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潮牌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新寵」,放眼山東,潮牌入駐量不斷增加,逐步佔據購物中心核心位置。國內潮流文化發展,掀起國潮熱,中國潮牌崛起,開始走向世界。入駐各大綜合體潮牌佔據購物中心C位
「現在濟南潮牌店挺多的,買衣服終於不用專門去北京上海了。」11月22日,記者在濟南某潮牌店偶遇了潮牌愛好者小邊。「差不多是去年夏天,潮牌在山東突然火了。」 小邊稱,此前潮牌在北京和上海比較火,店鋪也多,但是在山東卻沒太有聲音。
其實,在2018年潮牌大火之前,不少潮牌已經嗅到商機提前入駐山東。在位於濟南「金街」頂級商圈的銀座商城裡,二樓入口處最顯眼的這片店鋪,十有八九都是潮牌。其中一家就是近期網上很火的「Superdry」潮牌店。據了解,Superdry是在2018年1月末入駐銀座商城的,目前在銀座購物廣場、印象城和萬象城都有店。與Superdry僅兩三家店鋪之隔的潮牌D&X進駐濟南則要更早一些。
據D&X濟南負責人陳女士介紹,D&X早在2015年2月份左右就進駐了銀座商城。「可以算是最早一批入駐的潮牌了。」陳女士稱,濟南潮牌引進比南方要晚一些,當時濟南沒什麼潮牌,印象中好像只有BOY一家。放眼現在,銀座商城二樓差不多已經有近10家潮牌店了。
與銀座商城潮牌陸續入駐不同,新開業的兩大綜合體印象城與萬象城在早期招商策略中就已經有所傾向。據印象城服裝品類負責人甘經理介紹,目前萬象城內有包括Champion、Sprayground、VANS等主力品牌在內的9家潮牌店。「以國際潮牌為主,均落位於商場核心位置,屬於商場重點培養店鋪。」 甘經理表示,後期招商也將更多傾向於年輕人喜歡,調性鮮明的潮流品牌。
與印象城開業僅差幾個月的萬象城更是潮牌雲集。「萬象城有22家潮牌店,其中以Aape、Beentrill、JOYRICH、FUN、Evisu、Superdry等為主力品牌。」 單品售價最高5999元旺季潮牌店月銷近30萬
黑色、白色為主調,各種英文單詞的塗鴉,各類街頭文化符號,標識鮮明的大LOGO,這是國內大部分潮牌店都在沿用的現代工業裝修風格。
在銀座商城的Superdry潮牌店內,記者看到,黑色的鐵網貨架上擺著各色款式的潮流服飾,衣服大都顏色亮麗,包括短袖、衛衣、牛仔褲、外套、羽絨服等多個品類。
「短袖的價格在270元左右;衛衣、牛仔褲一般都是六七百;外套、羽絨服更高一些,得2000元;皮衣最貴,價格在3000元。」據店內工作人員介紹,這在潮牌裡算是比較平價的。位於Superdry正對面的是潮牌「EVISU」,店裡衣服的價位明顯比Superdry高出一截。
「我們家在潮牌裡算是比較高端的,衣服價格比周圍幾家潮牌要一些。」 EVISU店長王先生介紹到,店裡價格最低是短袖,便宜的700元,貴的1199元,一般都是八九百一件。衛衣衛褲價格就上去了,大都在2299、2699的價格;外套稍微貴一些,基本3000元起;羽絨夾克、羽絨服、棉服差不多在3699、3999、4299、4999元幾個價位。
「也要看面料和做工,有刺繡的衣服會貴一些,刺繡越多越精細,價格就越貴。」王店長稱,去年店裡一件限量的長款羽絨服售價達8999元。「目前,店裡最貴的是一件長款羊羔絨的棉服,售價5999元。」
單價有些高昂的潮牌,月銷量會好嗎?「雖然銀座商城客流量不大,但旺季的時候銷量還是可以的,春夏季月銷量能有小三十萬。」王店長表示,店裡的冬裝價格相對較高,顧客不會每年都換一件羽絨服,因此冬季並不是銷量最好的時候。
與EVISU不同,現在正是D&X的銷售旺季。「店裡秋冬的衣服相對短袖價格更高,所以業績更好。」據D&X濟南負責人陳女士介紹,秋冬季店鋪一個月能賣二三十萬。源自歐美街頭文化明星KOL效應帶火潮牌
幾年前還不為大眾熟知的潮牌,近幾年卻如雨後春筍般迅速攻佔山東各大購物中心。潮牌源自哪裡,又為何有如此魅力,能夠迅速席捲山東?
關於潮牌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最被認可的就是HIP HOP(嘻哈)、滑板、塗鴉、籃球等街頭文化。潮牌,起源於美國街頭,後來逐漸進入日本、中國香港,近幾年在大陸迅速發展,成為Z時代追捧的新潮流。目前,山東市場上的主力潮牌,多是來自歐美國家。比如,近期在年輕群體中比較火的Champion、VANS等來自美國;BOY LONDON、Superdry來自英國;FILA來自義大利;EVISU來自日本。
潮牌作為亞文化的一種表徵,被年輕群體視為身份認同的符號與標誌。對「潮流」、「個性」和「自我」的追求,讓他們敢於嘗鮮,願意為高附加值產品買單。「穿起來很舒服,看起來很帥、很酷。」 小邊說,潮牌就是酷炫、個性、自由。
濟南的潮牌愛好者Don就更看重潮牌背後的文化內涵,潮牌不僅僅是衣服,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態度。「除了衣服版型、設計獨特之外,它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故事或者文化,要傳遞一種生活態度。」
對於能夠迅速發展,明星KOL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吳亦凡、李宇春、鄧紫棋、楊冪等明星K帶貨將潮牌從小眾圈子推入到了大眾視野。
「第一次知道潮牌是因為追星,高一很喜歡的一個明星就特別喜歡穿潮牌。」98年的小唐說,自己入手的第一件潮牌是BOY的黑色短袖,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現在衣服幾乎全是潮牌。「這兩年最火的Supreme、Champion、FILA等,每個牌子我都有好幾件。」
「說到明星帶貨,陳冠希在國內潮牌界毋庸置疑的第一人。」 EVISU王店長稱,說他是潮流教父有些誇張了,但不得不承認「他在哪裡,哪個牌子就會被帶」。國潮崛起山東本地潮牌萌芽
有人稱,2018年是潮牌年,但其實,2018年也被稱為「國潮元年」。在國外各種潮牌發展勢頭強勁的同時,國內潮流文化也掀起了國潮熱浪。不少國內潮牌集體爆發,開始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所謂國潮,普遍定義為中國本土設計師&主理人創立的潮流品牌。目前,國內較有影響力的潮牌主要有LI-NING、CLOT、NPC、Hi Panda、MADNESS、STAGE等。
「國內的潮牌大部分都是明星在做。」小唐介紹到,CLOT、NPC、STAGE等這些明星做出來的潮牌,在國內外都有著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售價也跟國外潮牌價格相當。
但真正將中國潮牌走向世界推向高潮的是中國李寧。
2018年年初,李寧以"悟道"為主題,運用中國傳統蘇繡的工藝技法,將中國元素"紅黃配"融入潮流文化打造「中國李寧」,在紐約時裝周上大放異彩。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在李寧之前,國內的很多潮牌都是在模仿國外,其背後的文化底蘊並非來自中國。李寧則不同,是將中國風的元素加入到潮流文化中,並把『中國』這樣一個極具標識性的定位放在了『李寧』的前面,極大地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風採。」
「特別酷,特有個性,還融合了中國風。穿出去回頭率特別高!」潮牌文化之所以能大肆盛行,除了個性、時尚的設計之外,文化認同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令人驚喜的是,在國內潮牌迅猛發展的浪潮中,山東本地也激起了朵朵浪花。Don告訴記者,山東也有自己的潮牌在萌芽。「店鋪就開在今年新開業的印象城,是幾個95後熱愛潮牌的『小孩』在做。」雖然戲稱他們是小孩,但Don表示自己去買過他們的衣服,設計不錯,挺有想法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