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婦女節,祝各位女性朋友節日快樂,我覺得這一天應該對女性全天放假,並強烈要求法定強制男人陪逛陪吃,促進和諧刺激消費,多好。
婦女節的全稱是「國際勞動婦女節」,女性的解放,並不是誰恩賜的,而是來自「勞動」,僅僅一百多年前,女人還沒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力,到市場中勞動讓女人參與社會協作,並給了女性力量。主席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你看這倆字,多有開天闢地新女性的風範,不明白現在為啥這麼嫌棄婦女這個詞兒。
作為漫威首部女性超級英雄獨立大電影,選在這一天上映《驚奇隊長》真是完美應景,《復聯3》裡都快死絕了,她成為全村人的希望。
國內長年追著看美漫的人很少,頭回亮相,觀眾對這個角色不是很熟悉,大約印象就是她很能打。我也不熟,臨時抱佛腳做了做功課,一查,我靠真是太複雜了,又是一段連綿幾十年的撕逼史,我下面簡單一說,哪兒不對請美漫粉指正。
「Captain Marvel」(驚奇隊長)這個名號最初並不屬於漫威,反而和DC關係更緊密。
1939年,DC的前身「國家漫畫公司」創造了大獲成功的超人,福西特漫畫公司(Fawcett Comics)眼饞了,也琢磨著山寨一個,於是參照當時的好萊塢明星弗萊德•麥克莫瑞的形象,創造出了驚奇隊長這一形象(為了翻譯區分國內被寫作神奇隊長),他是一位中年強壯男性,真名叫比利•巴特森。
1940年驚奇隊長上市,銷量一度超過了超人。1941年還被拍成了史上第一部超級英雄真人電影《Adventures of Captain Marvel》。
DC一看不幹了,跑到衙門裡告官,說狗日的剽竊我創意,這官司一打就是十二年,DC勝訴,福西特漫畫賠了40萬美元,加上50年代漫畫業不景氣,驚奇隊長就被雪藏。
這時候漫威出場了。1961年正式更名為「Marvel Comics」,去版權局一查,我靠,Captain Marvel這個名號竟然沒有被註冊!我沒查到為啥這麼多年福西特漫畫沒有註冊版權,可能是當時版權法不太完善,再加上打官司時間太長,市場又遇冷,就放棄驚奇隊長了,結果讓漫威摘了果子。
漫威註冊了驚奇隊長,並出現在1967年12的漫威漫畫上,由斯坦·李(Stan Lee)與吉恩·科蘭(Gene Colan)創造。第一代驚奇隊長是克裡星人邁·威爾(Mar·Vell),後來由卡羅爾·丹佛斯接班,這大概與六十年代美國的女權浪潮有關,那就與時俱進來一個。
邁·威爾(Mar·Vell)和卡羅爾·丹佛斯(Carol Danvers)
故事還沒完,70年代DC正式獲得了驚奇隊長,但因為「Captain Marvel」被漫威搶註,所以沒法用這個名字了,只好將原來的驚奇隊長改名為《沙贊》(Shazam!),這位英雄馬上也要出單體電影了。
卡羅爾·丹佛斯的首次出現是在1968年3月的第13期漫威漫畫,後在1977年的《驚奇女士》漫畫中成為「驚奇女士」,後稱「驚奇隊長」。
卡羅爾的母親是克裡星上尉瑪麗·艾爾,在被派到地球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出現意外,被喬·丹佛斯(Joe Danvers)(關於喬·丹佛斯官方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他是美國海軍軍官,另一種是漁民)所救後相愛,生下了卡羅爾·丹佛斯。
因為經濟困難,卡羅爾沒能讀完大學就加入空軍,後在執行任務中被麥可·羅西上校看中,加入美國空軍情報局,退役後被美國航空航天局要求擔任安全主管。
後來第一代驚奇隊長邁·威爾來到地球執行臥底的任務時與她相遇,並互生情愫。
勇·羅格Yon Rogg(電影中裘德洛扮演)是個克裡星的大反派,非常嫉妒邁·威爾,為了殺邁·威爾把卡羅爾擄到克裡星。
勇·羅格(Yon Rogg)
卡羅爾在激戰中掉入了「腦波放大儀」中,關於獲得超能力的方式在維基百科和漫威的資料庫中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腦波放大儀將她的DNA和邁·威爾的DNA混合,另一種是腦波放大儀直接喚醒了她半克裡人基因使她獲得了超能力,
腦波放大儀
邁•威爾後來中毒去世,卡羅爾成為第二代驚奇隊長。
在漫畫中卡羅爾的能力非常逆天,包括超光速飛行、發動感光波、超強耐受力,甚至能預知未來,變身後頭髮翻起,神似超級賽亞人。
好,科普到此為止,說回到電影。
先說總體的觀感,放到漫威宇宙的序列裡,《驚奇隊長》算是較平庸的一部,偶有興奮點,但故事不吸引人,人物缺乏魅力,爛倒是談不上,就是看完沒啥感覺,像完成了個Excel表格,必須做,但又沒滋味。
先說一下這個選角,我個人是不太認可的。
布麗•拉爾森長了一副大媽臉,按照中國人的審美來說她的臉型太寬,就會顯得老相。對女超級英雄來說「跑」是個很起情緒的動作,但片中她一跑我就出戲,視覺上不夠輕盈健美。
就這麼講吧,片中視覺上最好看的地方,就是用特效把拉爾森裹的誰都認不出來的時候,理論上這角色誰都能演啊!包誰不是包。
等光暈消失,我就又出戲了。
有一點我不太理解哈,女人打架的時候如果披散著頭髮,不是很容易被對手抓住麼.
我猜漫威是這麼考慮的,如果找個知名女演員,比如就艾米•亞當斯吧,她已經演了太多戲,在觀眾心目中不夠「純」,拉爾森之前接戲不多,驚奇隊長又不是一錘子買賣,一張白紙容易做文章。
但這種超級英雄商業電影最重要的不是演技,而是眼緣,小惡魔演技再好也演不了美國隊長,拉爾森的形象太趕客了。
在敘事結構上,《驚奇隊長》的編劇還是有些想法,採用了一個半倒敘,這種手法的天然優勢是先給「果」,然後按圖索驥去找「因」,可能編劇也覺得劇情有些單薄,所以用了這個點子。
但這種結構的效果卻有點雷聲大雨點小,我很疑惑為啥羅格非要去訓練卡羅爾,如果他的目標是宇宙魔方,殺死勞森博士在地球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啊,非得捨近求遠的把卡羅爾帶到克裡星,如果目的是卡羅爾體內的「能量核心」,就應該像斯克魯人一樣折磨她,而不是含辛茹苦的培養一個敵人。
這就造成故事中段小高潮點沒什麼勁兒,觀眾不用太費勁就能猜出來,然後一回想,覺得這些曲折是沒有困難就製造困難。
我也大致理解為什麼要這麼編,故事本來就單線,如果不搞點花活那就更平了,包括營造了個「假反派」,不過斯克魯人前後兩段的反差實在太大,從屠夫一下變成鄰家大叔,為啥不一開始就告訴卡羅爾苦衷?動之以情啊綠兄弟!
看點主要就是兩個部分,一是卡羅爾與神盾菊長的插科打諢,這裡面有個最爆笑的點:即菊長的眼睛是怎麼瞎的,把我樂的,我就不劇透了,原來是醬紫,世界真奇妙。
另外就是後面驚奇隊長的覺醒開掛,這段從視覺上還是不錯,因為前面的情緒一直壓著,後來開掛顯得比較爽。
但有倆比較大的問題,一就是羅格既然已經拿到了宇宙魔方,為啥還要讓卡羅爾連線「至高智慧」,把她給激發出來,這不找事兒麼....
再就是隊長的戰力實在是太Bug了,與其說是對打不如說是虐菜,這種能力單挑滅霸可能也夠了,你們其他的各種俠就買好瓜子花生站旁邊觀摩就成。
無論是插科打諢還是毀天滅地,都算是漫威的常規操作,《驚奇隊長》裡最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竟然是那隻橘貓!!
我那場的幾次笑點都有貓咪的直接參與,在它發大招的時候竟然有《黑衣人》裡外星生物的感覺。
《驚奇隊長》應該算不上是《復聯4》的預告,應該說是個超長彩蛋,她的出現全都源自《復聯3》最後菊長拿BB機的召喚。
我總體給7分吧,中規中矩,沒亮點也沒太多失望,但為了能對接上《復聯4》又不能不看,真是被漫威吃定了,沒脾氣。
購票連結放這兒,大家看著辦吧。
收工。
近期新片雜談精選:
一個暖心,但不那麼精彩的終章
又踩到一部超長預告片...
開年你需要來一針雞血
再聊聊《流浪地球》
韓寒與周星馳
《流浪地球》與《瘋狂的外星人》
仗「賤」走天涯
今年的第一匹小成本黑馬來了
為這部成人向的國產動畫打個電話
包貝爾這是要翻身的節奏?
兩年前我放的第一款產品是日本進口的Sante FX眼藥水,賣的特別好,後來因為貨源問題斷貨,好多同學問,那我就再放一次,去日本旅遊這小東西一直是必買清單上的。
由於是從香港發貨,快遞時間會久一點,大家填收貨人的時候務必要用真名,以防過海關時出現問題。兩年過去,價格貴了幾塊,大部分地區包郵,想補貨的同學點下面的小程序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