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哭鬧聲、大叔旁若無人的吹牛聲、阿姨們激昂的歌聲……列車上這些嘈雜的聲音,你熟悉嗎?有沒有因為這些噪聲影響出行時本該愉悅的心情呢?
如果要你提意見,你最不能忍受的是哪種高鐵噪聲?中國鐵路發起的「靜音車廂」投票邀請,網友們有話說。
每一個坐過高鐵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想在高鐵上擁有一段愜意的旅程,但耳邊總是有「熊孩子」的喧譁吵鬧,或者總被「外放族」的聒噪聲吵得頭暈腦漲。
這兩天,中國鐵路發起的關於高鐵「靜音車廂」的投票邀請引起了網友熱議。達到什麼標準才算「靜音車廂」?你認為哪些行為應該納入「靜音」約定?對此,瀟湘晨報記者採訪了一些旅客,談談他們的切身感受。
經歷:列車上熊孩子吵個不停
高鐵幾個小時的車程,好好睡上一覺、處理一些公務,成為不少旅客的不二選擇,然而這些計劃卻總被列車上的一些小意外打亂。
前段時間,市民胡女士趁著年假,去了一趟昆明,從長沙到昆明大約6個半小時的車程,胡女士做好了車上的安排:把手頭上的活幹完,再休息半個小時,抽空追追攢了好久的綜藝,「剛好打發路上的時間」。
她的座位是聯排三人座最外側的那個,靠近過道,旁邊坐了一對老年夫婦,帶了一個三四歲的男孩。
列車開動後,胡女士打開電腦、戴上耳機處理工作。其間,小男孩一會上廁所,一會吃東西,還在座位與過道裡來回竄。因為小男孩的進進出出,胡女士不停地收起、放下小桌板。最後,不得不放棄處理工作。既然不工作了,那就休息會吧。她調整好座椅位置,閉上眼睛身子向後躺著,沒睡幾分鐘,胡女士又被小男孩的哭叫聲吵醒。
爺爺奶奶想盡各種辦法,也沒能治住哭泣的小男孩。胡女士看出了兩位老人的尷尬,「老人不停地拿吃的和玩具哄小男孩,跟他溝通,希望他能安靜一會,不要影響到周圍的人,可是孩子就是安靜不下來,最後爺爺帶著孩子挨個車廂散步,才讓車廂裡稍微安靜一點點」。
市民賀先生遇到過在列車上看劇的中年婦女,還有拿手機開外放打遊戲的年輕人。「我戴著耳機都擋不住這些噪聲,吵得沒辦法睡覺。」賀先生說,「在公眾場合,他們連這一點自覺都沒有,我不想跟他們講道理,吵起架來更不愉快。」
投票:拒絕「外放族」呼聲最高
對於上述這些問題,鐵路部門目前謀劃出臺「靜音車廂」。為建設文明、溫馨、安靜的列車旅行環境,鐵路部門將在京滬高鐵、成渝高鐵部分復興號動車組試點設置「靜音車廂」。鐵路部門擬制定「靜音」約定,選乘靜音車廂的旅客相應遵守「靜音」約定。
這份「君子約定」具體有什麼內容呢?據悉,將來「靜音車廂「上線後,旅客可在購票時自行選擇「靜音車廂」,選擇前提就是願意遵守相應的行為規範。列車上也會儘可能為「靜音車廂」旅客,營造「靜」的氛圍。比如,用更加低的音量去播放車廂的廣播,如果「靜音車廂」的旅客行為規範不太到位,乘務員及時規勸。
中國鐵路的官方微信號上還發布了哪些行為應納入高鐵「靜音車廂」約定的投票,即日起至11月30日,在「中國鐵路」公眾號上就可以進行投票。投票的選項中列出了大家可能認為最應該被納入「靜音」約定的幾項,分別為「手機調至靜音或振動狀態」「接打電話或相互交談時,應離開『靜音車廂』」「使用電子設備時,應佩戴耳機或關閉音源外放功能」「攜兒童出行的旅客,請照看好孩子,避免喧譁」。
11月26日下午,記者打開某社交平臺「你覺得哪些行為應納入高鐵靜音車廂的約定」投票,進行投票後發現,「使用電子設備時,應佩戴耳機或關閉音源外放功能」這個選擇以136票位於首位。
熱議
設個兒童樂園車廂?
@Kevin_Wang_0405:請推廣至全國。
@謹言慎行·安青:集體出行的阿姨們,請控制下情緒,不是所有人都想聽你們聊天或者欣賞你們的歌聲。
@夢裡財水中月:誰執法?靠列車員?靠眼神?
@你個阿Q滴滴:只要和帶小孩的隔開就差不多靜音了,(可以)設個兒童樂園車廂。
@默默moy:手機靜音、不接打電話,恐怕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自覺,坐飛機還有不關機的呢。
@哆啦abcnjsjj:非靜音車廂是不是可以蹦迪了?
@ObserverTs:帶小孩的就別進靜音車廂了,大聲管教吧,違背了靜音車廂的規則,孩子知道安靜最好,不聽管教,撒潑打滾,耍無賴哭鬧,你要怎麼辦?所以直接一刀切。
@每天都是初戀啊:建議直接設置親子車廂,提供泡奶粉、換尿布等服務,插播兒歌,等等。大人能交流育兒經,小孩能遇上同齡人。
延伸
全球「靜音車廂」有哪些
本報綜合 在國外,「靜音車廂」服務很常見。比如荷蘭鐵路為乘客在車廂中劃出了「QuiteZone(靜音區)」。在雙層的城際列車中,靜音區域通常位於二層,而單層的城際列車中,靜音區分散在列車的多個區域。車廂裡,所有的座位是成排的,而不是面對面的。
不僅如此,在新型號的列車裡,列車在「QuiteZone(靜音區)」的基礎上,設置了「WorkZone(工作區)」「RestZone(休息區)」「Meet&GreetZone(會議接待區)」,不同的房間會用不同的符號標註,價格沒有區別。
在日本,雖然鐵路公司並沒有明令禁止在車上打電話,但在日本的電車裡,經常可以看到車廂內貼著「請不要打電話」「將電話設置為靜音模式」等相關提示。2013年,日本總務省還修訂了《防止各種無線電使用設備的無線電波對植入式醫療設備影響的準則》。考慮到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和手機使用方式的變化,日本37家鐵路運營商共同要求乘客「在車內擁擠,手機靠近優先座位附近時,需關閉手機」,同時呼籲「無論擁擠程度如何,不要在車內打電話,因為這會給其他客戶帶來不便」。在日本擁擠的電車裡,手機靠近優先座位附近時,需關閉手機。
在德國,城際列車專為有孩子的家庭設置了「兒童車廂」或「家庭隔間」。年齡14歲以下的兒童在有父母或祖父母陪同下可免費乘坐,但必須在預訂時註明,最多可在線預訂5人票。另有二等艙和一等艙可供選擇。捷克鐵路的RegioJet列車裡的兒童車廂,還有各種玩具。在「兒童車廂」內部,有可放置嬰兒車的空間,供孩子爬行和玩耍的設施,還有保暖瓶插槽以及可摺疊的桌椅。
瀟湘晨報記者黎棠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