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礦泉水喝多了會得腎結石?
網上有一種說法一直困擾著多數人,「礦泉水中含有礦物質元素,喝礦泉水會導致結石」。曾經有相關新聞報導:有人被指派到外地長達六年,突然有一天身體不適,檢查發現雙腎長滿了結石,在這六年間他一直飲用的是礦泉水。那麼,常喝礦泉水真的會導致腎結石嗎?
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或者人工開採得到的未汙染的地下水,經過滅菌、灌裝而成。一些商家在宣傳礦泉水時總要美其名曰:富含礦物鹽、微量元素等,適合人體內環境、有益於人的身體健康。
其實,礦泉水中含量較高、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鈣,而腎結石的主要成分也是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或其他。這也是人們會認為富含鈣的礦泉水喝久了、喝多了會導致腎結石的原因之一。
但是,導致腎結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身代謝異常、氣候、飲食結構、遺傳等。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結石與飲用礦泉水有任何直接關係。相反,充足的飲水一定程度上能預防結石形成,如果喝水少了,排尿量減少,反而會使腎臟、膀胱、尿道缺乏衝洗,更容易讓不溶物質積澱在人的身體內,才更有可能出現產生結石的現象。
有研究發現,失水量達到體重的1.5%左右時,女性的認知能力就有明顯下降。長期缺水可能會增加慢性腎病、腎結石復發和尿道感染復發的危險。甚至有研究提示,飲水不足可能會增加腸癌、膽囊癌、膀胱癌的風險。
喝水越多,石頭排出越快?
在臨床上,我們經常遇見一些尿路結石患者,他們認為水喝的越多,石頭被衝下去的速度就越快?這種想法到底對不對呢?
我們知道,腎結石的形成與尿液過濃、過少有關,所以醫生經常鼓勵人們通過多喝水來稀釋尿液。當腎結石還沒有形成或者還比較小的時候(直徑小於1釐米),多喝水是能起到一定預防腎結石形成的作用,同時也可以有效促進較小碎石的自然排出。
但是,喝水排石這個方法並不是對所有尿路結石患者都適用,對於一些難以自行排出的較大結石,或已經造成上尿路梗阻並伴有腎積水的患者,大量喝水可能會導致腎盂內高壓,進一步堵塞腎小管,引起腎絞痛,同時還會加快腎功能的破壞和損害。
值得強調的是,適量喝水可以有效預防腎結石,降低結石形成的機率,但並不是說喝水就不會得腎結石。此外,如果患者體內結石較大或者積水較為嚴重的,還是需要儘快到正規醫院治療,以避免病情加重進一步損害腎臟功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