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重慶商報報導,葉女士有一個小癖好,成天喜歡用棉籤掏耳朵,每天至少要掏兩三次。最近,她覺得耳朵有時候會聽不清楚,發癢,還流出黃色的液體,於是來到重醫附二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醫生發現,葉女士耳朵裡長滿了一坨坨白色的像「黴菌」一樣的物質,確診她患上了黴菌性外耳道炎。醫生表示,頻繁掏耳朵並不好,這等於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線,任由細菌侵入耳道和鼓膜,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聽力下降。
每天掏耳,耳朵越來越癢小葉今年26歲,近日因為耳朵不舒服到重醫附二院檢查。「我平時很重視耳朵的清潔衛生,經常拿棉籤清理耳朵。」小葉說,她覺得這樣既舒服,又能清潔耳朵裡的髒東西。漸漸的,她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都會掏幾次耳朵。
可最近她覺得有點不對勁,有時候聽聲音會聽不太清楚,而且耳朵還一直發癢。於是她掏耳朵掏得更加頻繁了,每天都要掏四五次。過了幾天,她覺得越來越癢,耳道裡還流出了黃色的液體。直到看了醫生,醫生通過耳鏡檢查後發現,耳道裡面有大塊的白色物質。醫生稱,這其實就是黴菌群,於是確診她患上了黴菌性外耳道炎,也叫外耳道真菌病。令小葉想不到的是,自己之所以會得這個病,竟和她經常掏耳朵有關。
專家解讀:頻繁掏耳的壞處「多數患這個病的人,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頻繁掏耳屎的習慣。」重醫附二院耳鼻喉科主任駱文龍表示,說到「耳屎」,大家都不陌生,醫學上稱作「耵聹」。耵聹是由耵聹腺分泌的,有人分泌快,有人分泌慢;耵聹有幹的、溼的、油性的;正常人不斷分泌耵聹,不斷排出。
很多人認為,耳屎要經常清理才對,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因為耳屎對耳朵是有保護作用的。耳屎不僅能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環境,而且還能和耳道壁上的耳毛一起,抵禦外部的細菌侵襲。如果頻繁掏耳朵,將耳屎一掏而盡,就等於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線,任由細菌侵入耳道和鼓膜,會引起慢性炎症,出現耳朵疼痛、流膿的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聽力下降。
耵聹在耳道位置圖
一般來說,正常成人的外耳道有自潔功能,不需要經常掏,而且耳屎累積到一定程度,會隨著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不斷脫落排出耳朵外面。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大家不用過度擔心耳屎堵塞耳道。如果使用不當的手法,或者掏耳朵的工具未進行嚴格消毒,很容易會引起真菌感染,而且耳部溫暖潮溼的環境很適合黴菌的生長繁殖。
專家提醒,在耳朵保護方面,兒童應更加注意。因為兒童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皮膚也更加敏感,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也不如成年人。
遊泳洗澡,耳朵進水咋辦
在日常生活中,耳朵進水後一定要及時處理。遊泳時可以用耳塞,頭部仰起,高於水面,不要深潛水。因為深水會對鼓膜有壓力,還容易引起眩暈,造成危險。洗澡如果總是進水的話,可以用棉塞塞住耳朵,並且洗完澡後要用棉籤及時把水擦拭乾淨,以防由水帶入細菌造成的外耳道真菌病。。
更多精彩,請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
關注我們,您將及時掌握聽力學、言聽康復、人工耳蝸、助聽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了解行業內的最新動態。
我們的故事:
2013年,梁琦博士為補充我國專業聽力學人才創立了中國聽力在線,以優質的聽力學教育同時得到了專業人士和聽障家長的高度關注。同年,為了給聽障群體帶來更好的聽力一站式服務體驗,國內首家具有國際標準的聽力中心——愛耳時代聽力中心建成。
愛耳時代作為中國最大的專業聽力醫療健康平臺,一站式聽力服務及其覆蓋的中國主要大城市聽力中心網絡提供了國際一流標準的聽力相關服務。此外,愛耳時代還為中國的耳科醫生、相關專業人士以及患者提供線上、線下聽力學教育。具有國際聽力學培訓背景和國際公認資質的愛耳時代聽力師將為聽障者提供高端、專業、極致的聽力解決方案。
更多精彩,請點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