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頭一小區住進一群蝙蝠,還飛進居民家裡……
蝙蝠誤入居民家過去幾年裡,11號樓的居民也偶爾在小區裡見到有蝙蝠從眼前掠過,但當時人們沒太在意。直到前一段時間,發生了兩次蝙蝠誤入居民家的事,大家才有些警惕起來。閆先生還告訴記者,不僅他家,六樓鄰居家裡近期也發生過一次類似的事,「聽六樓住戶說,當時蝙蝠飛進了他家的衣櫃裡,後來也被趕出去了。」蝙蝠前後兩次回錯了「家」,這事也越來越引起鄰居們的重視。大家逐漸注意到,原來他們在11號樓二、三單元之間的伸縮縫裡安了家。
-
...這個小區成了「圍城」,還有更可氣的是行車道上還豎著遮陽傘等...
市場佔道經營 汽車佔道違停,南崗區紅星城小區居民反映:永興路被堵得水洩不通,幾千戶居民出行難難難。王崗大街與公交58路始發站之間的永興路路段,長度不足三公裡,路面上施劃的交通標線可以看出,永興路是雙向六車道,可是此時一側的三車道被一排違停車輛和市場攤區佔據著,另一側三車道停放著兩排汽車,僅剩下一條寬約4米的行車道,可供來往車輛行駛。記者走訪時發現,行車道上還豎著遮陽傘等物品。一位居民告訴記者,這是沒出攤的商販放置的,以此來證明「這個位置已經有人了」。
-
小區居民家裡凍手 物業:疑似管道老化導致 停暖後將衝洗供熱管道
一場雪過後,本市平均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住在朝陽區暢清園小區的居民在家裡也凍得難受。記者得知,從今年正式供暖開始,小區居民家裡有的房間溫度不達標。對此,小區物業表示,懷疑是小區供暖管道老化導致居民家中溫度較低。
-
海鹽老舊小區「逆生長」,居民住得更舒心!
今年9月,武原街道對富水路區塊開始實施改造,共涉及25幢住宅樓和586戶居民,主要內容為設置治安監控設施及電子圍欄、立面維護、改造排水管道、翻修道路,併合理設置停車位。「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了,老小區越住越新,不僅刷了牆澆了路,還加裝了智安監控,住得更安心了。」市民儲去珍告訴記者。
-
紅螞蟻「入侵」眾居民鬧心(圖)
省城青年路三社區9號樓快成蟻窩,專業人士建議在螞蟻覓食路線上投放毒餌 廚房灶臺、瓷磚縫隙甚至臥室牆壁上,一群群紅螞蟻「登堂入室」,啃食著餅子、玉米、肉皮,鑽進糖罐、碗櫃,搬運著各種食物殘渣……連日來,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三社區9號樓紅螞蟻擾民愈演愈烈,居民們十分鬧心。大家嘗試了各種滅蟲藥劑,卻效果甚微。
-
小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聊起觀山湖區金陽街道觀山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主任劉明先,居民們有說不完的話,有人說她像是個「大家長」,有人說她是個「管家婆」,還有人說她像是顆「定心丸」……「管家婆」的日常:「美好議事亭」裡議美好跟隨劉明先走進觀山居委會麗陽天下小區,老年大學音樂教室裡傳來陣陣練歌聲
-
小區34層樓倆電梯全停 200戶居民天天爬樓梯
家住34樓,兩部電梯全都因故障被物業停止使用,這可愁壞了居民們。「這樓將近200戶,本來老人和孩子就多,電梯全停,每天上下樓可咋辦?簡直要了我們的命啊。」近日,家住沈鐵和諧家園的幾名業主向晚報投訴,希望小區的電梯能儘快恢復,還居民一個正常的生活。 居民鬧心:家住33層 兩部電梯全停了 12月27日23時30分,因事晚回家的王女士到了自家一樓的電梯處時,一下子傻了眼。繼其中一部電梯一周前就停用後,另一部電梯也被「宣告」停止使用。「電梯都不能用了,我怎麼上樓啊。」
-
流浪貓泛濫還傷人,這個高檔小區想了個辦法,居民們再也不吵了
後來,居民探索出一套流浪貓救助方法,人道且有效地控制了流浪貓的數量。如今野貓泛濫的情形不再,曾因為貓而引起「分化」的小區也比過去更團結了。貓的闖入,人的衝突新江灣城九龍倉璽園是一個建成於2012年的年輕小區,510戶居民中博士和碩士生佔三分之二,平均年齡40歲左右。
-
這個小區厲害了!進門就得走「紅地毯」!
2月12日下午,家住青山區萬達小區的居民郭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萬達小區東門門口,有2名執勤人員全天值班,他們一人負責體溫監測,另一人則負責進出人員的登記工作;登記完畢,居民就可以進入新投入使用的消毒通道,經過紅地毯上噴灑的84消毒液和一旁放置的加溼器,即可起到殺毒滅菌的作用。
-
流浪漢蘇大爺有了包頭戶口……
12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包頭稀土高新區油房幸福家苑小區的包頭市恆祥養老院內。走進2樓,推開一間屋子,剛剛吃完晚飯的蘇大爺正在靠窗的床上坐著,他身上穿著一身秋衣秋褲,外搭一件黑色上衣,神態安然,再也沒有了3年前露宿寒冬街頭的悽涼。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高新區有關部門的協調下,蘇大爺有了屬於自己的戶口,對他展開的幫扶也更「名正言順」。
-
包頭一社區餐廳暖胃又暖心
老年人在這裡就餐可以享受平價,其他居民在這裡就餐,每份要多加3元,那麼這裡的飯菜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鄭儷娟和老伴兒都退休在家,每天上午,他們最重要的事兒,就是遛彎兒、健身。可都中午11點了,鄭阿姨還不準備回家做飯,這午餐可咋辦呢?聊天中,我們就來到了社區餐廳。
-
家裡衛生間裝上防滑扶手,80歲老人上廁所安全多了
「有了這個以後上廁所、洗澡就方便多了!」12月8日下午,唐都花園小區10號樓王先生家裡,幾名社區工作人員正在臥室洗手間裡忙活,考慮到80歲的王老先生腿腳不便,社區主動上門為老人在在衛生間加裝了防滑扶手。華商報記者看到,該扶手裝在淋浴器和馬桶之間,長約50釐米,就像可摺疊的欄杆一樣,使用時放下,不用時折起來靠牆,無論上廁所還是洗澡,老人都能扶住扶手借力。
-
槽點滿滿的水泥房,上個廁所都要打傘,為何成了大阪的打卡勝地?
建於1976年這是一幢沒有外窗、冬冷夏熱、連上個廁所都要打傘的私人住宅。說的誇張點,這不是一幢合格的住宅,根本不適合現代人居住。房屋模型最大的特點是,在臥室裡的人,如果要上廁所,必須通過內庭院的樓梯,去一樓的洗手間,而內庭院是露天的。可以想像在颳風下雨的天氣,到底要不要下樓去上廁所,也會成為很糾結的事。
-
起床直奔水龍頭,杭州城北這個小區居民患上「自來水焦慮症」?
最近,拱墅區錦昌文華苑有的小區居民表示自己患上了「自來水焦慮症「,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水龍頭,看看今天有沒有水。有業主表示:」天天開個水龍頭都擔驚受怕的,上個班還要先祈禱下,這日子是沒法過了。「居民們為何會變成這樣,事情還要從兩年前說起。2018年,杭州曾定下目標,計劃花三年時間對主城區範圍內老舊高層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改造,讓市民們喝上更放心的水。
-
包頭黃河龍城小區新洋房漏雨被泡, 業主損失誰承擔?
11月5日,該小區多位業主向記者反映他們遇到的糟心事。 當日,記者走進小白河溼地景區附近的黃河龍城小區王女士家看到,剛剛裝修一新的洋房內,餐廳的屋頂和牆面都因漏雨被泡起皮。王女士告訴記者,從今年8月開始,包頭降雨頻繁,屋外下大雨、屋裡下小雨。剛剛裝修好的新房裡,餐廳幾乎變成了水簾洞,地下還要擺兩個大盆專門接雨水。
-
寶山文華苑小區這一幕讓居民太鬧心了!
新民晚報記者 羅水元近日,一條「水箱清潔工在屋頂解褲頭」的消息在寶山文華苑小區傳得沸沸揚揚
-
包頭一個小區:15年前是有名的「富人區」,如今已被後來者超越
文/城中村發生的那些事兒(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人生即是一場充滿意義的旅行,背起行囊轉身滿眼滄桑對於一些熟悉自己城市地理的人來說,富人區和普通小區他們能隨口說出對應的地帶,這也是因為雖然明面上沒有窮富之分
-
這個小區居民們收到了最好的春節禮物
「咱們這個單元的新電梯也能用了,太好了!」一大早,老人們提著菜籃子,迫不及待地要試乘樓前的新電梯。1月10日上午9點,海澱區望福園小區又有3部新加裝的電梯通過驗收。這標誌著自2017年正式立項以來,該小區加裝的22部電梯已全部投入使用。小區6棟居民樓的每個單元都有了電梯,老人們上下樓不再是難事。
-
普陀這個小區帶動新潮流,居民們直誇好!
在三棟小高樓前豎起了6個不鏽鋼架子,每逢豔陽高照時候,一樓居民們都迫不及待地把剛洗好的衣服掛了上去。這一切源於合陽居民區在「創城」期間,為徹底解決居民亂晾曬問題而推出的「共享晾衣架」。居委幹部正在拆除亂拉的晾衣繩子此前,小區空地上僅有2004年安裝的2根鐵桿供居民晾曬衣服,由於年久失修、老化嚴重已不堪使用。為了晾曬衣服,居民可謂是想盡了辦法。有的人在小區圍牆上打釘子和家裡防盜窗之間繫上繩子,有的人則直接在小區樹上拉繩子,久而久之形成一股「風潮」,導致亂晾曬情況嚴重,嚴重影響小區美觀。
-
呼和浩特: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居民樂享便利生活
11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新城區雅苑新居小區9號樓前,看到工作人員正在調試運行電梯。「我家在六樓,上了年紀上下樓特別不方便,想想過兩天就能坐上電梯特別開心。」退休職工陳芳說。 「上不來也下不去」「望樓卻步」成為不少居住在高樓層的老年人面臨的生活難題。「在這兒住久了,熟悉附近的一草一木,街坊四鄰又都是在一起照應了多年的老同事,大家都不捨得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