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一些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2020-12-13 騰訊網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

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這東西就是天生的,全靠遺傳,拼的是爹媽。但這樣的結論似乎也經不起推敲,若真如此,那愛因斯坦的父母和子女,為何都沒有愛因斯坦的成就呢?

可見,高智商兒童與後天的天賦挖掘脫不開關係,正如心理學家的理論,大腦潛能仿佛一座冰山,顯露出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而已。

那不是靠遺傳,這些高智商兒童有什麼共同點呢?這個問題引起了一位心理學家的興趣,他就是斯坦福比納量表(智力測驗題)的設計者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

於是他找到了1500個孩子,用時長達幾十年,進行跟蹤調查。得出結論,高智商兒童確實有一些共同點,主要表現在創造力、專注力和思維能力上!

一、創造力強大

劉易斯推孟發現,高智商並且最終獲得成就的孩子,童年時期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創造力。那創造力體現在哪些方面?喜歡思考、異常活躍、喜歡天馬行空的比喻、喜歡提問題、更是一個拆家能手。

尤其是喜歡思考,是創造力非常明顯的表現。據說智商有160的比爾蓋茨小時候最愛幹的事兒,就是天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思考,而這一點與愛因斯坦的小時候如出一轍

二、非常專注力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

很多科學家,從小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專注力!居裡夫人兒時讀書,身邊有人跳舞、惡作劇她都毫無察覺;牛頓因為專心實驗,把手錶當雞蛋煮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教授埃倫溫納曾經在自己的著作中表示,天才兒童他們的注意力在兒童時期,甚至嬰兒時期,就會比同齡人更專注。

三、超強邏輯思維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電影《教父》

推孟發現一個人越是多年齡後期,之後的智商增長趨向與語言技能和抽象的思維能力的增長。所以在推孟的智力測量表中,年齡大的孩子的測試重點以語言和思維為主。

所以說邏輯思維能力強是高智商兒童的另一大共同點。邏輯思維能力是一種抽象思維,能夠通過概念進行判斷推理,反映出事物客觀規律的能力。

這種孩子平時喜歡問為什麼、喜歡探索因果關係、對於分類、歸納的遊戲比較擅長、等到上學之後數學成績較好、善於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

通過上面的共同點,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個共同點並非是遺傳所決定,與後天的潛能開發有關。

既然智商並非靠遺傳,後天要如何開發?

抓住0-3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20年的研究結論:孩子生命的頭幾年,大腦神經元連接一秒鐘能產生700個,六歲之後減半,十二歲以後再減半,成人之後神經元連接建立更少。

0-3歲這個階段如果神經元連接(突觸)的數量越多、腦神經網絡建立得也就越密集,孩子大腦發育更好,更聰明。

所以在教育領域0-3歲被稱為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短短三年裡,孩子學會了生存技能、語言、情感等等能力,所以說這是大腦一生發育的黃金期。

促進神經元連接建立的方法,主要是外界的刺激。可以通過聽覺、視覺、觸覺、味覺的刺激。相信很多人在網上刷到過扎克伯格給襁褓中的女兒讀繪本的照片。

這並非是作秀,孩子能看、聽、摸、甚至嘗一嘗繪本,這種刺激非常多元化,更有助於神經元的連接。建議以飽和度高、大色塊的繪本為主

訓練邏輯思維

良好的思維習慣能夠提高正確率和反應速度,在測智商的時候,得到的分數也更高,所以訓練思維習慣很重要!

拿數學大師高斯來說,很多人只知道高斯3歲的時候就已經會計算了,卻不知道高斯從小就進行思維啟蒙。

高斯的舅舅弗裡德裡希是一名成功的紡織商人,會用很多有趣的方式啟蒙高斯的思維;高斯雖然心算能力非常強大,但是他更願意去發明數學工具,可見他真正強大的是其思維方式。

高斯從小對於思維的訓練,大量積累計算的技巧,讓他形成了強大的直覺思考能力,所以他的成果才能推進高等數學50年。

家長別再盲目地認為,智商就是天生,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你會幫助孩子開發出更大的潛能!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非完全靠遺傳
    不可否認,高智商確實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不是靠培訓班培訓出來的,和遺傳也沒有太大關係。心理學家的理論:大腦潛能仿佛一座冰山,顯露出來的僅僅是一小部分而已。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在20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基於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進行改進,完成了一項涉及1200名智商140以上的「天才兒童」的長期實驗。這項持續久遠的實驗,時至今日仍能追蹤到當初的800多名「天才兒童」現狀。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但大多數家長都不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只是一味的報很多智力開發,幼兒早教類似這些學習班,這些班其實都不是提升知識的重要之處,家長們不懂得如何開發智力,開發智力學習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的開發。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智力的開發不僅僅是說對孩子學習提升分數,這些只是學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大腦能力的培養,大腦的發育程度,還有孩子接受事物的能力。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有這些共同點,並非全靠遺傳!
    很多人認為,孩子的智商主要靠遺傳,如果父母智商高,那孩子智商也差不了。可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就拿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來說,其卓越成就有目共睹,但如果智商是靠遺傳的話,為什麼他的父母和子女都沒有如此豐功偉績呢?
  • 美國心理學家坦言: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是和遺傳關係不大
    智商高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當中,還是在生活當中都會更遊刃有餘一些,也會比只有普通智商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但是如何判斷的自己孩子智商高不高呢?作為父母,自己的智商水平會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呢?很多家長對此都會有所疑惑。在1926年的時候,美國心理學家路易斯·特曼就曾找來一千名商大於130的兒童進行跟蹤研究,一直到這些孩子步入中年。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的孩子確有共同點,但與遺傳無關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如果智商不是遺傳的,那麼高智商兒童都具有哪些特點呢?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L.M.Terman)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曾召集了1500個孩子,測試他們的智商,並一直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有近400個孩子智商超過了130。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孩子有3個共同點,跟遺傳沒關係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這東西就是天生的,全靠遺傳,拼的是爹媽。但這樣的結論似乎也經不起推敲,若真如此,那愛因斯坦的父母和子女,為何都沒有愛因斯坦的成就呢?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共同點,但是和遺傳沒關係
    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挑出1500個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後續情況。最終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是有共同點,但是和遺傳沒有太大的關係。
  • 美國心理學家表明: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不是靠遺傳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人們都有一個常識,那就是智商高低是由遺傳決定的,但通過這次試驗之後,人們得出:「高智商兒童有共同點,但不是遺傳」的觀點。高智商兒童有哪些共同點!1、領悟能力不同領悟能力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理解能力,很多事情都有一個由小到大的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人在理解事情的時候都要這樣慢慢來,「天才兒童」也不例外。他們也要遵守這個規則。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些共同點,並不是遺傳
    這樣的固化思維導致很多孩子的天賦都被浪費了,法國心理學家尼古拉斯·蓋倫提出: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困難,但並不能排斥他擁有超高的智力潛能,學習和智商高低的關係並不是密切相關聯的。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也曾進行過長達20年的觀察研究,他選定了一批大概有1000多名6歲左右的孩子,從他們6歲一直觀察到26歲,期間經過很多智力、腦力的測試,最終他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共同點,並且這些共同點都不是遺傳,而是通過後天的訓練和培養得來的。到底有哪些共同點呢?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也因此有了智商潛能這個詞。一般人認為智商的上限是遺傳來決定的,我們只能在這個範圍內提升,但是忽視了天賦和自我學習能力。劉易斯·推孟對1500個高智商的孩子做過跟蹤,發現了他們擁有高智商的三個共同點。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兒童的共同點在於這3點1、創造力人類之所以能不斷進步,就是因為人類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創新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有共同點,但並非只是靠遺傳
    其實每一個人出生後,在智商上幾乎都是差不多的,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很多都是靠後天的鍛鍊,以及智力的開發上。不過對於智商的高低,不同的人可能是有不一樣的看到。大部分的人覺得,如果一個人的學習成績好,那麼他的智商肯定是高的。然而人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法國一名著名的心理學家與數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擁有很高的智商,然而在學習上同樣是會面對很多的問題。
  • 美國心理學家坦言: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但與父母遺傳無關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孩子的智商是父母遺傳的,所以他們也不會強求。美國心理學家表示: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與父母遺傳無關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曾找來一千名高智商兒童進行跟蹤研究,並從這些兒童10歲時開始追蹤,一直到孩子長大後步入中年。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的孩子有1個共同點,並不是靠遺傳
    老師知道樂樂媽媽的來意後,主動說到:「其實樂樂挺聰明的,就是心思沒用在學習上,好幾次我都發現他拿著一個小的飛機模型在擺弄」。 創造力才是與孩子智商息息相關的 一個人的創造力並不僅僅是靠遺傳得來的,而是通過後天的眼界、見識、環境等慢慢培養出來的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都有這些特點,並不是靠遺傳
    每個家長都希望寶寶可以贏在起跑線,天賦異稟、聰慧過人,可是很多家長卻總是以成績高低來評判孩子的智商是否有潛力,用分數來斷定孩子是否聰明,其實,智商高的孩子並不是我們固有思想裡面的學習好、成績優異。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這樣的表現,與遺傳無關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曾進行過一次很長時間的追蹤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500名同年出生,而現在智商大於130的孩子。經過幾年的研究,他發現:智商和遺傳的關係非常的小,關係更多的是家長的後天培養,因為這1500名實驗對象分別來自於不同的家庭,父母並不都是高智商的人。
  • 心理學家:高智商與遺傳相關,但不是絕對因素,後天因素更重要!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智力的真正發展不是智力分數的提高,而是大腦能力的培養。其實智商高的孩子先天條件沒有優勢,大部分都是靠後天培養。被稱為「智商之父」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選出了1500名智商大於130的兒童,並對他們的後續情況進行了持續跟蹤。經過多年的跟蹤調查,「智商之父」發現,這些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以下共同點。
  • 3歲女童智商171超過霍金,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娃會有這些共同點
    小奧費莉婭·摩根—迪尤的媽媽還帶著她去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後告訴她的媽媽,孩子的智力不僅達到了同齡孩子的兩倍多,而且「腦力」方面還闖進了全世界總人口的前0.03%的高智商群體。奧費莉婭的媽媽也說,小奧菲從小就有這些明顯特徵,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發現,但上了幼兒園以後就發現了很大的區別,美國心理學家也發現:一般高智商的娃大多會有這些共同點。
  • 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以下特點,看看你家娃中了幾個?
    但是,孩子智商的高低,不是靠外在的固定標準,比如考多少分去衡量的。高智商的孩子,特點還是能夠看出來的。學習成績,並不能作為判定孩子智商高低的依據在很多家長看來,孩子智商高低,用考試分數就能衡量。經常考100分的孩子,肯定比考50分的孩子智商高。
  • 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以下特點,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個?
    美國的心理學家威特曼做過一個調研,他和團隊專門找到1千多名高智商的孩子,對於有的孩子從11歲開始就進行跟蹤調研,一直等到他們步入晚年60歲左右的時候,還在進行智商測試和研究,最終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創造力非常高。創造力強的孩子,對很多事情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積極地運用實驗檢驗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