面神經及眶下神經。



聽宮穴(多所聞穴,多聞穴)解析:


  (1)聽宮。聽,聞聲也。宮,宮殿也。該穴名意指小腸經體表經脈的氣血由本穴內走體內經脈。本穴物質為顴髎穴傳來的冷降水溼雲氣,至本穴後,水溼雲氣化雨降地,雨降強度比顴髎穴大,如可聞聲,而注入地之地部經水又如流入水液所處的地部宮殿,故名。

  (2)多所聞、多聞。多,大也。所,修飾詞。聞,聞聲也。穴名之意指本穴氣血所流入的地之地部為空洞之處,產生的回聲既響又長。理同聽宮名解。

  (3)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本穴中的氣血物質既有手少陽經耳門穴地部流來的經水又有足少陽經瞳子髎穴流來的地部經水,故本穴為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

  附註:手、足少陽與手太陽經交會穴。
  聽宮穴意義:小腸經氣血由此回歸小腸經體內經脈。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功能作用:回收地部經水導入體內。

  主治病症:
  耳聾,耳鳴、三叉神經痛、頭痛、目眩頭昏、聤耳,牙痛,癲狂癇。
  〖人體穴位配伍〗 配翳風穴、中渚治耳鳴、耳聾。
  〖治法〗寒則先瀉後補,熱則瀉之。
  〖解剖位置〗 有顳淺動、靜脈的耳前支;布有面神經及三叉神經的第三支的耳顳神經。

相關焦點

  • 12經,362穴,高清動態大圖+詳解
    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公眾號:思考部落。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 (精)12經、362穴,高清動態大圖+詳解
    (八千字,建議先收藏慢慢看)1.經脈循行:起於手小指外側端(少澤)
  • 12經,362穴,高清動態大圖
    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公眾號:思考部落。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 人體362穴位詳解 + 高清彩圖(給大家學習)
    人體362穴位詳解 + 高清彩圖
  • 人體362穴位詳解 + 高清彩圖(趕緊收藏)
    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 人體362穴位詳解 高清彩圖,建議收藏!
    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 人體362個穴位詳解 + 高清彩圖,建議收藏!
    點上面「脈脈養生」……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 北朝佛教石經書法典範,高清大圖集結!
    北朝佛教石經書法典範,高清大圖集結! 高清大圖集合 高清大圖
  • 強烈推薦:人體362穴位詳解 + 高清彩圖,建議收藏!
    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 人體362穴位詳解 + 高清彩圖
    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 小腸經高清穴位圖+19穴詳解,收藏一次受用一生!
    本穴氣血由前谷穴傳來,在本穴的運行變化為進一步的散熱縮合,熱散後的部分清陽之氣上走督脈,縮合後的水溼之氣則循經上行腕骨穴,本穴無氣血物質的收藏轉變,單純為小腸經氣血物質的傳輸之處,故為小腸經俞穴。  4)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的氣血物質除別走督脈的氣血為上行外,循小腸經傳輸的氣血則為橫向下行腕骨穴,表現出風木的橫行特徵,故本穴屬木。
  • 【穴位詳解】「​伏兔穴」 - 胃經
    Fú tù歸經:胃經取穴方法:伏兔穴位於人體的大腿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6寸。伏兔穴位置見下面高清大圖動畫顯示:  如何找準穴位–伏兔穴這一篇來說說伏兔穴。伏兔穴又歸於陽明胃經,陽明經是多氣多血,只有氣血充足了,那麼它各個部位臟腑組織器官濡養它的氣血,得到了它生理需求了,那麼它的氣血就通了,這樣他的症狀就會得到減輕和緩解。   【溫馨提示】    針灸伏兔穴屬足陽明胃經穴,是治療腰痛的最好穴位,也可用砭石按壓伏兔穴。
  • 女性人體穴位圖【正背面高清圖解大全】_高清大圖
    [導讀]從女性人體穴位高清圖可以看出,左側的紅線是任脈穴位,右側的藍線是足陽明胃經,本文高清圖解女性人體穴位的詳細位置
  • 12經脈之井穴、滎穴、經穴、合穴、原穴、絡穴、郄穴表
    12經脈之井穴、滎穴、經穴、合穴、原穴、絡穴、郄穴表
  • 一組高清大圖,定格「乘風破浪」的特戰精英
    在不同地形、不同情況的動態轉換中不斷錘鍊特戰隊員。在嚴酷戰場環境下的生理和心理極限,通過設危局、造險情、出難題、布「迷陣」,切實提高部隊反恐制勝能力。下面,跟隨一組高清大圖,定格「乘風破浪」的特戰精英。戰術指揮。戰術進攻。嚴陣以待。
  • NASA公布木星高清大圖:宛如梵谷世界名畫
    最近NASA美國宇航局發布了不少木星的高清大圖,這個神秘的行星拍出來的畫面卻很美,被網友讚嘆像是梵谷的世界名畫《星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木星是最大的一顆,但是距離遙遠,人類探測起來很難。不過對普通人來說,看到木星高清美圖的第一感覺就像是看到一幅畫一樣,有人稱讚著像是梵谷名畫《星空》,不過我看著更像是中國敦煌地區的各種壁畫。下面幾張也是木星的高清圖,同樣是來源於朱諾號的攝像頭,經GeraldEichst?dt處理,想看更多的可以關注這個網頁。
  •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可高清另存為下載手部穴位圖解大全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具體治療方法:在治療低血壓時,需選擇與心臟關係密切的心經、心包經及與心包經關係很密切的三焦經上的穴位。取手腕掌側的神門、太陵穴,手背的陽池、中渚穴,這四個穴位都是治療低血壓很有效的穴位。另外,還可加取手心的心包區和手背的血壓反應區, 這兩個區帶也是治療低血壓敏感區。常時間慢按揉、輕捻搓。刺激要領是柔和而輕鬆。
  • 2020支付寶掃福字圖片高清大圖合集 聽說這樣的福字更容易掃出來……
    2020支付寶掃福字圖片高清大圖合集 聽說這樣的福字更容易掃出來……時間:2020-01-15 11:19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支付寶掃福字圖片高清大圖合集 聽說這樣的福字更容易掃出來 1月13日,2020年支付寶集福活動正式開啟。
  • 28個基本筆畫,居然是高清大圖,還有範字,實在是太全了
    「硬筆楷書」28個基本筆畫,居然是高清大圖,還有範字,實在是太全了!趕緊收藏轉發分享! 書寫用筆:1.0毫米中性筆,書寫紙張:蒙肯紙。
  • 井穴、滎穴、經穴、合穴、原穴、絡穴、郄穴表
    12經脈之井穴、滎穴、經穴、合穴、原穴、絡穴、郄穴表 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