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XCin你的私人球鞋顧問,大家好我是Derrick東東你的私人跑腿、勞動、運動顧問!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使節13的拆解,說到這次使節13的拆解歷程還蠻波折的,但又充滿了樂趣;
配置眾多結構複雜的LBJ18在拆解過程中耗費了太多解膠劑,讓我原本預留給使節13的劑量所剩不多,於是我就立即在某寶上購買了解膠劑,匆忙之際恰逢多事之秋,第二天正好是雙節假期商家不發貨,所剩的劑量肯定是不足以完完全全的拆完這雙鞋,於是......
具有相同成分的卸甲水成了我的備選,一個大老爺們兒在國慶中秋奔走於超市和美甲店之間,但結果卻是沒有卸甲水只有卸甲巾,A計劃破滅只能實施B計劃.......買工具發揚體育特長生的優勢用另外一種形式的拆解和大家見面,於是才有了今天的這篇【硬拆解】也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同時指出不足;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我們的正題,使節13硬拆解,安排!!!
球鞋信息
Nike Ambassador 13 紫禁重器
發售價:999
市場價:839(42.5)
和之前的老規矩不同,這次採用縱向切割的形式展現,球鞋的內部構造也是更加的直觀的表現出來,整個拆解過程相對比較順利,但也確實消耗了我不少的體力;
使節13的鞋面構造和之前的使節11和12不太一樣,採用的是織物鞋面+半掌內靴的設計,看似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整體的支撐強度和厚度還是非常可觀的;
鞋面的編織紋路類似於蜂巢的六邊形結構,這種結構的編織形式是鞋面形態穩固的重要保證;
半掌內靴為單層海綿配合彈性較好的尼龍布,在保證舒適的前提下,貼合度也大大增強,上腳體驗後的感受也確實如此;
鞋舌為雙層海綿填充,上層織物覆蓋,下層尼龍加固整體看上去非常厚實,柔軟舒適沒有卡腳感;
鞋頭位置的織物鞋面進行了熱壓處理,覆蓋上上了一層格紋熱壓膜,不僅可以增加鞋頭位置的支撐性,還在一定程度上對腳趾起到保護作用;
鞋帶孔為最常見的形式展現,並且在每個鞋帶孔周圍都做了熱壓膜加固,鞋舌對應位置也有尼龍拉環的設計,能保證穿著過程中鞋舌不會四處滑動,看似普通的設計但能很好的展現其用處,繫緊鞋帶時可明顯感受到鞋面對雙腳的壓迫感;
鞋跟外側為皮革材質,具有強有力的支撐性,內襯海綿填充厚實,藍色的港寶從中底位置一直延伸至後跟中上部,在配合上外側的環繞式TPU片,這雙鞋後跟整體的穩定性可謂十分強悍;
中底配置一直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地方,也學很多XDM已經在之前推送的內容中得知了這雙鞋的大致配置,對於這雙鞋配置的官方說法略感失望,亦或是半信半疑,那今天的拆解將徹底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直接給大家展示這雙鞋的縱截面拆解圖,可直觀的看到中底的配置,全掌phylon+後掌嵌入式zoom氣墊,前後掌分離由中間外部一塊tpu片連接,除此之外內部沒有多餘的tpu片,這樣的配置對於一雙售價999的鞋來說你們如何看待?這樣的配置會不會直接導致實戰性能拉跨?各位怎麼看呢?
先來看看前掌,沒有了使節系列前幾代標配的扇形zoom,就是最普通最常見的phylon材質,經測量前掌核心發力點中底厚度為15.47mm,我彎折前掌模擬實戰啟動的場景,前掌給我的是韌的感覺,那種踩屎感和洩力感在這雙鞋上必然不會存在,場地感你們懂的;
中底連接前後掌的位置,有一大塊環繞式tpu片,tpu片的外觀有玉石的顏色和質感,靠近中底的位置的部分還有原礦石的感覺,這塊tpu從中底一直延伸至後跟並環繞整個後跟,我認為這個設計實用且美觀;
談到這塊tpu片可能也會有xdm覺得這不夠有誠意,通常情況下中底內部還會放置一塊tpu片,以達到連接前後掌,給中底強有力的支撐,這多多少少會讓人有些失望,但我想說外部的這一塊環繞式tpu片雖然材質偏軟,但是整體面積較大,中底和後跟相互牽制給予到的支撐連接作用絲毫不比擁有內部tpu片的鞋款差甚至還要更強;
後掌為內嵌式的馬蹄形zoom,相比於自家兄弟使節11的方形長條形zoom,馬蹄形zoom的受力反饋會更加出色一些,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原理,從氣墊在後跟的長度佔比可以看出氣墊所佔比例較大,可以推斷實戰落地時腳後跟和氣墊接觸的面積是比較大的;
鞋墊對球鞋腳感的作用也不能忽視,使節13的鞋墊為常規的海綿抗菌鞋墊,柔軟度較好,但韌性一般,穿著兩天鞋墊印花已不見蹤影,所以我對這雙鞋鞋墊的耐久度持懷疑態度;
當我拆開這雙鞋的時候,這樣的中底配置讓我想起了歐文3和KOBE 4 Protro ,在你們心中你們如何評價歐文3和KOBE 4 Protro,又如何來評價這雙使節13呢?
使節13的外底採用的是前後間隔的設計,和字母哥2代較為相似,也全都使用了XDR超耐磨橡膠,再加上較深的鞋底紋路,耐磨屬性值得期待;
前掌為粗獷張揚的閃電形紋路,在內側腳趾發力點做了單獨分區,後掌為較細小的網格紋路;
防側翻角的設計別具一格,它並不是一整塊突出的硬質橡膠,而是由一片片軟質橡膠傾斜排列而成,每個橡膠片之間有一定的間隙,從側上方看下去有一種「天使翅膀」羽毛排列的美感,這個小細節我認為很用心,在之前的其他鞋款上似乎也從未出現過這樣的設計,這讓我很是心水;
外底前後掌都有向上延伸的處理,加大前掌啟動時與地面接觸的摩擦力,束縛後掌緩震材料過度形變,增強後跟穩定性;
要排面還是顏值?要配置還是性能?要疊加還是要從簡?在我看來這雙使節13就是矛盾體般的存在,它的出現能引起我們的思考,如果有朝一日它的價格足夠誘人,同時你想要擁有與歐文3、Kobe 4 Protro相似的穿著感受,那這雙鞋你會去考慮嗎?你會不會覺得真香!俗話說一萬個人眼裡都有一萬個哈姆萊特,對於這雙鞋你們怎麼看,我們評論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