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片,適合夏天,清涼消暑有奇效,還能加速燃燒卡路裡,達到減肥的效果。
來吧,今天為你的減肥大業助力一把——
《女鬼橋》
新片《女鬼橋》與《紅衣小女孩》系列完全沒有關係,不屬於「紅衣小女孩」主宇宙。
但影片創作模式與《紅衣小女孩》系列類似,同樣取材於恐怖的都市傳說,這次把背景置於臺灣高校的靈異事件。
另外,從《女鬼橋》意猶未盡的結局來看,也和《紅衣小女孩》系列模式相同,結尾給續集留下空間,很可能是一個新恐怖宇宙的開端。
影片目前評分僅有6.2,不算高,但口碑呈現兩極分化:有人認為這是一部被低估的神作,有人認為又是一部一驚一乍的爛片。
有網友評價它是: 近十年來最嚇人的華語恐怖片。
關於女鬼傳說,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一對讀化工系的情侶因遭到家人反對,相約在午夜12點在橋上集合,一起私奔。
就在約定時間,男方遲遲沒有出現,女生傷心欲絕,跳橋自盡。
因心生怨念,女生死後便化作女鬼。
在2018年2月28日,有一個男學生不信邪,專門凌晨跑到「女鬼橋」直播,男學生全程未感受到任何靈異現象,觀看直播的網友們卻發現了詭異一幕。
原來,直播中有一個白衣黑髮的「女鬼」影像在樹林間漂浮遊動。
「撞鬼直播」由此引爆了網路討論。
而由此延伸,有了電影《女鬼橋》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氣氛就很詭異。
故事從2016年2月28日開始,東湖大學的幾名學生發起了社團的傳統活動——試膽大會。
因為時間上已經不佔優勢,於是幾人想要找出一個極具話題性的地點試膽,來增加觀看量。
最終,地點定在學校裡的女鬼橋。
女鬼橋由於靈異的傳說,一直都籠罩在陰森恐怖的氣氛之下。
而且這次,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節目效果,團隊裡的松哥和石頭兩人還準備了嚇人的道具。
雖然試膽大會定在了0點,但是直播從傍晚就開始了。
芯喬負責拿著手機拍攝,在走廊上遇到了因為害怕有點打退堂鼓的文耀、阿全和三女三人。
四人在走廊上嬉笑打鬧,幾人無意間發出了一個疑問,是誰把地點定在女鬼橋?
想要在女鬼橋活著回來,兩條禁忌不能碰。
其一,不能數臺階。其二,無論發生什麼事,絕對不要回頭。
文耀是作死小分隊挑選的先行官。,他要第一個體驗在午夜十二點在女鬼橋散步的快樂。
在隊友芯喬的慫恿下,文耀打破禁忌,發現臺階果然比白天多了一層,13階變成14階。
正當眾人還在納悶時,下一秒,文耀卻突然消失不見了。
大家紛紛嚇壞了,急忙衝上去找他。
一道「鬼影」從天而降。
就在此時,身後傳來了響聲,幾人下意識回頭,發現椅子竟然自己動了。
眾人一陣驚恐,頓時被嚇得落荒而逃。
隨後,文耀從後面竄了出來。
他原以為是惡作劇,可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身後陰風陣陣,文耀嚇得手機都掉了。
由於不能回頭,他只好屏住呼吸,一步步往後退,試著呼喚SIRI來找到手機。
結果SIRI的聲音卻變成了悽厲的鬼聲,像卡殼了一樣不斷重複。
文耀被嚇出一身冷汗,結果摸到了溼噠噠的鬼手……
然後,他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不難看出,本片有著最典型的恐怖片設定——
一群人組團作死,結果撞到真鬼。
在接下來,厄運也會依次降臨到剩下的五個人身上。
一般來講,對於恐怖片,主角們領盒飯的順序和方式是兩大看點。
觀眾對活到最後的幸運兒的猜測,也是充滿刺激的一大樂趣。
但是,在《女鬼橋》中,並沒有捂著最大的懸念,而是一開始就告訴了觀眾答案。
本片採用了雙線敘事,真正的主角,其實是一位女記者。
2020年2月28日,女記者舒宇和攝像師阿德來到東湖大學,報導4年前東湖大學幾名學生女鬼橋試膽後離奇死亡事件。
女記者從學校保安那裡打聽到,他們全是被溺死的,這也和女鬼投湖自殺的死因不謀而合。
於是,女記者就從女鬼橋開始調查,整部影片也在2016年和2020年之間來回推進。
這種雙線平行敘事增強了懸疑色彩和驚悚效果,因為女記者已知的線索和未知的疑問,跟觀眾是一樣的。
所以影片的後半部分,就像是觀眾置身其中的大型捉鬼現場。
在文耀遇害後,回到宿舍的五人也好不到那兒去。
比如松哥在廁所裡離奇地溺死在了水桶裡;
石頭被變成「喪屍」的松哥追趕,儘管逃到樓頂,也難逃被丟進糞池的命運。
最終參與活動的其他五人還是都離奇死亡。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的劇情,只能說是中規中矩,但本片後面有兩個高能反轉,把全片提升了一個層次,直奔恐怖片神作而去。
結尾處女記者在檔案中得知,女鬼橋直播死亡的有五名受害者。
可是當她翻出當年學校的監控錄像,竟意外發現,錄像上顯示,參與試膽大會的是六個人。
而且芯喬參加了兩屆,2012年一屆,2016年一屆,兩屆都死了五個人!
從檔案中還能看出,影片開頭的2016六人組——松哥、文耀、阿全、三女、石頭、芯喬,他們其實並不是同一屆。
可以說,《女鬼橋》整部電影以及兩條時間線,是以趙芯喬的視角串聯起來的。
經過導演開頭施放的一系列煙霧彈,觀眾成了「被蒙住眼睛」的全知視角。
我們在觀影過程中客觀看到的是2012年和2016年時空交叉的事件,但主觀上卻不會這麼認為。
總的來說,作為一部國產恐怖片,《女鬼橋》的成色相當驚豔。
在敘事結構上,學生和女記者一死一生、一個過去一個現在,這種奇妙對置通過他們在同一地點的相似經歷勾連起來,製造出時空交錯、互相影響的錯覺和驚悚質感。
故事內容上,最巧妙的就是把校園靈異傳說,與當下流行的直播相結合,讓觀眾在主觀鏡頭與角色視角的轉換中,感受到壓迫感十足的恐怖氛圍。
此外,影片的伏筆、懸念埋設也恰到好處,邏輯能夠自圓其說,最後的結局也留給觀眾一定的想像空間。
近些年把偽紀錄風格做到極致的,就是2018年刷屏級韓國恐怖片《昆池巖》。
片中所有鏡頭都來自記錄設備GoPro、無人機、手機、DV、監視屏……沒有一個客觀鏡頭。
但《昆池巖》做得這麼極致,還是被很多人罵形式大於內容,毫無劇情感和電影感。
幾乎每種嚇人手法都用了一遍的《女鬼橋》,偽紀錄也沒有缺席,不過是在傳統方式上結合近年興起的手機直播。
但《昆池巖》之後,這種形式很難再玩出什麼新花樣。
所以《女鬼橋》僅在電影開始用了一些直播視角就草草收場,大部分鏡頭還是電影拍攝的客觀視角。
好了,不多說了。你們自己去看,結尾絕對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