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關係到底開得有多放?

2021-02-09 胖編心頭好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529D實驗室(ID:the529dlab)

引言:在說開放式關係前就要先說到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指的是不限性別年齡的兩人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比如情侶就是一種非常主流的親密關係。開放式關係也是親密關係的一種。

上周末,我們邀請了孟思邪(學生音樂製作人 酷兒 泛性戀)和大家簡單說說關於開放式關係的二三事。

這篇文章是經過思邪和零仔對分享的內容整理和修改後的最終文字版。

大家好,我是孟思邪,一個學生音樂製作人。

我的性別認同是酷兒,也就是說我並不認為自己有具體的性別。

我的性取向是泛性戀,也就是說我有可能會對任何性別的人產生性慾。

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關於我正在實踐的開放式關係

 

開放式關係並不是一種或是幾種,它只是對非專偶制(一對一)關係的一個統稱。

比較主流的幾種開放式關係:

 

1. 允許伴侶和他人發生性關係,但不允許伴侶和他人展開親密關係

 

2. 允許伴侶和他人發生性關係,也允許伴侶與他人展開親密關係

 

3. 多人之間的親密關係(適合同/雙/泛性戀)

 

4. 炮友

 

開放式關係遠不止這幾種,需要參與的人自己去定義。也沒有一種親密關係模式(無論是專偶制還是開放式關係)可以完美適用於所有的人。

正所謂「沒有最好的關係,只有最合適的關係」

 

這裡有一張關於開放式關係種類的圖,大家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所以我和我的伴侶是哪種開放式關係?

 

我們都允許對方與他人發生性關係,允許對方坦誠地談論對他人的感情,在合適(也就是我們都彼此喜愛)的情況下,也可以進入多人關係

 

我是如何開始開放式關係的?

 

由於我在高中階段就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泛性戀,所以也有意識地去了解了很多關於性、性別和性取向的知識。

在遇到我現在的伴侶之前,我就已經對於一對一的親密關係開始感到失望。

我的感情經歷開始得比較早,在中學階段就談了十次左右的戀愛,但每次都由於雙方過強的佔有欲,常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類似於之前網絡上爭論的「該不該讓異性坐副駕駛」的事情(我只是打個比方,顯然中學生也不可能開車),而鬧巨大矛盾,對於彼此定下的邊界也常常無法遵守。

在和我現在的伴侶開始親密關係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保持著單身,並且實際上已經相當適應獨身的狀態。

 

然後在17年的時候,由於一個機緣巧合,我現在的伴侶關注了我的公眾平臺。

因為她是學性別研究的,所以她加了我好友之後,給我的公眾平臺提了非常多有益的建議。她在社會學、歷史、政治方面的知識都要比我多得多,也有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我那個時候就非常欣賞她,覺得她是大佬。

 

我們常常一起討論社會問題,在一次討論的時候我們聊到了彼此性癖方面的問題,結果一拍即合,決定線下「深入了解」。之後她來了我的城市,我們「深入了解」之後確定了戀愛關係。

 

我的伴侶在認識我之前,只跟女生談過戀愛,我是她交往的第一個酷兒(這個在開頭自我介紹裡有說是什麼)。

她在我們確定關係後,跟我說她對於我並沒有什麼佔有欲,我跟別人發生性行為她也並不會在意。

由於從小到大接受的專偶制文化無意識影響,我一開始會感覺有一點點不適應,但得益於我在此之前就有一定的社會學、女性主義知識積澱,馬上意識到了對於伴侶的佔有欲的確是文化塑造的,就坦然接受了,選擇與她開始開放式關係。

 

我的伴侶現在在美國讀書,我們有12小時時差,一年也見不到幾次,我們無法時刻給予對方性方面的滿足,所以限制對方與他人發生性關係實際上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們也發現與他人的性行為並沒有影響到我們之間的關係。

 

我們平時在網上溝通,無論社會政治哲學藝術還是家長裡短都會聊,還會一起討論平權事業,以及與他人的床上體驗,平時相處起來都比較舒適隨意,不過如果遇到學術上的分歧也會激烈爭論。

之前我會認為soulmate是個很玄乎的東西,現在就發現也沒那麼神秘。

 

我們從小到大接觸到的各種媒介,比如廣告、青春電視劇、言情小說,總是在向我們灌輸一個「the one」概念,仿佛你這輩子一定會有且只有一個命中注定的伴侶,但這實際上是非常可疑的。

因為專偶制(一夫一妻制)不是人類社會的必然,它也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人。

 

「專偶制」這個詞不是我發明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中就提到了人類是如何進入專偶制的。

專偶制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而中國甚至在一百年前才出現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比起一夫多妻無疑是一種進步,但這至少表明一夫一妻制並不是「自古以來」、「天經地義」的,而是有時代性和地域性的。

在中國摩梭族甚至仍然存在著走婚的婚戀形式。

 

專偶制婚姻是一種經濟契約,它使丈夫從經濟上分擔了妻子的一部分生育成本,但也使得妻子和孩子成為了丈夫的所有財產。

對於資本主義來說,專偶制家庭是一個最小的勞動力再生產單位,資本主義雖然打破了農業時代的封建大家族,但它仍然需要專偶制婚姻來為其提供穩定的勞動力,於是資本主義虛構了一個極度浪漫化的「愛情」概念來使人們從意識形態上認同專偶制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會感覺到奇怪,「愛情」怎麼會是被虛構的呢?

然而人與人的親密關係實際上是非常多元的,它們不可能簡單粗暴地被劃分為愛情、友情、親情這麼幾種,這些情感之間的邊界是非常模糊的。

人與人的關係不可能是純粹的某一種,肯定是多種情感的雜糅。

比如我跟我伴侶的關係,如果硬要用這種劃分法來分的話,我只能說我們之間的關係既有愛情,也有友情和親情。

 

傳統的愛情觀念要求你對你的愛人擁有強烈的佔有欲,否則你就會被認為不夠愛對方。

但佔有欲實際上是對其欲望對象的客體化和物化,因為只有「物品」才是可以作為財產被佔有的,而「人」不是財產,所以不行。

我愛的人是「人」不是「物」,她作為「人」當然有資格愛別人和被別人愛。

 

所以我為什麼非得對我伴侶與他人的關係抱有嫉妒呢?我就不能因為所愛之人獲得了更多的愛而感到喜悅嗎?


開放式關係的實踐者已經創造了一個新詞compersion(同喜)來作為jealousy(嫉妒)的反義詞。

 

性社會學家吉蓮·德裡(Jillian Deri)寫過一本書叫《愛的折射》,專門講「同喜」 和 「嫉妒」。

我們的確可能為伴侶的多角關係感到高興,就如 「你的兄弟姐妹或父母過得很好,你會為他們感到高興」。

而我們是否感到嫉妒取決於感情中安全感、權力動態,以及感情發展方向。這也就是說,只有當你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時,才更容易感到嫉妒。

 

於是我們現在就可以來重新看待人們對於開放式關係的誤解了。

 

第一種誤解:開放式關係是不負責任嗎?

 

也許的確有些人打著開放式關係的幌子去傷害他人,但這並不是開放式關係本身的問題,就像男同騙婚並不是同性戀這一性取向本身的問題一樣。

開放式關係要求更高的責任,你需要和伴侶協商邊界,比如多人關係中的各個關係要不要有主次結構,約會是否需要彼此避開。

不能帶著逃避的心態開始任何一段關係,無論它開不開放。

 

第二種誤解:開放式關係是濫交藉口嗎?

 

我一直對與濫交的定義持懷疑態度,一個性自主的成年人,只要保證性行為的安全衛生,不傷害他人,即使ta的性伴侶再多,我們也沒有理由對ta做道德上的審判。

 

第三種誤解:開放式關係是不夠愛嗎?

 

當然不是,正是因為我們非常愛彼此,才希望對方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正如我上面說的,沒人規定只有嫉妒才是愛,同喜也一樣是愛。

 

最後我們來講講,如果你也想開展一段開放式關係,你需要注意什麼?

 

1. 在你和你的伴侶開放你們的關係之前,你應該確保你們都對親密關係有相對深入的理解,能夠發自內心地認同「同喜」。

 

2. 如果你加入另外一對情侶的關係,一定要確認大家的共識。如果那對情侶是一方勉強另一方開放關係,千萬不要加入。

因為這說明他們自己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問題了,你就別蹚這渾水了。

並且,對方雙方必須都得明白多偶和「第三者」 的區別。

 

3. 要找到跟你需求一致的人再開始開放式關係,確保每個人都能從中各取所需,如果彼此需求不再一致就及時放手。

 

4. 剛才也提到的,開放關係要求更高的責任,和伴侶需要協商邊界,要不要有主次結構,約會是否需要避開。不能帶著逃避責任的心態去開放。

 

5. 尋找開放式伴侶時,儘量選擇持有基本性別平等立場的人,否則你可能會面臨嚴重的性別暴力。

 

6. 開放關係總仍有「不忠」——「故意違反兩個人設下的規則」。和其他關係一樣,其核心是誠實和信任,謊言和欺騙會毀了它。

 

7. 開放式關係也可能會受到權力關係的影響,和專偶關係一樣,內部存在著權力博弈,要敏感地意識到這個問題。當你感覺到對方並不尊重你時,建議結束這段關係。

 

8. 在你跟你伴侶以外的人約會時,應該誠實地表明你正處於一段開放式關係中,避免你和你約會對象不必要的心理落差。

 

開放式關係絕不是完美的,它只是一種可能性,也需要你和你的伴侶(們)去不停探索。

 

謝謝大家,我的分享結束了。

 

問答環節

Q:我該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恰當的找到真正的開放式關係?

 

A:我認為你在約會的時候就可以向你的約會對象表明你想要的是開放式關係,然後再看對方的態度。

這個可能會需要你多去和不同的人嘗試,才會獲得你最舒適的關係,死盯著一個人要跟ta開放式關係並不現實。

 

Q:在開放式關係中是否可以出現"分等級"的愛呢?

 

A:其實是可以的,前面也說到了有沒有主次結構靠你們自己協商。

 

Q:開放式關係對於陳舊的社會觀念來說一種衝擊,所以我認為這種關係的門檻很高,比如受教育的環境自身的性格局限和社會階層,所以開放式關係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不是相當於一種奢侈品呢?

 

A:開放式關係其實內部是存在一定的對現存制度的反抗意識的,需要一定的眼界和知識積澱才能理解,這就像貧窮的同性戀很難出櫃一樣,或是農村青年很難保持獨身,但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有選擇這種奢侈品的權力。

這個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問題,而是不平等社會結構的問題。

 

Q:請問您這是不是就是紙牌屋裡的openmarriage?

 

A:開放式關係不一定要結婚。

 

Q:人無法脫離群體獨立存在,需要群體賦予的存在感與認同感,如果這個觀點達成一致的話,對於身邊人的看法,怎麼處理?

或者說,心理強大到一定程度,不需要太多認可呢?

 

A:選擇能彼此認同的人做朋友會減少很多麻煩。

 

Q:出軌這個詞有明確定義嗎?

 

A:我認為出軌指的是違反關係中的人定好的規則。

 

Q:你對此種親密關係的接受能力較高,是否與你的泛性戀取向有一定關係(比如女友的性伴侶同時也是你的性取向對象,所以接受力較高)?

 

A:對我個人來說有一定的關係,當然性取向也是流動的,大家沒必要把自己框死。我身邊接受開放式關係的異性戀也是有的。

 

Q:請問你們的開放式關係基於性還是基於愛?

 

A:性愛。哈哈哈開玩笑的,我們應該是基於精神共鳴。

 

Q:我和兩位朋友有發生過性性行為,和其中一位有過短暫的親密和曖昧,那我和ta倆各自之間的關係是否歸位開放關係?

 

A:開放式關係需要你們有共識,彼此都知情。

 

Q:開放式關係是否在現實中具有可行性?公開實施起來會不會比較困難?是否會受到道德指責和父母的不理解?

 

A:會比較困難,所以要自己決定向哪些人坦白。

 

Q:開放式關係和綠帽奴以及換妻的區別?

 

A:區別的話後兩者都是以男性情慾為中心的,但開放式關係是平等的。

 

Q:有沒有遇到過假裝接受這種關係來騙炮的?

 

A:我沒遇到過,但據我所知有。

 

Q:如何應對開放式關係實踐人士可能面對的道德審判?

 

A:主語換成同性戀、丁克、不婚都是一樣的,道德不等於正確,選擇能理解的人交往。

 

Q:怎樣看待情慾與淫慾的關係和區別?

 

A:沒必要區別。

 

Q:開放式關係是否具備普及條件?

 

A:從經濟關係來說,在宗族關係被現代生產打散的城市其實是有一定普及條件的。

 

Q:想問一下,愛情裡不是應該兩人給予對方最基本的安全感嘛?如果允許對方精神和肉體與他人發生關係,那安全感如何談起?

 

A:安全感是自己給的,不能靠伴侶。

 

Q:尋找開放式伴侶時,儘量選擇持有基本性別平等立場的人,否則你可能會面臨嚴重的性別暴力。這是什麼意思可以具體解釋一下嗎?

 

A:比如開始關係後卻只許自己開放,讓你守貞,或是拿你的性經歷相要挾。

 

Q:選擇開放式關係的根源,是否是因為不想被欺騙?而尋求一種絕對自由、真誠信任的關係?

 

A:可以這麼說,不過開放式關係也只是相對自由。

 

Q:我想問下比如說我個人想實現開放式關係,但對配偶希望他專一,這種算是只為滿足私慾嗎?退一步講,即使對方答應,這種關係算是一種畸形的關係嗎?

 

A:從消極自由來說,你倆達成共識就行,但我不太認同這種關係。

 

Q:如果孩子發現這種事會怎麼處理?

 

A:如果有孩子的話一開始就會跟孩子講清楚。

 

Q:如果孩子在其他同輩中去解釋,可能會遭到排斥,所以一定要提前說好嗎?

 

A:這個問題和家長是同性戀一樣,還是缺乏包容的社會文化的問題。

 

Q:那能冒昧的問一句嗎?你和你的伴侶,在和其他人發展關係時,他們知道你們是開放式嗎?

如果知道並且接受。處於次要地位的成員,也是開放式性關係對嗎?在這個關係中你們分別以自己為點判斷主次掌握的。

但是如果他是認同單偶制情況下的,想加入你們。那這個?是在開始時候就會拒絕還是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遵循本我的快樂原則就好。

 

A:我們的目前關係不是多人關係啊,中心就是我倆,然後我們會各自出去約,我們約的人自己接不接受開放式關係也無所謂啊,我只需要保持誠實就可以了。

 

Q:開放式關係還是有點疑惑,伴侶與性伴侶之的關係是什麼樣的關係?他們之間會認識嗎?

 

A:這個不一定,我有一些性伴侶會和我的伴侶互相認識。

 

Q:如果對方是出於愛和你在一起,但是你只把她當炮友,這樣怎麼減少傷害?

 

A:我保持坦誠,別人怎麼想與我無關。

 

Q:長時間單身對於戀愛的冷淡和認為它是非必要的,但當戀愛的時候遇到了因對方表現的讓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佔有欲,這種難受的感覺會使人覺得其應該追尋開放式的關係你覺得他的思想對嗎?

 

A:我覺得沒問題。

 

Q:是不是仍然是肉體可以一對多,精神不可以?

 

A:準確來說是多對多,精神也可以啊,但還是要看你們的協商結果。

 

Q:請問有什麼關於上述開放式關係問題的書籍資料可以推薦分享一下嗎?

 

A:我其實沒看過專門講開放式關係的書,女性主義、性研究方面的,或是討論親密關係的心理學書籍都可以看,國內的話大概可以讀讀李銀河?

 

Q:在初期沒有很好處理自己的情緒,沒有平衡好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的時候,對於即將或者有想法進入開放式關係的人,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A:我覺得不大可能第一次就很成功啊,多嘗試嘗試,當然前提是要尊重自己。

 

Q:想問一個問題,如果長時間的開放式關係,這種能否走向婚姻?對於思想來說,長時間的開放式關係容易導致雙方貌合神離,容易讓一個人走向對任何一個人不負責的態度,或者對婚姻上有什麼樣的正向影響?

 

A:婚姻就是個經濟契約,從實用角度考慮就行了。

 

Q:如果你約了另一個抱有開放式關係想法的人做愛了,發現ta也有獨特的一面,最終變成了多邊開放式關係,這樣的問題怎麼處理?既然是開放式的,哪個都有可能成為你的核心開放式關係的起點,這不就是……去中心化了麼?

 

A:去中心化不是挺好,開放式關係不一定非要有一個中心。不過由於我跟我伴侶已經有深的感情了,我們的關係還是相對中心化的。

如果我有心動的人,我肯定會把那位介紹給她,看看她是不是也有好感,我倆喜歡的類型還是比較一致的。如果她不喜歡的話,我肯定還是會選擇她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開放式關係究竟有多開放?
    經美國近年統計,有5%左右的人群正在或者曾經嘗試過開放式關係,並且,有40%的男性和25%的女性認為,如果沒有社會和文化帶來的壓力,他們會願意去嘗試一下開放式關係。和人們對開放式關係的態度放鬆相對應的,是人們對婚姻態度的轉變。
  • 開放式關係≠開放性關係
    提到開放式關係,很多人會誤解為「開放性關係」,這裡我想說的是「開放式關係不等於開放性關係」。何為開放式關係?開放式關係我們可以拆解開來理解,首先是「關係」,這裡指的就是人與人的關係,不受性別局限。然後我們來看「開放式」,這裡的開放模式可以是肉體上的,可以是精神上的,可以同時是肉體和精神上的,沒有絕對的定義,是和伴侶一同協商找到最適合彼此的開放程度。所以開放式關係是一種基於伴侶彼此尊重理解、坦誠相待,有著約定開放度的關係。何為開放性關係?開放性關係指的是性伴侶的之間的開放關係。性愛本身沒有什麼對錯。我認為如果是單身,實踐開放性關係是單身的自由和權力,是個人的選擇,無需從道德層面評判對與錯。
  • 開放式關係有多開放?|What is an Open Relationship?
    來源 KnowYourself公號ID:knowyourself2015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嚴肅心理學科普開放式關係有多開放但我們必須承認,婚姻這種一對一的相對穩定的契約關係可能會在未來受到更多挑戰,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重新思考婚姻的價值和意義,新的伴侶關係類型也正在誕生。
  • 開放式關係有多開放 | What is an Open Relationship?
    Open Relationship在1970年的美國開始被提出,目前主要是西方國家的一些人認同並且開始履行和嘗試這種關係。經美國近年統計,有5%左右的人群正在或者曾經嘗試過開放式關係,並且,有40%的男性和25%的女性認為,如果沒有社會和文化帶來的壓力,他們會願意去嘗試一下開放式關係。
  • 開放式親密關係,開放式關係到底是怎樣的
    開放式關係有多開放?
  • 「開放性關係?有多開放?」
    一夫一妻制的時代,開什麼放什麼關係?因此開放性關係不同於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有著開放性婚姻關係的人,在法律上依然是一夫一妻制,或者在允許同性伴侶結婚的國家中,在法律上還保持著一對一的婚姻關係。開放性關係在狹義上,多指兩個保持著戀愛或者婚姻關係的個體,能夠同時保持其他的性伴侶,但是彼此之間必須開誠布公,是平等的、互相知情同意的關係。
  • 答應開放式關係的風險
    在看正文之前,我想問大家幾個問題:你能接受情侶或者夫妻之間進行開放式關係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是不能接受的吧。那麼那些能接受的,心裡到底又是怎麼想的呢?很期待你在看完文章後能來留言區和我們聊一聊。所以我就想問:男朋友提出的開放式關係我應該嘗試或者接受嗎?它有什麼風險,有風險的話又有多大?
  • 開放式關係到底有多「開放」? | 達人堂回顧
    伴侶和別人發生關係或者對別人好的話,會吃醋嗎?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呢?Alex:自己是否吃醋和吃醋的程度取決於伴侶是什麼樣的人和對方帶給自己的安全感有多少,從平時的相處中感受對方是否讓自己信任。自己會傾向於承認並接受自己的情緒,並和對方表達出來。
  • 開放式關係和亂搞到底有沒有區別?| 問 30 個中國男人
    這番類比將區別點落到「監管」二字,與性社會學家李銀河口中的「性,既需要開放,也需要管理」似乎合到一處。有 4 位男士直接表示「開放式關係」和他們眼中的「亂搞」沒有太大差別。(部分引用自女王 C-cup《開放式關係離你有多遠?》)當然,也存在理念清晰、直接指出「開放式關係」與「亂搞」沒有嚴格可比性的受訪者,他們大多有過開放式關係的親身經歷。實際上,開放式關係是「亂搞」的某種的下位行為類型的具體描述,亂搞不是一個學術用語,沒有精準的描述某種行為,只是泛化的去談說。
  • 開放式關係離你有多遠?(上)
    近日,在一起騙炮事件中,開放式關係又一次背了黑鍋,當事一方聲稱自己是開放式關係,所以他不是出軌,但由於他並未和發生性關係的女性表明自己處於開放式關係和自己有伴侶
  • 情侶開放式關係,都是偽命題?
    ELLEMENの多樣感情探討中心開放式關係,Open Relationship這個詞,每個時髦都市青年至少都聽過一次,順帶還要引用一下心中文藝男神女神薩特與波伏娃的故事。在wiki的定義裡,開放式關係被描述為:一段雙方坦誠相待的關係裡,任一方都有在對方知情並許可的前提下與第三者發生親密關係的自由。但就如波伏娃在與薩特關係裡曾經歷過的痛苦一樣,在認同單偶關係的社會主流裡,一段開放式關係到底會給感情,還有關係中的人帶來什麼東西?ELLEMEN與三位自己認為處於這樣關係狀態的人聊了聊。
  • 我半成功的開放式關係
    那還是我的初戀,初中,除了拉拉手什麼也沒做過,我喜歡和他一起上下學,喜歡他有一點冰涼的手指輕輕戳我的臉,也喜歡他上課時候,總會回過頭偷看我,被我抓到的樣子。要不是有當初的往來通信喚起我的記憶,並為我佐證,我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兩小無猜的所謂戀愛裡,我向他提出了我還不知道應該稱之為開放式關係的一個提議。
  • 開放式關係離你有多遠?(下)
    儘管談論到開放式關係,人們第一反應總是開放性關係,實際上,關係中探索到哪一步、包含什麼內容,完全是根據參與者的意願協商決定的。所以,有一些開放式的關係是開放到了可以和其他人交往,有些開放式關係則是開放到可以允許調情、接吻,有些開放式關係則開放到可以進行到性接觸。開放到性的程度,往往是開放式關係中最為謹慎的一步。
  • 開放式關係是個什麼鬼?
    以上代表了60%~70%的留言觀點,但也有部分人認為開放式關係未嘗不可,比如水怪同學就表示:我願意嘗試open relationship他們婚後第6年有了我,那時我媽已經35歲,脾氣越來越強勢,我爸在一次外地進修時鬼迷心竅跟一個女的發生了關係,後來我爸就跟我媽坦白了,我媽痛苦了一陣子,最後還是決定繼續過日子。崩潰的事發生在我小學四年級,偶然撞見我媽在路上在一個男人臂彎裡肩並肩走,我嚇得轉身就往家跑,心裡難受地意識到媽媽出軌了。
  • 開放式關係其實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 VICE
    主編總讓我寫親密關係的話題,我不願意,因為我覺得情感專家這種禍害人間的工作應該留給啊呀哇哇老師們。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的感情觀寫出來免不了被人一頓撕。我當然覺得自己的感情觀很有道理,但也知道這一套並不適合所有人。可編輯部現在要做 「開放關係」 的專題,我實在躲不過去了。首先要弄清楚, 「開放式關係」 不是指一種關係,而可以是很多種。
  • 開放式關係是一種什麼體驗 | 開放式關係的12個姿勢,刷新你的性生活
    你去問問那些處於開放式關係或者多角戀愛關係的人,他們會告訴你比起啪啪啪這件事,在開放式關係裡更多的其實是溝通、信任及自我審視,就跟一對一的關係一樣,每一段開放式關係都是獨特的。 的確,開放式關係可能意味著更多的啪啪啪,除此之外,這也意味著你對啪啪啪的體驗和感受都將被改變。
  • 開放式關係:「我很開放,但我不隨便.」
    ……每個人對這種關係類型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它的具體面貌如何,我們知之甚少。因為身邊有勇氣,有能力的實踐者並不多。為此,我邀請好朋友Nami,一個開放式關係的實踐者,寫一篇她眼中的「開放式關係」。既然動態才是常態,開放關係於一對一關係而言,就可以理解為增加了一個或多個變量。這好比多一個零件可能讓一個機器擁有更多功能,但也同時多了一個可能要維修的部分。愛過的人會知道,愛是無限,但時間、精力和錢的確是有限的。這才是開放式關係難以操作的真正原因。
  • 談談我理解的開放式關係
    你對得起向她們宣揚開放式關係的千萬粉絲嗎?我粉絲哪有千萬?。。。我話的重點不是這個。。。放心啦,你買禮物不要讓我發現不就好了嗎?人家老公貸款借債老婆都不知道,你刷個幾千塊還要在我眼皮底下顯擺,不打你打誰?可能他想想自己的確不會那麼腦殘,繼續開開心心追穿越小說去了。
  • 開放式關係:是出軌遮羞布,還是婚戀趨勢?
    先來個投票:有位男士說:我跟妻子彼此信任且相愛,但沒跨過七年之癢。在關係破裂前夕,我們嘗試了開放式關係,感情明顯回溫。同時,有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們:我們是否要一直實踐「開放式關係」?能否做到百分百的信任跟坦誠?
  • 什麼是開放式關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開放式關係有不同的具體方式,但基本的共性是關係之外的性接觸,不影響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關係。能夠持續的開放式關係,大多是兩人之間有長期的關係,堅實的感情基礎,高度的相互信任,足夠的心理成熟度。另外,兩個人都能夠接受性與愛的分離。開放式關係如果處理得好,能夠協助長久維持愛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