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掏耳朵,耳道「發黴」了?

2022-01-09 中國聽力在線




據重慶商報報導,葉女士有一個小癖好,成天喜歡用棉籤掏耳朵,每天至少要掏兩三次。最近,她覺得耳朵有時候會聽不清楚,發癢,還流出黃色的液體,於是來到重醫附二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醫生發現,葉女士耳朵裡長滿了一坨坨白色的像「黴菌」一樣的物質,確診她患上了黴菌性外耳道炎。醫生表示,頻繁掏耳朵並不好,這等於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線,任由細菌侵入耳道和鼓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聽力下降。

每天掏耳,耳朵越來越癢

小葉今年26歲,近日因為耳朵不舒服到重醫附二院檢查。「我平時很重視耳朵的清潔衛生,經常拿棉籤清理耳朵。」小葉說,她覺得這樣既舒服,又能清潔耳朵裡的髒東西。漸漸的,她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都會掏幾次耳朵。

可最近她覺得有點不對勁,有時候聽聲音會聽不太清楚,而且耳朵還一直發癢。於是她掏耳朵掏得更加頻繁了,每天都要掏四五次。過了幾天,她覺得越來越癢,耳道裡還流出了黃色的液體。直到看了醫生,醫生通過耳鏡檢查後發現,耳道裡面有大塊的白色物質。醫生稱,這其實就是黴菌群,於是確診她患上了黴菌性外耳道炎,也叫外耳道真菌病。令小葉想不到的是,自己之所以會得這個病,竟和她經常掏耳朵有關。

專家解讀:頻繁掏耳的壞處

「多數患這個病的人,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頻繁掏耳屎的習慣。」重醫附二院耳鼻喉科主任駱文龍表示,說到「耳屎」,大家都不陌生,醫學上稱作「耵聹」。耵聹是由耵聹腺分泌的,有人分泌快,有人分泌慢;耵聹有幹的、溼的、油性的;正常人不斷分泌耵聹,不斷排出。

很多人認為,耳屎要經常清理才對,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因為耳屎對耳朵是有保護作用的。耳屎不僅能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環境,而且還能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禦外部的細菌侵襲。如果頻繁掏耳朵,將耳屎一掏而盡,就等於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線,任由細菌侵入耳道和鼓膜,會引起慢性炎症,出現耳朵疼痛、流膿的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聽力下降。


耵聹在耳道位置圖

耳道能自潔,不需經常掏

一般來說,正常成人的外耳道有自潔功能,不需要經常掏,而且耳屎累積到一定程度,會隨著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不斷脫落排出耳朵外面。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大家不用過度擔心耳屎堵塞耳道。如果使用不當的手法,或者掏耳朵的工具未進行嚴格消毒,很容易會引起真菌感染,而且耳部溫暖潮溼的環境很適合黴菌的生長繁殖。

專家提醒,在耳朵保護方面,兒童應更加注意。因為兒童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皮膚也更加敏感,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也不如成年人。

遊泳洗澡,耳朵進水咋辦

在日常生活中,耳朵進水後一定要及時處理。遊泳時可以用耳塞,頭部仰起,高於水面,不要深潛水。因為深水會對鼓膜有壓力,還容易引起眩暈,造成危險。洗澡如果總是進水的話,可以用棉塞塞住耳朵,並且洗完澡後要用棉籤及時把水擦拭乾淨,以防由水帶入細菌造成的外耳道真菌病。。

更多精彩,請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

中國聽力在線微信號: audonline_CN(←長按複製)

關注我們,您將及時掌握聽力學、言聽康復、人工耳蝸、助聽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行業內的最新動態。

我們的故事:

2013年,梁琦博士為補充我國專業聽力學人才創立了中國聽力在線,以優質的聽力學教育同時得到了專業人士和聽障家長的高度關注。同年,為了給聽障群體帶來更好的聽力一站式服務體驗,國內首家具有國際標準的聽力中心——愛耳時代聽力中心建成。

愛耳時代作為中國最大的專業聽力醫療健康平臺,一站式聽力服務及其覆蓋的中國主要大城市聽力中心網絡提供了國際一流標準的聽力相關服務。此外,愛耳時代還為中國的耳科醫生、相關專業人士以及患者提供線上、線下聽力學教育。具有國際聽力學培訓背景和國際公認資質的愛耳時代聽力師將為聽障者提供高端、專業、極致的聽力解決方案。

更多精彩,請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可怕一幕出現!耳朵裡面竟「發黴」了
    可幾天之後耳朵奇癢,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小思的耳朵裡竟然「發黴了」!耳朵奇癢, 裡面竟「發黴」了「醫生,我的耳朵裡面好癢,還感覺聽不太清楚了 ,你快幫我看看吧!」原來人類正常的外耳道皮膚及腺體的分泌物(耵聹,俗稱耳屎),對外耳道具有保護作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掏耳 。而且耳道皮膚非常脆弱嬌嫩,使用不當的手法刺激或不潔淨的器具挖耳,極易發生損傷及交叉感染,導致黴菌的滋生 。有時候掏耳朵不當,可能使得細菌趁機侵入,引發中耳炎。
  • 梅雨天耳朵也會「發黴」
    □武漢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陳偉  眼下正值南方的梅雨季,天氣潮溼悶熱,家裡一些東西特別容易受潮發黴,但28歲的小楊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耳朵竟然也「發黴」了。  小楊家住湖北省武漢市,從小愛乾淨的她,平時有事沒事就喜歡掏耳朵。
  • 網友頻繁掏耳朵,不料耳朵長黴了!掏耳朵的好處只有一個……
    有道是,人生三大爽事捏腳、洗澡,還有掏耳朵其中掏耳朵深得大家的喜愛可謂一直掏一直爽但是近日有網友自爆掏耳朵把耳朵掏發黴了!該網友表示,自己有事沒事就喜歡掏耳朵,加上夏天愛遊泳,耳朵易進水,結果造成耳朵常常癢,流黃水,有時還會噁心發臭。
  • 耳朵癢別亂掏,小心耳道黴菌感染!
    耳朵癢的經歷相信大家都有過,拿棉籤輕輕撓撓也就完事了,但是如果遇到這種級別的癢法,大家可要注意咯,可能是耳道黴菌感染了。劉小姐今年30歲,公司文員,近期因為耳朵癢,掏完耳朵後有水狀物體流出,這兩天感覺耳朵很痛,耳道好像腫起來了,棉籤都塞不進去,還有些低燒,於是她向健客網健康問診諮詢。
  • 一時掏耳一時爽,一直掏耳……別再頻繁掏耳朵了!耳屎其實大有好處!
    小堂妹:掏耳朵啊!總感覺耳朵有東西,每天這樣掏一掏,可舒服了!你要不要也試一下?鴻鴻:耳朵可不能經常掏,而且你知道嗎?耳屎其實大有好處!首先,來看看耳朵結構圖。人的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個部分。外耳道靠外這一部分是軟骨結構,軟骨部位上有一種腺體叫做耵聹腺,它的分泌物就是我們熟知的耳屎。
  • 因頻繁採耳,福州男子耳朵又痛又癢,耳內發黴長滿白毛!
    福州男子耳朵又痛又癢到醫院一查結果大吃一驚耳內發黴長滿白毛
  • 耳朵裡長毛髮黴?耳鼻喉專家提醒:這4個習慣不改掉會很慘
    耳朵長毛髮黴,你聽說過或者親眼見過嗎?很多人可能聽都沒有聽過更別提見到了。今天家裡老人跟我們講,隔壁小區一位大爺因為耳朵裡老是癢去醫院檢查,竟然發現,耳朵裡面都已經發黴長毛了,這真的是聞所未聞啊,科室裡面好些年輕的護士都驚呆了。
  • 男子棉籤掏耳朵,不料棉花團卡住耳道
    楚天都市報10月12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周珊)35歲鄭先生用棉籤掏耳朵,不料棉花團堵住了耳道。折騰十餘分鐘還造成了挫傷,不得不上醫院。前日早上,鄭先生洗漱時不慎將水衝進了右側耳內,為了拭乾水分,他順勢拿起棉籤掏耳。
  • 耳朵經常發癢?用這個掏耳棒,連碎屑都掃光
    >掏耳朵就成了所有人的必修課。掏的工具不好,會破壞耳道結構,引發耳膜炎等損傷,甚至會影響聽力。 今天三妹給大家推薦一款雙頭矽膠掏耳棒—PIANY,讓掏耳朵成為一種享受,將耳屎一網打盡,清掃的乾乾淨淨的,也不用擔心任何的耳道損傷。
  • 掏耳一時爽,耳道很受傷!到底該不該挖耳朵?專家說出三類情況~
    但是人們總是習慣於掏耳朵,大多數人的目的是為了清理耳屎,耳鼻喉科醫生提醒大家,耵聹並非只是一無是處的廢物,耳屎也有很多的作用:它可以保護鼓膜、阻隔沙塵、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鼓膜,還可以潤滑耳道,防止耳道內的皮膚過於乾燥,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等不適,耵聹中的某些成分,比如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都對細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消滅作用,我們的鼓膜非常敏感很容易被強聲波刺激,而耳屎能起到過濾和緩衝聲波的作用
  • 去醫院可以掏耳朵嗎?小心掏出一坨耳粑粑
    網友對於耳屎能不能自己掏,一直持有多種意見。其中包含多個派別。人的耳朵從外向內依次是外耳,中耳,內耳。我們的耳屎主要集中在外耳道。耳屎的成分包括脫落的耳道上皮,耵聹腺分泌的油脂及分泌物混合形成。耳屎具有保護耳道的作用,耳道可以自然脫落,普遍認為耳屎不需要特殊清理。耳內形成耵聹,或耳屎嚴重堵塞耳道時,需要就醫進行清理。耳朵分為油耳和幹耳,油耳的耳屎不易自然脫落,會伴有異味。掏耳朵這個事情,有些人經常掏,有些人幾十年不用掏,因人而異,不過,一些錯誤的工具,會導致不好的結果。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耳朵裡竟布滿密密麻麻的…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耳朵裡竟布滿密密麻麻的… 2020-10-20 1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耳朵「發黴」您見過嗎?
    今天,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的耳朵裡面癢、流水,你會怎麼辦?
  • 28歲女白領聽力突然下降 專家提醒:梅雨季當心耳朵也會「發黴」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劉姍姍)正值梅雨季,天氣潮溼悶熱,家裡一些東西特別容易受潮發黴,但28歲的小楊萬萬沒想到,近來耳朵發癢不適、聽力下降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耳朵竟然也「發黴」了。28歲小楊家住後湖,夏季天氣炎熱出汗多,從小愛乾淨的她,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洗澡洗頭,之後就習慣地用挖耳勺掏一下耳朵,有好幾次還把耳朵掏出血來。從上周開始,小楊老是感覺耳朵裡很癢,像有東西堵住了一樣,悶悶的,特別難受,用棉籤去掏又很疼,聽力也明顯下降了,趕忙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就診。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可怕一幕出現:耳朵裡布滿密密麻麻的…
    耳朵癢的時候,小夥伴們會不會自己掏耳朵?平時有沒有去店裡採耳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這看似平常的採耳(掏耳朵),竟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最近,浙江海寧30歲的小夥小思(化名)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
  • 清潔和保護狗耳朵的技巧:清耳垢(耳屎)、剪耳毛和掏耳朵
    細心呵護狗狗的耳朵建議您平日可以做以下幾點,可以有效地保護小狗的耳朵:1、按摩輕揉它的耳廓,每日3次左右,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2、如果沒有十分把握,最好在有經驗朋友的指導下為其掏耳朵,否則易損傷耳道和鼓膜。
  • 耳朵越掏越聾?「耳屎」要不要清理?看完再決定
    正常的耳道呈「s」形,有自淨功能,在人說話、吃飯、打呵欠時,「耳屎」會緩慢地從耳道內向耳道口移動,會自動排出。一般情況就不要掏耳朵了。特別強調的是,耳道深度僅僅2.5-3.5cm,耳道皮下缺乏脂肪層,直接與疼痛極為敏感的骨膜緊密貼合生長,而且深部為一層薄薄的鼓膜。故掏耳有一定風險,並且痛感敏銳。臨床上常見自行或他人掏耳朵時,將耳屎推向更深部加大了取出難度。倘若是真菌感染、溼疹、膽脂瘤,或其他疾病導致,更加不能擅自掏耳了。如果脂性耵聹較多,黏性較大不易排除。
  • 採耳之後,醫生說「你耳朵'發黴'了」
    8月19日,市民黃女士向記者反映,她也曾對這項「銷魂體驗」著迷,而最近她發現自己的耳朵不對勁了,不僅越來越癢,甚至覺得堵住聽不見了,去醫院檢查被醫生告知,她的耳朵「發黴」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黃女士回憶第一次採耳的經歷,評價道:「感覺很銷魂。」技師讓黃女士躺下放鬆,隨後拿出一整套工具,按摩頭部後,敲響類似震鈴的物件,聲音穿腦而過體驗奇特,除了有掏耳朵的服務,技師還用羽毛一樣的器具緩緩在耳朵裡攪動,「酥酥麻麻的感覺,很舒服。
  • 新一代掏耳神器,100%徹底清除耳垢,掏耳朵更安全更舒適~
    更加要命的是給家裡的寶貝掏耳朵,需要特別小心脆弱的耳膜!想解決寶寶的耳垢問題傳統的棉籤根本不行,掏淺了沒作用,掏太深容易弄傷……這最要命~現如今,科技的發展改變人們生活~小二就找到了一款自動掏耳神器,會發光的挖耳勺噢~顛覆傳統清潔耳朵的方法,全新方式清除耳垢,一秒鐘KO傳統方式!就是它:▼
  • 男子長期用棉棒掏耳朵,引發頭部疼痛被送醫,掏耳之前最好三思
    大家也許有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的生活中有事沒事的時候喜歡掏一掏自己的耳朵,在掏的過程中覺得非常的舒服,有的人甚至一天不掏耳朵就覺得耳朵痒痒的非常難受,甚至也有些人喜歡在睡覺之前掏耳朵更能夠有助於睡眠的質量,但是一名31歲的男子他卻是因為在平時的時候經常用棉籤掏耳朵,有一天感覺到頭部劇烈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