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膠水、紫外線,貼膜老司機告訴你如何給曲面屏手機貼鋼化膜

2021-01-08 曉飛影

手機貼膜起源

之前分享過從 iPhone Xs Max 換到小米10 至尊紀念版的開箱體驗,老實說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曲面屏手機,也有很多種叫法比如瀑布屏。似乎現在國內的高端手機都流行這種曲面屏,一開始我是拒絕的,曲面屏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容易誤觸,顯示畫面時上下曲面兩端會出現形變,以及曲面特別不好貼鋼化膜……

說起貼膜,我還真能多說幾句,最早手機流行起貼膜的時候,最多的渠道就是天橋上、人行通道內、夜市等地段,那時候都是最簡單的塑料膜,很軟,還沒有鋼化膜的出現,貼膜價格區分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不誇張的說,第一批把貼膜當事業的人真的已經買房買車了。沒錯,這裡面的利潤太大了,自打後來網購貼膜才發現 9.9 的鋼化膜和天橋那 99 元的鋼化膜沒多少區別,商家打的就是信息差,所以這年頭貼鋼化膜的小販是越來越少了,藍海已經變成紅海,貼膜不能暴富了。

從幾年前起就開始自己網購手機貼膜,而且只選鋼化膜,還得選好的比如納米防指紋的高清膜,各種品牌以及自媒體的鋼化膜都試過了,手感是真的有區別,但是並不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原則,花心思找也能低價選到合適的鋼化膜。各種好價優惠屯了一些鋼化膜,給全家人的手機貼膜,身邊的朋友同事都貼過,基本是接近完美無灰塵孔對位,要是回到當年搶佔天橋 C 位貼膜人不是不可能,可惜當時就沒這個經濟頭腦,活該錯過暴富的機會。

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是出廠自帶了抗菌貼膜,實際也是一塊普通的塑料軟膜,我對這種膜是不屑一顧的,但是弧面屏我是真沒貼過,想著先將就用著,將來壞了再買新的。不得不說儘管是塑料軟膜,但是搭配弧面屏用久了手感也還能接受,不知道是不是原廠出品的緣故,但是軟膜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容易留劃痕了,還有玩遊戲來回摩擦都會引起凹凸不平。問了下已經買了小米 10 Pro 的好友貼過膜沒,果不其然他是找路邊貼的 30 元,效果還不太好,因為做了功課,這種一眼就看出是最近出現的 UV 膜,要滴膠水和照射紫外線,既然如此,我這個老手藝人也決定自己上陣試試。

選購過程

鋼化膜這種東西,不適合在京東找,普遍比淘寶貴,自營也得用上運費券,一般情況就是在淘寶搜索,新晉黑馬拼多多其實可以比淘寶的鋼化膜價格更低,但是頁面不好判斷篩選。

選購鋼化膜手機殼這類小配件其實有技巧,淘寶頁面看比較直觀,看到三綠絕對就 PASS 了,不要踩雷,三綠就是指描述、服務、物流都偏低。我只會看三紅的,退一步,如果只有物流綠的話也能接受,描述變綠的話就千萬不要碰了,大部分銷量好評都是返現刷出來的,能保持三紅的都算比較有保障的了。

這裡面我只找到三家還略微靠譜點的,但是最便宜的也是 30 元兩張,好一點的就要 58 元 2 張了,都買 7千塊的手機了,幾十的鋼化膜還嫌貴嗎?沒錯,感覺有點貴,我還有個好地方。

但是還有一片新大陸其實是最適合選購鋼化膜的,就是阿里巴巴,淘寶大部分商家反而還都從這裡進貨,阿里巴巴主要是做批發的,很多時候單片不賣,也要運費,但是最近也逐漸 B2C 了,開始接待個人用戶,價格是真的低,我之前找到過和某自媒體品牌的鋼化膜一模一樣的產品,價格只有 1/5。和淘寶選購一樣,阿里巴巴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看到廣告的基本可以 PASS,然後看回頭率,這也是阿里巴巴為數不多能看反饋的地方了,儘量往高了選,以鋼化膜距離,超過 20%都算非常高了,然後進去看評價,阿里巴巴普遍都是默認評價,能看到的有限,只能輔助參考。

最終還是物色到一家總體感覺會靠譜的,我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感覺的,這種 UV 膜必須要紫外線燈照射我也是第一次見,似乎美甲也是這個原理?因為燈不是消耗品,所以我只選了一個燈,兩個不帶燈的膜,加一起 40 元,比淘寶那幾家還是要便宜一些。對了,鋼化膜還有種叫防藍光的,那種強烈不推薦,鋼化膜防藍光這種東西效果基本都是忽悠,我自己也戴防藍光眼鏡,防藍光不是什麼高科技,就是一層鍍膜,但是鋼化膜那偏紫偏藍的膜,觀感簡直大打折扣,還沒啥卵用。

鋼化膜開箱

首先來看一下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的原廠貼膜,乍一看還是可以的,從底部仔細看才發現貼膜的痕跡。

用了半個月,透過反光仔細看鋼化膜表面,就會發現各種劃痕了。

這種痕跡不光是指甲造成,硬物摩擦,玩遊戲來回摩擦都可能造成,強迫症還是不能忍,而且這種軟膜對屏幕也不會有什麼保護作用,所以該換就換。

收到快遞後發現這個從批發商手裡發來的鋼化膜包裝還算「有點東西」,成本應該也不低吧,這種殼子換個印刷都可以成一個新的品牌了。厚一點的包裝內就是帶燈的了,反正以後可以重複利用,其他的就不用買帶燈的包裝,會便宜很多。

背面是廠家信息,從來沒聽過 X-IT 這個品牌,哪怕在淘寶搜也搜不到,難不成真是給線下天橋供應商批發使用的?

第一次貼曲面膜,直接就拿最大的包裝盒拆開體驗,這打開東西真的是不少,其實有用的並不多,一一來盤點一番。

這個包裝盒做工還行,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作為貼膜來說,我寧願包裝簡單一點,所有的成本都花在鋼化膜上,不過線下貼膜,許多人就講究看個外包裝要大氣,貴才能站得住腳。

沒用的東西之一,背面貼膜。我很喜歡凱夫拉的材質,也稱碳纖維、芳綸等,一個凱夫拉的手機殼能用到手機退役,當初為了找裸機手感,找到一個凱夫拉貼膜,比這個還好一點,但是膜就是膜,背部手感和凱夫拉還是差遠了,手機發熱還會導致背膜四周溢膠,那叫一個噁心,這種透明的貼膜絕對是更次的,千萬不要貼。

沒用的東西之二,背面鏡頭貼,小米 10U 的鏡頭組設計很有特色,但是我建議不要貼膜。單反買了鏡頭許多人買 UV 鏡都要考慮再三,廠家是精準設計鏡片數量搭配的,多一片肯定或多或少影響成像,UV 鏡的最大作用其實就是防摔。而手機鏡頭貼上一個塑料片,保護作用也不多,透光率肯定也有一定的影響,還是通過手機殼來保護鏡頭比較好。

貼膜工具,其實就是乾濕兩個紙巾和一個除塵貼,阿里巴巴上有的批發商會省去這些進一步降低鋼化膜的售價,其實家裡有酒精和眼鏡布也可以替代。

鋼化膜包裝內的這個東西我就是第一次見了,也是因為要滴膠水的特殊緣故,需要這種納米膠把聽筒按鍵之類的封閉起來,避免膠水溢出堵住聽筒,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個就是鋼化膜和手機屏幕之間要滴的膠水了,其實我一開始比較排斥用膠水來安裝鋼化膜,但是曲面屏手機我看了幾家傳統的鋼化膜評論區,都說屏幕中間其實是中空的,觸感有延遲,按壓還會有聲音。這種 UV 貼膜膠水是嚴絲合縫,而且商家都承諾是撕掉無痕,絕對不傷屏幕的,考慮再三,為了最好的效果,還是來吃一下這個螃蟹。

這就是紫外線照射燈,如果自己有驗鈔燈估計也差不多可以用,想不到這種快過時的東西,現在在鋼化膜這裡有了市場。

取出鋼化膜看一眼,邊緣是真的有弧度,以前曲面屏還沒流行之前,有的屏幕邊緣是有一點弧度的,那種屏幕貼鋼化膜也麻煩,便宜的膜肯定邊緣有縫隙不貼合還需要白邊劑,要麼就買全貼合有一個大黑框邊緣的掩蓋住。

貼膜之後

老實說貼鋼化膜不需要看教程,都是輕車熟路了,但是這個曲面 UV 膜我還真是認真的看了幾分鐘的教程。貼膜的過程中無法拍照,我就不演示了,簡單說就是先擦拭乾淨,然後均勻滴三處膠水在屏幕上,然後將曲面膜先輕微覆蓋膠水,再鬆手等膠水自動填滿屏幕與鋼化膜的縫隙,此時鋼化膜還沒固定,清推都可以移動,某種程度都比以前的鋼化膜好貼。

然後就是開始紫外線燈照射,說明書說 2-3 分鐘就可以了,我怕不保險照了 5 分鐘,底部那個防滑墊最好放在完全水平的桌面上,我就差點翻車了,只是放在沙發上有一點傾斜,滴了膠水立刻往邊緣滾動,趕緊扶正手機完全水平。

紫外線燈照射的時候還看到了有趣的畫面,小米 10U 因為是 OLED 屏幕,平時看是全黑的,現在除了能看清黑邊之外,內屏還有一個比較小的矩形區域,不知道是什麼作用的。

左上角的挖孔燈攝像頭在紫外線照射下也格外明顯了。

最後來看一下成品吧,老司機表示很自豪沒有翻車,貼的非常完美,幾乎看不到貼膜的痕跡。而且貼的過程中,邊緣有溢出的膠水用紙巾沒有完全吸掉,凝固了後我用手一拔,似乎就是那種玻璃膠的感覺,難怪就不擔心給屏幕留痕了,確實很好去除。測試鋼化膜手感的方法就是打一盤王者榮耀,一盤結束後屏幕無指紋、汗漬殘留,順滑不澀手,那就在我心中達標了。

頂部挖孔攝像頭沒有像之前的貼膜是一個洞,更加完整了。

仔細看四角能勉強看到貼膜的痕跡,毫無白邊。

如果從側面看的話,這個鋼化膜比起出廠塑料貼膜是有一點點厚度的,畢竟是鋼化膜。

這是貼膜後帶上小米官方手機殼的樣子,曲面膜並沒有出現和保護套衝突的情況。

官方手機殼也是儘量的減少自己的體積,與鋼化膜還留了一點縫隙,而且鋼化膜略有點厚度,反而和手機殼側面的弧度高度有一點匹配,之前塑料膜有明顯的割裂感,現在左右滑動手勢就舒服太多了。

開機看一下屏幕顯示效果,這種高清防指紋膜我覺得是最好的,還是那句話,不要選防藍光和防偷窺的膜,真的沒啥用,還影響觀感。

總結

這次貼膜的過程經歷雖然是第一次,但是依然完美,越看越像是廣告了,其實圖上所謂的 X-IT 這個品牌當關鍵字的話,淘寶都搜不到,上阿里巴巴也搜不到,而且我再看購買記錄商品都已經下架了……不過別擔心,這樣的質量肯定還有別的幾家,但是一定要動動心思去找,阿里巴巴上這類小東西價格是真的低。像這類曲面屏貼膜的真實經歷我在網上找的太少,乾脆自己就當螃蟹體驗一下,分享經歷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原來 UV膜要照射紫外線燈的鋼化膜是這麼玩的,也順便提醒不要去天橋貼膜送冤枉錢了,自己貼膜更有成就感更便宜。

至於貼不貼膜純粹是看自己的習慣和體驗感受,我在購買之前就一直嘆息為啥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為啥不是純平的顯示屏,但是曲面屏最近用久了後,那種左右滑動的感覺是越來越享受了,畢竟未來幾家的旗艦機短時間內應該都是曲面屏的風向標了。如果裸持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的話不貼膜手感也不錯,畢竟都 220 克了,貼膜戴套差不多半斤,只是安裝手機殼不貼膜的話,邊緣落差感其實反而不舒服,也就是說帶了手機殼最好就貼上曲面鋼化膜,我對現在組合的結果表示滿意,沒事就滑溜兩下,希望這個小半斤組合能在以後的日子裡略微增強我的肱二頭肌。

相關焦點

  • 曲面屏手機貼膜為何要用到UV燈,看完你就懂了
    時下採用曲面屏的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遍,曲面屏讓手機的正面變得更有立體感,而且也一定程度的增加了握持的舒適度,有著更好的手感,同時也提升了顏值。
  • 三種手機膜詳解,告訴你曲面屏該如何貼膜,看看你手機適合哪種
    自從三星推出了曲面屏手機以後,各大手機廠商都紛紛跟進,就好像旗艦手機中沒有配備曲面屏就會顯得不高端。而經過了好幾代的更新改進後,三星已經開始放棄曲面屏設計,三星現在最新出的S20系列手機雖然還是曲面屏,但是曲度越來越小,趨於直屏。
  • uv膠鋼化膜這麼貼,才能降低手機損傷風險
    UV膠鋼化膜是一種通過先滴定UV膠,後用紫外光照射固化UV膠的方式進行貼附的手機鋼化膜,與常規的固態膠鋼化膜相比,有粘接性強,不易脫落等優點,尤其是曲面屏UV膠鋼化膜,受到很多人喜歡。因為使用膠水粘貼,這種鋼化膜也存在弊端。
  • 華為曲面屏貼什麼手機膜比較好
    曲面屏手機使用起來手感非常好。尤其是打遊戲的小夥伴們都會覺得曲面屏打遊戲很爽,視野好。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現,想要和直板的手機一樣貼手感很好的鋼化膜,很難。要麼就是貼了的鋼化膜,不小心一使力就會飛出去;要麼就是貼的貼膜,放口袋裡不小心就會揭起來,也保護不了手機屏幕。第一種是邊膠的鋼化膜,另一種就是水凝膜,這兩種都不太推薦。看看下圖中貼膜以後的手機,色彩非常好
  • 曲面屏手機貼什麼膜比較好 其實最後一款才是最合適的
    現今手機都主打曲面屏了,用曲面屏的人也越來越多,而給手機貼膜則是為了保護手機,不過由於曲面屏不同其他的手機,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在被曲面屏用什麼膜好?曲面屏手機貼什麼膜比較好?曲面屏手機不貼膜好嗎?而沒少折騰,那麼曲面屏手機到底適合什麼膜呢?
  • 新買的華為Mate 30 Pro,曲面屏要貼膜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普通的直屏手機倒還好說,畢竟很容易買到一塊合適的手機膜,但如果是曲面屏手機,完美貼合的手機膜就不太好找了,如果貼膜不完美,強行貼的話畢竟會出現白邊問題,這樣一來將極大地影響手機的美觀,所以在購買曲面屏手機後,我建議不要貼膜。
  • 手機貼膜內幕:鋼化膜和水凝膜到底貼哪個?不要被坑了
    手機貼膜內幕:鋼化膜和水凝膜到底貼哪個?
  • 在體驗過各種不靠譜的曲面屏貼膜後 我竟然選擇了它
    相信近兩年買新手機的朋友基本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市面上除了蘋果的iPhone之外,絕大多數旗艦手機都已經向三星學習,開始使用曲面屏的屏幕設計了。不可否認,曲面屏在手機質感的提升上,相比傳統的直屏或者是2.5D屏幕而言,確實能帶來有效的升級。然而隨之帶來的,除了屏幕摔碎機率的增大而言,更難的是貼膜也太不好選了。
  • 手機別老是貼鋼化膜了,鋼化膜容易碎,還有很多選擇的
    隨著人們對手機需求的增加,現在對手機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而主流的手機都是大屏幕的,現在基本都在5.5以上,加上現在的趨勢是全面屏,所以在對手機屏幕的保護方面,這是一個難題,除了在來保護殼的保護下,屏幕的貼膜也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 你的手機貼膜嗎?手機真的有必要貼鋼化膜嗎?
    很多人覺得貼鋼化膜可以保護手機屏幕不被刮花或者碎屏,也有人認為,屏幕本身足夠堅固,貼膜是多餘的。鋼化膜鋼化膜通透率低、手感不佳你貼了鋼化膜後玩手機,你總是覺得那裡彆扭,手感、觀感都不是很好。鋼化膜的通透率低,容易使手機屏幕的光線發生折射,會加重視覺疲勞。同時,現在的手機貼膜質量真的是參差不齊,有的鋼化膜長時間使用對眼睛的傷害極大,甚至劣質的鋼化膜會含有有害物質。而各家手機廠商不斷調校除更好、更符合人體觀感的屏幕,你鋼化膜一貼上,廠商的努力就付諸東流。
  • 曲面屏手機到底應不應該貼膜?別再糾結了,這裡告訴你答案!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之前的時候相信有很多人都會給手機貼膜,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漸漸的有很多人都已經將手機貼膜這樣的事情忘記了,主要還是因為手機的更換速度太快,沒有必要多講每一個手機進行貼膜,尤其是對於一些曲面屏的手機而言,給手機貼膜也未必是一件真正的好事,那麼就像華為 mate30 pro這樣的曲面屏手機到底應不應該給手機貼膜呢?
  • 手機貼膜真的有必要嗎?曝光某寶上鋼化膜、水凝膜的謊言!
    「老瓶裝新酒」的水凝膜關於手機水凝膜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為什麼要說他是「老瓶裝新酒」呢?那就要追溯它的前身,也就是大約十年前的「隱形車衣」簡單來說也就是車膜,車模這個概念是從國外引進的,那時候國外有許多車主擔心車輛劃傷,於是慢慢的就開始有車膜的概念了。這種車膜對於細小的劃傷是非常有效的,能夠明顯地保護車漆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那時候車膜幾乎和現在的給手機貼膜一樣盛行。
  • 智慧型手機到底要不要貼膜?應該貼哪種膜?
    智慧型手機到底要不要貼膜?這個問題也是老生常談了,手機是否貼膜,主要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而定。貼膜功能主要是避免手機與其他物體接觸產生摩擦和碰撞,可以讓手機屏幕得到很好的保護。應該貼哪種膜?首先,現在大部分手機都是玻璃材質機身,即使是金屬或塑料機身的,也一樣滑,因為手機廠商為了握持舒服,把機身設計得很圓潤,弧度很大,易滑。現在換個屏幕,低至百元,像iPhone,華為新款旗艦手機,屏幕換新在2000+以上,得不償失。
  • 小米10貼這種鋼化膜,關鍵的時候可以為你節約千元換屏費!
    可見滿滿的黑科技,再一次表明了小米衝擊高端手機市場的決心。很有吸睛率的參數配置基本在發布以前就被曝光了,在2月5日市場上就已經有了這款手機的鋼化玻璃膜。而且曲面屏的維修成本都很高,像小米這一款維修大概在700往上,還是在買手機之前先買上一套防護裝備靠譜。在此奉勸大家不要裝X了,都是錢啊!
  • 我們的手機到底如何貼膜呢?這是個複雜的問題嗎?
    【我們的手機到底如何貼膜呢?這是個複雜的問題嗎?】很早之前,有這樣的一個熱點,如果你想賺錢,那麼你就去做貼膜男孩,畢竟一張膜,它的價格可能在10元到20元,但是它的成本價可能只有幾毛錢,高利潤,高收入的貼膜,確實成為了一些人所願意去做的兼職或者是專職。那麼,我們手機到底如何貼膜?
  • 手機到底該不該貼膜?貼什麼膜,你選對了嗎?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說一說我們常見的兩種手機保護貼膜,現在市面上常見的一般為鋼化膜和水凝膜。現在一般大家貼的最多的可能還是鋼化膜,對於水凝膜有些朋友可能有點陌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什麼是水凝膜?缺點;屏幕顆粒感,水凝膜的清晰程度無法和鋼化膜比。
  • 手感、顏值缺一不可,洛克手機膜切割機開啟手機貼膜新篇章
    但也有人說,庫克的這波騷操作,更傾向於產品利潤價格和貼膜上的考量。曲面屏的2.5D弧面玻璃設計,雖然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屏幕的黑邊、提高使用時的震撼感、手感更圓潤不割手,但畢竟工藝難度大,生產成本也高。最重要的是曲面率高,貼膜難度大,就算是擁有「祖傳貼膜」手藝的老師傅,也不一定能搞定。這也是目前諸多貼膜商家們絞盡腦汁都想攻破的「高地」。
  • 水凝膜和鋼化膜哪個好?手機貼膜原來還有這些學問
    縱使廠商不斷提升手機玻璃的耐用程度,但依然無法阻止消費者為心愛的手機貼上手機膜的決心。而一旦選擇了貼膜,那肯定就得花費時間去挑選一張滿意靠譜的手機膜。在全面屏和2.5D玻璃盛行的今天,買手機膜已經不是當年的「選高清還是磨砂」那麼簡單的問題了。
  • 水凝膜和鋼化膜對比,你貼的是哪個?
    這幾年手機的屏幕硬度越來越強,要比普通的鋼化玻璃強悍的多,專家也說過現在的手機完全不用貼膜,但是依然無法阻止我們的小夥伴為心愛的手機貼上一層膜。在現在的曲面屏和2.5D屏幕上能更好的貼合屏幕,同時也可以修復屏幕上細小的劃痕。水凝膜的材質為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英文簡稱 TPU ,它的性質介於塑料和橡膠之間。
  • 手機到底要不要貼膜:貼膜就貼鋼化膜
    按朋友的說法是:手機就像處女。不管保護的再好,6來了4就會被淘汰。女人40了,有膜又能怎麼樣呢。額...扯遠了,還是繼續說膜吧。很多人大談NTSC色域、鮮豔度、死亡對角、屏幕通透感,對於國產手機都有著苛刻的要求。但廠商好不容易,一個像素一個像素地提高精度、一點一點的技術提升。最後不都被你一張膜貼回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